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戰80年

終戰80年

活著

現在,我活著

所以,可以哭泣

可以大笑

也可以生氣

我是自由的

活著

現在,我活著

現在,遠方有野狗狂吠

現在,地球轉動著

現在,某處有嬰兒誕生

現在,某地有士兵受傷

現在,鞦韆晃動著

現在,現在正在流逝

活著

現在,我活著

鳥兒展翅飛翔

海濤起伏作響

蝸牛匍匐前進

人們相親相愛

我可以感覺你手心的暖

那就是生命

——谷川俊太郎,〈活著〉(生きる)

本詩節選自日本已故詩人谷川俊太郎的作品〈活著〉(中文版為游珮芸翻譯)。谷川俊太郎出生於1931年,童年時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日本戰後影響力深遠的國民詩人;谷川俊太郎已於2024年11月13日逝世,享壽92歲。這一首〈活著〉是關於生命的體驗,並非為特定事件或歷史所作。然而時至終戰80年,〈活著〉或許正適合此刻的人們,在反思戰爭時瀰漫的死亡氣息中,以活著的真切感受,珍惜當下得來不易的一切,還有生命的跳動。

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宣讀《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關鍵象徵。到2025年已屆滿80年,儘管世界局勢已經和20世紀截然不同,但是戰爭的陰影仍以相同的姿態籠罩世人。舊的軸心國瓦解,卻又有了新的軸心國;強權領導的局面,轉變成多極化的世界,也許人類注定學不到歷史的教訓,但只要多一點人記得——記得逝去的生命、記得活著的感動,那麼人類就多了一點不再重複悲劇的可能。

深度專欄

全球唯一原爆受害國的矛盾情結:核武是最廉價武器,還是日本碰不得的禁忌?

作者 張郁婕

2025-08-14

作者 張郁婕

2025-08-14

深度專欄

擁核才能嚇阻敵人?日本是否正在走向「共享核武」的分界點

作者 張郁婕

2025-08-14

作者 張郁婕

2025-08-14

深度專欄

拘留營中綻放的GAMAN之光:二戰的日裔美國人將苦痛轉化為家族藝術傳承

作者 陳宜萍

2025-08-13

作者 陳宜萍

2025-08-13

BOOK

《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人類和平不再,「歷史的假期」即將結束?

作者 轉角選書

2025-08-12

作者 轉角選書

2025-08-12

過去24小時

把不會崩壞的和平還來:原爆80年的廣島和平紀念

作者 轉角24小時

2025-08-06

作者 轉角24小時

2025-08-06

深度專欄

「犧牲少女」換取蘇聯軍保護?《黑川的女性們》揭滿洲國集體性剝削歷史

作者 張郁婕

2025-07-24

作者 張郁婕

2025-07-24

深度專欄

大和撫子的悲鳴:滿洲黑川開拓團女性現身,擺脫戰時性暴力的恥辱印記

作者 張郁婕

2025-07-24

作者 張郁婕

2025-07-24

深度專欄

直視戰後的身體遺跡:日本藝術家石內都的傷痕拾遺與遺物攝影

作者 陳飛豪

2025-07-14

作者 陳飛豪

2025-07-14

深度專欄

賓客名單的難題:烏俄、以哈衝突下,廣島原爆和平紀念儀式「雙標」風波

作者 張郁婕

2025-05-21

作者 張郁婕

2025-05-21

深度專欄

大國角力下的日本原爆和平紀念儀式:首次受邀列席的台灣,如何思考自身角色?

作者 張郁婕

2025-05-21

作者 張郁婕

2025-05-21

深度專欄

面對極化的世界,軟實力如何拯救美國世紀?紀念學者約瑟夫.奈伊(1937-2025)

作者 徐子軒

2025-05-15

作者 徐子軒

2025-05-15

深度專欄

決戰硫磺島(上):從「日本夏威夷」到防衛最前線,硫磺島曇花一現的興衰

作者 張郁婕

2025-04-23

作者 張郁婕

2025-04-23

深度專欄

決戰硫磺島(下):戰後80年,上萬戰士遺骨與島民仍回不了家

作者 張郁婕

2025-04-23

作者 張郁婕

2025-04-23

深度專欄

孩子的傷痛誰記得?二戰集中營倖存兒童如何重拾自我

作者 蘇聽雨

2025-04-09

作者 蘇聽雨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