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農莊》出版80周年:喬治.歐威爾最暢銷作品與妻子艾琳的「隱形貢獻」
編按:本文為《喬治.歐威爾之妻的隱形人生》(黑體,2025)書摘,此為英國作家歐威爾妻子艾琳.歐肖內的人物傳記,她不僅是配偶,更是才華出眾的知識分子,也是歐威爾創作背後的功臣。然而歐威爾針砭極權、戰爭與自由,艾琳的身影和功勞卻在他的文字和後世傳記中被「抹除」,膾炙人口、老少皆宜的《動物農莊》即是如此。
2025年8月17日適逢《動物農莊》出版80周年,本文一窺該書寫就的背景氛圍,盼能補全文學史上一個珍貴片刻的完整性。
歐威爾決定要寫一篇文章,抨擊史達林背叛了俄國革命,並實施了新的獨裁統治。艾琳認為這是個糟糕的主意,俄國正在幫助他們對抗德國,眼下沒有人想要破壞結盟。在他們冷冰冰的臥房裡,兩人討論著應該做什麼,「儘管兩人都過著無比艱辛的生活,」莉迪亞指出,「就在基爾伯恩這間公寓裡生出了《動物農莊》的靈感。」
艾琳建議寫成小說,就像她喜愛的那類動物寓言,而且一度想要自己來寫。而當他動筆之後,她「馬上就知道這本書會成功」,萊蒂斯回憶道。每天晚上,歐威爾會把他這天寫完的部分念給她聽,接著兩人討論;每一天,艾琳到食品部工作,就跟朋友分享最新的故事連載,討朋友歡心,「我們在喝咖啡時,她就會引述其中幾個部分,實在令人興奮不已。」
動物農莊在三個月內寫成,這本寓言傑作影射著俄國革命如何在史達林為首的新領導菁英底下,凝聚成威脅人民性命的獨裁政權,同時就像艾琳在托爾金的教導下所學到的,這樣的童話寓言故事本身也是相當完美的故事。一頭名叫少校(Major)的老豬(代表卡爾.馬克思〔Karl Marx〕的角色)做了個夢,夢見農莊裡的動物有一天會從剝削他們的人類手中奪回自身生命的控制權,然後過著彼此平等、和諧的生活。在少校死後,其他的豬(代表托洛斯基與史達林等角色)帶領所有動物發起革命,要從奴役中解脫。動物們透過各種口號團結起來,例如「四隻腳就是好,兩隻腳就是壞」,努力不懈建立起新社會。
但是漸漸地,隨著豬群鞏固了自己的權力,便採取了他們所驅逐的人類曾用過的手段;口號變了,歷史也改寫了,豬穿上了人類的衣裝,開始用兩隻腳走路、抽菸斗。豬利用狗建立起邪惡的秘密警察幫助他們維護權力,將小狗從母親身邊帶走,訓練他們否定自己熱心善良的本性。到最後,過往的權力關係又重新建立起來,只不過從人類菁英換成了豬,因為「動物皆平等,但某些動物比其他更平等」。(All animals are equal, but some animals are more equal than others.)
▌風格轉變的原因
《動物農莊》在歐威爾的所有作品中是個異類,有一整群角色,而不是只有一個主角做為歐威爾的替身。貓兒身形靈活而不可靠,漂亮的馬為了緞帶和糖而投靠敵方;驢子班傑明(Benjamin)看著整體大業,陰鬱中帶著溫和的放任;負責拉馬車的馬叫做拳師(Boxer),耳根子軟,就是勞工階級的化身,最後工作到把命都丟了。
這番政治上的抽絲剝繭,相當精準破解了對俄羅斯人民的騙局以及史達林專制政權中的惡毒與虛偽。不過這本書的結構漂亮,敘事的語調更是與歐威爾其他作品全然不同:帶著同情地近距離觀察點出角色的缺點,同時帶著幽默與異想天開。這些動物並非愚蠢、偏執或冷酷,而只是他們自己,只不過有人看出來了。
再一次,正如在歐威爾結婚之後,他的朋友相當驚訝於他作品風格的轉變。理查.里斯無法理解歐威爾是如何發現自己體內「那根充滿了幻想、幽默和溫柔的血管」,他的出版商弗雷德.沃柏格也驚呼著這本作品有多麼傑出。只是,這位「總是寫出偏灰暗小說的作家,主角總會表現出作家個人性格的某些面向,卻突然長出翅膀成為了詩人」,到底怎麼一回事,他實在想不到,他寫道:「畢竟,在歐威爾先前的作品中並沒有什麼跡象顯示他有能力寫出這般高明的作品。」兩人都找不到這次值得讚賞的成就背後的因素。
但是,托斯可.費維爾清楚看見了艾琳在背後的身影:「經常有人評論,《動物農莊》和歐威爾其他作品並不相同,是一本絕佳的諷刺小品……」這是因為,他繼續說明,歐威爾有與人討論,「在他寫作時和他的妻子討論,據說是一步接著一步,艾琳和他會在床上笑著討論……如果說《動物農莊》故事中的輕描淡寫和收放都做得如此出色(幾乎『不像歐威爾』),我想有部分的功勞是艾琳在談話中的影響力,以及她那份聰明又幽默的才華發揮了畫龍點睛之效。」
不過這不僅僅是「談話中的影響力」,這本書在形式上寫成了寓言、小說、諷刺作品,都是艾琳的主意。她引導著他轉換方向,不要針對史達林和獨裁體制寫一篇批評文章。接著,城市遭受轟炸期間兩人躺在床上取暖時,便一同構思作品。在《動物農莊》中,她的心理思考深度與同情再加上他的政治見解,於是造就了傑作。
看看歐威爾多麼費力想掩蓋她的參與,或許就是最強力的證明。過了很久之後他跟一位朋友提到,艾琳「甚至幫忙構想了」這本書,這是偷竊並抹消的一種手法:感謝某人的微小貢獻並抹消更重大的功勞。一位傳記作者刪除了「甚至」兩字也沒有加上刪節號,藉此抹除了他自己刪減的痕跡,因為「甚至」二字就是謊言的「暴露關鍵」:在書面上就等同於避免眼神接觸或者搔搔耳後。
她的朋友知道真相,但是說得很謹慎,才不會減弱了他的成就,萊蒂斯就說:「有些認識艾琳的人覺得,《動物農莊》的簡潔與優雅文字或許有一部分是受了她的影響。」莉迪亞則寫道:「我在某些章節中可以認出艾琳的幽默感影響,或許是她直接建議,又或許是喬治無意間學到了他妻子談話與看待事情中的機智,總之就是造成了這種關聯。我個人相當確信艾琳應該默默、間接參與了《動物農莊》的創作過程。」
在「冷冰冰的二樓臥房」寫作《動物農莊》對艾琳來說很有趣,但是隨著冬去春來,又進入夏天,拒絕信越堆越高,沒有出版社願意碰一本這樣批評史達林的小說,就算是寓言也不行。
作者:安娜.方德
譯者:徐立妍
出版社:黑體文化
出版日期:2025/08/06
內容簡介:他是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她卻被遺落在歷史的陰影中。1936年,喬治.歐威爾與艾琳.歐肖內西結為連理。她與他並肩投入西班牙內戰,為他打理家務、編輯手稿、啟發了他的創作手法,甚至為解救他的性命奔波勞碌,卻在他的文字和後世傳記中被「抹除」了。本書為澳洲知名作家安娜.方德結合真實史料、書信與文學想像的創新之作。她在細讀六本歐威爾傳記後,意外地發現了艾琳的身影。方德透過諸多史料重構這段鮮為人知的婚姻故事;她也用小說情節補白歷史缺漏,遊走在非虛構和虛構寫作之間,並以夾敘夾議的書寫策略,深入探討男性作家與妻子、父權體制與女性的權力關係。這部跨文體的傑作,與其說是為艾琳作傳,不如說是一場文學的補寫,一種對女性失聲的深刻質問。
責任編輯/王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