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沉浸吧!遊戲「心流體驗」:令人忘卻時間的電玩心理學

2023/02/24 轉角遊樂器

圖為2010年德國科隆的電玩展,一名女子沉浸在浴缸中玩電玩。 圖/法新社
圖為2010年德國科隆的電玩展,一名女子沉浸在浴缸中玩電玩。 圖/法新社

「什麼原因,使人沈迷電玩面前呆坐不起?」這個問題,曾經在1988年台灣的《自立晚報》副刊上出現,是當時社會各界對於在台灣掀起的電玩現象,最典型的疑問。這當然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放眼各國都有類似的提問,即便到現今電腦、智慧型手機都早就普及的現代,對於「沉迷電玩」的疑惑和忌憚依然存在。但外人眼中看似沉迷呆坐的表象,實際上在這些玩家們的內心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請點閱下方收聽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9年正式將「電玩失調」列入疾病認證,雖然一度引起遊戲玩家與電玩產業界的爭議,但事實上WHO針對的電玩失調、遊戲成癮認定有相應的嚴格條件,並不是單純愛打電玩、或是長時間遊玩就等於失調成癮。其中更微妙的心理活動,也能區分出「沉迷」和「沉浸」截然不同的結果;而美國心理學界在1975年提出的「心流體驗」(Flow Experience)或許就是能夠解釋的理論之一。

「心流」是由匈牙利裔的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完全投入、沉浸忘我的心理狀態,在心流中人們會進入極為專注的狀態,富有成就感和愉悅感,而且會「忘卻時間」——不容易感受到時間的消逝。心流理論被廣泛應用到不同的領域,包括職場工作、個人能力養成、運動等多種層面,也包含用來解釋:為什麼遊戲玩家會進入這種沉浸的狀態。

本單元是轉角國際podcast 重磅廣播的新系列,由現任轉角國際主編 #編輯七號、以及德國議題擔當的專欄作者 #黃哲翰,以玩家身分的私心願望,展開遊戲的各類議題延伸討論——聊電玩、聊遊戲、也聊聊遊樂背後的社會脈絡與人生回憶。

(完整內容請點閱收聽 轉角國際podcast:#轉角遊樂器

▌節目各段時間:

04:35-玩遊戲為什麼像是進入「精神時光屋」

13:30-沉迷或沉浸?心理學的心流體驗

19:20-WHO的電玩失調、成癮症狀認證

30:00-遊戲機制上的心流設計

48:00-玩家的人生成長,有沒有玩一輩子遊戲?

▌相關議題延伸閱讀:

〈精神鴉片戰爭:中國電玩限令...與那些年偷打電動的快樂少年〉

〈文明的盡頭在下一個回合:席德梅爾的《文明帝國》回憶錄〉

〈遊戲成癮請就醫?WHO「電玩失調」疾病認定爭議〉

1988年9月3日的自立副刊,整版討論電玩在台灣的社會現象與分析。中央的配圖,是兩個孩子坐在電視機前遊玩《超級瑪利歐兄弟》,圖說寫著:「什麼原因,使人沈迷電玩面前呆坐不起?」 圖/《自立晚報》
1988年9月3日的自立副刊,整版討論電玩在台灣的社會現象與分析。中央的配圖,是兩個孩子坐在電視機前遊玩《超級瑪利歐兄弟》,圖說寫著:「什麼原因,使人沈迷電玩面前呆坐不起?」 圖/《自立晚報》

1986年台灣的電動玩具店一景。 圖/報系資料圖庫
1986年台灣的電動玩具店一景。 圖/報系資料圖庫

1992年台灣的電動玩具店一景。 圖/報系資料圖庫
1992年台灣的電動玩具店一景。 圖/報系資料圖庫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推薦閱讀

文明的盡頭在下一個回合:席德梅爾的《文明帝國》回憶錄

遊戲成癮請就醫?WHO「電玩失調」疾病認定爭議

精神鴉片戰爭:中國電玩限令...與那些年偷打電動的快樂少年

轉角遊樂器

1P 轉角國際的主編七號、2P 專欄作者黃哲翰。因興趣使然的遊戲podcast。【Apple podcast 收聽】

作者文章

《貪食蛇》(Snake)是1998年Nokia風靡一時的經典款手機所內建的小遊戲...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2025/01/30
圖/現流冊店攝影提供

深度閱讀與電玩的結合:《轉角遊樂器》年度成果與統計

2025/01/25
2024「世界公視大展」影展中,由丹麥公視拍攝的紀錄片《口袋裡的監視器》便是一部...

上癮吧!《口袋裡的監視器》:免費兒童手遊的代價?

2024/12/19
圖/慢走遊戲《再見的備份》

再會吧!《再見的備份》:月台上的揮手與遺失的玩偶,如何用遊戲來述說離別的經驗?

2024/12/13
女角人設的「滿足男性凝視」與「作為主體的立體深度」,兩者有時衝突互斥、有時又能並...

解脫吧!遊戲「政治正確」的概念史,女性主義如何對話?ft.喬瑟芬

2024/09/10
在玩家社群中獲得高人氣的那些性感女角,她們在遊戲中的呈現也往往結合了性感與人設的...

To Be 吧!《尼爾:自動人形》性感有錯嗎?凝視的界線與對話

2024/09/10

最新文章

2017年11月3日,休士頓太空人隊在休士頓慶祝隊史上首次贏得世界大賽冠軍。
...

贏球治百病:作弊而來的首座世界冠軍,休士頓太空人隊如何走上自毀?

2025/04/02
儘管中國的GDP(特別是人均GDP)仍然比美國低得多,但自覺富有的中共仍不斷對外...

買來的「中華秩序」:中共的強國外交,揮霍多少經濟和人命代價?

2025/04/01
左為1930年代的維根斯坦,右為《維根斯坦的哲學筆記:文化與價值》書封。
 圖...

寫給離散在世界角落之人:《維根斯坦的哲學筆記》

2025/03/28
示意圖,2017年3K黨在維吉尼亞州集會,與民眾對峙。  圖/美聯社

美國的反智傳統:從1950年代至今,保守民粹為何仇恨知識分子?

2025/03/24
法國退休醫師勒史夸內,執業數十年間侵犯至少300名兒童與少年、少女。 圖/法新社

法國狼醫性侵案:300男女兒童受害,法規如何追討正義、防堵犯罪?

2025/03/21
左為中國動車和諧號,右為大讚中國高鐵的美國富豪馬斯克。
 圖/路透社、美聯社 

中國高鐵強,美鐵我就爛?馬斯克話術未提的高鐵燒錢難題

2025/03/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