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成永遠美麗的蝴蝶:《好餓的毛毛蟲》艾瑞卡爾91歲病逝
▌蛻變成永遠美麗的蝴蝶:《好餓的毛毛蟲》艾瑞卡爾91歲病逝
「暖和的太陽升上來了,啵一聲,一條又小又餓的毛毛蟲爬了出來...」國際知名的暢銷繪本《好餓的毛毛蟲》作者——艾瑞.卡爾(Eric Carle)——已由家屬證實在5月23日病逝,享壽91歲。《好餓的毛毛蟲》不僅是卡爾的創作人生代表作,更是從1969年出版以來成為全球最熱賣的兒童繪本之一,影響了整個20世紀後半至今的繪本創作。卡爾的離世,令無數曾受其作品感動的人追思紀念:經典《好餓的毛毛蟲》留給世人最單純的喜悅與希望。
在1929年出生於美國紐約的艾瑞.卡爾,父母其實都是德國人。卡爾曾經在美國的幼兒園受教育,還被老師發現卡爾早慧的藝術圖畫天分,不過在卡爾6歲的時候,舉家就搬回了德國西南部的斯圖加特,度過他的少年時光。
不幸的是,卡爾身處的年代是最為動盪的歲月,他的父親被納粹德國徵召入伍、遠赴戰場之後失蹤多年,卡爾與母親更因二戰越演越烈而顛沛流離。在卡爾的青少年時代中,填滿記憶的是無情戰火與飢餓,對色彩運用相當敏感的卡爾如此回憶:
「戰爭期間沒有任何顏色。所有事物都只有灰色與棕色...」
親歷戰火的經驗沒有讓卡爾的藝術之心熄滅。卡爾12歲的時候,一位美術家教老師私下向他介紹了德國表現主義畫家法蘭茲.馬克(Franz Marc)的作品。在納粹德國時期,表現主義是被禁止、甚至被批鬥的對象,然而卡爾親眼目睹了馬克的《藍馬》(Blue Horse)畫作後,深深受到其豐富色彩、動物圖象的心靈震撼,直接影響了後來卡爾的藝術風格養成。
戰後卡爾進入斯圖加特的藝術學校深造。畢業之後,卡爾的出生地——美國紐約——似乎成為他心中的藝術呼召,1952年23歲的卡爾,身上帶著僅有的積蓄40美元回到了紐約,在繪本家李奧尼(Leo Lionni,也是後來世界級的繪本大師之一)介紹下替《紐約時報》擔任平面設計和插畫的工作。
卡爾的繪本創作,其實是到了1967年才正式開始,他首先替《棕色的熊、棕色的熊,你在看什麼》繪製插畫,旋即引起出版界注意。隔年,他圖文創作了《1、2、3到動物園》獲獎,也在1969年推出《好餓的毛毛蟲》(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從此奠定卡爾在兒童讀物與繪本的經典地位。
《好餓的毛毛蟲》故事極為單純,從「一顆小小的蛋躺在葉子上」開始,講述一條飢餓的毛毛蟲,不斷吃、吃、吃然後長大蛻變的蟲蟲一生。故事裡毛毛蟲依照星期順序,從星期一吃到星期天,天天吃著不同種類的食物,變成了又肥又大的毛毛蟲,接著還「造了一間小房子、把自己包在裡頭」,圖像停留在巨大的棕褐色繭,翻開下一頁的結局——
「啊!毛毛蟲變成了一隻好漂亮的蝴蝶。」
看似平常無奇的故事,為何如此受到歡迎與重視?首先吸引目光的就是卡爾的圖像風格,他運用多重層次的色彩拼貼,從德國表現主義脫胎而來的鮮豔手法,都令人印象深刻。而文本透過語句的反覆,一步一步推展故事邏輯,是讓兒童容易聆聽閱讀、成為後來許多繪本模仿的形式。
從《好餓的毛毛蟲》中可以看到故事的時間感與秩序性,在繪本一頁頁呈現的各類顏色、食物種類、數量與時間概念,以及最重要的「毛毛蟲的變化」,呈現出了一則有邏輯又單純趣味的成長故事。因此不只讓孩子有親近性,甚至是許多孩子人生的第一部繪本,成人也能從中得到童心樂趣。
卡爾曾在2019年《好餓的毛毛蟲》問世50周年的時候,在公開演說裡如此描述:
孩子們需要希望。小小的毛毛蟲,可以變成美麗的蝴蝶,靠著自己的才能飛向世界。「我做得到嗎?會,你會做到的。」我認為,這就是本書的魅力。
繪本也真的像毛毛蟲蛻變一樣,展開令人意想不到的發展,至今已翻譯66種語言、銷售超過5,200萬本。期間,《好餓的毛毛蟲》更衍生出不同版本(像是給小小孩可以「啃咬」的版本)、動畫與遊戲作品等多元的媒介形式。
卡爾的創作能量豐沛,在《好餓的毛毛蟲》後陸續出版了《好忙的蜘蛛》、《好寂寞的螢火蟲》、《袋鼠也有媽媽嗎?》...等70多部作品,主題幾乎也都與大自然、動物與昆蟲有關。其中還有一本《畫了一匹藍馬的畫家》,講述的正是影響卡爾深遠的法蘭茲.馬克。這些創作元素都可追溯到卡爾的童年,從父親的陪伴與教導下,耳濡目染許多自然生態的故事。
「我創作的初心,是想要啟發那個依然住在我心中的孩子...」這是卡爾對自己的詮釋。高齡91歲的卡爾已安詳離世——在好久好久以前,曾經有一個好奇心十足的孩子,聽著父親講述森林裡的一切,孩子就像隻好餓好餓的毛毛蟲,不斷吃著這些養分、吃著一幅又一幅的自然景象與藝術圖畫,「啊!毛毛蟲變成了一隻好漂亮的蝴蝶。」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