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哥薩克嘲諷沙皇普丁:烏克蘭傳奇的「現代抗俄名畫」?

2022/03/14 瓦堡學院

(圖1)烏俄戰爭開打後,兩張後面結構相似的圖片在網路上流傳,其一就是這一張19世...
(圖1)烏俄戰爭開打後,兩張後面結構相似的圖片在網路上流傳,其一就是這一張19世紀由俄羅斯畫家列賓的名作《扎波羅熱哥薩克致土耳其蘇丹的回信》。而這一張具有象徵意義的圖片素材與烏俄戰爭又有什麼歷史關係? 圖/維基共享

文/戴郁文、王健安

從今年2月,俄羅斯領導人普丁出兵攻打烏克蘭至今,兩張畫面結構相似的圖像在網路社群平台廣為流傳。其一是19世紀俄羅斯畫家列賓(Ilya Yefimovich Repin)的名作《扎波羅熱哥薩克致土耳其蘇丹的回信》(以下稱《致土耳其蘇丹》,見圖1),該畫重心集中在正中央、正在向蘇丹回信的書寫員身上,一群哥薩克人或坐或站,幾乎無一例外地對此大笑,彷彿可以聽到穿透畫面的笑鬧聲音。這幅畫向來被視為描繪哥薩克人的標誌性作品,在烏克蘭語及俄羅斯語社群廣為人知。

另一張圖則名為《致沙皇普丁》(Letter to Czar Putin),是一群現代烏克蘭軍人打扮的男子,模仿《致土耳其蘇丹》刻意擺拍的照片(見圖2)。畫面看似隨興,實則掌握了《致土耳其蘇丹》的重點與神髓:一群人圍繞著中央的書寫者,彷彿全員都在笑鬧中集思廣益,認真對待這封有趣的信件,明明身處戰場,卻充滿樂不可支的氛圍。

《致沙皇普丁》真正的拍攝視角,應由照片畫面右下的相機取得,只是近日網傳的是這一張側拍照片。可以看到拍攝者用心佈置一些鮮明標誌,包括人物姿態、穿著不一甚至打著赤膊的裝扮,加上後方幾支藍黃相間的旗幟,可輕易辨識出畫面要致敬的對象。據傳,這張《致沙皇普丁》的拍攝時間應為2014年,已在網路流傳數載,近日因烏俄戰爭再度受到注目,儼然成為激勵烏克蘭愛國精神、或是支持烏克蘭抗戰的一種視覺語言。

之所以選用古典圖像《致土耳其蘇丹》為素材,背後自是涉及一段漫長複雜的歷史,以及現代文化如何將哥薩克人作為一種文化圖騰,不斷轉譯借用的過程。

(圖2)與圖1對比之下,另一張在網路上流傳的是據傳在2014年拍攝的《致沙皇普丁...
(圖2)與圖1對比之下,另一張在網路上流傳的是據傳在2014年拍攝的《致沙皇普丁》:一群現代烏克蘭軍人打扮的男子,模仿《致土耳其蘇丹》刻意擺拍的照片。 圖/Twitter

▌哥薩克人:帝國邊境的小小亂源?

所謂的哥薩克人,指涉一群居住在聶伯河、頓河下游一帶(約莫於今日的烏克蘭東部地區)的勢力。大致而言,他們是由當地的遊牧族群,加上周邊國家的逃難者或農奴集結而成,自14世紀左右零星出現在文字紀錄中。哥薩克人有著相對周邊國家鬆散的聯盟組織,不時向外侵擾附近城鎮或貿易商隊,就連鼎盛一時的鄂圖曼帝國也是束手無策。

16世紀,從莫斯科發跡的俄羅斯帝國,在併吞周圍大小公國、以及曾經令人恐懼的蒙古人後,成為波蘭以東的另一股強大勢力,信心滿滿地繼續往黑海方向邁進。而在東地中海,自從鄂圖曼帝國征服君士坦丁堡以及整個埃及之後,也將目光望向黑海沿岸區域,準備實現征服全世界的天命。兩大帝國最早在1568年時,於窩瓦河一帶爆發戰爭,自此開啟雙方後來長達四個世紀的競爭。

17世紀下半,衰弱的波蘭立陶宛聯盟在東歐地區留下大片權力真空地帶,為急於擴張的俄羅斯和鄂圖曼提供絕佳的機會。雙方在1670年代相繼抵達聶伯河岸地區,毫無意外的,在此生活的哥薩克人成為他們爭相吸收的力量。1676年,俄羅斯和鄂圖曼在此開戰,哥薩克人也捲入其中,這才有了《致土耳其蘇丹》所預設的歷史舞台。

當時的鄂圖曼蘇丹穆罕默德四世(Mehmed IV),是帝國史上戰功彪炳的統治者。他征服了整個巴爾幹半島,甚至在1683年興兵圍攻維也納,換言之,1676年的鄂圖曼帝國正處於國力巔峰時期。聶伯河旁的哥薩克人對鄂圖曼帝國而言,只不過是邊境的小小亂源。

哥薩克人指涉一群居住在聶伯河、頓河下游一帶的勢力。從左到右圖分別為:1890年代...
哥薩克人指涉一群居住在聶伯河、頓河下游一帶的勢力。從左到右圖分別為:1890年代的西伯利亞哥薩克人、1884年的扎波羅熱哥薩克人以及1990年代初期來自奧倫堡的哥薩克軍官。 圖/維基共享

圖為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 圖/維基共享
圖為1683年的維也納之戰。 圖/維基共享

▌「來舔我們的屁股吧!」

列賓根據兩封19世紀左右發現的哥薩克人回函副本,他相信,在1676年戰爭時期,鄂圖曼蘇丹曾試圖招安哥薩克人,而後者則以粗野的文字回復。蘇丹先是無比威儀地向哥薩克人宣說:

我,蘇丹,穆罕默德之子,日月的兄弟,上帝之孫與代理者;天下的王,馬其頓、巴比倫、耶路撒冷、上下埃及諸王國的統治者,萬王之王,萬物之統御;超凡無敵的騎士;耶穌基督墳前忠誠的守護者;神欽點的代理人;穆斯林的希望和慰藉,基督徒的主宰和偉大的保護者。我命令你們,扎波羅熱哥薩克人,無條件地向我投降,放棄一切干擾我的攻擊!

——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

左圖為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右圖為哥薩克首領伊萬.瑟科。 圖/維基共享
左圖為土耳其蘇丹穆罕默德,右圖為哥薩克首領伊萬.瑟科。 圖/維基共享

哥薩克人故意模仿蘇丹的體例,極盡嘲諷地辱罵回應,其中一個版本如下:

你這土耳其撒旦、媽的魔鬼兄弟朋友、路西法欽點的秘書!你算哪門子騎士?魔鬼拉屎,你和你的軍隊就吃屎。你不配讓基督徒之子臣服;我們無懼你的軍隊,陸上和海上我們都和你戰。你這巴比倫打雜的、馬其頓弄輪子的、耶路撒冷作酒的、亞歷山卓剝羊皮的、上下埃及管豬的、亞美尼亞蠢豬、韃靼色鬼、卡緬涅茨劊子手、波多里亞賊仔、撒旦的孫子、全陰陽界的小丑、我們真主面前的傻蛋、豬嘴、馬屁、屠夫的狗、沒受洗過的腦門,願魔鬼炊你的屁股!

這就是哥薩克人的答覆,你這個噁心的唾沫!你沒資格統治真正的基督徒。我們不知道現在是幾年幾月,因為我們沒有日曆,反正月亮在天上、年份載於書中,你應該過著同樣的日子,所以來舔我們的屁股吧!

——哥薩克首領伊萬.瑟科,與全體扎波羅熱哥薩克頭目

(圖3)《致土耳其蘇丹》局部人物特寫,有些笑得人仰馬翻,中間為笑到流淚的男人。 ...
(圖3)《致土耳其蘇丹》局部人物特寫,有些笑得人仰馬翻,中間為笑到流淚的男人。 圖/維基共享

這文意直白、酣暢淋漓的挑釁回應,為後人津津樂道。信件內容的強烈風格,與列賓畫中的場景極為相應,他生動描繪哥薩克人腦力激盪、口沫橫飛的瞬間,一夥人大概被自己的創意逗樂,笑得人仰馬翻,眼淚直流(見圖3),面對實力懸殊的勁敵,沒有顯露絲毫焦躁與恐懼,反而以笑聲交織出哥薩克人的自由精神。令人想起挑戰巨人的大衛,但哥薩克人更加粗鄙討喜、颯爽豪氣。

不過,在那次戰爭中,哥薩克人是否真的有寫過那封回信?現代普遍觀點傾向認為,兩個版本的回信應該都是基於想像的晚期仿作,或許有其歷史背景上的合理性,但從未發生過。不過無論信件是真是假,著實提供一則關於哥薩克人的趣味側寫,而《致土耳其蘇丹》讓此形象瞬間鮮活許多。

1676年之後,俄羅斯與鄂圖曼持續上演各種大小戰爭。眾所皆知,鄂圖曼人節節敗退,接連讓出聶伯河右岸、克里米亞半島,最後是整個巴爾幹半島。在此過程中,哥薩克人一直是俄羅斯帝國的重要助力,處處可見其身影。

1812的哥薩克人與哈薩克人之戰。 圖/維基共享
1812的哥薩克人與哈薩克人之戰。 圖/維基共享

1844年,列賓在北頓涅茨河畔的楚胡伊夫出身(Chuhuiv位於烏克蘭境內,離哈爾科夫不遠,曾是哥薩克人的主要活動範圍),父親是一位退伍老兵。年輕時前往聖彼得堡藝術學院學習,後來成為影響俄國藝壇的重要畫家。或許是成長經驗,讓他在1878年輾轉得知這封信件時,便著迷不已,在其畫出的草圖(見圖4),已經可清楚見到他依據信件內容,建構出一群哥薩克人聚集大笑的場景。

隨後列賓開始研究哥薩克的風俗習慣、歷史服飾、裝備武器等,經過十餘年的工作,於1891年與1893年完成兩個不同版本的《致土耳其蘇丹》,現分別收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The State Russian Museum) 與烏克蘭哈爾科夫藝術博物館(Kharkov Art Museum)(見圖5),兩幅圖像的筆觸與畫面安排稍有不同。近日網路流傳的,較多是俄羅斯館藏版。

列賓完成畫作的當下,俄土兩國之間暫無戰火,但長久以來的競爭,加上持續不斷的地緣衝突,兩國之間始終保持著對立關係。列賓描繪的哥薩克人,大肆嘲笑了鄂圖曼的過去與現在,因為正是在穆罕默德四世期間,鄂圖曼帝國由盛轉衰,在俄羅斯的攻擊下節節敗退。雖然這可能並非列賓本意,但《致土耳其蘇丹》確實蠻契合俄羅斯當時的氛圍,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以罕見的高價買下1891年的版本。

(圖4)列賓在1878年畫出的草圖,建構出一群哥薩克人聚集大笑的場景。 圖/維基...
(圖4)列賓在1878年畫出的草圖,建構出一群哥薩克人聚集大笑的場景。 圖/維基共享

(圖5)圖為烏克蘭版本的《致土耳其蘇丹》。 圖/維基共享
(圖5)圖為烏克蘭版本的《致土耳其蘇丹》。 圖/維基共享

俄羅斯致敬版,《蘇聯游擊隊回信給希特勒》(Nikolai Solomin,197...
俄羅斯致敬版,《蘇聯游擊隊回信給希特勒》(Nikolai Solomin,1978-1980,Institute of Russian Realistic Art)。 圖/Institute of Russian Realist Art

▌成為經典的哥薩克人形象

列賓的《致土耳其蘇丹》已成為經典圖像,在這段歷史「由傳說邁向史詩」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僅形塑了現代文明看待哥薩克人的方式,甚至成為「自由奔放、無所顧慮」形象的摹本,啟發了難以計數的致敬作品。

知名戰略遊戲《歐陸風雲IV》(Europa Universalis IV),就曾以哥薩克人為主角發行擴充資料片。從宣傳影片到主視覺畫面,都直接引用了列賓的人物造型或信件文句(參考影片)。另一知名遊戲《巫師3》(The WItcher 3)的資料片《石之心》(Hearts of Stone),也以列賓的哥薩克人形象,創造出名為毆吉爾德與野豬軍團的角色,他們表面上是國家軍隊,實則是隨處劫掠的武裝勢力(見圖6)。軍團內大部分人物,都留著八字鬍,以及一縷梳向側邊的長髮。從《巫師3》衍生的線上卡牌遊戲《昆特牌》,進一步借用了《致土耳其蘇丹》的圖像結構與元素,重現野豬軍團聚集玩樂的樣貌,更加直接證明了創作團隊的靈感來源(同見圖6)。

《致土耳其蘇丹》複雜的歷史背景,令俄羅斯和烏克蘭各自找到了可借用的成分,時常以此作為敘事工具。例如俄國文化部資助電影《戰國群雄》(Taras Bulba, 2009),雖然重現《致土耳其蘇丹》的一幕, 但整部電影的敘事方式,實為藉由哥薩克人的故事,宣揚烏克蘭為俄羅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導演直接挑明:

「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都會明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是一個民族 ─ 而敵人來自西方。」

這樣的歷史敘事遭到烏克蘭民族主義者強烈抗議

「俄羅斯歷史沒有英雄,他們在借用別人的英雄。」

(圖6)左圖為從《巫師3》衍生的線上卡牌遊戲《昆特牌》,進一步借用了《致土耳其蘇...
(圖6)左圖為從《巫師3》衍生的線上卡牌遊戲《昆特牌》,進一步借用了《致土耳其蘇丹》的圖像結構與元素;右圖為《巫師三》以列賓的哥薩克人形象,創造出名為毆吉爾德與野豬軍團的角色。軍團內大部分人物,都留著八字鬍,以及一縷梳向側邊的長髮。 圖/維基共享

(圖7)圖為辛普森家庭借用列賓的圖像風格,創作時間不明。 圖/辛普森家庭
(圖7)圖為辛普森家庭借用列賓的圖像風格,創作時間不明。 圖/辛普森家庭

(圖8)圖為2014發布在臉書的圖片,穿著烏克蘭傳統及現代士兵服飾的擺拍照,主題...
(圖8)圖為2014發布在臉書的圖片,穿著烏克蘭傳統及現代士兵服飾的擺拍照,主題是寫信給普丁。 圖/Військо Українське.Воїни Світла臉書

比起俄羅斯觀點的轉譯,近年受到2014年克里米亞戰爭及此刻烏俄戰爭影響,以《致沙皇普丁的信》為主題的致敬之作反倒更廣為流傳。除了本文開頭提及的照片,還有其他許多擺拍、角色扮演、行動劇或帶入現代元素的圖像(見圖7、圖8、圖9),當然也出現不少套用經典體例、寫給普丁的信。

一個由烏克蘭電影工作者組成的民間組織Babylon'13,甚至在2014年舉辦過寫信大會,聲稱優勝內容會被認真抄寫在信紙上,寄到克里姆林宮。他們還特別拍了一支片(見下方影片),重現經典畫面,並照樣造句「如果你,賤人,來這裡,我們會踢你屁股。」

在列賓的時代,哥薩克人深受大眾的同情,列賓也抱持著浪漫主義式的崇拜在創作。他在1880年曾說過

「世界上沒有其他人,可以像他們(哥薩克人)那樣,深刻理解何謂自由、平等與博愛。」

就嚴謹的史學角度來看,列賓的《致土耳其蘇丹》或許不夠真實,但在漫天戰火下,哥薩克人的無所畏懼確實成了激勵人心的典範,讓今日烏克蘭人,以及支持烏克蘭的民眾,更能在極度壓力中,堅定守護著其所深信的理念與家園,嘲弄那個帶來莫大威脅的俄羅斯入侵者。如今,烏克蘭人的堅毅也令世界動容。當防衛蛇島烏克蘭士兵對著俄羅斯軍艦大喊「Go Fuck Yourself」時,腦海中浮現的,不知是否也是那群哥薩克人的豪邁笑容?

(圖9)2018 年烏克蘭最高議會舉辦一場cosplay,借用列賓的圖像風格,創...
(圖9)2018 年烏克蘭最高議會舉辦一場cosplay,借用列賓的圖像風格,創造寫信給普丁的場景,為了強調荒謬,他們用鵝毛筆隔著塑膠膜書寫文件。 圖/Twitter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下戰場的帕維爾:一個「俄國小兵」入侵烏克蘭的故事

從《地下社會》到普丁崇拜?庫斯杜力卡「入侵烏克蘭」問題

被通緝的抗俄義勇兵:南韓「戰鬥型網紅」烏克蘭私戰風暴

瓦堡學院

利用記憶與視覺,穿梭時間與空間的界線。作者為王健安、戴郁文,FB:「祝大家文藝復興 The School of Warburg」、IG:@warburg.tw

作者文章

耶穌會博學家基爾學的肖像,與其著作《地下世界》中的地球內部結構插圖。基爾學贊成透...

科學、教育、傳福音:17世紀歐洲耶穌會的「數學驚奇」

2024/03/05
左起:1915年美國《塔科馬時報》的中國龍圖像、《花木蘭》動畫電影中定稿的木須龍...

木須龍的前世今生:西方視角下的「中國龍」圖像

2024/02/07
木須龍就是《花木蘭》的重要視覺符號。如此關鍵又出色的角色設計,究竟從何而來? 圖...

威力無比、歡樂無限:符合中國文化又獨樹一幟的木須龍

2024/02/07
《教宗葛利果十三世徽紋集》當中版畫,為何特定繪製巨龍,圍繞在頗有時代意義的風之塔...

教宗的「風之塔與銜尾龍」:16世紀科學革命時代的飛龍圖像

2024/02/07
左為《著名的耶穌會羅馬學院博物館》(Romani Collegii Societ...

大象背著方尖碑?羅馬「密涅瓦方尖碑」與歐洲的象圖騰

2023/06/27
圖左和圖右分別為拿破崙紀念幣的正反面,圖中則為1814年在巴黎楓丹白露宮簽署退位...

硬幣鑄造的歷史記憶:「拿破崙紀念幣」與聖赫勒拿島的故事

2023/05/22

最新文章

薩伊德多次在《音樂的極境》中指出古典音樂名家的演出未臻理想之處,世界三大男高音之...

大牌音樂家一定讚?拒絕迷思、超越舞台的薩伊德樂評《音樂的極境》

2024/11/22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電影《福田村事件》於2024年11月15日,在臺灣電影院公開上映。 圖/《福田村...

《福田村事件》的再思考:日本終於看見「轉型正義」展露曙光

2024/11/15
陳永森,《獅貓八美嬌》, 1975,膠彩、紙本,70 × 124公分,私人收藏。...

名揚日本的台灣畫家陳永森:映照戰後膠彩發展的創作人生

2024/11/14
到「現人神」(あらひとがみ)是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個過去曾經有過的信仰,隨...

#現人神: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見人如見神?

2024/11/13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