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轉角24小時編輯台/工作中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3654 篇文章

習近平祝您「中國記者節快樂」?獻給新聞人的滅音式嘲諷

2021-11-08 17:20
11月8日,中國。「世界最大的記者囚禁之國,正在歡慶記者節...?」11月8日是中國的記者節,以官媒為首的新聞平台紛紛高調表態,年度例行性地慶賀表揚新聞從業者。但也諷刺的是,在新聞自由全球墊底、輿論管控極為嚴峻的中國,新聞記者不是生存空間壓縮窒息,就是配合黨的意志成為傳聲筒。中國記者節從何而來?在每年慣例的節日大拜拜同時,中國對新聞業的箝制手段也逐年更加繁瑣,與此同時曾因調查武漢疫情而遭到逮捕的公民記者——張展——目前仍在上海獄中絕食抗議,對比官方文字對記者們的「溫暖呵護」,最冷最黑暗的角落,仍照不進新聞自由的陽光。...
22255

英國大學的「老人歧視」?牛津教授「強制退休」的關鍵判決

2020-01-04 22:29
1月4日,英國。「只因為年紀就逼學者退休,太蠻橫啦!」英國牛津大學的資深教授艾華特(Paul Ewart),因為在2017年時,遭牛津以極為爭議的「強制退休政策」解雇,不滿之下一狀告上法院;在漫長的司法攻防戰後,本周英國法院判決:牛津大學因為年紀「不當解雇」艾華特,明顯構成「年齡歧視」。牛津大學的強制退休政策,遭法院認證為「職場歧視老人」,艾華特案的關鍵勝訴,更再次點燃了英國高教界的「強制退休年齡」之爭,以及學術圈的世代資源分配問題。...
22244

印尼獅航JT610空難之謎:機身失蹤,已尋獲24具遺體

2018-10-30 12:01
10月30日,印尼。JT610在哪裡?印尼獅子航空(Lion Air)一架新型的波音737 Max 8客機——航班編號JT610——29日上午在印尼雅加達外海失蹤,機上189名乘客生死不明。經過24小時的海上搜索,印尼當局已透過多片漂浮的飛機碎片與乘客行李,確認JT610已經墜毀;但截至30日上午為止,搜救隊僅尋獲24名乘客的屍塊,包括機身、飛機「緊急定位傳送器」(ELT)的傳送信號仍不知所蹤。...
22239

在瘟疫中繼續廝殺!葉門內戰「防疫停火」未見成效,胡塞軍繼續進擊

2020-04-10 12:57
4月10日,葉門/沙烏地阿拉伯。「蝗蟲、瘟疫與飢荒,都阻止不了人類互相殘殺!」死鬥5年、引發沙烏地聯軍武力介入的葉門內戰,9日正式進入了微妙「防疫停火」狀態。在聯合國的調停下,以沙烏地阿拉伯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為首的海灣聯軍以防疫為由,自周四上午11點起宣布「片面停火」2個星期。儘管沙國聯軍的停火對策,受到國際社會與聯合國安理會的熱烈歡迎,並期待這回的停火能無縫接軌「齋戒月」、直接延展成「正式停戰」;但與之交戰的葉門「胡塞軍」(Houthis),9日仍繼續朝沙國支持的政府軍與聯軍據點開火,並質疑聯軍封鎖葉門的「渴殺戰略」都沒解禁,「防疫什麼的都只是沙烏地操弄國際輿情的謊言!」...
22234

烏克蘭邊境的戰爭巨輪:美國不出兵「拜登緩兵計」?

2021-12-09 12:54
「俄國若發動攻擊,將招致很嚴重、很嚴重的經濟後果...但美軍暫時不考慮『出兵回應』。」美國總統拜登7日與俄國總統普丁就「烏克蘭戰爭危機」舉行熱線視訊峰會後,8日親自出面會後發言,強調美國目前雖然正與烏克蘭、歐洲東線盟軍保持暢通聯絡,但華府目前尚不打算「軍事施壓」已在烏東邊境與克里米亞半島完成12萬大軍集結的俄羅斯。拜登表示,在當前狀態中,白宮目前並不考慮動員駐歐美軍、也沒有增派戰鬥部隊進入烏克蘭協防的迫切計畫;此外,如同拜登在視訊峰會上給普丁的「讓步承諾」,在周五召開的北約緊急峰會上,拜登也將向歐洲盟軍轉達「莫斯科對北約-烏克蘭政策的戰略疑慮」。...
22234

南韓在野黨黨魁李在明,於釜山遭人襲擊送醫急救,兇手當場被捕

2024-01-02 10:46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1月2日於釜山遇襲;當地時間上午10時27分,李在明考察加德島新機場選址地,當他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名外表約莫50至60歲左右的男性持武攻擊李在明脖子左側,李在明倒地,現場照片顯示身邊的人以紗布、手帕等壓住他脖子上的傷口。...
22197

美國基地大撤退?近半德國人支持「美軍再見」

2018-07-13 12:54
7月13日,德國。如果美國大兵撤駐德國?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北約高峰會12日已落幕,從會前、會中,到會後,川普要求盟邦提高軍費的GDP佔比、刻不容緩的強硬立場,造成峰會氣氛詭譎緊張,不願「買單」歐陸防衛多數支出的美軍,可能因此裁撤海外基地的風聲也不脛而走。然而據《德新社》民調,對於駐德美軍撤離,幾乎每兩個德國人,就有一人表態贊成。...
22193

佔領金鐘!香港「反送中」萬人挺身,「暫時推遲」立法會二讀

2019-06-12 11:53
6月12日,香港。「撤回!撤回!撤回!」為了阻止爭議的《送中條例》12日在香港立法會的「二讀闖關」,上萬香港市民與大批公民團體,自11日深夜紛紛湧入金鐘,對香港立法會、特區政府總部以及特首辦公室,發動「和平包圍」。儘管行動過程中,示威民眾頗為自制,但人數劣勢的港警部隊卻在12日9點左右,在特首辦西北隅舉起象徵武力清場的「紅旗警告」,特別用於鎮壓的特警「速龍小隊」亦已在立法會正門現身;但直到12日上午11點,港府四面已全遭反送中人潮完全包圍,除了立法會議事時程遭受癱瘓外,全港民眾也正發起物資調集,或在金鐘發動長期佔領。...
22190

阿根廷終止搜救,失蹤「聖胡安號」潛艦44人全員殉職

2017-12-01 11:36
12月1日,阿根廷。在失蹤15天後,阿根廷海軍30日終於以「不可能有人生還」為由,正式終止了「聖胡安號」潛水艇(ARA San Juan)的搜救任務;然而守在基地裡的失蹤士兵眷屬,卻無法接受海軍說法與態度,並指控軍方一直對家屬隱瞞進度,「直到最後放棄搜救、宣布死訊,我們都得從電視上才知道...。」...
22168

印度禁抖音!封殺TikTok與「中國數位絲路」的中印貿易戰

2020-06-30 13:20
6月30日,印度。「抖音、美圖、快手、列王的紛爭...等59個『中國風險軟體』將被全印度封鎖!」在歷經多年的社會爭議與司法訴訟後,印度中央政府29日晚間突然以「國安與國民隱私風險」為由,公布了以社交軟體Tiktok、微信與百度為首的59個中國app,將正式被印度「封鎖下架」。TikTok在印度年輕人之中極受歡迎,估計印度十分之一人口、超過1億3,000人都是抖音的活躍用戶。印度官方強調,此舉是經過縝密的國家級資安評估,其目的是為了防範數位敵意行動的得利與侵略;但印度輿論則認為,此舉應與日前印中邊境「加勒萬河谷肉搏戰」的死亡衝突有關,甚至主張這是為了狙擊中國積極行銷海外的「數位絲路」,是印度「中印貿易戰」報復中國的策略之一?...
22146

英國脫歐政府瀕臨崩解:梅伊臨時取消《脫歐草案》表決

2018-12-11 11:57
12月11日,英國。「英國成了世界的笑話 ——沒有人知道自己在幹嘛!」在執政黨黨內嚴重分裂,且首相支持者眾叛親離的崩潰狀態下,12月10日下午,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突然宣布:原本將於12月11日晚間於英國下議院舉行的《脫歐協議草案》表決議程,將「臨時取消」並無限期順延直到後續通知。梅伊表示,由英國朝野對於當前的英歐脫歐協議草案——特別是北愛爾蘭邊界問題——充滿疑慮,為了避免政治衝突、甚至是保守黨脫歐鷹派「譁變」提出黨揆不信任案,她才決定順延表決,並將於周二重返布魯塞爾,向德國總理梅克爾...等歐盟政要爭取更多「讓利籌碼」;但歐盟方面卻也強硬表態,直稱:「脫歐草案的協議內文,已不存在任何重新談判的空間,」...
22144

梵蒂岡女孩之謎:羅馬教廷重啟「少女奥蘭迪失蹤案」調查

2023-01-10 13:49
梵蒂岡在今年1月9日宣布重啟調查一起發生在40年前的懸案——1983年的少女奧蘭迪(Emanuela Orlandi)失蹤案,當年15歲的奧蘭迪居住在梵蒂岡城內,前往羅馬上長笛課後,從此下落不明,這起案件多年來被當地媒體稱為「義大利最著名的未解之謎」,2022年10月Netflix的紀錄片《梵蒂岡女孩》(Vatican Girl)再次引發各界對奧蘭迪失蹤案的關注——片中受訪的一名奧蘭迪友人表示,在奧蘭迪失蹤前,曾表示有梵蒂岡的高級神職人員「對她進行性暗示」——隨著梵蒂岡重啟調查,能否撥開40年的神秘迷霧?而教廷本身是否會因此牽扯出更多、更大的風暴與爭議?...
22135

性侵少女的44年醜聞:《戰地琴人》名導波蘭斯基再傳強暴控訴

2017-08-17 10:16
8月17日,美國。你看過電影《戰地琴人》嗎?憑此得到奧斯卡最佳導演的金獎名導——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因1977年性侵未成年少女而被美國起訴、逃亡海外40年,原本今年傳出有望在被害人薩曼莎.蓋默的原諒之下,終結其通緝令。但近日又跳出一名聲稱也是性侵受害者的女子,讓這位因性侵醜聞遭通緝多年的名導再掀爭議。...
22132

美國半導體戰略的盤算?台積電增加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

2025-03-04 18:12
美國總統川普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美東時間3月3日於白宮召開記者會,宣布台積電將再投資1000億美元,建造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設施及一座研發團隊中心。台灣目前占全球尖端半導體產量高達2/3,而川普上任後曾經反覆指控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甚至揚言要對台灣晶片徵收100%關稅,好讓製造業回流美國本土。而台積電決定擴大投資,可能也以此避免了被課徵大幅關稅的風險。連同2024年4月台積電承諾增加的投資額650億美元,預計總投資額將達到1,650億美元(約新台幣5兆4369億元)。...
22128

美國撤兵伊拉克?五角大廈否認,駐伊美軍「手滑發錯信」之亂

2020-01-07 12:56
1月7日,美國/伊拉克/伊朗。「隨時都要開戰了,司令部還在耍天兵?」因美軍轟殺伊朗重要將領蘇萊曼尼(Qasem Soleimani)而觸發的波灣戰雲,6日晚間突然出現極為荒謬的重大波動。美軍駐伊拉克的陸戰隊指揮官希利少將(William Seely),周一突然向伊拉克軍方提交了一份「撤軍通知」,內容表示「為了尊重伊拉克的主權決定...駐伊美軍已接獲拔營命令,將於近日全面撤兵。」突如期來的決定,讓華府上下極感錯愕,就連不斷要求美軍撤收的伊拉克中央政府,都感到措手不及。豈料數小時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柏(Mark Esper)與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Mark Milley),卻主動撤回撤兵通知,強調該信只是「誤發草稿」、「美軍絕無離開伊拉克的打算!」——但極端混亂而難堪的應對,在軍方內部與媒體圈內仍引發嚴重疑慮,不解「美軍現在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22121

挪用非洲文化的美國大團結?民主黨單膝下跪的「肯特布」爭議

2020-06-09 16:34
6月9日,美國。「白人穿上非洲服裝,就是族群大團結?」延燒全美的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抗爭,近期的焦點從街頭示威轉移到了警政改革,民主黨在8日宣告擬推動立法,改革警察執法暴力和種族歧視等問題。就在同日,民主黨籍的眾議院長裴洛西(Nancy Pelosi)率領黨內眾人,在國會大廈單膝下跪向佛洛伊德致意,但沒想到這個紀念之舉,卻因為眾人披上了非洲迦納傳統服飾「肯特」(Kente),而引發美國輿論的批評——這是不是白人刻意挪用非洲文化?迦納和佛洛依德案有何關聯?儘管民主黨事後表示目的是「象徵團結」,但卻無法輕易平息美國黑人社群的不解憤怒,這是族群對話的開始、還是偏見與誤會的輪迴?...
22075

火燒巴士46死:保加利亞死亡公路「歐洲10年最慘車禍」為什麼?

2021-11-24 13:06
11月24日,保加利亞/北馬其頓/土耳其。「每次重大死傷都只有司機『被負責』?這只是交通設計者的掩耳盜鈴。」歐盟國家保加利亞23日凌晨2點發生一起死傷極為慘重的重大交通事故,一輛來自北馬其頓的旅行團巴士,在惡名昭彰的斯特魯馬高速公路(A3 Struma)自撞護欄後「爆炸」,包含駕駛與十多名幼童在內,全車至少46人被困在車上活活燒死——這不僅是保加利亞史上最嚴重的交通事故,也是近11年來,歐洲記錄死傷最慘烈的車禍慘案。...
22066

美中的蘇黎世密談:拜登求見面與「拒絕出國」的習近平?

2021-10-07 12:44
10月7日,美國/中國。「蘇利文與楊潔篪在蘇黎士密談了6小時,內容相當坦率、有建設性...但卻沒有達成任何一項能說出口的『有效共識』?」新冷戰狀態中,外交互動處於極凍狀態的美中兩國,6日在瑞士進行旋風式高層會談,帶隊出席的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與中共外交代表楊潔篪,兩人也進行了長達6小時的密室會談,會後雙方也大致敲定: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或將於未來幾周內「預訂年底之前」的美中元首線上高峰會,儘管無法真人面議,但這已將是拜登上任之後,與習近平最直接互動的「最高會談」。...
22054

登陸美國的「撒哈拉沙塵暴」:50年最烈!橫跨大西洋的空汙沙怪

2020-06-24 21:36
6月25日,美國。「撒哈拉沙塵正橫跨大西洋,直衝美國本土?」自6月中旬以來,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巨大沙塵雲帶,便不斷往西、穿越大西洋6,000公里以外,往美國衝去。儘管這撒哈拉沙塵季節性地侵襲美國,並不是罕見的氣象現象,但這波沙塵暴卻異常地巨大且密集。本周在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便已因沙塵暴陷入一片朦朧的霧霾,嚴重空汙威脅著能見度與健康,甚至被認為是「50年來最猛烈的一次」。而專家預計這波「空汙沙怪」,將會自25日開始登陸美國本土的德克薩斯州、影響南方,並一路往西北而去,最遠至華盛頓州。...
22014

中美貿易戰之華府亮刀:美國司法部正式起訴「華為」、孟晚舟

2019-01-29 12:06
1月29日,美國/中國。「華為的犯罪行動至少持續了10年,並由公司最高層知情下令!」美國司法部28日在華府召開了重大跨部會記者會,並以金融詐欺、竊取美國專利、違反對伊朗制裁禁令...等13項罪名,正式起訴華為集團、兩間子公司「星通技術」(Skycom)與「美國華為設備」(Huawei Device USA)、以及目前人被加拿大控制的華為財務長——集團創辦人任正非之女,孟晚舟。儘管美國政府再三強調,起訴華為集團的決定,與本周三即將於華府進行的新一輪中美貿易談判「無關」;但在司法部起訴記者會上,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ibur Ross)卻敏感出席,因此外界大多認為:中美貿易戰的摩擦升溫勢在必行。...
220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