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米開朗基羅與《聖殤像》:雕刻生與死的青春聖光

2024/03/15 祝大家文藝復興!

圖為《聖殤像》2022年特別展覽用的複製品。 圖/路透社
圖為《聖殤像》2022年特別展覽用的複製品。 圖/路透社

文/戴郁文、王健安

必須比當今羅馬城內所見的大理石作品還要美麗,並且是我們這個時代任何藝術家都無法超越的。——1498 年,《聖殤像》合約條文

若達文西是神秘深邃的大海,拉斐爾是靜謐甜美的平原,那米開朗基羅便是高聳雄偉的高山。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Buonarroti, 1475-1564) 出生自沒落的貴族家庭,藝術是他維生的技能。他一生接過無數委託案,類型包括雕刻、繪畫和建築等等,但他最醉心於雕刻,在日常信件中,經常在簽名時為自己加上「雕刻家」的頭銜。他的職業生涯初期,更是以雕像作品打開知名度。

1499 年,年僅 24 歲的米開朗基羅僅用不到一年時間,在羅馬完成震驚當代的《聖殤像》(Pietà, 1498-1499)。「Pietà」字面意思為憐憫,中文常將作品名稱譯為《聖殤像》或《聖母憐子像》,是常見的宗教藝術題材,描繪聖母瑪利亞抱著剛從十字架被卸下來的耶穌。米開朗基羅的這件作品,因對人體解剖和衣物褶皺等細節的真實再現而備受讚譽,也以情感渲染和瑪利亞的特殊樣貌聞名。年輕的米開朗基羅因此聲名大噪,也才有了創作《大衛像》(1504) 和《摩西像》(1513-1515) 的後話。

▌請收聽下方連結:

米開朗基羅《聖殤像》(Pietà),1498-1499,現藏於Saint Pet...
米開朗基羅《聖殤像》(Pietà),1498-1499,現藏於Saint Peter's Basilica, Vatican City。 圖/維基共享

▌觀看的難題

《聖殤像》最初是為法國駐羅馬大使彼列賀 (Jean Bilhères de Lagraulas, c. 1435-1499) 樞機主教的陵墓所作,安置在舊聖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Sancti Petri, 326-360) 的一個禮拜堂內。由於時間不長,見證者相對較少,但應該可以確定當時是放在地面,讓人以水平視線觀賞和親近。這種視角下,聖母低著頭,不會直接與觀眾照面,反而更容易看到基督的面孔。而且,按照舊時期的擺放方式,自然光會從雕像上方落下,聖母微微朝下的臉龐處於逆光狀態,被陰影壟罩。耶穌的臉則是迎著光,整個身體也完全被光照射,與現今呈現方式截然不同。

隨著新聖彼得大教堂 (Basilica Sancti Petri, 1506-1626) 的建立,《聖殤像》在新教堂內更換過幾次位置,現在位於大門內側右方一座相當高的基台上,周圍還有許多巴洛克裝飾。在梵蒂岡的官網上,可以看到擺放空間的實景畫面。現場觀眾只能隔著防彈玻璃和護欄遠遠仰望,整座雕像因此顯得很小,幾乎難以看清耶穌的臉。這確實是觀看雕像的難題,由於角度比平面作品更加多元,如果不能靠近自由觀察,許多創作巧思可能難以體會。

隨著新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立,《聖殤像》在新教堂內更換過幾次位置,現在位於大門內側右...
隨著新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立,《聖殤像》在新教堂內更換過幾次位置,現在位於大門內側右方一座相當高的基台上,周圍還有許多巴洛克裝飾。 圖/Through Eternity Tours

▌閱讀《聖殤像》

《聖殤像》雕刻自一塊白色克拉拉大理石,大約高 174 公分、寬 195 公分,由聖母瑪利亞和耶穌基督兩個人物組成。瑪利亞穿著頭幔、長袍和斗篷坐在岩石上,低頭看向躺在她雙腿上已死亡的耶穌。她就像環抱嬰兒,將耶穌的頭部放在自己的右手臂彎,並從耶穌腋下,隔著布料緊緊摟著他的身體。另一側的左手略為向後和向外張開,像在呵護兒子,也像是把兒子奉獻出去。

赤裸的耶穌,上半身被瑪利亞墊高的右腿傾斜架高,躺在層層的衣服布料裡,臀部則落於瑪利亞張開的雙腿空隙。耶穌的頭、四肢與軀幹,都表現向下垂墜的姿態。他的雙膝垂直向下彎曲,小腿緊靠在瑪利亞身側;右腳踩在地面,左腳跨在樹幹上。這樣的設計,使得整條左腿向上抬高,讓觀眾得以看到耶穌更大面積的身體,也增加身體的曲線與動態效果。

上圖為耶穌右腳踩在地面,左腳跨在樹幹上。下圖為耶穌的手與臀部 圖/Through...
上圖為耶穌右腳踩在地面,左腳跨在樹幹上。下圖為耶穌的手與臀部 圖/Through Eternity Tours、《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

瑪利亞是整件作品的主要輪廓,她像一座搖籃,也像一座展示台,擁抱著並展示著耶穌。她的外貌相當年輕,完全不像是擁有三十幾歲孩子的母親,反倒像一位十幾二十歲的少女。她的面容精緻優雅,神情平和淡漠,加上具有穩定和守護氛圍的身體姿勢,使她充滿慈愛、憐惜、堅定與勇敢的訊號。觀眾時常在第一時間將目光停留在瑪利亞的臉龐,然而她的視線與雙手引導觀眾,也提醒觀眾,眼前的耶穌才是應該被關注和沉思的對象,展現了這件作品人性與神性的雙重面向。

耶穌的臉孔朝向天空,稍微向右肩旋轉。他閉著眼睛,面容安詳。全身上下的傷口,只有右側肋骨上的一道傷痕,以及右手掌心被釘子釘過的痕跡。整座雕像看不到太多血腥暴力或情緒高漲的元素,連荊棘冠都沒被刻劃出來,卻仍具有發人深省的力量。

整座雕像看不到太多血腥暴力或情緒高漲的元素,連荊棘冠都沒被刻劃出來,卻仍具有發人...
整座雕像看不到太多血腥暴力或情緒高漲的元素,連荊棘冠都沒被刻劃出來,卻仍具有發人深省的力量。 圖/Through Eternity Tours、Robert Hupka

《聖殤像》的動人之處,不只在於主題與畫面設計,還有各種細節,包括耶穌手臂上的血管、被支撐到變形的肩膀肌肉,以及瑪利亞胸前布料被衣帶擠出的皺褶、精細的指甲與掌紋等等。雖然雕刻無法像畫作一樣描繪物質的表面紋理,但米開朗基羅透過表現地球重力對物質的影響,為這塊顏色與質感單一的大理石,賦予不同生命力。有的部分成為蓬鬆柔軟的布料、有的部分成為瑪利亞有力量的人體、有的部分成為耶穌癱軟無生機的屍骨,表現不同物質的生動樣貌。

還可注意的是,瑪利亞胸前自左肩斜垂而下的衣帶,刻著一行字「佛羅倫斯人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所作」。看似張揚展示創作者大名,實際上,衣帶兩側的布料皺褶提供了相當完美的修飾,讓這一行字不會顯得突兀。

無論近距離平視,還是將它放在高台上遠遠仰望,《聖殤像》都呈現金字塔造型。在這個神聖莊嚴的金字塔輪廓裡,瑪利亞與耶穌無論在姿勢或衣著上,既對比,也相互映襯、互為主題。耶穌的表現方式,是各種向下的重心,或被擠壓、被支撐,他僵硬卻垂墜,瑪利亞則是充滿抵抗地心引力的力量,她坐起身體、扶起耶穌,她柔軟卻有力。

在這個穩定的金字塔構圖中,充滿動態的 S 型結構設計。例如從正面看,瑪利亞從頭到肩,再到腰部與下盤,是一個垂直的 S 型軸線;耶穌的身體則是另一個橫向的 S 型,不管從正面或是上面看都是。這是比平面畫作更加複雜的三維設計。米開朗基羅還用了許多不對稱細節,打造動態感和令人深思的二元意涵。例如瑪利亞一高一低的膝蓋、一前一後的肩膀、有斗篷和沒斗篷覆蓋的手臂、擁抱耶穌和獻出耶穌的手勢。不只在穩定中創造動態效果,也表現兼具世俗與神聖力量的聖經故事。

瑪利亞胸前自左肩斜垂而下的衣帶,刻著一行字「佛羅倫斯人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所作」...
瑪利亞胸前自左肩斜垂而下的衣帶,刻著一行字「佛羅倫斯人米開朗基羅·博納羅蒂所作」。 圖/Through Eternity Tours

在這個穩定的金字塔構圖中,充滿動態的 S 型結構設計,不只在穩定中創造動態效果,...
在這個穩定的金字塔構圖中,充滿動態的 S 型結構設計,不只在穩定中創造動態效果,也表現兼具世俗與神聖力量的聖經故事。 圖/Robert Hupka

▌橫空出世的青春光芒

年輕的米開朗基羅在《聖殤像》之前,已有許多雕刻習作,例如《階梯聖母》(Madonna of Stairs, 1491) 和《半人馬之戰》(Battle of the Centaurs, 1492,這兩件浮雕無論是人體比例或群像的集結方式,都稍顯怪異。而最有名的完成品是《酒神巴庫斯》(Bacchus, 1496-1497),由兩個人體立像組成,比起兩年後完成的《聖殤像》,結構仍相對單純。年輕的米開朗基羅在短短幾年內,雕刻水準有了劇烈變化,以超高的工作效率,為《聖殤像》設計出穩定又流動多變的人體結構、哀傷又沉靜的超時空畫面,既空前又完美,神乎其技地將石頭化作血肉,震驚世人。

也許天才之作橫空出世,總是令人難以相信可以是出自年輕人之手。瓦薩里在《藝苑名人傳》特別記載了一則傳聞:某日米開朗基羅經過《聖殤像》時,聽到一群朝聖者對創作者身分議論紛紛,最後竟將功勞歸予另一位米蘭藝術家,米開朗基羅對投入熱情與心血的自己被漠視感到憤憤不平,便在夜裡帶著鑿子和小燈,將自己的名字刻在瑪利亞胸前。雖然故事真假難辨,但《聖殤像》確實是米開朗基羅唯一屬名的作品,他也因這件作品一炮而紅。

《聖殤像》的另一道青春光芒,來自聖母瑪利亞的臉龐。根據聖經描述,瑪利亞是在十幾或二十多歲生下耶穌,大約三十三年後親眼見到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此時的她,應是四、五十歲婦女。然而,《聖殤像》的瑪利亞彷彿停留在誕育耶穌的青春年紀,而且面部表情彷彿已超越塵世痛苦,相當寧靜。這是米開朗基羅的有意為之,所引起的討論也未曾停歇。

米開朗基羅學生康迪維 (Ascanio Condivi, 1525-1574) 所寫的著名傳記《米開朗基羅傳》(1553) 提到,當代一些評論家抱怨這件瑪利亞雕像太過年輕,與過往相同題材圖像傳統中的成熟母親形象相比,是一種偏離。米開朗基羅親口告訴康迪維,年輕外貌是為了凸顯瑪利亞永恆的純潔和神聖,而展現實際年齡的耶穌,則是強調了他的人性。

這與天主教教義「聖母始胎無染原罪」(Immaculata Conceptio) 觀念相呼應,認為瑪利亞從出生就免於原罪污染,一生保持純潔,而且是被耶穌救贖的第一人。她的這種純潔被視為超自然的,因此在藝術表現上,年輕和無瑕外貌象徵著不受時間侵蝕和罪惡影響的神聖本質。

年輕的瑪利亞很容易在觀眾腦海中喚醒過往看過的種種「聖母與聖嬰」形象,並與《聖殤像》疊合。這些瑪利亞經常低垂著頭、目光向下注視耶穌,雙手抱著他,同時也向世人展示他,像要奉獻出去一樣。這種超時空的疊合,延伸出「死亡」即「重生」的雙重概念。特別是瑪利亞雙腿微開的姿態,似乎暗示著另一次的分娩。事實上,許多當時代的講道內容,描述瑪利亞在悲傷擁抱耶穌屍體的當下,回憶起年輕時在伯利恆生下他並懷抱他的情景。

左:米開朗基羅《階梯聖母》(Madonna of Stairs) ,1491 年...
左:米開朗基羅《階梯聖母》(Madonna of Stairs) ,1491 年。右:米開朗基羅《酒神巴庫斯》(Bacchus),1496-1497 年。 圖/維基共享

米開朗基羅《半人馬之戰》(Battle of the Centaurs),149...
米開朗基羅《半人馬之戰》(Battle of the Centaurs),1492 年。 圖/維基共享

▌瑪利亞如何悲傷

早在耶穌誕生、成長之前,年輕的瑪利亞已被天使預告她兒子的死亡結局,往後她也確實見證了耶穌一生的苦難。做為母親,瑪利亞必定是悲傷的。「悲傷聖母」(Beata Maria Virgo Perdolens)是天主教藝術常見的題材,主要描繪瑪利亞為耶穌一生經歷的不同苦難和死亡感到的七種苦,「懷抱耶穌屍體之苦」便是其中一種。過往表達瑪利亞悲傷之情的藝術作品中,經常以流淚或各種明顯特徵描繪痛苦表情。然而,米開朗基羅《聖殤像》瑪利亞的表情靜謐而溫柔,若是跳出宗教故事的設定,甚至可能讓人誤以為是描繪沉睡中的年輕愛侶。

在米開朗基羅的創作裡,藝術表現深沉情感力量的方式被大幅拓展,對人類面臨重大衝擊的可能反應也有更多想像維度。除了瑪利亞的悲傷方式,耶穌身上的傷痕刻畫也回應了這項藝術特徵。早期許多描繪聖殤場景的作品,會直白呈現耶穌頭上和身上血淋淋的傷口,但在米開朗基羅的《聖殤像》,若忽略肋骨上不易察覺的一道傷痕和手掌上的釘子痕跡,耶穌彷彿只是沉沉睡去而已。

也許正是因為米開朗基羅選擇不以煽情或強烈手法,呈現這個為人熟知的「苦難」場景,更能讓觀眾有餘裕去感受或反思箇中的深層寓意。瑪利亞被描述為一位虔誠、忠心的母親,她願意獻出她的兒子,以完成上帝的計劃、實現拯救人類的使命。儘管作品表現了這種苦難,但在瑪利亞和耶穌的面容和身姿中,仍能看到一絲安詳和尊嚴,反映了對上帝的信仰和對人類的愛。這種對「救贖」的信念和堅強的希望貫穿整件作品,使觀者深受感動,並思考人類的信仰和救贖的意義。這樣的藝術表達與視覺效果,為文藝復興時代的人們帶來極大衝擊。

左圖:Workshop of Dirk Bouts, Mater Doloros...
左圖:Workshop of Dirk Bouts, Mater Dolorosa, 約1470-1475年。右圖:Pietro Perugino, Pietà, 1490年。 圖/The National Gallery、維基共享

▌波瀾壯闊時代下的古典活力

米開朗基羅《聖殤像》帶給當代人的視覺衝擊,還包括「自然的」人體姿態。在文藝復興時代,「自然的」描繪其實是極大挑戰。在米開朗基羅之前不久,另一位義大利藝術家佩魯吉諾(拉斐爾的老師,Pietro Perugino, c. 1446-1453)也有一幅《聖殤像》畫作。畫中耶穌直挺挺地橫臥畫面中央,無法依靠瑪利亞一人支撐,前後還各有一人扶持他的身體。相比之下,米開朗基羅想出一個更自然、更有流動性的耶穌人體,可由瑪利亞一人完完全全地擁抱。由此可知,米開朗基羅的人體研究相當透徹。

在早期作品如《階梯聖母》和《半人馬之戰》,可看出米開朗基羅對人體的概念還是相對模糊,但到了《聖殤像》和《大衛像》,他創作的人體忽然有了清晰概念。而這一切只是開端。

1499 年完成《聖殤像》後,義大利迎來一波又一波的改變,一些世俗國家慢慢極權化,包括法國和哈布斯堡家族的興起,不久之後又有馬丁路德引發的新舊教之爭,米開朗基羅便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展開他接下來的藝術生涯。

羅馬教宗為了面對新時代挑戰,不斷藉由各種藝術作品彰顯權力與財富,甚至是宗教地位。歷任教宗傾注投資,並樂於吸收義大利及歐洲各地傑出藝術家來為他們服務,將羅馬打造成繼佛羅倫斯之後,另一個文藝復興重鎮。米開朗基羅也活躍於此。他在創造《大衛像》後短暫地回到佛羅倫斯,和達文西在市政廳展開一場兩人都未完成的頂尖對決,隨後又再度來到羅馬接受一個更好的機會。

當時的教宗委託他設計自己的陵墓建築,米開朗基羅為此花了相當多心思。根據原始設計,陵墓將會容納好幾十座雕像。後來因種種緣故,整個計畫不斷縮水,最後只剩下一堵牆壁構造,但仍在此留下了曠世傑作《摩西像》。

米開朗基羅《摩西像》(Moses),1513-1515 年。 圖/維基共享
米開朗基羅《摩西像》(Moses),1513-1515 年。 圖/維基共享

《摩西像》彷彿是日常生活中一位坐在路邊,身材健壯、肌肉緊繃,整體狀態卻很鬆弛的大叔。其左手臂精壯和緊張的肌肉、捏著幾縷鬍鬚的右手手指、跨在石板上手肘、掀起衣擺露出的結實小腿和強壯腳趾,都刻意表現最出色的人體特徵。《摩西像》呈現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典型特徵:無論是畫作或雕塑,人體不僅外觀寫實,而且時常會做出日常生活中相當少見、不太自然、需要強大肌力才能擺出的姿態。他創作的人體都有強烈的獨特風格,甚至到了一種偏執的境界。

米開朗基羅和達文西一樣時常解剖和研究人體,在《摩西像》充分表現對人體的認識。現代評論家時常提到,摩西右手手指向內彎曲時帶動的手臂肌肉狀態,完全還原了真實的人體現象。除此之外,古典雕像再度現世,也成為米開朗基羅等當時代藝術家的重要學習對象。

古典神明雕像淡漠的表情,也許就是米開朗基羅《聖殤像》人物表情的靈感來源之一。米開朗基羅雕像壯碩的人體特徵,更是可以確定深受兩件古典雕像的影響。一件是中世紀晚期發現的《貝爾維德雷軀幹》,這件作品頭部和四肢都已消失,但光是僅剩的一段軀幹,便強烈展示中世紀藝術所缺乏的強壯、飽滿和堅挺的風格。令世人對古典時代有了新的認知。

另一件重要古典雕像則是 1506 年在羅馬發現的《勞孔群像》,米開朗基羅是去到挖掘現場最早一批的見證者。這件雕像不僅有精壯完美的身材,扭動程度也極具戲劇張力,就像米開朗基羅創造的人體,是人類在尋常狀態下難以長時間擺出的姿勢。在他後來的平面與立體作品中,大量運用這種擴張、扭動和對立平衡的人體風格,也為畫面創造更多空間感。

左:《貝爾維德雷軀幹》(Belvedere torso)。右:《勞孔群像》(La...
左:《貝爾維德雷軀幹》(Belvedere torso)。右:《勞孔群像》(Laocoon)。 圖/維基共享

▌從青春伴隨到生命尾聲的主題

雖然米開朗基羅相當崇尚雕刻藝術,但實際留下的相關作品不算特別多。他在接下陵墓委託案之後,又因各種自願與非自願的情況,花了很多時間創作繪畫與建築設計,也因此縮減了陵墓的計畫。包括原先為陵墓設計的幾件奴隸像,有些未完成,有些則未如預期放置於陵墓。此後,米開朗基羅仍陸續有一些雕刻作品。有趣的是,年老的米開朗基羅兩度重新創作聖殤像,思考他年輕時,個人職業生涯最關鍵的題目。

這兩件作品在今日以相關地點命名,分別是《佛羅倫斯聖殤》(c. 1547-1555) 和 《隆達尼尼聖殤》(1564)。和五十年前的《聖殤像》相比,《佛羅倫斯聖殤》打破原來穩定的金字塔結構,是更複雜的人物群像。除了耶穌基督和聖母瑪利亞,還有一位抹大拉的馬利亞,以及耶穌身後的男性聖經人物尼哥底母。學者普遍認為,這尊尼哥底母是米開朗基羅的自畫像。

《佛羅倫斯聖殤》的整體結構雖已顯現,但還有相當多未完成的細節,甚至無法找到耶穌的左腿。米開朗基羅中斷創作的原因眾說紛紜,也許是進行到一半,發現石材面積或品質無法繼續支應他的創作想法,或是有其他外部因素。但只要想到他曾在創作《大衛像》時發下豪語,聲稱可以預先清楚看到每塊大理石中的雕像,他只是去除不必要的部分,就更令人好奇究竟是如何發生無法創作下去的障礙。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並不罕見未完成案例,這種特徵成為他風格的一部份,也成為一項藝術遺產,引起後世對「未完成」美學的廣泛討論和研究。也許「未完成」並非他有意為之,但我們可以思考的是,若回到米開朗基羅的個人信仰,認為雕像是一個神聖的過程,便能呼應到他一輩子對「救贖」的思考,也許雕刻就是他思考人類靈魂如何從肉體解脫的方式。因此,對現在的觀眾而言,這些未完成痕跡,不僅展示了創作階段、看見時間流動,似乎也可藉此省思人類靈魂獲得救贖的過程。

米開朗基羅到死前仍持續創作,而且最後一件作品主題也是聖殤像。高齡 89 歲的他並未完成這件《隆達尼尼聖殤》,從人體結構到面容都是模糊的,主題辨識度相對很低。值得注意的是,瑪利亞支撐耶穌的姿勢,不太符合常理中的重心配置,人物的纖細度,也是米開朗基羅人像作品中相對罕見的。整件作品看似向天上飛揚。最令人在意的是,這尊耶穌全身赤裸、展露生殖器,更是相當罕見的耶穌聖像設計。可惜我們永遠無法看到米開朗基羅的最終成果,也難以從中得知他在生命尾聲時,對宗教的看法與挑戰。

左:米開朗基羅《佛羅倫斯聖殤》(Bandini Pietà),約 1547-15...
左:米開朗基羅《佛羅倫斯聖殤》(Bandini Pietà),約 1547-1555 年。右:米開朗基羅《隆達尼尼聖殤》(Rondanini Pietà),1552-1564 年。 圖/維基共享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大衛的陰莖嚇到誰?美國佛州小學的「裸體藝術教材」風波

米開朗基羅的密室:被遺忘五百年的大師真跡?

消融邊界的 《蒙娜麗莎》:達文西追尋真實的最後答案?

祝大家文藝復興!

透過圖像與史學研究,觀看歐洲文化的多元面向。第一季主題為文藝復興三傑,由轉角國際瓦堡學院專欄作者王健安、戴郁文,以及轉角國際主編林齊晧共同製作。 歡迎追蹤我們在轉角的其他專欄「瓦堡學院」「王健安」以及我們的粉絲頁。FB:「祝大家文藝復興 The School of Warburg」/ IG @warburg.tw 和 Threads:@warburg.tw

作者文章

《雅典學院》局部,中央的兩名角色分別為柏拉圖(左)與亞里斯多德(右)。 圖/維基...

拉斐爾《雅典學院》(上):文藝復興經典壁畫,凝結哲人們的奧秘

2024/11/01
《雅典學院》營造出來的氛圍,正是西方歷史上最傑出、知名的哲學家或科學家們,跨越時...

拉斐爾《雅典學院》(下):超越時空的理想世界,信仰與科學的古今對話

2024/11/01
拉斐爾的人物畫風優雅和諧,並且特別常以「聖母子」為主題,將宗教神聖性與溫柔的現實...

拉斐爾溫柔多變的聖母子創作(上):親切又空靈的《西斯汀聖母》

2024/08/24
大約在完成《西斯汀聖母》的第二年,拉斐爾完成了《椅子聖母》,這幅畫的創作背景幾乎...

拉斐爾溫柔多變的聖母子創作(下):從寶座走入凡間的《椅子聖母》

2024/08/24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南面外牆想像圖,除了畫面最右側的入口處,其餘部分今日...

打造信仰的形狀(下):新潮或傳統?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設計之爭

2024/07/04
1541 年完成《最後的審判》壁畫之後,米開朗基羅在生命的最後 23 年除了持續...

打造信仰的形狀(上):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布局

2024/06/28

最新文章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電影《福田村事件》於2024年11月15日,在臺灣電影院公開上映。 圖/《福田村...

《福田村事件》的再思考:日本終於看見「轉型正義」展露曙光

2024/11/15
陳永森,《獅貓八美嬌》, 1975,膠彩、紙本,70 × 124公分,私人收藏。...

名揚日本的台灣畫家陳永森:映照戰後膠彩發展的創作人生

2024/11/14
到「現人神」(あらひとがみ)是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個過去曾經有過的信仰,隨...

#現人神: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見人如見神?

2024/11/13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示意圖,巴黎著名餐廳Chez L 'Ami Louis內,一名服務生端著招牌薯條...

《巴黎侍者》:從餐廳服務生之眼窺看巴黎底層社會

2024/11/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