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轉角封面: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新館主

2017/07/14 轉角24小時

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新明星。 圖/路透社
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新明星。 圖/路透社

【2017.07.10-07.14 英國倫敦/一周封面】

轉角封面: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新館主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新館主

你有去過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或看過電影《博物館驚魂夜3》嗎?如果有,那一定對館內中庭大廳上,那具高大的恐龍化石——「Dippy」(梁龍 Diplodocus 的暱稱,當然你也可以翻成「小梁」)——有些印象;然而這個星期,Dippy卻正式卸下了自然歷史博物館的「館主」身份,並把大廳展區的位置,交給了圖片中的這具「藍鯨骨架」。

「我們會很想念Dippy的,畢竟日子久了你與這些標本之間也會有所羈絆。而它又是如此代表性,對於大家來說都是回憶與故事感情。」

博物館的保育生物系主任柯尼什(Lorraine Cornish)對《衛報》表示,Dippy來到英國已有百年歷史,自1979年來也一直是博物館大廳的主角,並成為學校校外教學、課程參觀、觀光旅行、甚至婚紗攝影的重要景點,串起了英國人好幾個世代的博物館記憶。

然而Dippy作為鎮館之寶的存在,對自然歷史博物館來說,卻有那麼一點尷尬——因為Dippy並不是「真的」恐龍,它只是一具還原度很高的樹脂複製品。

博物館表示,Dippy的原型其實是一具在美國出土的梁龍化石。在1899年,一名鐵道工人在懷俄明州發現了它,之後才被蘇格蘭裔的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Andrew Carnegie)買下收藏。幾年過後,當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訪問美國時,也在卡內基的家裡被這句完整度極高的梁龍化石所震懾,於是卡內基才大方送給英國一具「1:1複製品」,並於1905年存放到倫敦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內。

在英國展出的這具複製品,很快地引起各界轟動,並因大眾文化的歡迎而得到了「Dippy」這一親切的小名。不過Dippy的存在,雖然為博物館的科普推廣打響了名氣,但複製品畢竟是複製品,就算工法多麼精細,Dippy也無法真正代表「自然」或「歷史」。因此,在長期的討論下,博物館方面才決定讓Dippy「退休」。

Dippy退休後,將巡迴全國與英國的大家一一道別;而自然歷史博物館主展區的位置,自本周五起,也將由一副巨大的藍鯨骨架(她暫時還沒取暱稱,就叫小藍吧!)補上。

這具25公尺長的藍鯨骨架,是由一條1891年擱淺在愛爾蘭海岸的母鯨所製成。館方表示,新展區的鋪陳將主打「生態保育」的故事,而最為世界上最大動物的藍鯨,其族群見證的故事,更才是屬於當代的自然歷史。

博物館館長迪克森爵士(Sir Michael Dixon)表示,在這條母鯨出生時,全世界的藍鯨族群仍有25萬之譜;但一個世紀後,人類捕鯨業的濫捕濫殺,幾乎逼得藍鯨絕種,到了1966年國際社會達成保育共識前,全世界剩下的藍鯨可能不到千條。

「幸好再禁捕復育之後,藍鯨的族群數量又重回了2萬條左右,並正朝安全數量緩步邁進...我想這是一個很令人驚奇的故事,並證明了人類是如何能影響自然的永續性——而這樣的故事,正是當下的我們迫切所需的典範。」

▌更多第一手國際新聞:

〈轉角國際〉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2025年2月26日,一名支持歐盟的人士在倫敦英國議會外揮舞歐盟旗幟。 圖/歐新...

當歐洲必須團結以求「戰略自主」:英國正在走回歐盟嗎?

2025/05/16
柏林街頭的一幅畫著川普的塗鴉。 圖/歐新社

美中關稅戰還有未爆彈?美國對中課稅仍然最高,90天後關稅可能再增

2025/05/13
新教宗良十四世,從陽台向廣場上等待的民眾揮手致意。 圖/法新社

天主教會改革的延續:新教宗良十四世的名號意義與首次演說

2025/05/09
選舉新教宗的秘密會議(Conclave),已經在5月7日下午於西斯汀教堂正式展開...

誰是下一位追隨上主榜樣的牧者?選舉教宗的秘密會議正式展開

2025/05/07
梅爾茨輸掉第一輪投票,這是1949年德國恢復民主76年來,首次總理候選人在國會選...

德國不穩定的聯合政府:梅爾茨第二輪才當選總理,76年來輸掉任命投票的第一人

2025/05/07
巴基斯坦的穆札法拉巴德市,建築物遭印度飛彈攻擊成了廢墟。 圖/美聯社

印度「辛杜爾行動」復仇:飛彈砲轟巴基斯坦境內造成19死,喀什米爾危機升級

2025/05/0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