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
重建家園的希望?烏克蘭承認雙重國籍,緩解戰爭導致的人口危機
2025-06-20 15:36烏克蘭人口自2022年2月俄羅斯入侵以來,已減少超過1,100萬人,為緩解戰爭加劇的人口危機,烏克蘭2025年6月18日通過新法律,將承認雙重或多重國籍。未來將簡化烏克蘭人在海外的配偶及子女申請國籍的程序,在烏克蘭前線作戰的外國人,也將更容易獲得烏克蘭公民身分。烏克蘭政府表示,期望這部新法律能吸引國民回國、緩解因戰爭大量外移的人口,也將與數千萬名海外公民重建關係。...62 -
請求化學閹割被英國法院駁回:中國留學生鄒鎮豪連續下藥性侵案,遭判終身監禁
2025-06-20 12:37犯下駭人聽聞的連續下藥性侵案的中國留學生鄒鎮豪,在英國法院判決28項指控有罪後,6月19日將鄒鎮豪判處終身監禁,且至少服刑滿24年才有機會申請假釋。來自中國廣東的鄒鎮豪,於英國留學期間多次在倫敦、中國兩地犯下多起下藥性侵案,已確定身份的受害女性有10人,但警方調查認為可能還有超過50人以上的受害者。鄒鎮豪於法庭上甚至提出願意被化學閹割,以換取降低刑期,但法官認為鄒鎮豪並無悔意,是精心設計這些性犯罪、擅於操弄他人,不僅本身具有極大危害,對他人也造成毀滅性的傷害。...8818 -
中東局勢的不安:川普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以色列對伊朗的進逼可能適得其反?
2025-06-18 13:49「川普要伊朗無條件投降,以色列想要伊朗直接垮台?」針對衝突危機升高的中東局勢,美國總統川普臨時取消參加G7會議,17日在白宮戰情室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後續應對。在此之後,川普在社群媒體上發文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並接連表示美國已完全控制伊朗領空、掌握伊朗最高領袖確切位置;這些說法,引起外界揣測美國是否將介入對伊朗的戰爭。然而川普的態度,也引發MAGA支持陣營的矛盾與分歧,擔心川普違背美國優先承諾,陷入另一場戰爭。而以色列到今天18日仍持續向伊朗空襲,相關分析認為以色列的潛在目標是迫使伊朗政權垮台,但也有可能適得其反,變相加速伊朗的核武進程與政權鞏固。...17286 -
以色列與伊朗持續互轟:川普施壓伊朗達成核協議、反對以色列刺殺伊朗最高領袖
2025-06-16 13:41以色列在上週向伊朗發動攻擊後,雙方在近三日持續互轟,是繼去年以伊空襲衝突後,兩國再一次的危機升高。以色列軍方表示,已摧毀伊朗納坦茲(Natanz)的主要鈾濃縮設施,同時也擊斃了革命衛隊情報首長卡茲米(Mohammad Kazemi);而伊朗方面則表示,以軍空襲波及平民,目前已知至少224人喪生、其中有9成是一般民眾。雙方衝突目前尚未減緩,國際油價也因此持續上漲,漲幅一度超過5%。而根據美國官員的透露,以色列曾向川普表明「已準備好暗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計畫」,但遭到川普政府反對,以防中東局勢一發不可收拾。與此同時G7會議於6月15日在加拿大展開,預料如何緩解以伊衝突,將會是本次高峰會的重點之一。...11673 -
印度航空空難至少241死:1名乘客奇蹟生還,墜毀事故的原因初探
2025-06-13 11:572025年6月12日,印度航空(Air India)一架航班編號AI-171客機原本要飛往英國倫敦蓋維克機場(Gatwick Airport),卻在起飛後30秒不幸墜毀於阿默達巴德(Ahmedabad)機場附近的醫生宿舍。機上共有242人,包含2名機師及10名客艙組員。這架波音787「夢幻客機」墜毀後爆炸陷入火海,部分遺體難以辨認,且飛機墜毀於住宅區、可能有當地民眾受波及喪命,確切死亡人數仍難以計算。目前確定死亡人數超過241人,機上僅一名乘客奇蹟生還。事發後,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立即下達指示,確保立即向救援作業提供一切支援。...51038 -
以色列攻擊伊朗:德黑蘭深夜遇襲爆炸,以色列為何升高對伊朗衝突?
2025-06-13 10:36以色列在6月13日凌晨,向伊朗突然發動襲擊,首都德黑蘭發生爆炸。以色列官方隨後公開表示,攻擊目標是伊朗的核設施與軍事據點,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也在網路直播公開現身,表示這次的行動是要「擊退伊朗對以色列的生存威脅」,並且強調攻擊預計還會持續數日,直到「威脅消失為止」。目前外界尚未能得知具體有哪些地點遇襲、有無傷亡情形,已知的新聞影像中,可以看到德黑蘭的住宅冒出大火與濃煙。以色列在襲擊之後,現在也已經關閉領空,以防伊朗報復反擊。...33794 -
歐洲校園的暴力危機:奧地利校園槍擊案11人死、法國學生校內持刀刺死助教
2025-06-11 13:022025年6月10日,歐洲發生兩起令人震驚的校園襲擊事件——奧地利第二大城格拉茨市一所中學被一名校友持槍闖入掃射,造成10人死亡、超過30人受傷,犯案後槍手於校內廁所自殺身亡。雖然奧地利槍枝法律在歐盟國家中相對寬鬆,但鮮少傳出大規模襲擊,這起事件是奧地利近代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震驚全國。同日另一起事件發生在法國,15歲學生在校內接受書包檢查時,突然持刀刺死31歲的助教,兩起事件的發生彼此沒有關聯性,但由於地點都在校園內,也讓歐洲的校園安全問題再度引起關注。...6994 -
洛杉磯衝突升級:加劇暴力危機?川普下令國民兵進駐的法律爭議
2025-06-09 12:58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簽署的旅行禁令即將於6月10日生效,但禁令從上週以來引發反對者的不滿,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出動抓捕無證移民,在加州也爆發了多起示威抗議。在衝突加劇之際,川普繞過了加州州長,直接下令2,000名國民兵進駐,高壓對峙的情景讓當地局勢更為緊張。川普從第一個任期開始,就屢次因為移民問題、佛洛伊德警暴死亡案等等衝突事件,動用國民兵進駐。然而川普一系列的舉措,到現今繞過州長的部署,仍有法律層面的爭議、以及動用武裝部隊帶來的負面效果問題。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一方面抗議川普侵犯州政府主權、小題大作,另一方面也呼籲加州民眾冷靜以對,以免落入川普刻意製造的衝突升級劇本裡。...17974 -
川習熱線90分鐘談什麼?美稱不再有稀土問題,中呼籲美慎重處理台灣問題
2025-06-06 11:59在美中關係緊繃之際,2025年6月5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了「一個半小時、非常良好的電話通話」,對話聚焦於全球最關注的貿易問題,也稱對兩國有非常正面的結果。北京5月日內瓦協議同意恢復稀土等礦產出口,然而事後延遲核發許可,雙方再次陷入緊張局勢。如今川普與習近平通話,中國也稱雙方討論了台灣議題。各方普遍認為,若談判重啟頂多暫時緩解緊張局勢升級,但不會解決雙邊關係的核心問題。...15348 -
吃香蕉有事、身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被捕:港警嚴查維園,防範六四紀念
2025-06-05 13:11「吃香蕉怎麼了?吃香蕉也不行?」香港維園過去長年來都會舉行六四紀念晚會,不過從2020年港版國安法上路後,所有政治集會都遭到嚴禁與壓制,並且在六四這一天加強警力部署,全港形同噤聲。在今年六四的36週年,仍有零星的民眾手持白花或蠟燭出現在維園一帶,卻遭到警方帶走。其中有人坐在維園吃香蕉,就被警察上前盤查問話;也有人身穿中共標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字樣的上衣,被大批警力包圍帶走。...10785 -
馬斯克告別DOGE:才剛對川普預算法案表達失望,將回歸本業特斯拉
2025-05-29 12:28「誰搬走我的乳酪?」美國富豪馬斯克(Elon Musk)2025年5月28日宣布將離任政府效率部(DOGE)——馬斯克是以特殊政府雇員的身分加入川普團隊,法規允許他每年從事130日的聯邦政府工作,從川普1月20日上台開始計算,馬斯克的這一期限即將在5月底屆滿。不過馬斯克宣布自己離開川普政府的前一天,他才表示對川普的預算法案感到失望,而今他的離開會否對國會審議預算法案產生影響尚未可知,不過獲利和股價嚴重波動的特斯拉,可能正急需馬斯克「回歸本業」。...8632 -
羅馬尼亞「熊多為患」:如何追求人熊之間的安全與生態平衡?
2025-05-28 15:54人類活動導致動物在野外的生存區域越來越小,不過在羅馬尼亞,棕熊(Ursus arctos)的數量卻多到為當地帶來挑戰——一方面,羅國出現許多「觀熊」的旅遊商機,然而另一方面,野生棕熊的龐大數量卻也帶來危險,甚至當地農民因飼養的牲畜遭熊攻擊,設法遊說政府減少棕熊數量;根據羅馬尼亞環境部統計,過去20年,有26人因遇熊而死亡、274人重傷,目前當局持續致力平衡生態造林、以及教育民眾遇熊時如何自保。...12579 -
英超冠軍榮耀蒙上血腥陰影:利物浦奪冠遊行遭汽車衝撞,已知47人受傷
2025-05-27 12:31英超豪門利物浦(Liverpool)睽違5年再次贏得英超冠軍,卻在5月26日利物浦當地舉行的慶祝奪冠遊行發生汽車衝撞事件。目前已知47人受傷,當中27人送醫,2人重傷,其中1名重傷者是兒童,送醫傷者中共有4名兒童;另有20人在現場接受治療。警方表示,已經逮捕一名53歲英籍白人男子,排除是恐怖主義事件、也未找到其他同伴,判斷應是獨立事件,但駕車衝撞的動機還未明。奪冠的喜悅一瞬之間變成恐懼的災難,利物浦隊已向緊急服務部門提供全力支持,而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也表達了「整個國家與利物浦同在」。...18176 -
川普下令禁止哈佛大學收國際學生:學生權益怎麼辦?校方會如何因應?
2025-05-23 12:47美國總統川普與美國頂尖學府之間的惡劣關係日久,5月22日川普政府對名校哈佛大學出手:終止哈佛的學生與交換訪客計畫(SEVP)認證,意即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目前哈佛大學有將近6,800名國際學生,占學生總數27%,這項命令將迫使這些國際學生必須設法轉學,否則就得離開美國。消息一出,哈佛校園內人心惶惶,校方直指該命令違法,並表示正在全力為學生提供指導與支持。川普政府下令的理由是指責哈佛大學助長反美、反猶太的暴力行為,並與中國共產黨合作,因而要求哈佛大學在72小時內交出國際學生資料。...12148 -
英歐關係的重塑...或是屈服?從食品進出口到國防,英國與歐盟達成多方面協議
2025-05-20 14:09英國與歐盟透過協議,在脫歐5年之後重塑雙方關係——5月19日雙方簽署涵蓋國防安全、能源、貿易、旅遊到漁業的協議,這是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與歐盟之間首次的大型談判,目標在於全力確保英國的國際關係秩序地位;協議內容包括減少英歐之間食品、飲料進出口的企業繁瑣程序、建立新的安全伙伴關係,英國國防工業得以參與歐盟1,500億歐元規模的「歐洲安全行動」(SAFE)、延長歐盟拖網漁船在英國水域的漁權、以及擴大英國旅客在歐盟機場使用電子通關。 英歐雙方指出,協議為雙邊經貿關係帶來確定性,以及鞏固英國作為歐盟可信任外部夥伴的地位。不過這份協議,會否動搖英國5年來的脫歐成果?...5253 -
健康狀況是否被隱瞞?拜登公布罹患攝護腺癌,引發輿論質疑聲浪
2025-05-19 13:07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5月18日對外表示,拜登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至骨骼。拜登的病況被評出為高侵略性癌症,擴散到骨頭便難以根治,目前拜登與家人、醫療團隊正在討論治療方案。不過距離拜登於2024選戰中途宣布退出爭取連任,至今不到一年,而拜登的身體及心智狀況一直為輿論所關注;與此同時,本週又即將出版一本針對拜登而來的專書《原罪》(Original Sin,暫譯),揭露選戰期間健康早已惡化、打亂競選佈局的問題。而今拜登確診罹癌,輿論質疑是否他身體惡化早有跡象,卻遭隱瞞至2024選戰中途才不得已退選,進而成為民主黨敗選的原因之一?...11109 -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2025-05-16 17:19已經脫歐超過5年的英國,如今卻在歐洲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2025年5月中旬,齊聚歐洲各國領導人的Weimar+會議在倫敦召開,英國作為地主國,主持討論烏俄戰爭進程、歐陸安全措施、以及行將於5月19日舉辦的英國與歐盟峰會。隨著歐洲安全問題愈趨關鍵,以及美國在川普上台後對烏克蘭的態度轉變,歐盟愈發重視「戰略自主」,而英國此時再度成為核心角色,而英國與歐盟之間的關係會隨重新加深,甚至讓英國以無論哪種形式,重返歐盟嗎?...9788 -
美中關稅戰還有未爆彈?美國對中課稅仍然最高,90天後關稅可能再增
2025-05-13 14:57「市場暫時鬆一口氣,但還沒有擺脫困境...?」」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的貿易關稅,在5月12日宣布從145%降至30%,中國將對美國商品課徵的關稅則從125%降至10%,預計5月14日前落實,此消息一出讓美股大漲,然而美國總統川普仍放話表示,由於部分徵稅措施只是暫停而非全部取消,如果沒有進一步進展,這些徵稅措施可能會在三個月(也就是90天後)後再次上調;川普說不會回到145%的峰值,但也存在大幅拉高的可能。必須強調的是,美國對中國所課徵的關稅仍然遠高於其他國家——加上在解放日前就有的關稅,美國課徵中國商品的關稅總額仍維持在40%,中國對美國商品徵收的關稅總額將維持在25%左右。...13790 -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13:48第267任教宗已經選出——2025年5月8日,69歲美國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站上聖伯多祿大教堂陽台,宣告成為新一任羅馬主教、聖伯多祿的繼承人,他的名號是良十四世(Pope Leo XIV)。良十四世出生於美國芝加哥、長年在祕魯傳教,擁有美國、祕魯雙國籍,是繼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之後,史上第二名來自美洲的教宗,他將帶領14億天主教徒繼續在信仰的路上前進,而從名號的選擇、到初次演說的話語,都顯示了新任教宗的領導風格。...15698 -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18:28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本屆選舉總共由133位樞機主教參加投票,將選出第267任教宗。教宗選舉因其閉門保密的性質,又常被稱為「秘密會議」,從確認教宗過世到準備投票的過程,都有嚴格的規定。...9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