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擁核才能嚇阻敵人?日本是否正在走向「共享核武」的分界點

2025/08/14 張郁婕

長崎平和公園內的「平和祈願像」,右手指天象徵原子彈威脅,水平伸展的左手象徵和平,輕閉雙眼則是為原爆犧牲者祈福。該公園每年8月都會舉行原子彈死難者紀念和平紀念儀式,祈求受難者靈魂安息,呼籲世界廢除核武,實現持久和平。 圖/法新社
長崎平和公園內的「平和祈願像」,右手指天象徵原子彈威脅,水平伸展的左手象徵和平,輕閉雙眼則是為原爆犧牲者祈福。該公園每年8月都會舉行原子彈死難者紀念和平紀念儀式,祈求受難者靈魂安息,呼籲世界廢除核武,實現持久和平。 圖/法新社

▌接續上篇:〈全球唯一原爆受害國的矛盾情結:核武是最廉價武器,還是日本碰不得的禁忌?〉

▌浮上檯面的核共享選項

隨著俄羅斯在2022年入侵烏克蘭,面對俄羅斯不斷脫口而出的核威脅,再加上日本原先就將俄羅斯視為區域威脅之一,也讓日本與核武相關的討論出現鬆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22年2月27日,當時已經不是首相的日本眾議員安倍晉三與前大阪府知事橋下徹,在《富士電視台》週末政論節目〈日曜報導THE PRIME〉中提及核共享,投下一顆震撼彈。

承前,日本如果想要獲得核武的保護,除了美國的核保護傘外,還有共享核武(核共享)這個可能選項。

北約的核共享是在符合《核不擴散條約》條件下,由美國在歐洲的北約成員國境內部署有限的B-61戰術核彈,當北約確定要執行核子任務時,可由北約盟友的「雙重能力機」(dual-capable aircraft)搭載B-61戰術核彈,在北約核計劃小組(Nuclear Planning Group)的授權下執行。

然而,日本如果要比照北約模式,讓美軍將核彈頭借放在境內,勢必會打破日本自1967年以來主張的「非核三原則」(境內不保有、不持有、也不引進核武),也會違反日本《憲法》第9條——日本國民衷心祈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久放棄以國家權力發動戰爭,或以武力威脅或動用武力來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畢竟核武的嚇阻力,就是建立在武力威脅上。所以時任首相的岸田文雄立即否認核共享的可行性,至於在節目上拋出核共享話題的安倍晉三,在沒有提出完整主張的情況下,5個月後便離開人世。

岸田文雄是廣島選出的眾議員,在核武議題上不得不謹慎,相關話題勢必會踩到廣島原爆的敏感神經,岸田文雄的立即否認,順利封印相關討論。但當他去年宣布不再角逐黨魁後,日本是否該仰賴核武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

美軍改良的B61-12型核彈已在2025年7月正式部署到了英國拉肯希思皇家空軍基地。 圖/US Air Force
美軍改良的B61-12型核彈已在2025年7月正式部署到了英國拉肯希思皇家空軍基地。 圖/US Air Force

▌石破茂的亞洲版北約核構想

當時,自民黨黨魁選舉的9名候選人當中,共有3人提出和核武有關的話題。高市早苗主張應修改「非核三原則」的不引進核武,認為日本如果拒絕搭在核武的美軍軍艦通過日本領海,就會喪失嚇阻力。河野太郎則認為日本應部署核動力潛艦,作為牽制中國海權擴張的手段。但此舉有可能觸犯《原子力基本法》,因為《原子力基本法》定調日本的核能研究、開發與使用,僅供確保能源安全的和平用途。

至於最終順利當選的石破茂,則在黨內初選期間投書美國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大談建立「亞洲版北約」和美國共享核武的主張。石破茂在文中指出,現在俄羅斯與北韓已經形成軍事同盟夥伴關係,俄羅斯可以將核武技術移交給北韓,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的戰術核武也加入其中,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延伸嚇阻就會失去效用;所以透過成立亞洲版北約,讓美國可以透過共享核武的方式,在區域內部署核武,才能有效嚇阻中國、俄羅斯與北韓形成的核武聯盟。

但石破茂也曾在網路辯論會上談到,共享核武是指共享決策過程的部分,基本上不會抵觸非核三原則,這和一般外界理解的核共享有一段落差。所以笹川平和財團安保研究組主任研究員福田潤一認為,石破茂心中所想的核共享,應該是指北約的核計劃小組(NPG)。2023年時任南韓總統的尹錫悅和美國總統拜登共同發表《華盛頓宣言》,宣布成立美韓「核協議集團」核諮商小組(Nuclear Consultative Group, NCG)的作法,或許最接近石破茂的構想。

不過,石破茂上任之後,便不曾主動提起亞洲版北約或是核共享。石破茂在廣島原爆80週年的致詞也重申,日本會堅持非核三原則,以《核不擴散條約》為基礎,從「無核戰世界」邁向「無核武世界」,這是日本作為唯一的戰爭被爆國的使命。這和上一任首相岸田文雄的論調一致。

嚇阻論分成「懲罰式嚇阻」(Deterrence by punishment)與「拒止式嚇阻」(deterrence by denial)兩種,懲罰式嚇阻是指威脅敵軍一旦發動攻勢,我軍就會展開讓敵軍難以忍受的報復性反擊,讓敵軍不敢輕舉妄動;拒止式嚇阻即具備阻止對方攻擊的能力,讓敵軍不敢動武。廣島原爆80週年和平式典結束後,面對記者提問石破茂如何看待核共享或核武裝論,石破茂強調,日本不可能保有懲罰式嚇阻力,只能努力提升拒止式嚇阻。他所說的「核共享」是站在非核三原則的立場上,重視和美國溝通延伸嚇阻的決定過程,否認與美國共享核武的可能性。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競選自民黨總裁期間再次提出「亞洲版北約」構想。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掃雷艦Hirdado和英國皇家海軍輔助艦隊船艦Lyme Bay共同參與2022年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NAVCENT)主辦的「國際海上演習」。  圖/路透社
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競選自民黨總裁期間再次提出「亞洲版北約」構想。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掃雷艦Hirdado和英國皇家海軍輔助艦隊船艦Lyme Bay共同參與2022年美國海軍中央司令部(NAVCENT)主辦的「國際海上演習」。 圖/路透社

▌台海危機有可能升級成核戰?

雖然石破茂暫時收起共享核武的相關主張,但美日是否該擴大使用核武的討論,並沒有就此打住。曾任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長(武官最高領導)的折木良一,今年就曾呼籲日本政府,應制定日本單獨的核武戰略指南。日本《共同通信社》上個月更獨家透露,美國與日本早已模擬過,在台海危機下使用核武的情況。

《共同通信社》在7月26日的報導中指出,日本在去年12月制定《美日政府間延伸嚇阻指南》後,雙邊已經在兵棋推演中,模擬過美軍運用核武的情況。7月27日的報導則進一步透露,早在去年2月的「利刃」(Keen Edge)兵棋推演中,面對中國在台海局勢上可能威脅動用核武,日本自衛隊多次要求美軍動用核武與之對抗,而美國最後也回應日方要求,威脅將對中國動用核武。報導刊出之後,日本現任的防衛大臣中谷元雖然否認報導內容,強調絕對沒有日方要求美軍動用核武的事情,但也沒有證實當時軍演劇本中,是否存在假定美軍動用核武的情境。

以廣島為據點的日本《中國新聞》便批評,這顯示日本依靠美國核武已經進入新的階段,這不只和日本作為世界唯一戰爭被爆國長期訴求「無核武世界」理念矛盾,甚至有可能被解讀為日本就是使用核武的主體,明顯違反非核三原則的理念。

《中國新聞》更將矛頭指向岸田文雄,因為岸田在2022年底利用內閣會議修改防衛3文書,讓日本脫離專守防衛,具有反擊能力(又稱「敵基地攻擊能力」),強化美日軍事合作關係,成為現在美日擴大延伸嚇阻、強化運用核保護傘的轉捩點。ICAN國際營運委員川崎哲則直言,美日雙邊在兵棋推演中討論動用核武,已經相當於美國與日本共同籌備核戰

日本與美國去年2月展開代號為「利刃」聯合演習。 圖/US Forces Japan
日本與美國去年2月展開代號為「利刃」聯合演習。 圖/US Forces Japan

另一方面,日本境內關於「非核三原則」也有更多動作。曾任日本國家安全保障局次長、現為笹川平和財團常務理事的兼原信克,今年6月聯合其他多名曾任自衛隊高官的退役將領,呼籲修改「非核三原則」第三點的「不帶入、不引進核武」,讓共享核武成為可能。這當中不排除讓搭載核彈的美軍核動力潛艦停靠日本港口,或是運用日本自衛隊的戰機運送美軍核武等,並建議美日應創立新的同盟調整機制,具體討論雙邊可以如何搭配運用美國核戰力,以及培育日本自衛官成為精通核戰略的專家。背後關鍵就是為了因應中國和北韓的核武威脅。

過去只有美蘇兩大強權時,像洲際彈道飛彈這種長距離核子武器就是關鍵。但當中國和北韓也晉升擁核國,而且北韓又是以短距離的戰術核武為開發重點,就讓美國內部有聲浪認為,必須將核武部署地點再向遠東的中、朝、俄靠近一點。這也是石破茂選前投書美國哈德遜研究所內文的邏輯。以目前現狀來說,在不破壞「非核三原則」的情況下,美軍的核戰力最有可能是從關島出發,在必要關頭派遣搭載核彈的戰機前往「遠東」地區。如果美軍能從日本周邊海域或空域,發射搭載核彈的飛彈,就能擴大延伸嚇阻的效果。

根據ICAN的最新推算,9個擁核國(美、中、英、俄、法、印度、以色列、巴基斯坦、北韓)2024年度的核武相關軍費比前一年度增加了11%(1,002億美元)。其中美國以568億美元位居第一,中國則以125億美元排名第二,顯示擁核大國依舊處於軍備競賽,各國依舊面臨核武威脅的風險之中。

擁核大國的核武相關軍費仍在增加當中,顯示仍處於軍備競賽。北韓2025年1月釋出了日前研發的「火星18」中長程高超音速飛彈試射照片。 圖/路透社
擁核大國的核武相關軍費仍在增加當中,顯示仍處於軍備競賽。北韓2025年1月釋出了日前研發的「火星18」中長程高超音速飛彈試射照片。 圖/路透社

▌日本正面臨是否該擁「核」的分界點

「日本的目標,不應該是透過保有核武來獲得安心感,而是在實現不仰賴核武的世界之前,在這條路上堅持下去。」過往會在第一時間批評擁核論述的地方首長,不是來自廣島就是長崎,但這段話卻是出自熊本市長大西一史在X平台上的社群發文。

大西一史7月21日到22日一連三則相關貼文(123)在短短一週內,累計觸及人數便超過1,000萬次,獲得不少迴響。背後原因就是擔心像參政黨的塩入清香這樣,輕易將「核武裝最便宜」的句子脫口而出,會讓核武裝論——也就是日本必須要持有核武——的輿論在日本逐漸成為現實。

任何一個國家走向核武裝的代價都不便宜,包含研發軍武需要鉅額費用,必須退出《核不擴散條約》等國際公約,還會像北韓一樣面臨國際制裁。日本在戰後建立起來的「和平」形象,也會在一夕之間全盤盡失。一旦保有核武,走向廢除核武的這條路絕非易事。

就算日本能夠止住這波核武裝論的討論,選擇「維持現狀」,但依舊避不了日本確實就在美軍核武延伸嚇阻的射程範圍內。核武真的具有嚇阻力嗎?軍備競賽的恐怖平衡真能避免戰爭爆發嗎?在廣島原爆80週年慰靈暨祈求和平儀式上,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的致詞內容發人深省,在此摘譯其中一段作結:

「有人高呼核嚇阻日益重要,但真是如此嗎?確實,如果要盡可能防止戰爭,或許需要嚇阻的概念。另一方面就像歷史已經證明的,從伯羅奔尼撒戰爭的古希臘以來,權力平衡的嚇阻不斷被打破,這是因為嚇阻是在腦中形成的概念,或是心理上虛構出來的,不是像萬有引力定律般是普遍的物理真理。一旦出現過度自信的領導者,膨脹的自我意識,高昂的群眾壓力,或是誤解、錯誤,這都會打破嚇阻。我國就算知道權力平衡壓倒性不利我方,依舊開啟太平洋戰爭的爭端,人類並不一定會以嚇阻論——特別是核嚇阻論——為前提進行合理的判斷,我們已經以身示人。」

「國破山河在,過去就算打破嚇阻論,國家面臨荒廢,還有重建的基礎。

(但若打破核嚇阻論)

護國山河滅。」

如果安全保障守護了作為概念的國家,卻使國土與國民都再也無法復興。這種安全保障又有何意義可言?

2025年8月8日,日本長崎原爆中心公園的員工點起蠟燭,紀念在原子彈爆炸中的受害者。 圖/歐新社
2025年8月8日,日本長崎原爆中心公園的員工點起蠟燭,紀念在原子彈爆炸中的受害者。 圖/歐新社

責任編輯/王穎芝

推薦閱讀

安倍不在,川普歸來:石破茂的日本能重新延續美日聯盟嗎?

以核攻核?尹錫悅訪美之旅:美韓共組「核協議集團」的擴張遏制

石破茂「亞洲版北約」構想:歐亞結盟嚇阻中國,但美國怎麼看?

張郁婕

自由撰稿人,有時使用筆名寫作。畢業於大阪大學人間科學研究科與清大工科系,經營日本時事新聞平台石川カオリ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專職日本新聞編譯、分析與評論,偶爾撰寫科普文章。FB:石川カオリ日本時事まとめ翻譯

作者文章

2025年8月9日適逢二戰原爆80周年,現存最年長的 「被爆者」西岡洋出席長崎市...

全球唯一原爆受害國的矛盾情結:核武是最廉價武器,還是日本碰不得的禁忌?

2025/08/14
長崎平和公園內的「平和祈願像」,右手指天象徵原子彈威脅,水平伸展的左手象徵和平,...

擁核才能嚇阻敵人?日本是否正在走向「共享核武」的分界點

2025/08/14
日本入侵滿州、扶植滿洲國期間,召募不少農村開拓團前往開墾,後來戰敗後面對中國民眾...

「犧牲少女」換取蘇聯軍保護?《黑川的女性們》揭滿洲國集體性剝削歷史

2025/07/24
1930年代滿蒙開拓團女性與日本軍合照的身影。此圖僅作示意,不包含事件當事人。 ...

大和撫子的悲鳴:滿洲黑川開拓團女性現身,擺脫戰時性暴力的恥辱印記

2025/07/24
沖繩縣和平祈念公園的「和平之礎」屏風狀石碑群,刻有超過24萬位罹難者姓名。 圖/...

慰靈沖繩戰役「台籍罹難者」:台人接力朗讀「和平之礎」紀念碑計畫

2025/06/12
廣島和平紀念儀式的邀請名單引發爭議。圖為2024年10月,日本「カクワカ広島―想...

賓客名單的難題:烏俄、以哈衝突下,廣島原爆和平紀念儀式「雙標」風波

2025/05/21

最新文章

近日烏克蘭國防部遭攻擊,主因是俄羅斯國家級駭客組織利用中國AI製作的惡意軟體。圖...

到府組裝客製木馬:俄駭客用中國 AI,遠端生成惡意程式碼攻擊烏克蘭國防部

2025/08/14
2025年8月9日適逢二戰原爆80周年,現存最年長的 「被爆者」西岡洋出席長崎市...

全球唯一原爆受害國的矛盾情結:核武是最廉價武器,還是日本碰不得的禁忌?

2025/08/14
長崎平和公園內的「平和祈願像」,右手指天象徵原子彈威脅,水平伸展的左手象徵和平,...

擁核才能嚇阻敵人?日本是否正在走向「共享核武」的分界點

2025/08/14
一名俄軍戰俘半躺在一個墊子上,頭套蓋著他的臉,膠帶一圈圈從眼睛的位置環繞,一旁的...

烏克蘭現場/20歲的俄國兵戰俘,一個俄軍不會記得的名字

2025/08/13
和平不再,歷史的假期可能即將結束?圖為2024年D DAY的80週年紀念,一名美...

《戰爭史中的小故事與大戰略》:人類和平不再,「歷史的假期」即將結束?

2025/08/12
美國政策公關人士、前川普政府顧問惠頓近日發文批評賴清德與蕭美琴一連串作為導致川普...

評《台灣如何失去川普》:前川普顧問惠頓的歸因偏差與自我喜好投射

2025/08/0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