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2019年普立茲獎出爐,新聞關鍵字:失能的「Code Red」

2019/04/16 轉角24小時

2019年普立茲獎出爐,最受業界肯定的「優異公眾服務獎」由《南佛州太陽-哨兵報》對於帕克蘭槍擊案的追蹤報導與「真相追查」拿下。 圖/《南佛州太陽-哨兵報》
2019年普立茲獎出爐,最受業界肯定的「優異公眾服務獎」由《南佛州太陽-哨兵報》對於帕克蘭槍擊案的追蹤報導與「真相追查」拿下。 圖/《南佛州太陽-哨兵報》

【2019. 4. 16 美國

2019年普立茲獎出爐,新聞關鍵字:失能的「Code Red」

美國新聞界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15日公佈了2019年的年度得獎名單。最受注目肯定的「優異公眾服務獎」,本年度由佛羅里達州的《南佛州太陽-哨兵報》(South Florida Sun Sentinel)拿下,其對於2018年帕克蘭「瑪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校園槍擊事件的即時報導,不僅記錄了這場美國史上最慘高中血案的悲劇始末;長達一年的後續追蹤,更揭穿了帕克蘭警長與學區政府聯手諉過疏失,企圖扭曲血案的事件調查、把事後責任「全盤轉嫁給單一失職校警」的瀆職真相。

2019年的普立茲獎新聞獎項,主要分為三大關鍵字「Code Red」(「紅色警戒」,槍擊案發生後的警方封鎖令)、「葉門」,與「川普帳戶」。

在「葉門」類別,是紀錄葉門內戰慘況的《華盛頓郵報》贏得的「特寫攝影獎」,以及《美聯社》追蹤內戰各方暴行與貪腐的「國際報導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國際報導獎」是兩組得獎者並列:一組即是《美聯社》的葉門追蹤;另一組,則是因揭穿緬甸軍警屠村羅興亞人,而遭到緬甸政府設局誣陷入獄《路透社》記者,瓦隆(Wa Lone)和喬索歐(Kyaw Soe Oo)。(新聞,參見:《揭發緬甸屠殺羅興亞人:《路透社》兩記者遭判7年重刑》

紀錄葉門內戰慘況的《華盛頓郵報》贏得「特寫攝影獎」。 圖/《華盛頓郵報》提供普立茲獎的媒體照
紀錄葉門內戰慘況的《華盛頓郵報》贏得「特寫攝影獎」。 圖/《華盛頓郵報》提供普立茲獎的媒體照

在「川普帳戶」類別,得獎的報導則是《紐約時報》針對川普家族逃稅爭議的「解釋性報導獎」;以及《華爾街日報》針對川普在大選期間,其支持團隊如何透非法轉帳、向性侵控訴者支付遮羞封口費的「國內報導獎」。

至於「Code Red」部分,則是《匹茲堡郵報》因報導2018年10月的「生命之樹猶太會堂槍擊案」,所得到的「即時新聞報導獎」;以及各項目的得獎新聞中,最受業界肯定的「優異公眾服務獎」——《南佛州太陽-哨兵報》對於帕克蘭槍擊案的追蹤報導與「真相追查」。

帕克蘭槍擊事件,指的是2018年2月14日,佛羅里達州布勞沃德郡的帕克蘭市「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Stoneman Douglas High School),遭到除籍學生尼可拉斯.克魯茲(Nikolas Cruz),持AR-15半自動步槍,在校園大樓內瘋狂掃射的大規模槍擊事件。血案當時共造成全校師生17死、17傷,是美國史上死傷最為慘重的高校槍擊事件。

在帕克蘭事件發生之後,負責轄區的布勞沃德郡警長——史考特.以色列(Scott Israel)——曾在記者會上,公開指責警方之所以無法阻止槍手行兇,全都是因為第一個到場的武裝校警斯考特.彼德森(Scot Peterson)「貪生怕死」,「呆立在槍手行兇的教室大樓外『整整待機4分鍾』,呆立見證槍響與師生慘叫而毫不作為。」(當時的指控新聞,參見:《門外的抉擇:佛州校園槍擊案,校警「失能」的致命4分鐘》

帕克蘭槍擊事件,是2018年2月14日,佛羅里達州帕克蘭市的「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遭除籍學生尼可拉斯.克魯茲(Nikolas Cruz),持AR-15半自動步槍,在校園大樓內瘋狂掃射。血案當時共造成全校師生17死、17傷,是美國史上死傷最為慘重的高校槍擊事件。 圖/美聯社
帕克蘭槍擊事件,是2018年2月14日,佛羅里達州帕克蘭市的「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遭除籍學生尼可拉斯.克魯茲(Nikolas Cruz),持AR-15半自動步槍,在校園大樓內瘋狂掃射。血案當時共造成全校師生17死、17傷,是美國史上死傷最為慘重的高校槍擊事件。 圖/美聯社

當時警長以色列的官方說法,是公開指責「員警彼德森竟然『如此懦弱』」,並強調自己與其他警察的努力,才讓警方順利逮捕混入疏散學生群逃亡的槍手克魯茲——但此一說法,卻遭到了《南佛州太陽-哨兵報》的質疑,並傾全報社之力,以10個月的時間突破布勞沃德郡警局與校區的「說謊真相」。

《南佛州太陽-哨兵報》報導,在克魯茲踏入校園、開火殺死第一批學生之前,斯通曼道格拉斯高中內「至少有3名校園保全老師(campus monitor)」目擊克魯茲的武裝威脅,但3名老師明明全都持有通訊裝置,卻沒有一人依照標準程序啟動「Code Red」——緊急封鎖校區,並通報警方,進入全校就地避難的緊急狀態——之中,有的保全曾因性騷擾問題而遭不適任控訴;有的則率先逃命、不顧學生先躲進了衣櫃裡。

之後,當克魯茲大開殺戒的同時,布勞沃德郡警局的緊急報案電話,先是出現轉接瑕疵(手機報案的訊號連到隔壁轄區分局);之後趕來的第一名駐校武裝警察彼德森,又突然前線失能而躲在槍手行兇的大樓外側,直到事件結束。在此過程中,克魯茲已連續自由開火5分32秒,一團混亂的校園內,這才終於啟動了「Code Red」的槍擊案警報。

截止目前為止,事件的經過仍符合警長以色列的說法,即全案最大責任應屬「臨陣失能的警察彼德森」;但《南佛州太陽-哨兵報》調閱通聯記錄後發現——在彼德森就定位的之後,「至少有8名警察馬上抵達槍手大樓外圍...但沒有人挺身而出,所有人都就地掩護,毫不作為地坐視大樓內的校園屠殺。」

當時警長以色列(左)的官方說法,是公開指責「員警彼德森竟然『如此懦弱』」,並強調自己與其他警察的努力,才讓警方順利逮捕混入疏散學生群逃亡的槍手克魯茲——但此一說法,卻遭到了《南佛州太陽-哨兵報》的質疑。 圖/美聯社
當時警長以色列(左)的官方說法,是公開指責「員警彼德森竟然『如此懦弱』」,並強調自己與其他警察的努力,才讓警方順利逮捕混入疏散學生群逃亡的槍手克魯茲——但此一說法,卻遭到了《南佛州太陽-哨兵報》的質疑。 圖/美聯社

事實上,自從1999年「科倫拜校園槍擊事件」後,全美各級執法單位都已修改了行動準則與訓練教範:若遭遇校園攻擊事件,武裝員警的第一優先與反射準則,即「必須搶進槍手所在位置」並「消滅威脅」。

然而地方警長以色列卻涉嫌自行修改內部行動準則,將「『必須』行動阻止槍手」的必須,改成「『可請示』行動阻止槍手」。與此同時,作為轄區指揮官的以色列,在應變過程中遲遲沒有設置前線指揮中心,在缺乏橫向統轄的狀況下,各分局員警亂成一團,甚至連監視器畫面有20分鐘的延遲、以及槍手早已從容逃離現場,都無法有效掌握。因此,當以色列於事發一星期後,公開將所有責任都推給校警彼德森「墊背」,才會產生極具指揮倫理、瀆職與說謊的爭議。

除此之外,《南佛州太陽-哨兵報》也控訴地方校區,對於學校維安的怠忽職守——像是在槍擊案過程中,校園保安沒有人搞得清楚「何時?何地?誰有權啟動『Code Red」;在教室內,原本應該依法淨空牆壁空間,讓學生得以就地掩蔽、增加槍擊生存率的規定,也被塞滿雜物或教具桌椅。種種不以為意的粗心大意,最終都成為了讓克魯茲殺眼的死亡空間。

《南佛州太陽-哨兵報》也控訴地方校區,對於學校維安的怠忽職守——像是在槍擊案過程中,校園保安沒有人搞得清楚「何時?何地?誰有權啟動『Code Red」。圖左為以色列。 圖/美聯社
《南佛州太陽-哨兵報》也控訴地方校區,對於學校維安的怠忽職守——像是在槍擊案過程中,校園保安沒有人搞得清楚「何時?何地?誰有權啟動『Code Red」。圖左為以色列。 圖/美聯社

《南佛州太陽-哨兵報》的追蹤報導刊出後,佛羅里達輿論也極為震撼、悲傷與憤怒,並發現始終否認瀆職疏失的以色列警長,已不是第一次失職應對大規模槍擊事件。於是,在新聞室的強力佐證下,佛州州長德桑提斯(Ron DeSantis)這才於2019年1月對以色列下達「停職命令」。

「這是《南佛州太陽-哨兵報》新聞室裡,處理過最重大、同時也是最令人心碎的新聞故事...我們做的一切,只是希望這份報導能對社會大眾有所貢獻。」在得知獲獎後,《南佛州太陽-哨兵報》的管理編輯黛娜.貝克( Dana Banker)與總編輯茱莉.安德森(Julie Anderson)如此表示:「我們只希望我們的新聞能發揮功用,讓這樣的失能悲劇永不重演。」

2019年普立茲獎的重點項目,還包括「即時新聞攝影獎」——今年由《路透社》紀錄的「中美洲篷車偷渡團(Caravan)」獲得;以及「調查報導獎」——則由《洛杉磯時報》的「南加大駐校狼醫性侵女學生30年」的踢爆追查而得獎。

開心得獎的《南佛州太陽-哨兵報》。 圖/美聯社
開心得獎的《南佛州太陽-哨兵報》。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Announcement of the 2019 Pulitzer Prize Winners

The 2019 Pulitzer Prize Winner in Public Service

Sun Sentinel awarded Pulitzer Prize for Parkland shooting coverage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立陶宛藝術家博納努(Mindaugas Bonanu)的壁畫作品,描繪川普和普丁...

川普與普丁通話結束:協議烏俄停止攻擊能源設施30天,和平前景仍遠

2025/03/19
抗議者在手上塗滿紅漆,象徵塞爾維亞當局「滿手鮮血」。 圖/美聯社

一帶一路工程奪15人命之怒:塞爾維亞逾10萬人抗爭,強人武契奇最大挑戰

2025/03/18
川普下令空襲胡塞軍,圖為一艘船於一未公開地點發射導彈。 圖/歐新社

川普下令空襲胡塞:已知53人死,紅海將恢復航行或是動盪升級?

2025/03/17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大刀不停砍下。 圖/路透社

川普的歐洲酒200%關稅:針對盟友的貿易戰未歇,美國經濟衰退疑慮再起

2025/03/14
這張從俾路支解放軍發布的影片截圖顯示,2025年3月12日,一列火車在從奎達開往...

巴基斯坦火車劫持案:俾路支解放軍炸路劫車,300多名人質已被救出

2025/03/13
3月11日,烏克蘭東部前線的士兵舉著砲彈和「感謝美國援助」的標語。 圖/美聯社

壓力丟回給俄羅斯?美烏會談:烏克蘭接受美國提出30天停火

2025/03/1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