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禁談「成吉思汗」?中國審查法國蒙古展...被收緊的草原民族敘事

2020/10/17 轉角說

「成吉思汗」踩在了中國哪條的紅線上? 圖/蒼郎與白鹿;繪師:生賴範義
「成吉思汗」踩在了中國哪條的紅線上? 圖/蒼郎與白鹿;繪師:生賴範義

主持人/編輯七號、八號

「是草原的父親,還是『中華兒女』?」法國南特的歷史博物館本周突然對外宣布:與中國蒙古博物院跨海合作的成吉思汗與蒙古歷史展覽,本因疫情已延至2021年春,但由於中國當局將「審查的手」伸入、試圖干預展出的歷史內容,不得不將展覽一口氣往後延期3年。南特館方表示,中國國家文物局不只禁止展覽出現「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等字眼,對於文宣與地圖也多有干涉。消息一出,隨即引發以事主國法國為首的歐陸國家反彈,輿論也聲援「支持南特館方捍衛立場」。

過去半年來,隨著中國收緊針對內蒙古地區的語言與教育政策,要求政治、歷史等課程內容,不得以蒙古語教授,需加強「漢語教學」,普遍被認為是中國又收緊的另一少數民族政策。但為何中國官方不願他國展覽裡,出現「成吉思汗」等詞語?這踩在了中國哪條的紅線上?至今仍是蒙古族凝聚象徵的成吉思汗,對於當代蒙古族人來說,具體帶有怎樣的共同體想像?

▌請點閱下方收聽

重磅廣播"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重磅廣播 – 194.禁談「成吉思汗」?中國審查法國蒙古展...被收緊的草原民族敘事

內蒙古鄂爾多斯成吉思汗陵附近的那達慕會場,蒙古族傳統馬術表演。 圖/新華社
內蒙古鄂爾多斯成吉思汗陵附近的那達慕會場,蒙古族傳統馬術表演。 圖/新華社

▌法國的成吉思汗展怎麼了?

位於法國南特的「布列塔尼公爵城堡歷史博物館」(Chateau des ducs de Bretagne history museum),與中國內蒙古博物院合作的成吉思汗蒙古展覽,最初原定於10月17日開幕。但由於歐陸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蔓延不斷,展覽本已決定延期至2021上半年,不料本周卻又宣告不得不延期3年。

「我們之決定喊停,是本著所應該堅定捍衛的人類、科學與道德價值。」法國南特館方在公開聲明中表示,儘管過去幾年與內蒙古博物院的交涉溝通良好,但近來卻因為中國國家文物局針對展覽內容陳述的干涉。中國官方除了表明希望展覽不得使用「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等詞彙,對於文宣品、展覽地圖等內容呈現,也都有所干涉。

「這樣存有偏差的蒙古文化重寫,是為了符合(中國的)新國族敘事...」南特館方在聲明如此表示,並公布展覽將延至2024年10月,以便在既定的館方立場之下,重新調整安排展覽。

中國官方伸手介入外國對於蒙古相關的歷史展覽,南特館方的立場也隨即在社群網路上獲得諸多法國、德國等歐陸學術界的支持。

「這樣存有偏差的蒙古文化重寫,是為了符合(中國的)新國族敘事...」 圖/法新社
「這樣存有偏差的蒙古文化重寫,是為了符合(中國的)新國族敘事...」 圖/法新社

▌成吉思汗與中國民族論述的內在焦慮

為什麼中國官方會對於「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關鍵字如此在意?原因仍出於中國極欲掌握歷史詮釋的話語權。

成吉思汗原名鐵木真,1162年初生於漠北草原的斡難河地區(現今蒙古國境內的肯特省),在歷經早年的爭戰與合縱連橫之後,1206年鐵木真成功統一了蒙古各部成為共主,得到群王們的尊號「成吉思汗」,成為大蒙古汗國的皇帝。也就是這個空前絕後的蒙古王者,讓蒙古族的共同體意識由此而生,即使是成吉思汗走入歷史之後,跨越了數百年的時空,至今依然是蒙古人心目中的精神象徵。

空前絕後的蒙古王者,讓蒙古族的共同體意識由此而生。圖為美國加州聖荷西一間博物館,2010年關於成吉思汗的展覽。 圖/維基共享
空前絕後的蒙古王者,讓蒙古族的共同體意識由此而生。圖為美國加州聖荷西一間博物館,2010年關於成吉思汗的展覽。 圖/維基共享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成吉思汗紀念館。 圖/路透社
蒙古國首都烏蘭巴托的成吉思汗紀念館。 圖/路透社

然而這樣的民族想望,卻與當代中國統治的民族論述有所矛盾。大中華意識的架構下,主張的是將所有族群吸納到漢人文化中心——成吉思汗的子孫,必須是「炎黃子孫」;而邊疆少數族群仍存在有「離心離德」的歷史情懷,對於中國統治者而言也是芒刺在背的政治不安。因此成吉思汗、蒙古帝國的關鍵字,才會引發起中國官方失去話語權的內在焦慮。

不過選擇在近期的法國展覽出手,卻也令外界引發不少中國對於內蒙古政策的敏感聯想,例如今年有關內蒙古教育措施的爭議,中國政府擬強化學童的漢語教學,讓不少內蒙古民眾憂慮:蒙古文化的消逝是否正在加速?這也是在南特博物館事件之後,歐美新聞媒體留意到的中國當局緊縮風向。

2016年,內蒙古小學生們在呼和浩特市烏蘭夫紀念館演唱革命歌曲。 圖/新華社
2016年,內蒙古小學生們在呼和浩特市烏蘭夫紀念館演唱革命歌曲。 圖/新華社

中國對於成吉思汗精神象徵的內在焦慮,同時也牽涉到長久以來漢人本位史觀的影響;對於蒙古帝國、以及所謂的「元朝」想像,即使是專業史學家也都曾有過強烈的漢民族意識解讀,對蒙古「低文明」的刻板印象。即使是具備漢學研究傳統的歐洲,儘管在東方學、支那學、乃至於蒙古學範疇的認知裡,或多或少與中國的取徑有所不同,但也並非沒有傳統觀念的束縛。

只是歷經常年東西方的研究以後,對元帝國、蒙古帝國的歷史討論,也逐漸翻轉從世界史的角度審視,而能擺脫過去囿於民族主義的偏見,重新認識這個在13世紀席捲歐亞大陸、堪稱空前絕後卻又曇花一現的帝國。

——本集內容特別感謝轉角國際專欄作者島夫提供協力,更多蒙古專文請參考:島夫專欄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推薦閱讀

草原沒有墓碑:蒙古族怎麼替成吉思汗「掃墓」?

內外蒙古兩樣情:一面兩體的「獨立」與「自治」

蒙古帝國的遺緒:一個新年,各種表述

蒙古小孩怎麼養:蒙漢民族搶破頭的「蒙古族幼兒園」?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IPC)嚴正警告,加薩瀕臨飢荒狀態長達22個月,最近更...

以色列否認加薩飢荒問題:英法揚言承認巴勒斯坦國,川普敦促「餵飽加薩人民」

2025/07/30
釋永信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爭議,1990年代職掌少林寺以來,就接連有商業利益紛爭和...

方丈金身失效?中國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的金錢與性醜聞被調查,少林CEO紅塵爭議史

2025/07/28
美國承包商約僱人員向媒體揭露,美國與以色列主導的加薩人道基金會無節制地朝民眾濫用...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2025/07/04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2025/07/03
2019年方濟各在會見義大利足協 (FIGC) 成員和《米蘭體育報》時旋轉一顆足...

在禧年榮歸主懷:教宗方濟各,熱愛足球的阿根廷人,與黑歷史的悔恨(1936-2025)

2025/04/21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最新文章

2025年7月10日,美國佛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太空中心內,民眾正參觀地球資訊中...

地球是一本書,我們要成為更好的讀者:彼德.梵科潘《地球之路》

2025/08/28
「田寮港遊廓與基隆檢番」照片,由日治時期人所拍攝,拍攝時間約自1899年(明治3...

轉角月影花怪談/遊廓女悼亡友——〈滿花樓怪談〉的日治台灣女性情誼

2025/08/27
面對俄羅斯機車連隊來犯,烏克蘭士兵用機關槍回擊。 圖/路透社

人類為何戰爭?從政治野心到環境危機,史學家李察.奧弗里剖析世界衝突成因

2025/08/27
《狩獵大師》內頁的追獵犬繪圖。 圖/Bibliothèque nationale...

猛犬注意:勤奮而強悍、靈巧而堅定,流傳千年的歐洲獵犬形像

2025/08/26
粉底液日前成為台灣政壇關鍵字,但討論化妝與粉底液到底算不算「厭女」?圖為首爾一名...

政壇如何「厭女」:粉底液、化妝與美的勞動,女性的公共參與雙面刃

2025/08/20
如何檢視與評論女性政治人物?性別之外,也需看見更多因素的交織結構。圖為2019年...

如何檢視女性政治人物?看見性別,更看見階級、族群、文化的多重結構

2025/08/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