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沉浸吧!遊戲「心流體驗」:令人忘卻時間的電玩心理學

2023/02/24 轉角遊樂器

圖為2010年德國科隆的電玩展,一名女子沉浸在浴缸中玩電玩。 圖/法新社
圖為2010年德國科隆的電玩展,一名女子沉浸在浴缸中玩電玩。 圖/法新社

「什麼原因,使人沈迷電玩面前呆坐不起?」這個問題,曾經在1988年台灣的《自立晚報》副刊上出現,是當時社會各界對於在台灣掀起的電玩現象,最典型的疑問。這當然不是台灣獨有的現象,放眼各國都有類似的提問,即便到現今電腦、智慧型手機都早就普及的現代,對於「沉迷電玩」的疑惑和忌憚依然存在。但外人眼中看似沉迷呆坐的表象,實際上在這些玩家們的內心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請點閱下方收聽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9年正式將「電玩失調」列入疾病認證,雖然一度引起遊戲玩家與電玩產業界的爭議,但事實上WHO針對的電玩失調、遊戲成癮認定有相應的嚴格條件,並不是單純愛打電玩、或是長時間遊玩就等於失調成癮。其中更微妙的心理活動,也能區分出「沉迷」和「沉浸」截然不同的結果;而美國心理學界在1975年提出的「心流體驗」(Flow Experience)或許就是能夠解釋的理論之一。

「心流」是由匈牙利裔的美國心理學家米哈里(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在一定條件下達到完全投入、沉浸忘我的心理狀態,在心流中人們會進入極為專注的狀態,富有成就感和愉悅感,而且會「忘卻時間」——不容易感受到時間的消逝。心流理論被廣泛應用到不同的領域,包括職場工作、個人能力養成、運動等多種層面,也包含用來解釋:為什麼遊戲玩家會進入這種沉浸的狀態。

本單元是轉角國際podcast 重磅廣播的新系列,由現任轉角國際主編 #編輯七號、以及德國議題擔當的專欄作者 #黃哲翰,以玩家身分的私心願望,展開遊戲的各類議題延伸討論——聊電玩、聊遊戲、也聊聊遊樂背後的社會脈絡與人生回憶。

(完整內容請點閱收聽 轉角國際podcast:#轉角遊樂器

▌節目各段時間:

04:35-玩遊戲為什麼像是進入「精神時光屋」

13:30-沉迷或沉浸?心理學的心流體驗

19:20-WHO的電玩失調、成癮症狀認證

30:00-遊戲機制上的心流設計

48:00-玩家的人生成長,有沒有玩一輩子遊戲?

▌相關議題延伸閱讀:

〈精神鴉片戰爭:中國電玩限令...與那些年偷打電動的快樂少年〉

〈文明的盡頭在下一個回合:席德梅爾的《文明帝國》回憶錄〉

〈遊戲成癮請就醫?WHO「電玩失調」疾病認定爭議〉

1988年9月3日的自立副刊,整版討論電玩在台灣的社會現象與分析。中央的配圖,是...
1988年9月3日的自立副刊,整版討論電玩在台灣的社會現象與分析。中央的配圖,是兩個孩子坐在電視機前遊玩《超級瑪利歐兄弟》,圖說寫著:「什麼原因,使人沈迷電玩面前呆坐不起?」 圖/《自立晚報》

1986年台灣的電動玩具店一景。 圖/報系資料圖庫
1986年台灣的電動玩具店一景。 圖/報系資料圖庫

1992年台灣的電動玩具店一景。 圖/報系資料圖庫
1992年台灣的電動玩具店一景。 圖/報系資料圖庫

 圖/法新社
圖/法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精神鴉片戰爭:中國電玩限令...與那些年偷打電動的快樂少年

文明的盡頭在下一個回合:席德梅爾的《文明帝國》回憶錄

遊戲成癮請就醫?WHO「電玩失調」疾病認定爭議

轉角遊樂器

1P 轉角國際的主編七號、2P 專欄作者黃哲翰。因興趣使然的遊戲podcast。

作者文章

遊玩《決勝時刻》(Call of Duty)這系列第一人稱射擊的戰爭遊戲也常是美...

備戰吧!遊戲中的戰爭呈現:電玩與現實戰爭的微妙關係

2023/09/28

跳躍吧!紅白機發售40週年:任天堂遊戲為什麼「好玩」?

2023/07/15

起風吧!三國志遊戲如何影響大眾文化與歷史觀?

2023/07/01

上線吧!網路遊戲的虛擬社群,刷怪練功與真實人生的進化?

2023/06/25
圖/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抉擇吧!專訪當代藝術家張碩尹:《BODO》角色扮演遊戲的人生劇本?

2023/04/28
世界知名的格鬥遊戲——《快打旋風》——從1987年問世至今已邁入第36周年,不僅...

決鬥吧!《快打旋風》與格鬥遊戲中的「國族印象」

2023/04/15

最新文章

遊玩《決勝時刻》(Call of Duty)這系列第一人稱射擊的戰爭遊戲也常是美...

備戰吧!遊戲中的戰爭呈現:電玩與現實戰爭的微妙關係

2023/09/28
史景遷《婦人王氏之死》從小人物故事一探中國清代地方社會。 圖/報系資料庫

山東郯城殺人事件:史景遷《婦人王氏之死》,解謎清國小城的歷史現場

2023/09/27
圖為東京地鐵上的優先席。 圖/美聯社 

日本優先席的社會實驗史(上):那個不能坐的位子?嗡嗡大使炎上事件

2023/09/27
地鐵上的「讓座之亂」屢屢成為日本輿論爭議焦點。 圖/歐新社 

日本優先席的社會實驗史(下):電車「讓座之亂」的國民自我修養

2023/09/27
由左到右的人物依序為:史家陳寅恪、演員黃子華以及倫敦牆塗鴉客一鵲。看似不相關的三...

詮釋爭奪戰:從史家陳寅恪、演員黃子華、塗鴉客一鵲解讀「隱藏劇本」

2023/09/25
俄羅斯區域電影《窒愛家鎖》劇照。 圖/2021年台北金馬影展

用鏡頭重新定義俄羅斯?俄國「區域電影」擺脫官方敘事的突破與挑戰

2023/09/25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