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群 │ 祝大家文藝復興!

祝大家文藝復興!

透過圖像與史學研究,觀看歐洲文化的多元面向。第一季主題為文藝復興三傑,由轉角國際瓦堡學院專欄作者王健安、戴郁文,以及轉角國際主編林齊晧共同製作。 歡迎追蹤我們在轉角的其他專欄「瓦堡學院」「王健安」以及我們的粉絲頁。FB:「祝大家文藝復興 The School of Warburg」/ IG @warburg.tw 和 Threads:@warburg.tw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12 篇文章

拉斐爾《雅典學院》(上):文藝復興經典壁畫,凝結哲人們的奧秘

2024-11-01 18:21:10
25歲的拉斐爾從佛羅倫斯轉移陣地來到羅馬,並迅速嶄露頭角。他一直待在這個社交圈裡度過人生最後的 12 年,直到 1520 年死亡。這個階段他完成了許多藝術品,位於梵蒂岡宗座宮殿的壁畫《雅典學院》絕對是其中一件最重要的傑作,與他經典的聖母子像齊名。
7348

拉斐爾《雅典學院》(下):超越時空的理想世界,信仰與科學的古今對話

2024-11-01 18:21:02
《雅典學院》營造出來的氛圍,正是西方歷史上最傑出、知名的哲學家或科學家們,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齊聚一堂和諧討論的理想境界。要理解這幅壁畫的精神,位於畫面正中央的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是重要破題。
6265

拉斐爾溫柔多變的聖母子創作(上):親切又空靈的《西斯汀聖母》

2024-08-24 11:05:40
拉斐爾的人物畫風優雅和諧,並且特別常以「聖母子」為主題,將宗教神聖性與溫柔的現實氛圍結合,形成既空靈又世俗、既傳統又創新的視覺語彙。拉斐爾親切的聖母子畫風,在 19、20 世紀以各種形式廣泛進入大眾消費世界,成為今日廣為人知的圖像元素。也因為如此,要完整討論他的獨到之處,就顯得格外困難。
7954

拉斐爾溫柔多變的聖母子創作(下):從寶座走入凡間的《椅子聖母》

2024-08-24 11:05:30
溫柔慈愛、與聖子互動的聖母子像並非是拉斐爾首創。在此之前,拉斐爾的父親、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人的畫作中,已經可以看到這一時代潮流的跡象。在中世紀,聖母子像流行以「寶座上的聖母」來強調畫中人物的神聖性,散發出難以親近的威嚴感。然而,從 14 世紀開始,「謙卑的聖母」或「慈祥的聖母」逐漸興起。隨著文藝復興藝術家探索更人性化和自然主義的表現手法,這些畫面變得更加生活化,甚至充滿親密感和詩意。
6060

打造信仰的形狀(下):新潮或傳統?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設計之爭

2024-07-04 18:17:24
即使布拉曼帖提出的集中式設計富有深意,性格相對保守的教宗朱利烏斯二世,仍然傾向採用傳統巴西利卡風格來強調權力的正統性,以致 1506 年新聖彼得大教堂奠基時,採用了布拉曼帖提出的第三個方案。此案以第一版為基礎,加寬東半部,簡化西半部,讓原來的狹長布局略微趨近於集中式效果。二人的選擇代表不同理想的衝突,集中式呼應了 16 世紀義大利人文主義的建築理想,希望以此表達信仰,但也因過於新穎,有染上異端色彩的風險。朱利烏斯二世採用的巴西利卡式,既代表歐洲長久以來的傳統,也更具實用性。長形格局能畫分高低位階以滿足儀式需求,整體容量也遠勝於集中式建築,更適合擺放舊教堂原有的聖物和陵墓,以及容納日益增長的朝聖人群。
5711

打造信仰的形狀(上):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布局

2024-06-28 15:44:38
1541 年完成《最後的審判》壁畫之後,米開朗基羅在生命的最後 23 年除了持續創作雕塑和繪畫,也參與一些建築設計,聖彼得大教堂便是最出名的代表作。現今所見的聖彼得大教堂是文藝復興時代拆除舊建築並在原地重建的工程,新建築於 1506 年奠基,直到 1626 年竣工(廣場於 1666 年才完工)。在這 120 年裡,由於每任教宗和建築師不同的理念和訴求,使得新聖彼得大教堂的平面布局設計出現許多版本。米開朗基羅巧妙融合先前幾個版本的特點,並加以改良。此後接手的建築師雖有所修改,也難以撼動他奠下的基礎。平面布局設計的差異,代表西方建築史上不同發展脈絡的交會,也反映文藝復興時期的重要人文理念。
9625

米開朗基羅超越命運的人體:從西斯汀禮拜堂天頂畫到最後的審判

2024-05-11 10:58:26
文藝復興最有名的天花板,無疑是在米開朗基羅創作天頂畫的西斯汀禮拜堂。這位向來在書信中以「雕刻家」自居且輕視繪畫的大師,從 1508年開始,獨自花費四、五年時間,創造出這面震古鑠今的巨型濕壁畫,完成時年僅 37 歲。將近三十年後,他又在西斯汀禮拜堂牆上完成另一面巨型濕壁畫《最後的審判》,同樣是撼動人心的曠世傑作。
24054

米開朗基羅與《聖殤像》:雕刻生與死的青春聖光

2024-03-15 21:26:19
若達文西是神秘深邃的大海,拉斐爾是靜謐甜美的平原,那米開朗基羅便是高聳雄偉的高山。米開朗基羅出生自沒落的貴族家庭,藝術是他維生的技能。他一生接過無數委託案,類型包括雕刻、繪畫和建築等等,但他最醉心於雕刻,在日常信件中,經常在簽名時為自己加上「雕刻家」的頭銜。他的職業生涯初期,更是以雕像作品打開知名度。
21573

消融邊界的 《蒙娜麗莎》:達文西追尋真實的最後答案?

2024-01-07 14:26:02
達文西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蒙娜麗莎》(Mona Lisa),就算任何不了解文藝復興的人,都能輕易對其說道一二。這幅名畫是達文西巔峰之作,根據羅浮宮的定年,創作時間從1503年開始,直到1519年結束,這17年間伴隨達文西到過佛羅倫斯、米蘭、羅馬、法國,直到他的生命終點。
17252

透視達文西《最後的晚餐》:成就經典壁畫的藝術密碼

2023-09-22 15:53:48
晚餐開始前,耶穌對大家說,「你們其中之一將背叛我」,語畢一席人瞬間陷入緊張、慌亂、思考和各種情緒之中。晚餐之後,他們到客西馬尼園禱告,隨後耶穌就被抓走了。這頓「最後的晚餐」後來成為聖經中非常著名的故事場景,也是西方藝術史上非常熱門的題材,直到現代,仍不斷出現相關的創作或挪用。其中,達文西的壁畫《最後的晚餐》最為經典,這也是他與《蒙娜麗莎》齊名的代表作。
31564

時勢造天才:達文西與古典再現的《維特魯威人》

2023-09-08 17:25:18
李奧納多.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是人們最熟悉的文藝復興人物。在中文和日文語境裡,習慣稱他為「達文西」(da Vinci),字面意思是「來自文西」──文西是他的家鄉,位於佛羅倫斯的小鎮──西方則會以「李奧納多」來簡稱他。
16566

「文藝復興」的到來?《維納斯的誕生》吹來的新時代氣息

2023-07-28 17:07:00
文藝復興(Renaissance),原文字面意思為再生、重生,意指再現古希臘、古羅馬文化的一股時代精神。早在十六世紀瓦薩里(Giorgio Vasari, 1511-1574)著作中,已出現相關概念來描述這個文化特徵,他已意識到,這不是複製,而是創造出不同於前人的新成就。到了十九世紀,「文藝復興」逐漸成為學界常用的專有名詞。今日提到文藝復興時代一詞,多半粗略指涉十四世紀下半至十六世紀歐洲一段歷史時代,涉及文化、藝術、宗教、政治、科學等全面的範疇。這段時間歐洲各地有不同的歷史發展,也正在經歷大航海時代,這一切的時空背景帶來的刺激與效應,都反映在當時的藝術作品上。
1023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