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戰的條件:白俄「人造難民潮」如何發動?怎麼反擊?
「難民」是西方世界的死穴,所以就用「人造難民潮」來踩死他們的痛點?歐盟東境的邊界,正成為歐陸新一波的「難民危機」引爆點。為了報復歐盟各國對白俄羅斯「拖鞋革命」人民起義的政治聲援與制裁施壓,惡名昭彰的白俄強人——「歐洲最後的獨裁者」盧卡申科——從2021年夏季開始「主動招募」成千上萬的中東難民,透過謊言、暴力、甚至強餵毒品的傳言手段,把他們如同牲口一般地往西驅趕至波蘭、立陶宛的「歐盟國境」,並於11月初一舉引爆歐盟政治的戰略危機。
盧卡申科的「人造難民潮」攻略,放出大批偷渡客、甚至是恐怖組織黑名單的爭議人物非法入境歐盟,不僅達成了盧卡申科報復波蘭、立陶宛(這兩個國家都全力支持拖鞋革命並收容許多白俄民運流亡者)與歐盟的政治目的;國家機器經營的「人蛇旅行社業務」,更為遭到西方封鎖的獨裁政權,賺入了十數億歐元的偷渡商機。
面對盧卡申科「不講武德」,憤怒的波蘭不僅頒布緊急狀態,動員上萬軍隊封鎖國界,更直接譴責當前的「人造難民潮」問題:
「完全就是普丁-盧卡申科共同陰謀,意圖顛覆歐盟秩序的『混和戰』(Hybrid Warfare)!」
但一度被民主抗爭逼進死路的盧卡申科,是如何打造人造難民潮的「國家級人蛇網路」?一旁看好戲的普丁,為何又被視為「幕後最大黑手」?除了邊界修長城並派出大軍封鎖國界之外,歐盟還有什麼方法能夠報復——在不讓這上萬難民活活凍死在邊境森林的狀態下——成功阻擋這波危機入境?
▌北方偷渡的「空降新路線」
白俄邊境的偷渡潮入境,之所以讓歐盟極為緊張與難堪,主要的問題在於預期心理與政治顧忌。
過去10年來,流行於歐洲的主流偷渡路線,主要多從地中海中部(登陸義大利)與土耳其(登陸希臘)上岸。就算偷渡客欲從登陸國繼續前進,傳統路線在「地理安排」上也都只會穿越巴爾幹半島,不可能「自然地」從北方的白俄羅斯入境——因此,當難民突然從白俄羅斯國境湧出時,誰在後面安排這種「不可能自然發生」的跳島戰術?因此也就成為非常嚴肅的國際議題。
根據立陶宛與波蘭內政部的說法,「盧卡申科難民潮」的組成絕大多數都來自中東國家,其中又以伊拉克人與庫德人為絕對多數,其次再是敘利亞人、阿富汗人與葉門人。但常理來講,來自中東的難民不太可能故意繞道北上,這不僅是因為地理路線是無故繞遠路,他們從白俄偷渡入境的波蘭,也以嚴格封鎖難民潮、不歡迎「中東偷渡客」的極強硬態度聞名,所以這條路線過去才不被常用。
但從2021年春末夏初起,事情開始出現奇妙的轉變。越來越多滯留於土耳其的中東難民,開始接到「新蛇頭」的路線資訊,聲稱希臘-土耳其的政治交惡讓邊境加倍封鎖,「但有一條新的路線可以從『北方』繞道冒險。」
這條北方新路就是從白俄羅斯入境歐盟。一開始,偷渡人流只有零星個位數,但到了6月以後往來的頻繁與人數卻開始穩定增加,這也讓歐盟前線警覺到「事情不單純」,因為非法入境的難民國籍與背景顯得相對單一(伊拉克人的比例太高,與其他偷渡前線相比顯得不太尋常),況且在盧卡申科治下的白俄羅斯一直有相當嚴格的出入境管控,因此全案也很快地被波蘭定調為「明斯克政權的有意陰謀」。
▌團費每人2萬歐元:官方背書的偷渡跳版旅行團?
所以盧卡申科怎麼執行「人造難民潮」呢?根據法國《世界報》、德國《明鏡週刊》與俄國獨立媒體《梅杜莎》先後的追蹤資料,在波蘭、立陶宛邊界開始出現越來越多從明斯克而來的「中東難民」——他們全都是持「特殊觀光簽證」搭飛機入境白俄羅斯,接著再透過「地方蛇頭」集體被送往白俄西部、與波蘭相鄰的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
此條路線的策劃,一開始的「最初策畫者」已不可考,有可能是國際人蛇集團的新路線冒險、也可能是已越境難民們的彼此接應,但目前外界已知能確定的是:白俄羅斯政府大概是在夏天開始以「政府之力」入夥人蛇行動。
一開始,白俄當局先是透過「中間管道」與土耳其與伊拉克的人蛇集團搭上線,並提出以「官方護航」的機制,在伊拉克與土耳其測試水溫——在此狀況下,白俄政府開始推行一種「中東特定國家專用」的特殊觀光簽證,並授權數十家指定的在地旅行社,向偷渡客販售「特殊入境印花」以及飛往明斯克的單程機票。
一般來說,一名從土耳其出發、前往白俄羅斯的中東難民,每人大約得支付1萬5,000~2萬歐元(新台幣48~64萬元)的「基礎費用」給白俄蛇頭——若用波蘭政府粗估的1萬2,000~2萬名邊境偷渡客來計算,幾個月之內快速的「偷渡現金流」不容小覷。
但為何難民們卻又對新開闢的白俄羅斯路線趨之若鶩呢?這是因為白俄官方旅行社其實有發出合法入境簽證,眾人可以在安全、保證接近歐盟邊境的狀態下,平穩地搭乘飛機「合法」入境白俄羅斯——
▌誤上賊船:「不要服用白俄士兵發的鴉片藥丸!」
1萬5,000~2萬歐元的偷渡費用僅是固定成本,但在這條新偷渡路線中,卻仍有非常多的「加價機會」與附帶商機。例如:土耳其飛往明斯克的單程機票,最低雖然只需1,000歐元,但像是簽證印花的官方申請費卻從9月開始三級跳,從原本的1,200歐元一路漲價到2,500歐元。
除此之外,偷渡客在降落明斯克後,住宿、交通、乃至於偷渡通信,都需要「地方犯罪組織」的統包與控制,像是搭乘計程車從明斯克直通波蘭邊境的行程,每人就要80歐元;到了邊境森林的無人地帶後,用於找路、救命與聯繫對向蛇頭的關鍵工具——手機——也會被收取充電費用,充到飽的公定價是50歐元,但如果現金不足也可以用15歐元只充15%。
如果連手機充電都能乘火打劫,用於生存的飲水、食糧與禦寒裝備,想必「現場時價」必定更為驚人。但這些偷渡行動其實都是「人蛇集團」、「跨國黑幫」與「白俄羅斯軍警」的三方合作——因為現場費用的主要支付者,大多是偷渡客那些已經成功登陸歐盟、但卻得打黑工為幫派網路非法勞動的「前鋒家屬」,一環扣一環的犯罪網路,也建構起了一個惡性循環但無法摧毀的地下經濟世界。
除此之外,根據波蘭國安局的公開說法:直接參與、甚至主動以暴力手段驅趕難民群起越境的白俄軍警,也會在邊境出發點,給偷渡客們發放「鴉片毒品」。
華沙方面認為,向難民「餵毒」是為了增加波蘭側軍民衝突的惡意手段,但此一說法的具體事證與目的至今不詳,惟在波-白邊境上,波蘭政府已向所有藏匿在森林的上萬偷渡客發出廣播簡訊:
▌合法航線混入非法爭議的「偷渡大空運」
白俄邊境的「人造難民潮」從夏季開始就讓波蘭、立陶宛極為緊張,並公開指控盧卡申科政權意圖把難民問題「武器化」,作為報復兩國在拖鞋革命中對白俄民運人士的支持與救援。不過此時的歐盟高層正頭痛於同一時間出大事的「阿富汗淪陷大撤退」,來自白俄每日不及百人的偷渡規模,也就相對被較少關注。
但少關注不代表沒反應,像是盧卡申科旅行社第一波找著的難民來源國——伊拉克——就受到歐盟的極大施壓,許多承包接單的在地小型旅行社也感受到「氣氛不對」而撤出生意,以防後續遭到制裁黑名單。同時歐盟也要求巴格達方面凍結與明斯克的包機直飛,試圖從源頭開始「管制」難民潮的出境。
不過巴格達路線被封住之後,白俄偷渡旅行團的接單範圍反而重整擴大,因為盧卡申科不僅集中火力把網路資源全都轉移到了土耳其,明斯克更找上了莫斯科,直接透過克林姆林宮「喬出」了一條不受西方制裁干擾、又能大量把難民補充到波蘭前線的「大馬士革-明斯克偷渡航線」。
《明鏡週刊》報導:從2021年9月開始,改變策略的白俄偷渡網,就轉以土耳其為「轉運中樞」,除了直接從本地的400萬難民尋找顧客,來自伊拉克、敘利亞、葉門與阿富汗的偷渡客也都改以伊斯坦堡轉機——這一方面分散了「偷渡觀光簽」核發的速度與效率,二方面也可以透過層層轉機隱藏人蛇集團的犯罪足跡。
這裡特別要注意的是,由於白俄羅斯政府就是擺明要經營「偷渡經濟」,因此所有走白俄羅斯登機路線的旅客,都是持合法護照與「官方合法簽證」——儘管是效期極短、必須透過白俄指定旅行社代辦申請,且專門用給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黎巴嫩與葉門...等中東戰亂國家的「專案觀光簽」——無論是在伊斯坦堡轉機,還是在其他第三地登機,所有的行動都是符合國際規定的,因此在此一偷渡移動中,
▌人蛇集團的空軍?俄羅斯與普丁的「黑手」陰影
土耳其航空與杜拜航空在這波難民危機裡,只能算是無端被捲入的依法行事者;但在天空的彼端,卻有另外3家國家航空公司,直接被歐盟內部點名為「人蛇航空」——他們分別是:盧卡申科的白俄羅斯航空(Belavia)、普丁手下國營的俄羅斯航空(Aeroflot)、以及直接參與敘利亞血腥內戰而遭到國際制裁的「大敘利亞航空」(Cham Wings,舊譯為韃靼之翼,但應為大敘利亞-萊萬特的阿拉伯古名)。
根據敘利亞前線所回傳的證詞,從2021年9月份開始,白俄羅斯的難民招募行動,也開設了敘利亞分支。但與土耳其線的合法公開轉運不同,新開設的明斯克-大馬士革航線主要以「特殊包機」為主,這些由白俄航、俄航與敘航所承包的專門包機,不僅沒有被登記在定期航班表上,從簽證、審核、運輸上更是一條龍的運轉服務,完全專用於人蛇行動。
以敘航為例,在過去兩個月內,敘航就以接近「每日3架包機」的頻率,不斷把中東難民送往明斯克。但敘利亞如今已是普丁在中東的戰略橋頭堡,盧卡申科光是透過國家犯罪網路根本不可能安排如此規模的人流運輸,因此全案的行動協調與人流、金流調配,也就出現非常明顯的「克林姆林宮插手授權」跡象。
對於波蘭、立陶宛這些原本就非常「反俄」的事件當事國而言,「普丁絕對是背後的陰謀黑手!」畢竟盧卡申科的個人謀略與國際影響力,根本不可能操作起如此複雜的「人造難民潮」,但就時間點來看,問題同步引爆的結果卻總是讓普丁本人絕對得利。
以本波難民潮爆發的時間點——2021年11月初——來看,俄羅斯正因北溪二號天然氣輸氣管線(North Stream 2)與西方僵持,並趁著歐洲能源荒的要命關頭掐住了對歐洲天然氣的供應能量;與此同時,美國軍情單位也向烏克蘭政府與北約總部提出警告,指控俄羅斯正在烏克蘭東部邊境「異常集結數萬大軍」,不排除有「將對烏克蘭動武」的高度風險。
不過類似的狀況,在今年4月也曾經發生,當時俄軍在烏東邊境集結了前所未有的10萬大軍,但在高度緊繃的大規模軍演過後卻突然撤退——此一行動的不斷重演,雖被認為是普丁測試北約應變能力與決心的「反應實驗」;但在軍中與俄國鷹派輿論裡,確實一直有「全面佔領烏東」的強硬意見,因此西方才會對這種刻意鋪陳的戰爭迷霧很是頭痛。
▌歐盟的反擊選項有用嗎?經濟制裁&「烏克蘭計畫」
在白俄人造難民潮中,俄羅斯的戰略目的除了「搞破壞」之外,究竟想達成怎樣的具體結果?就現在的趨勢而言還不是非常清晰。雖然克林姆林宮在官方立場上,不斷強調俄國「對於歐盟的『毫無人道同理心』感到吃驚與難過」,但俄方所提出的中間斡旋方案,卻也讓布魯塞爾方面幾乎不可能接受。像是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就故意裝傻建言:
但這種惡意勒索的方式,歐盟當然不可能公開接受;儘管在2020年土耳其總統厄多安確實曾以「鼓動難民潮闖關希臘」向歐盟爭議施壓,但當時的行動只延續數天就快速落幕。更何況土耳其的難民問題,最主要的成因仍是地緣因素;盧卡申科的「人造難民潮」則是透過犯罪集團與國家力量「手動招募」,兩者差異的政治背景與戰略意圖,也讓歐盟沒有餘地對白俄羅斯的「難民武器」示弱。
所以歐盟能怎麼作?發動更強烈的經濟制裁。但有用嗎?雖然往例紀錄不盡理想,但其實卻有可行跡象。
針對盧卡申科政權的「難民武器化」,一致認為應當作出強烈回應的歐盟各國,截至11月12日為止仍在盤算公開手段,預計將對白俄航空、俄羅斯航空提出經濟制裁;但對土耳其航空、杜拜航空與其他可能參與運送「人造難民潮」前往明斯克的單位,則可能遭遇嚴厲警告,但為了避免被捲入這場國際風波,他們目前已正在研擬暫停直飛明斯克,或者安排更嚴格的登機身份審查規則。
除此之外,原本對於難民離境問題消極以對的伊拉克政府,在這波國際爭議中也再次因為歐盟施壓而動起來。伊拉克當局目前正考慮進一步地凍結所有飛往明斯克的航班,同時要求駐明斯克大使館主動介入「在地援救」,盡快把那些仍滯留在白俄邊境、但計畫已經破滅願意結束偷渡返國的難民帶回老家。
不過歐盟的最終制裁方案,仍得等待各個成員國的開會表決;同時,幾乎篤定會被制裁的白俄羅斯航空,目前其下機隊有大量飛機是透過愛爾蘭的專門公司租賃——在當前情況下,以波蘭、德國、立陶宛為首的前線國家,固然希望歐盟的制裁能要求愛爾蘭公司直接終止合約,讓盧卡申科手下沒有客機能招募中東難民。但愛爾蘭方面卻擔心武斷躁進的即刻制裁,很可能會被白俄羅斯反告違約,在極難證明直接犯罪行為的狀態下,最後反而會讓歐盟落得人機兩失的難堪下場。
除此之外,在切斷「空中人蛇網路」的同時,目前正滯留在波蘭-白俄羅斯邊界的上萬難民,又該如何被妥善安置?目前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已降到了-5°C的冬季低溫,許多滯留偷渡客——特別是大量老弱婦孺——已出現了失溫虛弱的危險狀態。考慮到此地隆冬的低溫,可極端到-20°C的致死狀態,在阻擋非法入境的同時,避免成為「害死上萬難民」的直接兇手,也成為歐盟總部極為頭痛的政治災難。
在地中海的南面狀況為例,歐盟的一貫處理態度就是「付錢緩衝」,登陸失敗的偷渡客將由土耳其與利比亞等國家「在地收容」,登陸成功的難民則將由其第一個入境的歐盟國家(主要是義大利與希臘)來集中管制;但這回高聲呼救的當事國家——波蘭——卻是歐盟成員中對難民收容最不友善、且極不願意開放「中途安置」的最強硬國家之一。
對此,德國方面目前正與歐盟討論著第三國的「烏克蘭臨時方案」——要把目前滯留於白波邊境的數千難民,轉移送到非歐盟的烏克蘭臨時收容所過冬——此一折衷選項,一來,可以化解這數千偷渡客的「瀕死危機」與人球問題;二來,也可比照土耳其模式,在非歐盟的第三國妥善地進行「歐盟難民資格審查」;三來,也可合理地藉此緣由加強歐盟與烏克蘭的政治與經援規模,在國際戰略的版圖上,反將普丁與盧卡申科一軍。
不過此一方案的問題,在於烏克蘭本地的輿論也不見得樂於扯入「國際難民政治」。雖然與土耳其的狀況不太一樣,中東難民無法徒步大量入境白俄羅斯,因此只要能最大程度切斷「難民空運」的飛行源頭,所需處理的難民總數就能大大減少。
但如果歐盟的航空制裁無效?或者歐盟之後拒絕分配庇護、或藉故拖延審理這數千難民的申請呢?烏克蘭對此一試探想法亦是滿腹存疑。
▌歐盟政治的敏感時機:波蘭故意的高調求救&德國的失能癱瘓
根據波蘭內政部的估計,截至11月12日為止,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上約有2,000~4,000中東難民困於國境,在波蘭1萬5,000軍隊的嚴密防守下,他們無法繼續往歐盟前進——就算走進波蘭,90%的偷渡客都會被快速駁回庇護申請並當場遣返回白俄國土——但在後方的白俄軍警,卻也不讓他們離開邊境地區,只能半強迫式地被關押在森林臨時營地裡,並配合每日的「國境衝鋒」希望尋出一條不會被抓的天堂路。
據信在白俄羅斯境內,可能共有1萬5,000中東難民仍在集結當中。因此如何在人道衝突持續擴大之前找出解決機制?歐盟總部也是急如熱鍋螞蟻。
但2,000~1萬5,000的總和數字,真的算得上「歐盟難民危機」嗎?對此德國的《明鏡週刊》則提出了反向質疑:因為在2015年歐陸難民危機中,光是成功登陸歐盟的庇護申請者就超過130萬人,高峰期間每月光從地中海上岸就有22萬人之譜;就算到了2021年的今天,在歐盟南方每月被查獲的難民申請者仍有1萬5,000人左右,就「絕對數字」與「空運條件」來看,白俄羅斯的人造難民潮,離數字危機還有非常大的落差,
更何況就當前的規模與收容機制來看,就算德國要吃下這大部份難民收容審查,其實也不是辦不到的事。
《明鏡週刊》認為,當前的人流狀態其實仍在歐盟可消化的範圍內,歐盟固然沒有「收容每一個申請」的義務,但給予合理的庇護審核機會、並集中安置,就歐盟東線或者德國本土的集中能量來評估——政治上雖有不小問題,但實務上中央與基層都還有充裕的收容能量。
但所有的國際問題都是「政治問題」,在白俄難民潮的問題上,德國內政部長與外交部長雖然都不斷公開放狠話,但實務上卻沒有太大用處——因為在9月聯邦議會大選後,梅克爾政府目前已經是「看守內閣狀態」,在等待新政府成功組閣的同時,看守內閣沒有權力也沒有政治共識對當前的難民問題作出「積極回應」,正也因此歐盟方面也才為了凝聚各國共識而顯得拖沓。
同樣的政治疑義也發生在波蘭身上,因為這次的難民危機問題其實已經醞釀已久,並不真是突然從天而降。盧卡申科的惡行惡狀雖然讓歐洲各國頗為反感,但真正讓全案升級到「東西對立」的外顯轉折,卻仍來自於波蘭政府向邊境大量增兵所喊出來的「新聞警告」。
此外,同一時間的波蘭,正因為司法改革問題而與歐盟陷入極為激烈的公開對抗。雙方彼此放話與對立衝突,一直到本波難民危機的大量曝光,才瞬時被雙方暫且擱置。考慮到這波難民潮的主流目的地其實是德國,被波蘭抓到偷渡客也有90~95%會被馬上驅逐出境,作為「休息站」的波蘭政府或多或少也有誇大難民問題嚴重性,以分散歐盟壓力的政治盤算。
由於波蘭政府對於難民問題一向不容溝通,也一向對於歐盟的收容分配機制高度反彈。因此雖然有一部分的歐盟意見,認為應該在比亞沃維耶扎原始森林直接安排臨時收容所,面對面地硬扛盧卡申科。但在現實政治裡,波蘭幾乎不可能接受這種「難民放在我們門口」的安排。
鑑此,在當前狀態下,由德國為主的第二線國家安排「中途收容」——包括可能的烏克蘭方案,甚至重新把人丟回土耳其——也可能是目前機率最高的緩衝解。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