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
迫切的危機?哥倫比亞「空襲毒梟」的枉殺女童火風暴
2021-03-11 13:16:39「為了反毒與剿匪,再無辜的犧牲都只是『間接傷害』...」因影集《毒梟》系列的熱門收看,而重新被國際輿論關注反毒問題的哥倫比亞,10日正掀起一場針對軍方「反毒戰爭」的不信任風暴。事件起源於3月2日,哥倫比亞軍隊為了殲滅惡名昭彰的毒梟軍閥「好人杜阿特」,而出動空軍轟炸了位於哥國東南方的製毒叢林基地,事後更宣稱大獲全勝「轟斃毒蟲12人」。誰知根據地方陳情與國會參議員的親地調查,才發現被哥國戰機的死者,幾乎全都是18歲以下、最小只有12歲的少女,是毒梟集團從鄰村暴力抓擄、強迫勞動的犯罪受害者。19621 -
笑看警察瀕死的酒駕犯?澳洲公憤「壞心撒馬利亞人」認罪
2021-03-10 17:32:57「這樣的『惡』該如何判罪?」澳洲維多利亞州中級法院10日針對一起極度爭議而且人性複雜的社會/交通案件,作出進度更新。42歲的被告普西(Richard Pusey),在2020年4月22日傍晚,於吸毒後在高速公路上飆車,並遭公路警察攔截扣車,誰知在準備拖車之際,一輛失控的卡車卻突然高速衝過路肩,將現場4名警察「全數輾斃」,而原本因吸毒酒駕正要被逮捕的普西,則因在路邊尿尿而逃過一劫,但撿回一命的他不僅沒有出手救人,反而高興地在路旁「笑看卡在車輪的重傷女警逐漸死去」,甚至還掏出手機一邊錄影、一邊慶祝條子被撞就是報應。案件內容流傳於網路曝光後,澳洲警民輿論極端憤怒,但纏訟將近一年被告10日卻逆轉選擇「全部認罪」,並可能因此輕判抵免、盡早於年內出獄。23500 -
緬甸鎮壓殺無赦?軍警卸甲難民潮,第2名NLD官員「中槍慘死」
2021-03-10 12:13:54「我請求天主阻止軍警的殺意,卻只得到了『繼續開火』的回應...」緬甸的反政變全國抗爭持續增溫,繼8日夜間的「仰光大獵捕」後,政變軍政府鎮壓街頭示威的暴力規模仍在升級,除了軍隊在夜間的逐戶突擊增加,9日更傳出1名翁山蘇姬的「全國民主聯盟」(NLD)官員,Zaw Myat Linn周一深夜於仰光被捕後,稍晚竟「橫死獄中」,其腹部中彈、死狀悽慘,有遭軍警「法外處決」之嫌。與此同時,印度、泰國邊境,目前開始收容緬甸的逃亡難民,之中陸續出現不少棄械解甲的警察與軍官,不約而同地表示:「長官們已經發動了『殺無赦』的鎮壓命令...但我們真的沒種朝自家的同胞手足射殺開火。」56286 -
裙子內衣擋槍砲:緬甸「日夜突襲」輪迴的抗爭恐懼
2021-03-09 18:08:33「當日夜交替,恐懼與抗爭的輪迴...」緬甸示威者於3月8日在各大城市發起全國總罷工,呼籲民眾罷工走上街頭施壓軍政府。而不甘示弱的軍政府除了早前佔領各大城市的醫院和大學之外,也加強鎮壓力道,導致昨天至少有三名示威者在混亂中頭部中彈死亡。自2月1日軍方發起政變至今,已經有至少50名示威者死亡,約1,800人被逮捕。隨著民怨加深,緬甸最大城市仰光當然亦加入罷工行列,當天有許多店家、工廠和銀行都關起門來,民眾持續上街抗議。不過街道上除了連日抗爭的痕跡——催淚彈、橡膠子彈、血跡、磚塊等等,還出現了一排又一排高高掛起的筒裙。當飄揚的筒裙擋在前線示威者面前,這代表什麼?14749 -
歐普拉的伏兵:英國王室85年最慘危機...白金漢宮待命反擊?
2021-03-09 13:02:023月9日,英國。「你以為的無聊八卦,卻正惡化成『英國王權』百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英國王子哈利與梅根揭發王室殘酷面的「歐普拉專訪」,7日晚間在美國《CBS》電視台首播後,24小時內已對英國王室造成嚴重衝擊。以英國首相強生為首的保守黨政府,目前正全力裝死、迴避評論王族內亂;但在野的工黨與其他國會自由派,卻要求白金漢宮應主動調查梅根控訴的「亞契皮膚太黑事件」,並就相關的種族歧視控訴提出澄清。至於在8日清晨熬夜收看直播擬稿應對的肯辛頓宮、克拉倫斯府、白金漢宮,王室所有的高級內廷幕僚目前都已進入「反擊預備」的總動員狀態——唯女王本人仍依照自己的政治傳統,強令三宮幕僚按兵不動,「但沒有人知道這種傳統的『沉默』,會不會是提油救火?」29600 -
亞伯拉罕信仰的和解:教宗出訪的「伊拉克歷史眉角」
2021-03-08 17:26:01「基督撫慰人們的傷口,替這片土地啟示未來的愛與和平。」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從上周正式展開了天主教史上首次的伊拉克訪問之旅,這趟歷史里程碑的旅途,在教廷與伊拉克雙方的精心安排下,不僅完成了與什葉派領袖希斯塔尼(Ali al-Sistani)的和平會談創舉,旅途選擇造訪的城市,無論是烏爾古城還是尼尼微,都是極具宗教史意義和現實處境的考量,儘管未必真的能夠徹底根除複雜難解的戰亂火種與衝突,但教宗與伊斯蘭世界打破歷史的善意交流,也堪稱新世紀福音美事。17261 -
王牌專訪擊沉英國王室:哈利梅根的「歐普拉爆彈」
2021-03-08 17:01:29「女王的『皇家方舟』...將被哈利與梅根的『歐普拉專訪』給擊沉了!」在風波延燒1年半、專訪預告的論戰也將近1個月後,美國談話性節目主持巨星歐普拉(Oprah Winfrey)與英國王子——哈利與梅根夫婦——的獨家專訪,7日晚間終於在美國的《CBS》震撼首播。兩小時節目中,英國各大媒體不僅以國家級的《BBC》帶頭熬夜、同步文字轉播,薩塞克斯公爵夫婦針對「王室體系」提出的各種驚駭控訴,直白的「見血程度」更遠超英國王室記者們的預期。其對英國王室形象的衝擊——特別是對威爾斯親王查爾斯,與劍橋公爵夫婦威廉與凱特——不僅是「毀滅性」的災難強度,哈利對父親的正面猛攻,更被英國媒體認為「直比黛安娜王妃1995年的《BBC》攤牌專訪」。40174 -
軍火豪門的橫死:法國「達梭家族」繼承人直升機空難身亡
2021-03-08 12:46:59「法蘭西失去了一隻忠實的臂膀...?」法國現任國會議員、同時也是影響力遍及全球的「達梭家族」嫡長孫——奧利維耶.達梭(Olivier Dassault)——7日晚間搭乘自家出產的商用直升機時,在諾曼第地區不明原因墜毀,69歲的達梭當場身亡。空難消息傳開後,法國政壇為之震動,因為奧利維耶不僅是右翼最大在野「共和黨」(LR)的國會大老,更是達梭家族中,最有威望與影響力的「實質族長」,其不僅以商跨政、壟斷法國的戰鬥機工業,奧利維耶更是法國右翼最大媒體《費加羅報》的持有老闆,誰知頂天的影響力仍無法料得不測風雲,而在突發而錯愕的情況下,空難橫死。44297 -
照顧貓到世界最後一天:福島「末日貓男」與核災後的被遺忘動物
2021-03-05 16:47:01「我要照顧這些貓,直到最後......」日本311即將滿十年,大震災之後受到嚴重核災影響的福島縣浪江町,至今仍有八成區域依然是限制進入區域。如今人煙罕至的浪江町,卻還是有一位居民加藤榮選擇留下來,照顧與居民失散、變成流浪動物的貓狗,十年如一日持續到今天。21189 -
用「愛國者」清洗香港?中國人大對港突襲「選舉改造」
2021-03-05 12:14:263月5日,香港。「愛國者全面治港,實現『香港特色』民主選舉?」中國俗稱兩會的全國人大會議在5日召開,舉行前夕北京對外釋出了兩會將針對香港選舉制度的「改造大計」,擬將負責選出特首的選舉委員會人數從1,200人擴增到1,500人,立法會議席也從70席加碼到90席,儘管草案細節尚未公開,但一系列突襲擴增的措施,配套方案則是新增港區政協委員,並且拔除現有的117席區議員選委;換句話說如果改造草案施行,未來香港的選舉生態將會洗入更多親北京的委員席次,大幅壓縮泛民派的政治版圖,實現北京「愛國者治港」的全面改造。16928 -
38具靈魂倒下之後:緬甸「Z世代」的抗爭與犧牲
2021-03-04 18:11:34「死去的年輕靈魂,在不同城市燃燒...」緬甸自2月1日發生政變以來,在3月3日爆發民眾和軍方衝突的最高點,一天之內至少38位示威者死亡,數百人身受重傷或被軍方逮捕,被聯合國形容為「最血腥的一天」。而死亡的38名示威者當中,不少是年輕人,甚至是不滿15歲的兒童。圖中左下方身穿黑衣的女子,是19歲華裔的示威者Ma Kyal Sin(華文名:鄧家希,英文名:Angel),其生前走上街頭抗爭——堅定不移的眼神與姿態——照片被拍下廣泛流傳,也因為她的死亡,引發全國憤怒。政變發生至今,已有至少50幾人死亡,當中不乏是在1997年至2012年間出生的Z世代,這一場以他們為主導的抗爭,又如何一步步影響著他們?19158 -
血流成河的街頭屠殺:緬甸開火鎮壓38死,國際社會怎救?
2021-03-04 12:53:46「3月3日天氣晴,緬甸軍政府在各大城市開火鎮壓,實彈殺死至少38名示威者,這是政變以來最血腥的一天...」緬甸政變的混亂情勢,目前已進入遍地血腥的暴力失控,儘管包括東協鄰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都呼籲緬甸軍方應盡早釋放翁山蘇姬、和平開展全國和解對話,但遭遇全國人民示威與不合作用運動的軍方,卻決心加重血腥鎮壓——其一方面透過官媒對外放話「正在釋放政治犯」;但以全國第一大城仰光為首的鎮壓軍警,卻在3月3日擴大發動「實彈鎮壓」,持槍部隊不僅實彈掃射和平示威者,更是直接瞄準頭部要害「爆頭狙殺」,短短數小時間已知至少38人身死,數百人更因此重傷、或被軍隊逮捕而下落不明。42410 -
倫敦機智退休生活?英國第一個「LGBT+友善」高齡樂活村
2021-03-03 16:51:31「同志族群的機智退休生活?」英國第一家LGBT+族群的銀髮退休社區,將會在2021年中正式開幕。倫敦一家住宅協會(Housing association,英國提供社會住宅的一種非營利組織)Tonic Housing,在2日正式宣佈,將會在今年年中,於倫敦南邊的蘭貝斯區(Lambeth),正式營運英國第一個LGBT+的高齡退休住宅區。圖為示意圖,為英國同志喜劇《Vicious》劇照,由伊恩麥克連主演,描述一對老年同志伴侶的退休生活。7424 -
超前佈署或前功盡棄?德州硬出「100%防疫解禁」廢除口罩令
2021-03-03 12:16:21「疫情快要過去了...就讓德州100%完全解禁吧!」一度被第三波疫情逼入絕境的美國,在全國疫苗接種總動員之後,各地疫情已直線降溫,儘管全境單日新增感染數仍超過5萬6,000人,但疫情數據卻已降至2020年10月中旬以來的最低。眼見瘟疫寒冬已見出口,美國保守派各州也陸續以「經濟」或「自由」為由下令解封。像是疫情嚴重的德州,共和黨籍的州長阿博特(Gregg Abbot)就選在3月2日的「德州獨立紀念日」突襲式下令,宣布自10日開始,德州州政府將全面「防疫解封」,更要廢除公眾場所防疫的「口罩配戴令」——然而德州的解禁政策卻與聯邦政府的防疫建議大唱反調,但究竟這是「重返日常」的復甦號角?還是欲速則不達的「第四波疫情」預兆?20402 -
法國第一個坐牢總統?薩科齊貪腐判刑3年的墮落為什麼
2021-03-02 13:09:13「薩科齊會拖著法國的傳統右翼徹底崩毀?還是『帶罪硬拚』總統大選?」政治風格極為剛烈又強硬的法國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因涉入貪腐與權力操弄關說法國最高法院,1日下午遭到法院判決「有罪」,判處有期徒刑3年。儘管薩科齊獲罪的3年徒刑中,其中2年為緩刑、1年可爭取「居家監禁」,但身上還背有各種選舉假帳案、外國洗錢獻金案、與利比亞身死獨裁者格達費的秘帳行賄案...的薩科齊,卻極有可能成為史上第一個獲罪坐牢的法國總統。然而對此憤怒且拒絕認罪的薩科齊,不僅打算力拼上訴,更趁勢團結了全法國政壇的傳統右翼力挺自己,甚至拱出一波挑戰現任總統馬克宏、背水再戰2022總統大選的意外士氣?32325 -
香港47人大檢控:「愛國者治港」漏夜審訊的民主派下一步?
2021-03-02 12:31:06「民主派47人大檢控,漏夜審訊後的第二日即將開始......」香港47名民主派人士因為組織或參與去年7月民主派初選活動,遭以「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的罪名控罪。3月1日,眾人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出庭,其中包括已入監服刑的黃之鋒;籌辦「民主派 35+」初選的戴耀廷、區諾軒;參與初選的前立場記者何桂藍、前立法會議員朱凱迪、梁國雄、毛孟靜;區議員岑敖暉等47人。審判自3月1日中午開始,直至2日凌晨2點45分。在超過14個小時的通宵審訊後,多名被告身體不適送院,而宣佈休庭。其後於今日11點30分開始續審,聽取保釋意見;但控方已經對外表示,將會反對所有保釋申請。4070 -
金牌教練自殺疑雲:「美國奧運體操隊性侵案」的審判畏罪?
2021-02-26 17:53:15「被指控性侵的金牌教練,害怕審判而自殺?」美國奧運女子體操隊在2018年爆出隊醫賴瑞.納薩(Larry Nassar)的性侵案,遭到156名受害女性指控性侵未成年的體操選手,事件震驚全球體壇。除了納薩後來被判刑175年之外,同為奧運女子體操教練的約翰.蓋德特(John Geddert)也在今年2月25日,遭檢方指控曾對未成年選手施暴、性侵、涉及人口販運。然而就在起訴的同一天,蓋德特卻被發現陳屍在一處公路休息站內,研判是自殺身亡。26664 -
拜登的第一發空襲:美軍轟炸敘利亞「復仇」親伊朗民兵?
2021-02-26 12:25:14「是精準示意?還是雷聲大雨點小?」美國總統拜登25日晚間以「報復警告」為名義,下令美軍對敘利亞東部的軍事目標,發動精準轟炸。目前已知挨轟者,是兩個親伊朗的敘利亞民兵組織,至少造成17死——這也是拜登就職以來,第一次下達的軍事攻擊命令——根據美軍說法,拜登之所以下令空襲親伊朗民兵,為的是要嚇阻並報復自2月15日以來,鄰近駐伊拉克的美軍基地接連三度遭到火箭轟炸,因此美方才決定以「武力表態」的方式,警告涉嫌在幕後遙控襲擊的伊朗政府與其所支持的各路境外民兵——但為什麼美軍在伊拉克被轟炸的帳,卻要報復到敘利亞境內呢?之中所牽扯的,則是投鼠忌器而極度敏感的的中東各國謀算。34589 -
史上最低國家生育率0.84:南韓新生兒銳減的「少子絕孫危機」
2021-02-25 16:46:59韓國低迷的生育趨勢與嚴峻的少子化問題,過往大多被認為是「地獄朝鮮」現象的綜合性結果,其所指的是南韓現代社會極度高壓而殘酷的競爭文化,以及新世代國民面臨的高工時、薪資壓力...等結構性問題。於是,當家庭文化傳統保守,對撞到現代都會壓力之際,年輕男女的成家、生育意願,也就一年比一年更為低迷。35093 -
東協的背叛:曲線認可「緬甸政變」?印尼外長密會軍政府
2021-02-25 12:53:062月25日,緬甸/印尼/泰國。「ASEAN不該背叛緬甸人民!翁山蘇姬才是我們真正的外交部長!」緬甸軍事政變所掀起的區域動盪,引爆全國數十萬人將近1個月的連續抗爭,儘管聲援民選政府的聯合國、美國與歐盟不斷發動譴責制裁,全力施壓釋放翁山蘇姬;但鄰近且具有實質影響力的東協(ASEAN)各國卻有意向緬甸軍政府妥協,像是印尼外長蕾特諾(Retno Marsudi)原本周三打算閃電飛赴緬甸,並以東協搭橋者的身份,欲支持軍政府以「選舉不公」為名發動政變的「二次選舉」——然而密會事前卻提前洩密,遭到國際輿論責難的印尼外交部雖然緊急取消出訪奈比多,但卻在泰國的積極斡旋下,24日臨時於曼谷與緬甸軍政府的外交部長「密室開會」。但東協印泰的「調停舉動」,卻大大激怒了緬甸示威者,甚至視之為東協的「反民主背叛」。20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