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
轉角封面: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新館主
2017-07-14 15:58本周封面:7月10日-7月14日,英國倫敦。...9339 -
奧運「重新倒數」第365天:東京單日疫情破紀錄,停賽有無停損點?
2020-07-23 15:257月23日,日本。「2021東京奧運今天正式邁入倒數一年,結果東京疫情卻又破記錄...」因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的全球衝擊,東京奧運已確定延期到2021年7月23日開幕,在今天正式開始倒數365天。儘管有延期作為緩衝,但現今不僅世界各國的感染風險尚未全面平息,東京的疫情更是刷新記錄,單日超過300人感染。惡化的疫情與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一再打擊日本民眾的信心,《NHK》最新公布的民調也悲觀顯示:66%的人認為應該要再延期或停辦奧運。在各種懸念之下,牽涉到經費問題的奧運贊助商,多數也還在觀望猶疑,讓2021東京奧運仍充滿變數。...9332 -
拜登黃金時間演說:哈瑪斯與普丁是民主共同敵人,將援助以色列、烏克蘭和印太
2023-10-20 11:58「我們絕不能讓恐怖組織哈瑪斯、暴君普丁獲勝。」美國總統拜登在10月19日晚間的「黃金時間」(Prime time)發表全國演說,針對以巴衝突和烏俄戰爭再次作出明確的政策表態:美國不會放棄以色列和烏克蘭,並且將襲擊以色列的哈瑪斯、與侵略烏克蘭的普丁視為共同敵人,「他們是不同的威脅,但共通點是都想消滅鄰近的民主國家。」同時拜登也公開承諾,將會敦促美國國會批准通過新的預算,用以直接支援以色列、烏克蘭,以及特別點名強調的印太地區。根據美國官員的透露,總額可能至少有1,000億美元以上。拜登的演說除了向全美民眾說明當前的政策立場,也是對國際盟友發出明確的訊號:美國不會從以巴衝突和烏俄戰爭中抽手,「我們不能、也不會讓哈瑪斯這樣的恐怖分子,還有普丁這樣的暴君獲勝。」...9324 -
極權好朋友?中俄聯合聲明:不切實際的停火呼籲、習普互利的聯手陣線
2023-03-22 13:59「世界兩大極權國家聯合聲明:『俄羅斯需要繁榮穩定的中國,中國需要強大成功的俄羅斯』...」習近平與普丁在3月21日會面,雙方發表了聯合聲明,強調中俄兩國「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加強中俄之間的友好與擴大互利合作。外界關注的焦點,在於中俄對烏俄戰爭的態度,然而聲明中重申的是一貫立場:「重啟和談、停止陣營對抗」,但矛盾之處也在於呼籲停火卻無視俄羅斯違反國際法的侵略;強調和談卻未顧及烏克蘭的主權,因此中俄聯合聲明被外界批評不切實際,是中俄兩大極權國家友好互利的關係再確認。...9316 -
非洲「伊達」大洪災:國際馳援難入,百萬災民孤立絕境
2019-03-21 17:463月21日,莫三比克。「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家園、更沒有救援...」非洲東南部的莫三比克與辛巴威,在上周被熱帶氣旋「伊達」(Idai)侵襲後,陷入洪水淹沒城市、數十萬人至今無家可歸的災難,已知死亡人數攀升至300人。來自各國的緊急救援組織陸續進駐,但是持續不斷的暴雨和遍地災殃,都讓資源有限的急救隊無法有效深入災區,讓許多災民苦苦等候不到救援。災情嚴重的莫三比克大城貝拉市(Beira),也同步處於食物匱乏、疾病蔓延的困境,聯合國向外界表示,莫三比克、辛巴威與馬拉威正面臨嚴重的人道危機,受害災民恐已突破100萬人。...9313 -
「阿拉伯棕臉」事件:加拿大總理特魯道的種族歧視爭議
2019-09-19 14:54白人扮成阿拉丁跳舞,算種族歧視嗎?加拿大總理特魯道(Justin Trudeau)被媒體揭露一張2001年在學校任教所拍的照片,當時29歲的特魯道參加學校名為「阿拉伯之夜」的晚會,並且化妝把臉和身體塗成深色、以阿拉丁的角色粉墨登場。18日,美國《時代》雜誌證實照片中的「阿拉伯人」就是特魯道,引發輿論的震驚與撻伐,對於倡議多元文化和族群的特魯道來說極為諷刺。特魯道已公開承認這個「年輕時犯下的錯誤」,但在野黨和輿論的輪番砲轟下,仍成為加拿大10月國會大選前,被借題發揮的眾矢之的。...9299 -
2019年普立茲獎出爐,新聞關鍵字:失能的「Code Red」
2019-04-16 14:254月16日,美國。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15日公佈了2019年的年度得獎名單。最受注目肯定的「優異公眾服務獎」,本年度由佛羅里達州的《南佛州太陽-哨兵報》(South Florida Sun Sentinel)拿下,其對於2018年帕克蘭「瑪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校園槍擊事件的即時報導,不僅記錄了這場美國史上最慘高中血案的悲劇始末;長達一年的後續追蹤,更揭穿了帕克蘭警長與學區政府聯手諉過疏失,企圖扭曲血案的事件調查、把事後責任「全盤轉嫁給單一失職校警」的瀆職真相。...9294 -
揭露武漢疫情真相遭判罪4年:公民記者張展刑滿出獄,但目前仍「消失」中
2024-05-14 12:44「只要無法自由地發聲,就不是真正的自由。」曾因調查報導武漢疫情而遭到逮捕、判刑4年的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在5月13日服刑期滿出獄。在獄中曾因絕食抗議而健康惡化的張展,目前出獄後的身心狀況、以及落腳安身的去處,不僅沒有公開的詳細資訊,中國官方也施壓外界不得「關切」張展。照過去中國對待所有類似的異議人士方式,張展在出獄後也很有可能遭到監視,或是被送至指定場所軟禁生活。...9290 -
印度隧道坍塌的奇蹟救援:41名礦工受困17天全員生還
2023-11-29 14:21「衝破岩層,41人劫後餘生。」印度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日前發生隧道坍塌意外,41名礦工受困長達17天,終於在11月28日被救出。為救出工人,救援隊採取多種方案,包括垂直鑽探和建立逃生通道,最後成功將一根逃生管道推入近60公尺深度,加上人力挖掘5公尺長的「鼠洞」,將被困工人全數平安救出,獲救者身體狀況大致健康。此救援行動在印度受高度關注,印度總統穆爾穆(Droupadi Murmu)就表示,為工人獲救而高興且欣慰;而在救援行動完成後,印度政府也將開始調查隧道坍塌主因。...9289 -
東正教大分裂?君士坦丁堡承認,烏克蘭正教會從俄國獨立
2018-10-12 12:5510月12日,烏克蘭/俄羅斯。在最糟的狀況下,烏克蘭的前線還將多出一場宗教戰爭?東正教的名義領袖——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巴爾多祿茂(Bartholomew)——11日於伊斯坦堡的君士坦丁堡神聖大公會議中,正式宣布:歷史上一直從屬於「莫斯科宗主教區」的烏克蘭教會,終於將取得「自主正教會」的地位,並自俄羅斯正教會獨立。消息一出,長期尋求擺脫俄羅斯文化控制的基輔方面雖是歡欣鼓舞;但自認教會主權遭到侵犯的俄羅斯正教會卻是無比憤怒,除了早已全面凍結與君士坦堡普世牧首區的所有互動,莫斯科方面更揚言:不惜與一意孤行君士坦堡一刀兩斷。...9288 -
大英博物館失竊記:消失的庫房珠寶,與殖民歷史的文物返還爭議
2023-08-17 14:30「大英博物館再度遭竊,是監守自盜或『文物返還』...?」世界最知名博物館之一的大英博物館,在8月16日公告館內的收藏品失竊,並且已開除一名涉嫌竊盜的員工。根劇館方的說法,丟失的藏品是存放在庫房中並未展示、珠寶一類的小型物件,年代從西元前15世紀到近代的19世紀都有,但具體丟失的數量多少?又是哪些文物品項?大英博物館並未多作說明,僅表示全案已通報警方調查中。這不是大英博物館首次發生失竊,過去還有2011年卡地亞鑽戒案、2004年中國珠寶案、2002年希臘雕像案,相關事件也扯上了殖民劫掠、文物返還的爭議。...9258 -
鏡頭背後/西班牙「末日降臨」?狂襲加納利群島的撒哈拉沙塵暴
2020-02-24 17:01「這大概是記憶以來,加納利群島最糟沙塵暴...」位於北非以西、大西洋上的西班牙領地——加納利群島——上個周末以來,遭遇了來自撒哈拉沙漠的沙塵暴狂襲。原本應是渡假天堂的沙灘海島與城市街道,被霧濁的橘黃色沙塵籠罩,彷彿末日電影。伴隨氣候變遷加劇的極端氣候,時速百里的強勁風勢挾帶的高溫沙塵暴,越發頻繁常見。不只陸海空交通大亂,本應迎接節慶高潮的加納利狂歡節也被緊急喊停。但更讓當局擔心的,還有被沙塵暴攪亂的野火撲滅行動。...9253 -
鏡頭背後/我們與標本的距離:英國「反抗滅絕」的佔領抗爭運動
2019-04-23 16:264月23日,英國。「如果我們再不行動,所有自然、人類、生物都會像頭頂上的藍鯨,只能在自然歷史博物館裡變成標本!」22日下午2點左右,英國氣候團體「反抗滅絕」(Extinction Rebellion)的上百位運動抗爭者,無預警快閃佔領了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大廳。在鎮館之寶的藍鯨標本下,「Die-in」臥躺抗議1小時,要求政府即刻重視氣候變遷和物種滅絕危機。...9245 -
被封城遺忘的巨獸?烏干達野生動物園的瘟疫生存危機
2020-04-24 15:55「集合啦!在沒有遊客的動物園...」東非烏干達在全國防疫封鎖之下,當地著名的野生動物教育中心(UWEC),如今正面臨營運資金岌岌可危的困境。從1月以來UWEC的遊客數量就急遽減少,3月底因應疫情而被迫關閉園區,收入斷炊不僅讓員工苦於經濟生活,園內動物的飼育又該如何維持?就成了瘟疫底下茫然的難題。圖為UWEC的飼育員,餵完犀牛之後拔腿快跑的場面。...9228 -
女人不准馬拉松的那些年:艾琳皮珀與遺忘半世紀的歷史長跑
2021-04-29 14:37「致敬那些被歷史遺忘的女性跑者們......」說起女性參與馬拉松的歷史,許多人會直覺想起1967年,偷偷參與波士頓馬拉松的凱薩琳.斯威策(Kathrine Switzer)。當年20歲的她,為進入禁止女人的波士頓馬拉松,以縮寫姓名「K.V. Switzer」報名,騙過主辦單位誤以為她是男性,也成為女性參賽的精神象徵之一。然而事實上,斯威策並非完成馬拉松的首位女性。早在1959年,艾琳.皮珀(Arlene Pieper)就完成了派克峰馬拉松,且從未遭到阻攔。只不過,在短暫的女性運動史中,皮珀被遺忘了長達50年。直到4月26日她在家中過世,才吸引媒體報導、並回顧女性爭取運動權的歷史記憶。...9219 -
強生辭職後的爛攤?英國經濟下行與未解的脫歐協議
2022-07-08 14:19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7日因醜聞纏身、內閣辭職逼宮而宣布下台。目前強生仍以暫代首相的身分,任命新的內閣組成看守政府以確保英國國政運作。強生已承諾在看守期間,政府不會對現行政策做出「重大方向改變」或是「重大財政決定」。...9212 -
用一盤料理代表2023年:日本「今年的一皿」迷你奢華的款待飯糰
2023-12-07 13:16「世間森羅萬象,就在今年的這一盤...」日本每到年末,除了票選年度漢字、年度流行語大賞之外,還有一個用料理象徵整個年度的「今年的一皿」(今年の一皿),選出一盤料理來傳達一整年的社會百態。2023年「今年的一皿」已在本周公布,獲選的是「款待飯糰」(ご馳走おにぎり):在看似普通的飯糰上堆滿豐富華麗的食材,營造出迷你的奢華享受——這是今年度在日本網路社群上蔚為風潮的話題料理,也讓日本國內強力推廣的米食消費,增加更多可能性。「今年的一皿」獎項從何而來?過去又有哪些反映日本社會的精選飲食?...9211 -
反川普的靜音鈕?美國大選辯論「插嘴禁制令」與偏心控訴風雲
2020-10-20 12:3010月20日,美國。「沉默是今晚的訐譙?」已進入倒數14天的2020美國大選,即將於台灣時間本周五上午進行最後一場的總統電視辯論。但在辯論熱身的72小時前,主辦的總統辯論委員會卻突然修改了辯論規則,並加入了「反插嘴靜音按鈕」——根據主辦單位的說明,這項靜音機制只會在「候選人答題第一次申論的2分鐘內」啟動,到了質詢與交叉辯論階段「川普和拜登仍可『自由插話』」——儘管相關對策是因應先前的川拜辯論時態,以「維持辯論節奏與政策內容」為由;但當事人之一的川普總統,卻對臨陣新增規則的作法極不以為然,因此他一方面強調自己「要辯就來沒在怕」,另一方面卻再度質疑總統辯論委員會的主持團隊與辯題設定「全都偏心拜登太離譜」。...9209 -
泥漿滿身的娃娃:阿富汗水災逾342死,極端氣候的脆弱犧牲者
2024-05-14 17:04阿富汗北部5月10日起遭遇豪雨,洪水沖毀至少3,000棟房屋,原本已因連年旱災而相當脆弱的居民生計因此雪上加霜。根據聯合國估計,至少已逾342人死亡,當中至少50名是兒童。另有1,600人受傷、數百人失蹤。阿富汗近年的旱災與水災頻繁,且有愈來愈劇烈的跡象,更令人擔心這個本就脆弱動盪的國家,恐在全球極端氣候之下成為首當其衝的犧牲者。...9200 -
擺脫殖民經濟的關鍵一步?非洲44國簽《非洲大陸FTA》
2018-03-22 12:203月22日,盧安達。非洲44國家領袖,21日在現任非洲聯盟輪值主席國——盧安達——的首都吉佳利,簽署歷史性的《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協定》(AfCFTA),並承諾在「不遠的未來」,全面廢除非洲各國彼此的關稅與貿易障礙,並進一步開放各國貨物、人力、資本的自由移動,已達成非洲經濟共同體的夢想。...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