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
底片豪門的瘟疫重生?擺脫中國原料藥,美國戰略金援「柯達製藥」轉型
2020-07-29 13:017月29日,美國。「從底片到虛擬貨幣...改行製藥的柯達,這次真的能夠成功轉型嗎?」美國總統川普28日正式透過《國防生產法案》,批准對昔日的底片大廠——柯達(Kodak)——的7億6,500萬美金(新台幣225億)的「戰略貸款」。根據雙方約定,柯達公司將憑藉著自己的化學專業,在美國本土重新打造原料藥的生產線,並為聯邦政府供應原料藥與學名藥的戰略儲備。白宮表示,柯達的轉型案是這波全球疫情衝擊下,美國政府學到的重要教訓,其長期目的是希望替美國拉回外移超過半世紀的原料藥生產線,以避免國家醫藥命脈再度被中國、印度掐在手上。消息曝光後,柯達的股價28日盤中一度大漲417%,但各種針對柯達「轉型無力」的質疑,卻也接踵而來。...27066 -
上杉謙信的5億太刀?岡山與新瀉的「日本國寶」爭奪記
2018-11-25 00:0611月25日,日本。5億日幣的武士刀,不買嗎?日本國寶級文化財、曾是戰國名將上杉謙信的愛用刀「山鳥毛」,由私人收藏家出價5億日圓(約新台幣1.3億)割愛,為了讓山鳥毛「回歸故里」,岡山縣瀨戶內市在今年11月正式發起群眾募資,希望靠民眾集資的力量克服天價難關,上線10天就已突破4,000萬日圓。這把國寶名刀應該歸屬何處,近年來引發了岡山縣和新潟縣的刀劍爭奪戰,和民眾對砸稅金買刀的質疑;隨著日本國內燃起的「刀劍熱潮」,瀨戶內市能否集資達標、迎回寶刀,成為日本文化與歷史界的熱門話題。...27055 -
歡迎來農村躺平?中國「青年養老院」擺脫高壓生活的旅宿流行
2024-08-16 12:28「厭倦生活的青年人,歡迎來農村躺平?」中國的網路社群平台上從今年7月初開始,流行關於「青年養老院」的貼文,引發網友關注與話題。所謂的青年養老院,是指招攬二、三十多歲的青年,來到農村鄉間放鬆的旅宿生活,藉此短暫擺脫城市裡的高壓環境。其實青年養老院的說法,今年初已經在中國掀起一波風潮,後來因為中國媒體的報導而再度掀起熱議。目前透過小紅書平台,能發現已有近50間青年養老院遍佈全中國,範圍包含雲南、河北、四川等地,目前還有持續拓展的趨勢。青年養老院為何風行?在中國輿論裡,引發了正反不同的評價。...27053 -
強行「民族改造」的殘酷邏輯?新疆再教育營「墨玉名單」曝光
2020-02-18 12:442月18日,中國。「他接了一通國際電話,全家都必須『再教育』!」中國政府針對維吾爾人的「新疆再教育營」爭議,18日清晨再度出現全新的內幕指控。包括英國《金融時報》、德國《南德意志報》與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國際權威媒體,同步解密從新疆政府秘密流出的「墨玉名單」——137頁的資料來自新疆和田地區「墨玉縣」的4座再教育營,揭示內容超過3,000名「被再教育囚禁者」的個資、親族背景與他們各自的「被捕原因」。但在名單中,除了個位數且不具直接證據的「反恐原因」,被強迫接受再教育者大多都是「涉嫌超生子女」、「涉嫌收接國際電話」、「涉嫌小額捐獻清真寺」,甚至還有「本人無嫌疑但身邊親友涉及相關嫌疑」,因此建議一併改造再教育的爭議案件。...27042 -
防疫就是佔便宜?德國防疫紓困與 Adidas「凍繳店租」的貪財風波
2020-03-31 11:493月31日,德國。「如果連 Adidas 都付不起租金,誰還付得起?」歐洲疫情第三慘重的德國,自3月中「關閉一切非民生必需商店」以來,遭遇巨大經濟衝擊。為了避免「暫時閉門防疫」釀成「永久倒閉潮」,德國聯邦政府也於上周緊急通過一系列紓困法案。當中包含允許因疫情影響,繳納不出房租者「暫緩繳租3個月」。然而,德國運動品牌巨頭 Adidas 緊接著卻宣布:「由於全國門市關店,將凍繳4月店租」。消息一出,慘遭各界砲轟:法案本是要紓救手頭吃緊的「真正」疫情苦主,竟被一年全球淨利20億歐元的 Adidas「濫用」。儘管 Adidas 30日趕忙止血解釋「私人小房東仍會如期收到租金,只是凍繳給大型房地產財團的房租」。但早已引發一連串企業跟進緩繳的連鎖效應,也恐為這波瘟疫災難埋下未知經濟危機。...27039 -
諾曼第大發財?「D-Day二戰記憶」的娛樂化困擾
2019-06-06 10:006月6日,法國。「戰爭紀念搞得像在遊樂園一樣...?」2019年6月6日,是諾曼第登陸的「D-Day」75周年。諾曼第戰役標誌著盟軍絕地反攻納粹的起點,戰役共至少造成近50萬士兵戰死。二戰後除了悼念活動,諾曼第近年更興起「D-Day戰地觀光」,每年迎來百萬人潮;但過度將沉重的戰爭歷史,以粗糙膚淺的方式娛樂商業化,甚至提供了「充滿錯誤的歷史」,卻也扭曲了戰爭真正慘痛的記憶?...27033 -
誰殺了阿米尼?一名伊朗女性之死掀起「道德警察」之戰
2022-09-21 17:35「沒戴好頭巾,就要被『教育』致死?」伊朗一名22歲女性阿米尼(Mahsa Amini)上週於首都德黑蘭(Tehran)的街道上,因戴頭巾方式「不符」當地女性服裝規定,遭伊朗指導巡邏隊(俗稱「道德警察」)強制逮捕。阿米尼於拘留期間,因不明原因不幸喪生,疑似被警察毆打昏迷後不幸死亡。此事件引發伊朗女性和民眾的憤慨,民眾於各地一連串示威抗議,要求政府廢除規定女性服裝的法律,以及解散「道德警察」部門。這當中,民眾也試圖釐清各種狀況,包括:身體狀況一向良好的阿米尼為何會無預警死亡?以及,如今的伊朗難道還需要過時的「道德警察」來決定女性的服裝儀容嗎?...27015 -
全體肅立:港警滿城出重兵,香港啟動《國歌法》二讀闖關
2020-05-27 14:025月27日,香港。「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香港立法會於27日,重啟爭議已久的「港版國歌法」草案二讀程序,再次引爆港人罷工、罷市、罷課的大三罷行動,並號召發動群眾包圍立法會、上街示威以施壓阻止「國歌惡法」。國歌法將涉嫌「侮辱、不敬國歌」的行為,視為犯罪,並預計將國歌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條文模糊的灰色地帶,讓港人唯恐遭剝奪言論自由與不表態的權力,甚至因此遭遇政治清算。在「港版國安法」議案重新點燃港人憤怒後,國歌法草案恢復二讀辯論,更被解讀為北京再次加速收緊通往「一國一制」的表態動作。...26964 -
#Breaking:哈瑪斯最高領導人哈尼亞在伊朗被擊斃
2024-07-31 11:40哈瑪斯領導人哈尼亞(Ismail Haniyeh)7月3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遭暗殺,消息由伊朗革命衛隊率先公布。哈尼亞是為參加伊朗新任總統就職典禮而造訪德黑蘭,伊朗革命衛隊的聲明指出,他和一名伊朗安全人員在落腳住處遭到攻擊,不過並未詳細說明哈尼亞具體死因。...26962 -
白宮致WHO的「30日通牒」:不改「傾中毛病」美國或將退出組織
2020-05-19 13:505月19日,美國。「WHO對廣州防疫對外國人的壓迫悶不吭聲,還敢誣陷台灣種族歧視!」美國總統川普18日晚間,針對周一線上開幕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對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發出一份措辭嚴厲的白宮正式信——內容中,川普政府不僅多次提到WHO對待台灣的不義偏見,更清楚地拉出爭議時間序,指控WHO因「偏向中國的政治考量」,不斷釋出錯誤的防疫資訊,並因此嚴重傷害世界的防疫動員與國民健康。川普代表美國政府,要求WHO必須在「未來30天內提出有效的具體改革對策」,否則美國就將把「凍結中的會費預算」永久刪除,並考慮「自此退出WHO的組織」。...26960 -
中國股民的網路哭牆:A股破底,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湧入5萬哭訴留言
2024-02-05 13:50「中國股民永垂不朽!」中國股市持續低迷,在美股走勢向上、亞股也普遍看好的情勢下,中國A股卻跌跌不休甚至拖累港股;從2021年高點至今,MSCI中國指數已跌掉60%、市值蒸發將近2兆美元。從進入2024年以來,上證指數和恒生指數都已經重挫8%,讓中國與香港分別成為亞洲表現最差和第3差的股票市場,即使2月5日中國降息仍無法挽救。股市的慘況,竟讓許多中國民眾以「到美國駐華大使館微博留言」的方式來發洩,美國大使館一則關於保護長頸鹿主題的發文,底下累積超過15萬則留言,內容多是暗諷或直言對中國股市的不滿,使留言區宛如另類的「網路哭牆」。...26948 -
作弊的慾望師奶:美國教育爆發史上最大「大學入學弊案」
2019-03-13 14:563月13日,美國。「這是菁英名校與名流富商的腐敗擴散!」美國12日爆出大規模的入學弊案,超過30位名流富豪為了讓子女順利進入菁英名校,涉嫌透過NPO組織「關鍵全球基金會」賄賂,竄改成績、找槍手代考或收買學校教師,增加學生錄取機會。牽連的大學包括耶魯、史丹佛、喬治城以及UCLA等頂尖名校,舞弊的客戶網絡更深入好萊塢,演出《慾望師奶》聞名的艾美獎得主霍夫曼(Felicity Huffman)更因此被捕。替名流大開後門的關鍵首謀辛格(William Singer),目前也已被捕認罪。...26917 -
復活的法西斯之火?義大利極右女總理梅洛尼是誰
2022-09-26 15:04「人們選擇右派,因為他們還沒有讓我們失望。」義大利9月25日舉行國會大選,極右翼「義大利兄弟黨」(FdI)黨魁梅洛尼(Giorgia Meloni)26日凌晨宣布保守派聯盟勝選;根據初步計票結果,右派將在義大利參眾兩院皆獲多數席次,而義大利兄弟黨斬獲近26%支持度、遙遙領先盟友,這代表梅洛尼很可能將成為義大利史上第一位女總理,同時義大利也將組成自二戰以來「最右」的聯合政府。...26911 -
瘟疫生存遊戲?美國「槍彈搶購潮」的防疫必要性爭論
2020-03-29 00:263月29日,美國。「如果衛生紙也算是防疫物資,槍械沒道理不是!」美國的疫情全境擴散,不僅動搖了全球經濟,對於本土的消費型態,也帶來了快速而劇烈的短期衝擊。像是在過去1個月中,全美的槍枝與子彈銷售量快速增加,甚至更出現了「全國性」的軍火搶購潮。許多人擔心,假若美國疫情失控,治安崩解必將接踵而來,「就像當初卡崔娜颶風一樣!」但在防疫管控的禁足令之下,槍彈軍火店算不算是「民生必需行業」?一片擁槍自重的恐慌氣氛,不僅在全美各地引發大量的官司訴訟,甚至更觸動槍械利益團體,大舉遊說介入各州的防疫政策。...26910 -
烏克蘭戰報#26:拜登的北約盟軍峰會「再一次警告中國」?
2022-03-25 13:173月25日,烏克蘭/俄國/美國/中國。「我不是在恐嚇習近平...只是心平氣和地告訴他:中國若敢助陣俄軍,必將付出慘痛代價。」俄軍入侵烏克蘭已進入滿月的第30天,24日烏俄雙方雖首次「交換戰俘」,各地轟炸攻城卻無停歇,唯烏克蘭的小規模反擊愈發凌厲,周四更透過精準的彈道飛彈打擊,擊破引爆了俄國黑海艦隊一艘靠港的短吻鱷級登陸艦;同一時間,以美國總統拜登為首的北約各國領袖,也在布魯塞爾總部召開緊急盟軍峰會。會中,拜登與盟軍不僅同意在歐洲東線增加4萬駐軍,更警告俄國切莫使用必將升級衝突的核生化武器——但最引發關注的,卻是拜登特別公開拉攏歐洲盟國,要向還在盤算著「軍援俄軍」的中國,發出頗為強硬的制裁威脅。...26910 -
川普的「抖音抄家令」:賣掉或關閉?微軟收購TikTok談判45日倒數
2020-08-03 12:178月3日,美國/中國。「Tiktok在美國能不能掙錢?...能掙,跪著。」極受歐美年輕使用者青睞,但因資訊安全與國安疑慮而遭到各國針對的中國社交軟體——抖音國際版「Tiktok」——上周五遭美國總統川普公開點名「即將遭禁」後,過去72小時正全力加速脫手談判。原本外界預期白宮最快會在2日宣布Tiktok禁令,但Tiktok的美國執行長卻搶在最後關頭撥通了川普本人的電話,並在短暫會談中爭取到了緩衝的綠燈。之後,原本正與Tiktok談判收購的美國巨頭「微軟」,也特別發布新聞稿,確認微軟有意買斷Tiktok在美國、加拿大、紐西蘭與澳洲的營運業務,目前談判已重新獲得白宮與美國聯邦政府的默許,並以45天、9月15日為談判的第一期限——但同一時間,美國國務院與財政部卻同步增加了對抖音、微信...等中國軟體的壓力,揚言將在未來幾天發動進一步的制裁與打擊。...26906 -
「暴動,是不被傾聽者的語言」街頭風暴:金恩博士金句的真實心聲
2020-05-30 01:15「究竟要發出多大的聲響,弱勢者的苦難才會被聽見?」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佛洛伊德警暴死亡案,已演變成混亂升級的暴動局面。在這波反對種族歧視、反警察執法過當的抗爭裡,「暴動」的尺度界線應不應該有所節制?衍生的暴力犯罪又是否有助於民權抗爭?當今美國社會再度引發爭辯。為佛洛伊德案挺身而出的支持者們,紛紛引用金恩博士的名言——「暴動,是不被傾聽者的語言。」——在社群網路上成為關鍵口號,金恩62歲的兒子也以此替抗爭者背書;為何這句話會是長年來黑人運動的號召?主張非暴力的金恩,這句話又有何歷史脈絡?...26898 -
過去24小時:國際鏡頭一周間(0325 - 0401)
2016-04-01 18:44每日早晚更新:3月28日到4月1日,本周的國際時事影像故事...。...26893 -
重返海軍競賽:防堵俄羅斯,美軍重啟「第二艦隊」
2018-05-07 12:395月7日,美國。美國海軍作戰部長理查森上將(Adm. John Richardson)上周五在布希號航空母艦上,宣布7年前解編的「海軍第二艦隊」,即將於今年7月1日重啟編制。冷戰結束後,其任務地位逐漸下滑,美軍也為簡化指揮結構與節省人事預算,於2011年解除第二艦隊的編制。然而隨著近4年來,俄國海軍在大西洋海域的高調重返,美國海軍在大西洋方面的壓力也越趨沉重,因此軍方才決定重啟第二艦隊,「以因應隨之而來的霸權競賽!」...26888 -
怪手下的58條命:「馬京達瑙大屠殺」判刑,菲律賓史上最血腥的選舉暴力事件
2019-12-19 18:5612月19日,菲律賓。「不敢相信這麼恐怖的慘劇已過了10年。」菲律賓奎松市地方法庭,19日針對2009年震驚世界的「馬京達瑙大屠殺」作出判決。在這場因選舉地方派系糾紛而起的血腥慘案中,一共有58人慘遭虐殺——其中32人是應邀採訪選舉的地方記者——全案不僅是菲律賓史上最為血腥的選舉暴力事件,至今亦仍是全球傳媒圈中,記者死亡數最多的單一事件。儘管在漫長與爭議的10年訴訟後,策畫屠殺的幾名地方大老都被求處最高刑度「40年有期徒刑」;但殺人與被殺的兩大政治豪族,卻仍繼續在菲律賓政壇活躍,誇張的「血海深仇」亦難就此了斷。...2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