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打造信仰的形狀(下):新潮或傳統?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設計之爭

2024/07/04 祝大家文藝復興!

在聖彼得大教堂完成後,教堂周圍還有其他許多重大建設,呼應了當代的羅馬城市規劃。例...
在聖彼得大教堂完成後,教堂周圍還有其他許多重大建設,呼應了當代的羅馬城市規劃。例如貝尼尼設計的橢圓形廣場,以及廣場正中央的方尖碑,同樣都蘊含了非常豐富的宗教、政治、工程技術的議題,更加突顯出這座教堂之於羅馬城與天主教會的特別之處。 圖/法新社

▌請收聽下方連結:

▌動盪局勢下的傳統與革新之爭

即使布拉曼帖提出的集中式設計富有深意,性格相對保守的教宗朱利烏斯二世,仍然傾向採用傳統巴西利卡風格來強調權力的正統性,以致 1506 年新聖彼得大教堂奠基時,採用了布拉曼帖提出的第三個方案。此案以第一版為基礎,加寬東半部,簡化西半部,讓原來的狹長布局略微趨近於集中式效果。二人的選擇代表不同理想的衝突,集中式呼應了 16 世紀義大利人文主義的建築理想,希望以此表達信仰,但也因過於新穎,有染上異端色彩的風險。朱利烏斯二世採用的巴西利卡式,既代表歐洲長久以來的傳統,也更具實用性。長形格局能畫分高低位階以滿足儀式需求,整體容量也遠勝於集中式建築,更適合擺放舊教堂原有的聖物和陵墓,以及容納日益增長的朝聖人群。

教宗朱利烏斯二世於 1513 年過世,布拉曼帖也於次年過世。繼任教宗李奧十世在布拉曼帖之後任命過二位建築師,也是沒多久就相繼去世。 1514 年教宗請年方 31 歲的拉斐爾擔任首席建築師推進重建計劃,這才又出現新的設計方案。拉斐爾的平面布局只些許改動布拉曼帖的最後版本,不過應教宗要求,整體面積更加巨大寬敞,也在西側的缺角增加結構,更貼近傳統巴西利卡式格局。由於這個方案耗資巨大,成為羅馬教會最大的包袱,必須透過販賣贖罪券籌措部分資金,反而在歐洲各地引起反對聲浪,使教會飽受批評,間接推動了宗教改革的發生。

這段時期教會遇到的難題不只如此,1527 年神聖羅馬帝國軍隊攻陷羅馬城,讓教會地位更加低迷,當時的教宗克萊門七世不得不放棄拉斐爾的計畫,在他任內也未曾接受過其他新設計。直到 1534 年教宗保羅三世接任,他力圖讓天主教會從打擊中復原,除了小心地與歐洲列強交涉,也召開塔蘭托會議改革內部,努力重振教會威望。對此他推動多項城市建設,希望打造一個全基督宗教世界最美麗的城市,在此背景下,大教堂重建計劃才有明顯進展。

在米開朗基羅之前,還有佩魯奇小桑加洛兩位建築師,他們推翻了拉菲爾的設計,又朝向集中式發展。佩魯奇直接回歸布拉曼帖的集中式版本,整體布局有絕對對稱性;小桑加洛雖然增加巴西利卡式建築慣有的筆直廊道,平面布局也相對具有長方形特性,但他刻意弱化廊道的重要性,所占空間明顯窄於袖廊的寬度,視覺焦點仍集中在穹頂及其之下的空間。小桑加洛的設計像是集中式和巴西利卡式的混合體,結合了兩種設計的優點。

布拉曼帖設計的第三個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圖。 圖/《Italian Renaissa...
布拉曼帖設計的第三個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圖。 圖/《Italian Renaissance Architecture: from Brunelleschi to Michelangelo》

拉斐爾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圖。 圖/維基共享
拉斐爾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圖。 圖/維基共享

佩魯奇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圖。 圖/Heidelberg historic l...
佩魯奇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圖。 圖/Heidelberg historic literature – digitized

小桑加洛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圖。 圖/The Met
小桑加洛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圖。 圖/The Met

▌嚴守集中式設計的米開朗基羅

小桑加洛 1546 年過世之後,保羅三世將重建聖彼得大教堂的重任交予米開朗基羅。他統合了前面兩版的特性,採用和佩魯奇一樣的集中式布局,取消延長的廊道,並採納了小桑加洛的概念,強化教堂東邊的入口處,只是輪廓更加簡明。更重要的是,米開朗基羅大幅簡化了小桑加洛的設計,從平面圖來看,減少了許多隔間,保留最純粹的空間結構。他曾批評小桑加洛的室內規劃過於昏暗,可能導致犯罪風險增加,需要大量人力管理,設計上更是過於繁瑣複雜,缺乏統一性和美感。

米開朗基羅透過修改平面格局和圓頂設計,使大教堂更加簡潔和宏偉,內部空間也因改善了採光條件更加明亮開闊、氣派和諧。同樣的修改模式也用於大教堂的外觀。他刪除小桑加洛所設計的四個塔樓,讓位於中央的圓頂更為突出,創造一個更向中央聚攏的集中式教堂。此外,由於小桑加洛遵守了非常傳統的古典建築理論,外牆的每一層都分段裝飾一組壁柱,羅馬大競技場即為該類型裝飾的經典案例。這種設計風格適合用在量體較小,或是外觀線條單純的建物,但使用在聖彼得大教堂上卻顯得過於繁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米開朗基羅採用了此前其他文藝復興藝術家嘗試使用的巨型壁柱設計:以大型壁柱貫通多個樓層,一來可簡化外部線條,二來強化建築物的垂直效果。米開朗基羅在聖彼得大教堂大規模運用的實例,開啟接下來巴洛克建築藝術大量運用巨型壁柱的設計風潮。

小桑加洛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北面外牆想像圖。 圖/The Met
小桑加洛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北面外牆想像圖。 圖/The Met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南面外牆想像圖,除了畫面最右側的入口處,其餘部分今日...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南面外牆想像圖,除了畫面最右側的入口處,其餘部分今日皆可見到。 圖/The Met

▌守護米開朗基羅的保羅三世

教宗保羅三世接受了米開朗基羅的設計案,但不出所料,這位脾氣暴躁的藝術家又惹怒一大推人,是否應當採用集中式布局的爭論更是續隨之而起。所幸獲得教宗全力支持,米開朗基羅才能持續推動集中式的聖彼得大教堂。相較於教宗朱利烏斯二世,保羅三世更願意去接納藝術家嶄新的創作理念。在他任內,羅馬出現多項重大都市建設,例如絕對對稱的卡彼托林廣場。另一著名案例,便是位於羅馬北方的波波洛廣場。該廣場連接著三條平均分配的岔路,以放射狀向城市深處延伸,構成另一個別具特色的對稱城市景觀。「對稱」一直都與「集中式布局」有密切關係,因為前者可說是構成後者的必要前提,所以在文藝復興時代,對稱的城市景觀也是個非常重要的議題。

可以說,保羅三世的開放態度,加上他極為看中米開朗基羅,促成了集中式的聖彼得大教堂。所幸在保羅三世之後,一直到 16 世紀末的的幾位教宗,也未曾修改過米開朗基羅的設計。因此在歷史上的某個短暫時間中,存在著持續依循這位藝術家設計而建的集中式聖彼得大教堂,直到 17 世紀初擴建之前,除了正面入口處,大體上都已完成。

但有趣的是,這也可能是教宗們不得不妥協的結果。當米開朗基羅接受聖彼得大教堂的重建案時,已是享譽全歐洲的大師,當時的佛羅倫斯公爵,頻頻派人邀請他回到故鄉。但米開朗基羅總是以「待聖彼得大教堂修建到後人無法更改設計的程度」為由,屢屢婉拒公爵的好意。此後的教宗,或許也是意識到現有結構已經無法變動,便遵循米開朗基羅的設計修建完成。

17 世紀初的聖彼得大教堂擴建案,仍是起因於百年前的老議題:為何要接納一個有異端色彩的設計?特別是在 16 世紀中葉後,天主教會為了回應宗教改革而發起的天主教改革,越發看重中歷史悠久的教會傳統,更加難以接受集中式平面布局,批評其過於異端、空間不足或不利於舉行儀式等。在無法改變米開朗基羅設計的情況下,採取直接在東側增建的方案,形成了現今所見,同時融合了集中式與拉丁十字式特色的聖彼得大教堂。就此來看,聖彼得大教堂可說是歐洲文明在這一個多世紀以來,藝術、宗教、哲學、政治等領域不斷思辯後的最後結論。

在聖彼得大教堂完成後,教堂周圍還有其他許多重大建設,呼應了當代的羅馬城市規劃。例如貝尼尼設計的橢圓形廣場,以及廣場正中央的方尖碑,同樣都蘊含了非常豐富的宗教、政治、工程技術的議題,更加突顯出這座教堂之於羅馬城與天主教會的特別之處。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卡彼托林廣場。 圖/The Met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卡彼托林廣場。 圖/The Met

波波洛廣場的三岔路口,在 16 世紀中葉以道路規劃形塑對稱景觀。 圖/Eur...
波波洛廣場的三岔路口,在 16 世紀中葉以道路規劃形塑對稱景觀。 圖/European Union in Hong Kong and Macao FB

▌米開朗基羅的晚年

根據瓦薩里的記錄,米開朗基羅的後半生相當富裕,卻仍過著相當簡單樸素的生活。他以強大的意志力維持創作的同時,喜歡獨處沉思、勤於運動,再加上家族遺傳的長壽基因,以上種種,令他在 1564 年時以 88 歲高齡逝世,而且到死前都還有足夠體力敲動槌子。

米開朗基羅死後,他的遺體被運往佛羅倫斯厚葬。佛羅倫斯公爵為此組成委員會,邀集佛羅倫斯眾多藝術家舉辦葬禮,眾多人潮前來哀悼,蔚為當代一大盛事。就歐洲藝術史的角度來看,米開朗基羅生前與死後享有的尊榮地位,證明了他成功將創作藝術之人的地位,從工匠提升到眾人敬佩的藝術家,即便是高高在上的教宗、統治者都需要禮遇他。

米開朗基羅的一生看似樹敵無數,但他也不吝於讚美他人,即便對象是他的死對頭。他總是以一致標準看待身邊的人事物,並不斷磨練技藝,最終讓自己成為眾人景仰的大師,啟發了後世無數藝術家。如果說米開朗基羅是險峻的高山,必定是個我們花上一輩子都不見得能看透的存在。

米開朗基羅的一生看似樹敵無數,但他也不吝於讚美他人,即便對象是他的死對頭。他總是...
米開朗基羅的一生看似樹敵無數,但他也不吝於讚美他人,即便對象是他的死對頭。他總是以一致標準看待身邊的人事物,並不斷磨練技藝,最終讓自己成為眾人景仰的大師,啟發了後世無數藝術家。圖為西斯汀教堂中,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打造信仰的形狀(上):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布局

米開朗基羅超越命運的人體:從西斯汀禮拜堂天頂畫到最後的審判

米開朗基羅與《聖殤像》:雕刻生與死的青春聖光

祝大家文藝復興!

透過圖像與史學研究,觀看歐洲文化的多元面向。第一季主題為文藝復興三傑,由轉角國際瓦堡學院專欄作者王健安、戴郁文,以及轉角國際主編林齊晧共同製作。 歡迎追蹤我們在轉角的其他專欄「瓦堡學院」「王健安」以及我們的粉絲頁。FB:「祝大家文藝復興 The School of Warburg」/ IG @warburg.tw 和 Threads:@warburg.tw

作者文章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南面外牆想像圖,除了畫面最右側的入口處,其餘部分今日...

打造信仰的形狀(下):新潮或傳統?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設計之爭

2024/07/04
1541 年完成《最後的審判》壁畫之後,米開朗基羅在生命的最後 23 年除了持續...

打造信仰的形狀(上):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平面布局

2024/06/28
米開朗基羅《最後的審判》。 圖/維基共享

米開朗基羅超越命運的人體:從西斯汀禮拜堂天頂畫到最後的審判

2024/05/11
圖為《聖殤像》2022年特別展覽用的複製品。 圖/路透社

米開朗基羅與《聖殤像》:雕刻生與死的青春聖光

2024/03/15
達文西最廣為人知的作品《蒙娜麗莎》(Mona Lisa),就算任何不了解文藝復興...

消融邊界的 《蒙娜麗莎》:達文西追尋真實的最後答案?

2024/01/07
《最後的晚餐》從1494年開始創作。根據瓦薩里記載,達文西有時會作畫一整天,有時...

透視達文西《最後的晚餐》:成就經典壁畫的藝術密碼

2023/09/22

最新文章

米開朗基羅設計的聖彼得大教堂南面外牆想像圖,除了畫面最右側的入口處,其餘部分今日...

打造信仰的形狀(下):新潮或傳統?米開朗基羅與聖彼得大教堂設計之爭

2024/07/04
尼泊爾試圖擺脫印度威逼,在政治上與經濟上都極力向中國靠攏。圖為2015年印度突然...

條條大路通北京?「脫印親中」的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實景

2024/07/04
從科學到歷史,女性乳房在多重領域都具有強烈而複雜的象徵意義,圖為2022年國際乳...

乳房的光輝與陰霾:從神話到科學,女身故事的詮釋

2024/07/02
左起:踢失罰球後哭泣的C羅、紅著眼眶領獎的莫德里奇、宣布將在本屆歐國盃後退役的克...

C羅之淚、魔笛淘汰、克羅斯退役:2024歐國盃,歐洲黃金世代的諸神黃昏

2024/07/02
圖/維基共享、衛城出版

導讀安德森《比較的幽靈》:在東南亞探尋民族主義和比較研究的多重可能

2024/07/01
希臘老左派經濟學家雅尼斯.瓦魯法克斯在著作《雲端封建時代: 串流平台與社群媒體背...

《雲端封建時代》:一場左翼敘事下的資本主義變形記

2024/07/0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