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封城遺忘的巨獸?烏干達野生動物園的瘟疫生存危機

「集合啦!在沒有遊客的動物園...」東非烏干達在全國防疫封鎖之下,當地著名的野生動物教育中心(UWEC),如今正面臨營運資金岌岌可危的困境。從1月以來UWEC的遊客數量就急遽減少,3月底因應疫情而被迫關閉園區,收入斷炊不僅讓員工苦於經濟生活,園內動物的飼育又該如何維持?就成了瘟疫底下茫然的難題。圖為UWEC的飼育員,餵完犀牛之後拔腿快跑的場面。
UWEC座落於烏干達首都南端的恩德培(Entebbe),從1952年成立以來負責野生動物的救援和保育工作,同時兼具對外觀光以及教育的功能,是烏干達至今仍國際有名的觀光景點;去年就有將近40萬人次的遊客,但從今年1月以來,景況卻大不相同。
受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的衝擊,今年初的遊客量大幅下滑,到3月27日也不得不因應疫情而無奈關閉園區。沒多久,烏干達也下達了全國防疫封鎖令,原本預計14天的封城,卻又往後繼續延長到5月中。
「問題是,我們撐得到園區重啟嗎?」UWEC的營運資金,主要仰賴門票與遊客住宿、教育推廣課程等收入,以及相關專案資金的挹注,但這些資源都被疫情打亂、幾乎是無收入的狀態。UWEC就向《路透社》表示,龐大的動物照顧和人事設備支出,頂多只能再撐2個月。
由於UWEC肩負的任務裡,還包括野生動物的醫療救援保育,因此UWEC更擔憂財政庫存見底,最後受苦的不只是園區工作人員,動物們恐怕也要面臨糧食無以為繼的危機,而定期的獸醫訪查和醫療,未來也不甚樂觀。
同時在非洲多個野生保育團體也發現,開始有盜獵者趁著疫情封鎖的時候出動,在南非被盜獵的犀牛數量短短幾天就增加好幾頭,保育機構和動物中心的機能停擺,連帶也可能製造安全空擋,令盜獵者有機可乘。
UWEC透過網路社群的管道,希望能以遠端「虛擬旅行」的網路導覽方式維持能見度,藉此一方面讓大眾了解UWEC遭遇的問題,或可得到外界的資金奧援。
而在《路透社》的訪查下,卻也觀察到毫無遊客的園區內,動物們似乎過著「頗為愜意」的生活。照顧犀牛的飼育員布蘇魯瓦(Steven Busulwa)語帶興奮地說,現在沒什麼人來打擾,「說不定有機會要生犀牛寶寶啦!」
布蘇魯瓦照顧的23歲白犀Kabira,在眾人苦心等待20年之久,終於和配偶交配,倘若成功的話,「可能一年多過後就會有下一代了。」無可奈何的是,UWEC能不能順利撐到生犀牛寶寶的那一天?
白犀可分為北白犀和南白犀兩個亞種,烏干達曾是牠們棲息繁殖的地區,過去常年來確飽受盜獵之害而瀕臨滅亡;最後一頭北白犀已經在2018年死亡,南白犀分布多在南非,預估至少還有2萬頭,目前在UWEC保育中的南白犀則只有2頭。
餵食完犀牛的布蘇魯瓦,似乎有點打擾到休息中的動物森林之友,提著飼料桶拔腿逃跑。
推薦閱讀

←上一篇
抗疫解藥的洩密商戰?WHO外洩中國「瑞德西韋」失敗實驗
下一篇→
#濕貨市場?耿爽槓上美澳的「中國Wet Market」野味文字戰
作者文章

加薩的和平與隱憂:哈瑪斯人質釋放進行中,但召集武裝人員重返「壓制內亂」

為停火協議歡呼:加薩邁入和平第一階段,但創傷與重建仍是沉重而遙遠的難題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出爐:高市早苗成為自民黨70年來第一位女性黨魁

黑猩猩研究的女性先驅:珍古德的傳奇人生(1934-2025)

喜馬拉雅「炸山煙火秀」爭議:中國藝術家蔡國強與戶外名牌始祖鳥的名聲大爆破

精選2025搞笑諾貝爾獎:日本「斑牛」驅蠅法、蜥蜴吃什麼披薩、小孩喜歡蒜味母乳嗎?
最新文章

加薩的和平與隱憂:哈瑪斯人質釋放進行中,但召集武裝人員重返「壓制內亂」

為停火協議歡呼:加薩邁入和平第一階段,但創傷與重建仍是沉重而遙遠的難題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出爐:高市早苗成為自民黨70年來第一位女性黨魁

黑猩猩研究的女性先驅:珍古德的傳奇人生(1934-2025)

被承認的無土之國:英、加、澳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以色列面臨建國後最大國際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