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疫情新聞都看無:韓國「不說外來語挑戰」怎會那麼難?

2021/05/28 吳文哲

圖為由宋康昊扮演的世宗大王,用最「科學」的方法創造出來的文字,當時稱為「諺文」(...
圖為由宋康昊扮演的世宗大王,用最「科學」的方法創造出來的文字,當時稱為「諺文」(언문),最初有28個字母,後來隨演進剩下24個字母。另外韓文也屬表音文字,只要記得發音與拼音規則,就能讀出文章;也可直接拼出外來語,不需額外再造新字。 圖/《王的文字》電影劇照

「不說外來語...真的有那麼困難嗎?」韓文(한글)可說是韓國文化的代表與驕傲,不只有政府明訂的「韓文節」(한글날),創造韓文的世宗大王,更被視為朝鮮最重要的君主之一。但在全球化的影響下,其中實際具有文化內涵的「固有語」詞彙,卻逐漸被來自他國語言的「外來語」取代。

猜古字的意思、禁用「外來語」,關於韓文的遊戲近年來在韓綜越來越熱門,長青節目《新西遊記》甚至因此在去年底創下7.4%的高收視率。然而,在娛樂效果的背後,潛藏的卻是對於本土語言遭受侵蝕的焦慮。

雖然在綜藝節目的高收視率助攻下,關於「重振固有語」的討論確實明顯增加,加上媒體與公家機關在疫情期間過度使用外來語,也引發溝通落差的疑慮,但隨著外來語已成為慣用的口語詞彙,固有語想要免於遭受邊緣化,依舊困難重重。

由韓國SBS電視台製作的綜藝節目《家師傅一體》,在今年5月的「景福宮」單元中,曾...
由韓國SBS電視台製作的綜藝節目《家師傅一體》,在今年5月的「景福宮」單元中,曾以「猜古字義」作為遊戲挑戰的項目,在挑戰中關主會以朝鮮時代的用字,讓成員猜它是什麼意思。 圖/擷取自SBS

▌占比僅5%,卻影響深遠:當外來語強勢入侵韓國日常

和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相同,韓文字母是以表音的原理設計,因此所有語言的詞彙,都能透過字母組合表現出來。而在韓文的詞彙組成中,主要則可以分成原本就存在的「固有語」(고유어)、因為中華文化圈影響產生的「漢字語」(한자어),與其他外國文化帶來的「外來語」(외래어)。根據2000年國語研究院頒布的《標準國語大字典》,外來語的詞彙量約佔5%,且來源大部分是英文,隨著時代演進,챌린지(challenge,挑戰)、언박싱(unboxing,開箱),越來越多新詞彙也持續產生中。

事實上,外來語的影響並不特別只是存在於韓文,除了日文中也經常出現外,若是熟悉台語的人,對於其中夾雜的日文元素,更是一定也不陌生。

然而,就如同日文中的「和語」,韓文是韓國特有的語言與文字,它們不只是溝通的工具,也承載著歷史文化內涵,而隨著英語成為強勢語言,並透過教育、影視等滲透到韓國人的生活中,這些傳統文化也陷入保存危機。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2012年的首爾光化門,在慶祝10月9日的韓文日(Hangul Day),是韓國...
2012年的首爾光化門,在慶祝10月9日的韓文日(Hangul Day),是韓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全國會放假一天,許多民眾也會悼念世宗大王。圖為世宗雕像與訓民正音。 圖/維基共享

▌不說外來語很難嗎?綜藝效果下的文化焦慮

韓文的外來語滲透有多嚴重?不說外來語很難嗎?或許從去年10月,韓綜《新西遊記》中進行遊戲挑戰「訓民正音」的片段,就能夠深刻體會。「訓民正音」一詞源自於1443年世宗大王為不識字的百姓創制專屬於朝鮮的文字,至於實際頒布的年份則在1446年,也就是現在所稱的韓文,而在綜藝節目中,成員們則被要求在進行遊戲的同時,禁止說外來語詞彙,只要違反就必須讓遊戲從頭開始。

原本以為難度普通的挑戰,卻隨著遊戲進行,成為無法結束的地獄。包含오케이(OK)、팀(Team)、 화이팅(Fighting)等外國語單字連連出現,不只讓遊戲時間越來越長,持續不斷的「口誤」,更讓成員們感嘆生活中外來語的氾濫。因為害怕失誤,成員們開始長話短說,甚至保持沈默,誇張的程度連成員之一的殷志源(은지원,1978~)都忍不住直呼:

「只是不說外來語有那麼難嗎,這應該要反省了吧!」

雖然可能有部分是節目效果,但隨著該集播出並創下同季新高收視率,開始有其他人在影音平台上進行同樣的挑戰,關於「外來語濫用」的討論也紛紛出現。此外,南韓教育部更順勢推出影片,呼籲民眾「嘗試以『我們的話』取代經常使用的外來語」。從影視、政府到社會風氣的變化,也讓看似停滯已久的「國語醇化運動」開始出現新的轉機。(註:原意翻譯應為「純化」,但本文依照《韓文族文化大百科字典》翻譯為「醇化」。)

綜藝節目《新西遊記8》內容,成員必須在進行遊戲的過程中,避免使用外來語詞彙,其中...
綜藝節目《新西遊記8》內容,成員必須在進行遊戲的過程中,避免使用外來語詞彙,其中包含宋旻浩(圖右)等成員連連失誤,讓殷志源(圖左)直呼:「這應該要反省了吧!」 圖/擷取自《新西遊記8》

▌找回自己語言:源自後殖民的「國語醇化」運動

「國語醇化運動」(국어순화)最早起源於1948年,韓國文教部(今教育部前身)發行「找回我們語言的道路」(우리말 도로찾기),目的是希望讓脫離日本殖民的韓國民眾,從生活中戒除使用已久的日本外來語。包含台灣人熟知的壽司,被「正名」為醋飯(초밥)或海苔飯捲(김밥),也發生在這段時間。

由於當時許多專有名詞並沒有對應的韓文可以使用,文教部甚至還設立了「科學技術用語制定委員會」(과학기술용어제정위원회),協助各產業制定需要韓文的韓文詞彙。1991年韓國國立國語研究院(국립국어연구원)設立,負責持續醇化的相關研究,而由文化觀光部(문화관광부)協助組成的國語醇化分科委員會(국어순화분과위원회),更在1995年頒布了各領域應該使用的醇化用語。

除了使用固有語,取代原本的日本外來語,當原本的韓文沒有類似詞彙時,則會選擇以漢字詞折衷替代,甚至也有不少「新造語」出現在這段時期。隨著時間來到1970年代,醇化的對象也從日本外來語,轉化到報章雜誌上生硬的漢字詞,就連發音的正確與否,都成了國語醇化運動的項目之一。

然而,當韓國無可避免地進入全球化的腳步,國語醇化運動也迎來更大的挑戰。不只大企業開始以全球為目標,讓英語的重要性逐漸提升,大型國際連鎖品牌的進駐等,種種原因都讓新的外來語和「高級」開始劃上等號,固有語或「醇化韓文」則逐漸被認為是落伍的象徵。雖然傳承文化也是功用之一,但語言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必須讓人能夠有效溝通;當人們越來越少使用,固有語及漢字語的溝通功能,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邊緣化危機。

圖為仁濟大學在韓文日(Hangul Day)的慶祝活動,指導外國學生寫書法。...
圖為仁濟大學在韓文日(Hangul Day)的慶祝活動,指導外國學生寫書法。 圖/歐新社

▌一半民眾須查字典才知「팬데믹」表示疫情大流行

根據國立國語院在2015年發布的「2015年國民語言意識調查」,有56.6%的民眾在當時就已經表示經常使用外來語。儘管過半數的人認為應該盡量減少外來語、增加使用醇化語,但同時也有54.1%的人表示進一步認為未來使用頻率必定會增加。

至於為什麼會習慣使用外來語?根據調查結果,原因包含「用外來語比較能夠正確表達意思」、「想不起醇化語的詞彙」、「旁邊的人都使用外來語」及「看起來比較有能力」等;甚至還有49.9%的民眾表示比起醇化語,他們「更熟悉外來語或外語」。

除了一般人的口語溝通外,就連媒體、公家機關,也開始使用流行語、外來語。根據1998年,天主教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高承煥(고성환)的論文顯示,當時的報章雜誌就已經開始出現外來語濫用的情況,隨著時代演進,情況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是在疫情肆虐之際,팬데믹(pandemic,大流行)、코호트 격리(cohort isolation,區域隔離)等外來語單字,更頻繁出現在媒體,甚至公家機關的對外新聞稿中。

或許有人會疑惑:「只是外來語,有那麼嚴重嗎?」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跟得上這股「外來語化」的潮流。尤其是對於外語不熟悉的年長者們,充斥在生活中的各種外來語,就彷彿天書一般,知道怎麼念卻完全搞不清楚意思。《東亞日報》一篇報導更透過民調指出,每10個人就有5個人必須上網查詢才能知道「팬데믹」表示大流行,顯示外來語不只已經影響資訊傳遞的效率,甚至可能造成防疫上的障礙。

圖中防疫宣導解說板也充滿外來語:마스크(mask)、 코로나바이러스(coron...
圖中防疫宣導解說板也充滿外來語:마스크(mask)、 코로나바이러스(corona virus)等。 圖/美聯社

▌源於「平等思想」:韓文面臨的文化與溝通挑戰

國之語音

異乎中國

與文字不相流通

故愚民 有所欲言

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

予爲此憫然

新制二十八字

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耳

——《訓民正音》世宗原詔

《訓民正音》 圖/維基共享
《訓民正音》 圖/維基共享

2019年上映、由影帝宋康昊扮演世宗大王的《王的文字》,便講述了韓文的創造故事。...
2019年上映、由影帝宋康昊扮演世宗大王的《王的文字》,便講述了韓文的創造故事。不過該部電影上映後也引起部分爭議,因為劇情提到真正的造字者其實是當時的一名僧侶「信眉和尚」,和一般史家認為造字的世宗大王不符,因此有部分人認為該劇虛構成分較大,不符合史實。 圖/《王的文字》劇照

追溯韓文開始的源頭,是世宗大王憐憫百姓(漢文)識字率低,無法暢所欲言,為了紀念這段歷史,《訓民正音》發布的10月9日,更因此成為韓國五大節日之一的「韓文節」。然而,這些文字事實上在當時受到朝鮮貴族抵制,被視為是不入流的文字,儘管進入16世紀後開始逐漸盛行,但一直要到20世紀才被廣泛使用在正式場合。

作為韓國文化的核心,韓文不止在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之一,更隨著韓流傳遍全世界,成為不少人學習外語的熱門選項。因為含有大量的外來語,不只外國人(尤其是歐美人士)學習韓文的難度減少,某種程度也助長韓流傳播的態勢。但諷刺的是,全球化同時也讓韓文陷入「只剩下表音功能、缺乏內涵」的危機之中。

「造字不是全部,尤其守護與傳播更加困難。」

2019年上映,講述世宗大王造字故事的韓國電影《王的文字》(나랏말싸미)中,飾演世宗大王的宋康昊曾經有過這句台詞。雖然在獨立後,醇化運動一度成為韓國擺脫日本殖民、找回國家主體性的象徵,但如今除了外來語外,包含年輕世代喜歡使用的新造語、縮寫,都在在降低了韓文作為一國共通之語言,所必須擁有讓大眾能夠彼此溝通的功能。雖說語言是活的,會隨著社會而不斷變動,但該如何在「傳播」與「守護」傳統文化內涵間取得平衡,或許也正是韓國學界與社會,必須從現在開始正視的重要議題。

 圖/《王的文字》劇照海報
圖/《王的文字》劇照海報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下一代韓流加速器?南韓趁疫謀霸的「大網漫時代」

你們都算朝鮮族?中國南韓爭奪的「抗日詩魂尹東柱」

甘蔗、民兵與《夢想之地》:韓裔美國人的百年認同苦旅

吳文哲

就讀新聞系時誤打誤撞進入韓文世界,認為韓國在經濟發展、歷史等方面,均和台灣有許多相似之處。希望藉由文字,讓更多人了解韓國,並為台灣找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作者文章

根據國際法,不論是南北韓的特務們、或是遭綁架者,本來都應該在戰爭狀態結束後各自返...

南北諜報家家酒?遣返「北韓間諜」的韓國人道難關

2022/05/11
圖左為象徵日本殖民時期慰安婦的韓國少女胸像、圖右為2021年,一群韓國小學生畫的...

好想贏日本?《後現代韓國》崇日與反日的愛恨情意結

2022/04/21
圖為由孔曉振主演的驚悚片《鎖命危機》,描述南韓的獨居女性即使非常「保護自己」,進...

跟蹤騷擾鎖命危機(上)南韓不能保護被害人的《跟騷法》?

2022/03/29
圖/《鎖命危機》劇照

跟蹤騷擾鎖命危機(下)報案5次仍遇害的金炳燦殺人案

2022/03/29
「恐懼會使人脫離邪惡......?」2021年11月的韓劇《地獄公使》描繪韓國的...

南韓真地獄公使(上)誰給「假宗教」寄生的空間?

2021/12/22
「您了解『道』嗎...?」從獨立運動到民主化的歷程,縱使無信仰者佔大多數,但宗教...

南韓真地獄公使(下)從靈獸崇拜殺人到干預國政?

2021/12/22

最新文章

2024年11月13日,日本最具盛名的詩人谷川俊太郎離世,享耆壽92歲。圖為20...

日本出生的宇宙詩人:谷川俊太郎,世界詩學的可能

2024/12/02
由左至右:艾佛利、賈華拉與默詮三人出席2002年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 圖/美聯社

文學改編電影「三頭神」:默詮艾佛利製片的印度後殖民歲月

2024/11/28
墨詮艾佛利打造多部叫好叫座的文藝片。左上至右下:《墨利斯的情人》、《此情可問天》...

跨世紀浪漫文藝片推手:默詮艾佛利製片40年,塑造細膩經典

2024/11/28
右為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芳虎《三河英勇傳》當中的《従一位右大臣 征夷大将軍源家康公...

德川幕府從未鎖國:日本如何《逆轉中華》脫離中國,改寫東亞秩序?

2024/11/26
基層公務員對個案的投入,有時帶有同情及憐憫,也有時是帶著懷疑和敵意。示意圖,美國...

誰讓公務員生了病?濫用政府資源,讓基層公務員變冷漠的美國個案故事

2024/11/26
薩伊德多次在《音樂的極境》中指出古典音樂名家的演出未臻理想之處,世界三大男高音之...

大牌音樂家一定讚?拒絕迷思、超越舞台的薩伊德樂評《音樂的極境》

2024/11/2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