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
佔領金鐘!香港「反送中」萬人挺身,「暫時推遲」立法會二讀
2019-06-12 11:536月12日,香港。「撤回!撤回!撤回!」為了阻止爭議的《送中條例》12日在香港立法會的「二讀闖關」,上萬香港市民與大批公民團體,自11日深夜紛紛湧入金鐘,對香港立法會、特區政府總部以及特首辦公室,發動「和平包圍」。儘管行動過程中,示威民眾頗為自制,但人數劣勢的港警部隊卻在12日9點左右,在特首辦西北隅舉起象徵武力清場的「紅旗警告」,特別用於鎮壓的特警「速龍小隊」亦已在立法會正門現身;但直到12日上午11點,港府四面已全遭反送中人潮完全包圍,除了立法會議事時程遭受癱瘓外,全港民眾也正發起物資調集,或在金鐘發動長期佔領。...22185 -
阿根廷終止搜救,失蹤「聖胡安號」潛艦44人全員殉職
2017-12-01 11:3612月1日,阿根廷。在失蹤15天後,阿根廷海軍30日終於以「不可能有人生還」為由,正式終止了「聖胡安號」潛水艇(ARA San Juan)的搜救任務;然而守在基地裡的失蹤士兵眷屬,卻無法接受海軍說法與態度,並指控軍方一直對家屬隱瞞進度,「直到最後放棄搜救、宣布死訊,我們都得從電視上才知道...。」...22168 -
印度禁抖音!封殺TikTok與「中國數位絲路」的中印貿易戰
2020-06-30 13:206月30日,印度。「抖音、美圖、快手、列王的紛爭...等59個『中國風險軟體』將被全印度封鎖!」在歷經多年的社會爭議與司法訴訟後,印度中央政府29日晚間突然以「國安與國民隱私風險」為由,公布了以社交軟體Tiktok、微信與百度為首的59個中國app,將正式被印度「封鎖下架」。TikTok在印度年輕人之中極受歡迎,估計印度十分之一人口、超過1億3,000人都是抖音的活躍用戶。印度官方強調,此舉是經過縝密的國家級資安評估,其目的是為了防範數位敵意行動的得利與侵略;但印度輿論則認為,此舉應與日前印中邊境「加勒萬河谷肉搏戰」的死亡衝突有關,甚至主張這是為了狙擊中國積極行銷海外的「數位絲路」,是印度「中印貿易戰」報復中國的策略之一?...22145 -
亞馬遜雨林殺人事件:讓記者喪命的巴西部落開發衝突?
2022-06-16 18:13「致力向全世界訴說亞馬遜原住民處境的記者,最終也命喪亞馬遜...」英國自由記者菲利普斯(Dom Phillips)赴巴西亞馬遜雨林進行採訪,並請當地原住民專家佩雷拉(Bruno Pereira)擔任嚮導,兩人在6月5日失蹤,警方連日搜索後逮捕了兩名涉案當地漁民,其中一位在14日坦承行兇殺害了兩人,而後遺體也被警方尋獲。一位記者和嚮導,為何會在雨林中遭人殺害?菲利普斯與佩雷拉長年關注亞馬遜雨林保育和原住民權益,在他們遇害事件的背後,又牽連什麼樣的巴西雨林開發和原住民生存問題?...22145 -
英國脫歐政府瀕臨崩解:梅伊臨時取消《脫歐草案》表決
2018-12-11 11:5712月11日,英國。「英國成了世界的笑話 ——沒有人知道自己在幹嘛!」在執政黨黨內嚴重分裂,且首相支持者眾叛親離的崩潰狀態下,12月10日下午,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突然宣布:原本將於12月11日晚間於英國下議院舉行的《脫歐協議草案》表決議程,將「臨時取消」並無限期順延直到後續通知。梅伊表示,由英國朝野對於當前的英歐脫歐協議草案——特別是北愛爾蘭邊界問題——充滿疑慮,為了避免政治衝突、甚至是保守黨脫歐鷹派「譁變」提出黨揆不信任案,她才決定順延表決,並將於周二重返布魯塞爾,向德國總理梅克爾...等歐盟政要爭取更多「讓利籌碼」;但歐盟方面卻也強硬表態,直稱:「脫歐草案的協議內文,已不存在任何重新談判的空間,」...22144 -
美國撤兵伊拉克?五角大廈否認,駐伊美軍「手滑發錯信」之亂
2020-01-07 12:561月7日,美國/伊拉克/伊朗。「隨時都要開戰了,司令部還在耍天兵?」因美軍轟殺伊朗重要將領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而觸發的波灣戰雲,6日晚間突然出現極為荒謬的重大波動。美軍駐伊拉克的陸戰隊指揮官希利少將(William Seely),周一突然向伊拉克軍方提交了一份「撤軍通知」,內容表示「為了尊重伊拉克的主權決定...駐伊美軍已接獲拔營命令,將於近日全面撤兵。」突如期來的決定,讓華府上下極感錯愕,就連不斷要求美軍撤收的伊拉克中央政府,都感到措手不及。豈料數小時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柏(Mark Esper)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Mark Milley),卻主動撤回撤兵通知,強調該信只是「誤發草稿」、「美軍絕無離開伊拉克的打算!」——但極端混亂而難堪的應對,在軍方內部與媒體圈內仍引發嚴重疑慮,不解「美軍現在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22120 -
性侵少女的44年醜聞:《戰地琴人》名導波蘭斯基再傳強暴控訴
2017-08-17 10:168月17日,美國。你看過電影《戰地琴人》嗎?憑此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金獎名導——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因1977年性侵未成年少女而被美國起訴、逃亡海外40年,原本今年傳出有望在被害人薩曼莎.蓋默的原諒之下,終結其通緝令。但近日又跳出一名聲稱也是性侵受害者的女子,讓這位因性侵醜聞遭通緝多年的名導再掀爭議。...22089 -
美國半導體戰略的盤算?台積電增加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
2025-03-04 18:12美國總統川普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美東時間3月3日於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積電將再投資1000億美元,建造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及一座研發團隊中心。台灣目前占全球尖端半導體產量高達2/3,而川普上任後曾經反覆指控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甚至揚言要對台灣晶片徵收100%關稅,好讓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而台積電決定擴大投資,可能也以此避免了被課徵大幅關稅的風險。連同2024年4月台積電承諾增加的投資額650億美元,預計總投資額將達到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4369億元)。...22079 -
美中的蘇黎世密談:拜登求見面與「拒絕出國」的習近平?
2021-10-07 12:4410月7日,美國/中國。「蘇利文與楊潔篪在蘇黎士密談了6小時,內容相當坦率、有建設性...但卻沒有達成任何一項能說出口的『有效共識』?」新冷戰狀態中,外交互動處於極凍狀態的美中兩國,6日在瑞士進行旋風式高層會談,帶隊出席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共外交代表楊潔篪,兩人也進行了長達6小時的密室會談,會後雙方也大致敲定: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或將於未來幾周內「預訂年底之前」的美中元首線上高峰會,儘管無法真人面議,但這已將是拜登上任之後,與習近平最直接互動的「最高會談」。...22048 -
梵蒂岡女孩之謎:羅馬教廷重啟「少女奥蘭迪失蹤案」調查
2023-01-10 13:49梵蒂岡在今年1月9日宣布重啟調查一起發生在40年前的懸案——1983年的少女奧蘭迪(Emanuela Orlandi)失蹤案,當年15歲的奧蘭迪居住在梵蒂岡城內,前往羅馬上長笛課後,從此下落不明,這起案件多年來被當地媒體稱為「義大利最著名的未解之謎」,2022年10月Netflix的紀錄片《梵蒂岡女孩》(Vatican Girl)再次引發各界對奧蘭迪失蹤案的關注——片中受訪的一名奧蘭迪友人表示,在奧蘭迪失蹤前,曾表示有梵蒂岡的高級神職人員「對她進行性暗示」——隨著梵蒂岡重啟調查,能否撥開40年的神秘迷霧?而教廷本身是否會因此牽扯出更多、更大的風暴與爭議?...22034 -
O.J.辛普森之死:美國世紀審判背後的黑白族群矛盾
2024-04-13 00:04因為1994年「辛普森案」而轟動全美的前美式橄欖球明星——O.J.辛普森(O.J. Simpson)——在2024年4月10日因癌症病逝,死時76歲。在美國黑人民權運動來到高峰的1960年代,也是辛普森運動員生涯的開創期,而後達成了令眾人驚嘆的體育成就、名利雙收;然而美好形象的背後,卻因為1994年前妻遭殺害的案件,陷入「辛普森案」風暴,一系列極為戲劇性的案情發展,讓被指控謀殺罪的辛普森成為美國世紀審判的主角。儘管最終無罪釋放,真相至今仍是謎團。辛普森的人生故事,被稱為是「美國製造」:涵蓋美國非裔族群的歷史、族群矛盾、財富與名聲、名人墮落的各種光怪陸離,種種因素都有美國社會結構的影響。辛普森折射了黑人命運的問題,同時法庭攻防戰的過程,也改變了新聞媒體的報導。...22029 -
挪用非洲文化的美國大團結?民主黨單膝下跪的「肯特布」爭議
2020-06-09 16:346月9日,美國。「白人穿上非洲服裝,就是族群大團結?」延燒全美的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抗爭,近期的焦點從街頭示威轉移到了警政改革,民主黨在8日宣告擬推動立法,改革警察執法暴力和種族歧視等問題。就在同日,民主黨籍的眾議院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率領黨內眾人,在國會大廈單膝下跪向佛洛伊德致意,但沒想到這個紀念之舉,卻因為眾人披上了非洲迦納傳統服飾「肯特」(Kente),而引發美國輿論的批評——這是不是白人刻意挪用非洲文化?迦納和佛洛依德案有何關聯?儘管民主黨事後表示目的是「象徵團結」,但卻無法輕易平息美國黑人社群的不解憤怒,這是族群對話的開始、還是偏見與誤會的輪迴?...22017 -
中美貿易戰之華府亮刀: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華為」、孟晚舟
2019-01-29 12:061月29日,美國/中國。「華為的犯罪行動至少持續了10年,並由公司最高層知情下令!」美國司法部28日在華府召開了重大跨部會記者會,並以金融詐欺、竊取美國專利、違反對伊朗制裁禁令...等13項罪名,正式起訴華為集團、兩間子公司「星通技術」(Skycom)與「美國華為設備」(Huawei Device USA)、以及目前人被加拿大控制的華為財務長——集團創辦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儘管美國政府再三強調,起訴華為集團的決定,與本周三即將於華府進行的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無關」;但在司法部起訴記者會上,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ibur Ross)卻敏感出席,因此外界大多認為:中美貿易戰的摩擦升溫勢在必行。...22010 -
登陸美國的「撒哈拉沙塵暴」:50年最烈!橫跨大西洋的空汙沙怪
2020-06-24 21:366月25日,美國。「撒哈拉沙塵正橫跨大西洋,直衝美國本土?」自6月中旬以來,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巨大沙塵雲帶,便不斷往西、穿越大西洋6,000公里以外,往美國衝去。儘管這撒哈拉沙塵季節性地侵襲美國,並不是罕見的氣象現象,但這波沙塵暴卻異常地巨大且密集。本周在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便已因沙塵暴陷入一片朦朧的霧霾,嚴重空汙威脅著能見度與健康,甚至被認為是「50年來最猛烈的一次」。而專家預計這波「空汙沙怪」,將會自25日開始登陸美國本土的德克薩斯州、影響南方,並一路往西北而去,最遠至華盛頓州。...22006 -
火燒巴士46死:保加利亞死亡公路「歐洲10年最慘車禍」為什麼?
2021-11-24 13:0611月24日,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土耳其。「每次重大死傷都只有司機『被負責』?這只是交通設計者的掩耳盜鈴。」歐盟國家保加利亞23日凌晨2點發生一起死傷極為慘重的重大交通事故,一輛來自北馬其頓的旅行團巴士,在惡名昭彰的斯特魯馬高速公路(A3 Struma)自撞護欄後「爆炸」,包含駕駛與十多名幼童在內,全車至少46人被困在車上活活燒死——這不僅是保加利亞史上最嚴重的交通事故,也是近11年來,歐洲記錄死傷最慘烈的車禍慘案。...22005 -
日本「山海自肅」防疫的民心極限?黃金週上山下海的「病毒出遊潮」
2020-04-23 12:424月23日,日本。「山海正在誘惑人類...日本黃金週的出遊之心,正在蠢蠢欲動?」日本將防疫的緊急事態擴及全國後,即將來臨的5月黃金週連假也受到自肅政策的衝擊,籲請所有民眾「移動最小化」,避免連假期間外出。矛盾的是,許多已經實行居家防疫的民眾都出現了對自肅的疲乏感,想出外透透氣的念頭,轉向了看似不會密集群聚的登山與海邊活動;上週末在湘南沿岸更是湧現了出遊車潮,引發當地政府的感染擴散擔憂。原本正逢山海活動的旺季,近日陸續有日本登山與水上活動團體發表聲明,呼籲別在防疫期間鬆懈大意冒然登山下海;當前日本疫情仍有高度風險下,漫長的防疫自肅仍考驗著在地經濟活動和民眾的忍耐極限。...21991 -
轉角Daily/為出兵藉口舖路?習近平簽署的「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
2022-06-15 15:38簽署綱要的敏感時機:中國官媒《新華社》6月13日報導,習近平以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身分簽署命令,發布《軍隊非戰爭軍事行動綱要(試行)》,該綱要將從2022年6月15日起施行,內容共有6章59條,全文尚未公布,目前外界僅能就《新華社》的新聞稿嘗試猜測其政治意涵與實質意義,而因確認習近平連任第三屆任期的「二十大」將在今年下半年舉行,中共中央在此時公布消息,且截至15日中午,中國官媒尚無任何相關評論或進一步消息,僅同步刊載《新華社》文字,此不尋常的情況使外界更感猜疑。...21988 -
不自由毋寧染病毒?美國「反封城街頭抗爭」的救命憲政矛盾
2020-04-20 18:034月20日,美國。「解放的時刻到了,我們要自由、不要封城!」美國從上週起,實施封城禁令的密西根州等各地陸續發生「反封城」抗爭,要求州政府解除針對商業和民眾出入的封鎖,保障人民被憲法賦予的自由、拯救因為封城而奄奄一息的生活經濟。19日,科羅拉多州更上演了諷刺對比的一幕:佩戴N95口罩的醫護人員與抗議封城的民眾在街頭對峙,進而引發了美國輿論「到底要自由、要錢、還是要命」的爭論。儘管總統川普發文力挺抗議民眾,卻又引起不少政治風波;看似「反智」的抗議行為背後,卻也牽涉了美國憲法與州政府複雜微妙的權力關係;但封鎖禁令的範疇能到多少?要求解封的主張又是否合理?...21958 -
從《地下社會》到普丁崇拜?庫斯杜力卡「入侵烏克蘭」問題
2022-03-04 17:51「你瘋了嗎?兄弟相殘是一種罪!沒有戰爭比手足相殺更殘忍了。」這句台詞來自1995年拿下坎城金棕櫚獎的電影《地下社會》,導演庫斯杜力卡(Emir Kusturica)以魔幻奇觀的黑色喜劇,描繪戰火無情與人性荒謬。塞爾維亞籍的庫斯杜力卡,創作關懷脫離不了對戰爭的控訴,對獨裁者政權亦是極盡嘲諷,然而弔詭的是,深知戰火塗炭生靈的名導庫斯杜力卡,卻讓外界極感矛盾地與俄羅斯強人普丁交好。庫斯杜力卡與普丁交情匪淺、惺惺相惜的逸聞,成為國際影壇對這位「反戰導演」最感困惑和抵制的謎。...21948 -
鏡頭背後/美國太空夢的《關鍵少數》:NASA非裔科學家凱薩琳.強森逝世
2020-02-25 17:31「她是美國NASA的女英雄。」前NASA天文數學家、同時也是電影《關鍵少數》原型的凱薩琳.強森(Katherine Johnson),24日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住家過世,享嵩壽101歲。強森是美蘇太空競賽時期,將美國太空人首度送上地球軌道的幕後大功臣。在種族隔離與性別不平等的60年代,強森「黑人」、「女性」的身分標籤,讓她蒙受不少冷眼歧視,但靠著數學天才與不服輸的韌性,強森不只突破社會束縛,成為NASA聘雇的第一批非裔女性科學家,更是美國太空夢裡頭,最重要的「關鍵少數」之一。...2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