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怪手下的58條命:「馬京達瑙大屠殺」判刑,菲律賓史上最血腥的選舉暴力事件

2019/12/19 轉角24小時

2019年12月19日,菲律賓2009年震驚世界的「馬京達瑙大屠殺」終於作出判決。圖為遭判刑犯案的安帕圖安家族,最左為家族老大、主謀之一的小安打爾(Andal Ampatuan Jr.)。 圖/法新社
2019年12月19日,菲律賓2009年震驚世界的「馬京達瑙大屠殺」終於作出判決。圖為遭判刑犯案的安帕圖安家族,最左為家族老大、主謀之一的小安打爾(Andal Ampatuan Jr.)。 圖/法新社

【2019. 12. 19 菲律賓

怪手下的58條命:「馬京達瑙大屠殺」判刑,菲律賓史上最血腥的選舉暴力事件

「不敢相信這麼恐怖的慘劇已過了10年。」菲律賓奎松市地方法庭,19日針對2009年震驚世界的「馬京達瑙大屠殺」作出判決。在這場因選舉地方派系糾紛而起的血腥慘案中,一共有58人慘遭虐殺——其中32人是應邀採訪選舉的地方記者——全案不僅是菲律賓史上最為血腥的選舉暴力事件,至今亦仍是全球傳媒圈中,記者死亡數最多的單一事件。儘管在漫長與爭議的10年訴訟後,策畫屠殺的幾名地方大老都被求處最高刑度「40年有期徒刑」;但殺人與被殺的兩大政治豪族,卻仍繼續在菲律賓政壇活躍,誇張的「血海深仇」亦難就此了斷。

馬京達瑙大屠殺事件,發生在2009年11月23日上午,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的馬京達瑙省。當時的菲國上下,正準備迎接2010年的全國大選,馬省地方幾個政治豪族,也因選舉利益與地方派系的權力糾紛,而彼此鬥得不開交。

當時,馬京達瑙的頭號政治豪族,是幾近「軍閥」般存在的「安帕圖安家族」(Ampatuan)。

馬京達瑙大屠殺事件,發生在2009年11月23日。 圖/美聯社
馬京達瑙大屠殺事件,發生在2009年11月23日。 圖/美聯社

長期以來,文化與族群多元複雜的民答那峨島,一直以來都是菲律賓中央權力的難管之地,地方的政治也多以傳統豪族為發展軸心。因此當1986年菲律賓爆發「人民力量革命」、推翻了獨裁總統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後,趁著革命風潮崛起的安帕圖安家族也才「帶槍投靠」了新總統柯拉蓉(Corazon Aquino)的陣營,並在中央政府的默許下,大舉壟斷了馬省地方的政治權力。

在這段時間,不斷坐大的安帕圖安家族,不僅掌控了地方資源、商機發展,甚至還取得中央政府「協助掃蕩穆斯林叛軍」的大義名份,自主發展出了強大武裝的私有民兵;與此同時,在家族族長——老安達爾.安帕圖安(Andal Ampatuan Sr.)——領導之下,安帕圖安家族也不斷改旗易幟、替每一個當權總統作樁腳,並阻止其他望族與其競爭作為「欽點諸侯」的正統性。

但在長年壟斷之下,安帕圖安家族的龐大生意與野心,也逐漸引發馬省其他豪族的不滿與挑戰。特別在老安達爾長期連任馬省省長的狀態下,各路家族也都覬覦接班他退休之後的政治地位——其中之一,就是曾與安帕圖安家族同盟攜手的「滿古達達圖家族」( Mangudadatu)。

大屠殺發生的2009年,時逢2010菲律賓全國大選的前夕,馬省各路的政治家族也因無法繼續忍受安帕圖安家族的日漸專橫,而出現了挑戰聲音。之中最有威脅性的,就是滿古達達圖家的年輕新星——伊實馬爾.「托托」.滿古達達圖(Esmael "Toto” Mangudadatu)——當時年僅41歲的他,竟公開向69歲的老安達爾提出挑戰,要與安帕圖安家族競爭2010年大選的馬京達瑙省長一職。

判決後,庭外的伊實馬爾.「托托」.滿古達達圖(Esmael "Toto” Mangudadatu)。 圖/美聯社
判決後,庭外的伊實馬爾.「托托」.滿古達達圖(Esmael "Toto” Mangudadatu)。 圖/美聯社

儘管「托托」來自的家族,在地實力並比不上安帕圖安,但透過長袖善舞的政治斡旋,竟也嚴重威脅了老安達爾之於中央政府的「代理地位」。老安達爾一方面擔心培育兒子小安達爾接班(Andal Ampatuan Jr.)的家族大計被打亂;二方面又擔心托托的政治手段,會搶走中央執政黨「基督教穆斯林民主力量黨」(Lakas–CMD)的提名,因此極端惱怒的他,才會不斷對滿古達達圖發出黑函,甚至直言「敢登記參選...我們就殺你全家」。

根據托托事後的回憶,在參選之前,地方的風聲與恐嚇信,就已不斷警告「老安達爾已派出刺客要分屍你」,但自己總以為只是虛張聲勢的政治恐嚇。因此就算幕僚團有些擔心,仍執意參選,並決定要在2009年11月23日正式登記。

由於在登記前夕,地方就已收到大量針對托托本人的暗殺線報。為了預防不測,競選團隊決定邀請32名地方的媒體記者隨行採訪,並由托托的太太與妹妹代表托托入城登記。於是,一行58人就這樣浩浩湯湯地開車出發。但才行經半路,就遭遇了「埋伏暗算」。

托托夫人、以及托托懷孕的兩個妹妹,卻都遭到小安達爾與其手下的毒手。圖為托托與其夫人的棺木。 圖/歐新社
托托夫人、以及托托懷孕的兩個妹妹,卻都遭到小安達爾與其手下的毒手。圖為托托與其夫人的棺木。 圖/歐新社

根據菲律賓檢方的調查證詞,滿古達達圖家的車隊在半路上,突然遇到警方臨檢哨而停徵。但當車隊被攔下來後,十多輛武裝卡車卻突然衝出來將所有人團團包圍,並直接從警方手中把滿古達達圖家的58人給直接擄走。

警方表示,現場的指揮官之所以沒有反抗,是因為帶隊強襲而來的武裝份子領袖,就是現任省長的兒子小安達爾,武裝卡車上也都標有官方記號或是安帕圖安家的標誌。

這58人被綁架後,隨即被安帕圖安家的民兵抓到了預定作案的森林裡;過程中,認出「仇家」的托托夫人,也趁亂向丈夫發出了最後的求救簡訊——「抓走我們的,是安帕圖安家的人。」——但之後,包括托托夫人、以及托托懷孕的兩個妹妹,卻都遭到小安達爾與其手下的性侵,並殘酷地遭到肢體凌虐,接著就地處決。

菲律賓檢方表示,安帕圖安家的「屠殺行動」顯然早有預謀,因為他們甚至提前找來了怪手挖洞、在荒無人煙的森林裡挖出了三個埋屍用的「棄屍坑」。於是,包括32名新聞工作者在內的58名人質,就這樣遭到殺害、棄屍荒地。

包括32名新聞工作者在內的58名人質,就這樣遭到殺害、棄屍荒地。 圖/美聯社
包括32名新聞工作者在內的58名人質,就這樣遭到殺害、棄屍荒地。 圖/美聯社

雖然小安達爾等人的計畫,原本是要讓這58人「人間蒸發」,但因為托托妻子遇害前的最後簡訊,讓焦急無比的政壇、媒體圈全面動員,甚至連原本不願出兵保護車隊的菲律賓陸軍(「地方兵力不足,且軍隊出動應該要透過中選會或警方申請」),也緊急派出一整支步兵旅前往搜山。最終,才在極端駭人的狀態下,於同日稍晚發現了58具被埋在山裡的殘肢屍體。

「58人慘遭屠殺!」「32名記者被瘋狂殺害!」的新聞標題,迅速透過本地媒體的聲援串連而傳到中央、甚至傳遍國際,巨大的政治與社會壓力,也馬上迫使時任總統艾若育發出「緝凶命令」,除了馬上拔除安帕圖安家的省長職位,菲律賓軍方也大舉出兵抓人、並對馬省頒布「戒嚴令」。

雖然在東窗事發的第一時間,安帕圖安家族還想頑強抵抗,但隨著中央政府的強勢介入與搜捕,家族的武裝力量也馬上崩潰。最終,安帕圖安家族的幾名長老幹部,就在地方安排下自主投案。安達爾父子被捕入獄,髮妻遇難、家破人亡的托托則堅持參選,並馬上取代安帕圖安家族成為Lakas–CMD黨的提名人,如願於2010年選舉中成為新的馬省省長。

然而「馬京達瑙大屠殺」雖然貌似破案,但過程中的調查、訴訟,卻是進入牛步的長期延宕。其中一部分,是因為涉案的兇手人數逼近百人,共犯體系又與地方政治盤根交錯;但另外一部份,也是因為58名受難者遺體殘破、鑑識過程困難,其中一名遇害的攝影記者莫買(Reynaldo Momay)更是只找到幾顆碎齒、10年來都找不到遺體而無法確認生死。最終全案就硬生生地在各方壓力下拖延了整整10年才完成一審判決,「所謂的正義也真的成為了『遲來的正義』。」

2015年,罹難者家屬的哀悼與抗爭。 圖/美聯社
2015年,罹難者家屬的哀悼與抗爭。 圖/美聯社

由於策畫屠殺的主謀首腦老安達爾,在2015年就因病死去。因此在19日的判決中,以小安達爾為首的幾個兄弟,也就因57項謀殺罪(找不到屍體的莫買,因無法確認生死而沒法算入謀殺),而被求處最高刑度的「40年不可假釋的有期徒刑」,折抵刑期後最快只能在2049年才能出獄。

近百人的被告中,有28人被判處40年有期徒刑;15人被判6~10年的有期徒刑;但另外55人——包括小安達爾的弟弟、後來接過家族政治事業當上市長的達圖.賽吉得-伊斯蘭.安帕圖安(Datu Sajid Islam Ampatuan)——則無罪開釋。

不過在得知判決結果後,庭外的托托並沒有感到太多寬慰;相反地,他仍堅持上訴,要把涉入事件、但因證據不足而無罪的安帕圖安一族「一網打盡」。

在遭遇巨大悲劇之後的托托,雖然在艾若育的幫忙下當上了市長,但之後卻仍如變色龍一般地、走上老安達爾的腳步。他在中央當權者間穿梭,先是倒向了艾奎諾三世、後來又投靠了杜特蒂。不過如今的托托雖從地方走向中央,並成為了菲律賓眾議院的國會議員,但在過去幾年間,各種汽車炸彈、槍手掃射、刺客謀殺的陰謀,卻仍不斷地朝他本人襲來,「所有的陰謀者都只有一個,就是安帕圖安家族。」

「這只是開始,但還沒有結束!」還是藏不住憤怒的托托,在判決後如此地說。

「這只是開始,但還沒有結束!」圖為判決後,庭外的受難者家屬相擁而泣。 圖/美聯社
「這只是開始,但還沒有結束!」圖為判決後,庭外的受難者家屬相擁而泣。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Philippines massacre: masterminds of country's worst political attack jailed

Ampatuan verdict 'important' for journalists in Philippines, UP professor says

Philippine court finds family members guilty in 2009 killings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哈佛大學所在的美國麻薩諸塞州劍橋市,示威者舉行抗議活動,呼籲哈佛大學領導層抵制聯...

川普下令禁止哈佛大學收國際學生:學生權益怎麼辦?校方會如何因應?

2025/05/23
在高速公路上排隊、等待進入英國多佛港的貨櫃車。 圖/路透社

英歐關係的重塑...或是屈服?從食品進出口到國防,英國與歐盟達成多方面協議

2025/05/20
美國前總統拜登辦公室5月18日對外表示,拜登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癌細胞已經擴散...

健康狀況是否被隱瞞?拜登公布罹患攝護腺癌,引發輿論質疑聲浪

2025/05/19
2025年2月26日,一名支持歐盟的人士在倫敦英國議會外揮舞歐盟旗幟。 圖/歐新...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2025/05/16
柏林街頭的一幅畫著川普的塗鴉。 圖/歐新社

美中關稅戰還有未爆彈?美國對中課稅仍然最高,90天後關稅可能再增

2025/05/13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