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雙面阿根廷:43年追捕,骯髒戰爭的酷吏「鐵串烤肉」

2019/12/30 張鎮宏

這篇故事,是關於一名失蹤43年的大學生,如何在「人間蒸發」的數十年後,繼續引導阿...
這篇故事,是關於一名失蹤43年的大學生,如何在「人間蒸發」的數十年後,繼續引導阿根廷追捕這遲來太久的「正義」。 圖/路透社

「揹著死去獄友的命,我必須活下去。」2019年12月16日,在大批武裝警察的實彈戒備下,阿根廷首都埃塞薩國際機場(EZE)迎來了一名身分特殊的「雙面通緝犯」——66歲的阿根廷裔法國公民,馬里奧.桑多瓦(Mario Sandoval)。

在法國,桑多瓦曾是巴黎第三大學的教授,是法國國內頂尖的拉美專家,甚至當過前總統薩柯奇的國防委員會顧問;但在老家阿根廷,桑多瓦卻是惡名昭彰的「屠夫警察」,他的綽號叫「鐵串烤肉」,是1976-1983年的「骯髒戰爭」期間,負責替軍政府獨裁捕抓、刑求、並處決500多名異議份子的劊子手。

而這篇故事,則是關於一名失蹤43年的大學生,如何在「人間蒸發」的數十年後,繼續引導阿根廷追捕這遲來太久的「正義」。

埃爾南.阿布雷亞塔。生於1951年12月13日,失蹤於1976年10月30日。最後出現地點:布宜諾斯艾利斯『海軍電機學校』(ESMA)刑求所。生死不明。

消失時年僅25歲的阿布雷亞塔,是阿根廷「骯髒戰爭」已知姓名的5,000多名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在1976年的2月,仍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就讀建築與室內設計的阿布雷亞塔,才開心地與妻子步入禮堂。沒想到幾個星期後,阿根廷爆發軍事政變,自稱為了「救國」的陸軍司令魏德拉將軍(Jorge Videla),協同海空眾將展開了「軍事獨裁」——「骯髒戰爭」自此在沉默之中血腥開展。

消失時年僅25歲的阿布雷亞塔(圖左),是阿根廷「骯髒戰爭」已知姓名的5,000多...
消失時年僅25歲的阿布雷亞塔(圖左),是阿根廷「骯髒戰爭」已知姓名的5,000多名白色恐怖受難者之一;帶走他的,則是綽號「鐵串烤肉」的軍政府劊仔手馬里奧.桑多瓦(圖右)。 圖/維基共享

2019年12月16日,在大批武裝警察的實彈戒備下,阿根廷機場迎來身分特殊的「雙...
2019年12月16日,在大批武裝警察的實彈戒備下,阿根廷機場迎來身分特殊的「雙面通緝犯」——66歲的阿根廷裔法國公民,馬里奧.桑多瓦。 圖/法新社

當時的阿根廷軍政府,以「反共」、「平亂」、「清洗國家毒瘤基因」為名,於全國各地展開大規模搜捕。不僅政黨領袖、工會、學人與記者,全都在國安警察的手下一夜消失;被軍方視為「左派溫床」、「反動毒瘤」的各大專院校,也遭遇一波又一波的秘密肅清。之中,就包括剛新婚的阿布雷亞塔。

根據阿布雷亞塔父母的回憶,兒子是在1976年10月30日晚上,被一名年輕的國安警官給帶走,「對方敲門後的開場白是這樣:『我叫桑多瓦,來自國安調查協調部。』」所謂的調查協調部,指的就是當時負責追殺、審訊反動組織與思想犯的祕密警察;而桑多瓦負責的「專區」也正好是關押一級政治犯的重點刑求所,布宜諾斯艾利斯「海軍電機學校」。

年僅23歲的桑多瓦,剛從聯邦警官學院中畢業不久,就遭遇了1976年政變。但成績優異的他不僅很快就適應了「骯髒戰爭」,還視此為平步青雲的絕好良機。他主動加入了國安調查協調部的政治審查組,並在不見天日的「ESMA」黑獄裡得到了一個響亮的駭人綽號——「鐵串烤肉」(Churrasco)。

「Churrasco」指的是在南美洲常見的大塊烤肉;但在政治犯的黑牢裡,所謂的「鐵串」其實是電椅;「烤肉」則是被電到焦熟的受刑者人肉。在當時的ESMA刑求程序裡,電擊是最常使用的酷刑手段,像是桑多瓦這類比較心狠手辣的審訊官,甚至會把通電的銅線硬插入被害者的下體、肛門、甚至尿道,反覆無止盡地凌虐造成體內灼傷,直到逼出他們「想要的答案或名單」。

我們只有一些問題要問妳先生,這只是『例行程序』。

在那個最後的晚上,不請自來的桑多瓦對阿布雷亞塔一家如此說道。但這樣的例行程序,甚至不需要理由,埃爾南.阿布雷亞塔之於政府的嫌疑,很可能只因為他是年輕人?知識份子?或者單純只是隨機的學生?

「鐵串烤肉」(Churrasco)指的是在南美洲常見的大塊烤肉;但在政治犯的黑牢...
「鐵串烤肉」(Churrasco)指的是在南美洲常見的大塊烤肉;但在政治犯的黑牢裡,所謂的「鐵串」其實是電椅;「烤肉」則是被電到焦熟的受刑者人肉。 圖/美聯社

埃爾南.阿布雷亞塔之於政府的嫌疑,很可能只因為他是年輕人?知識份子?或者單純只是...
埃爾南.阿布雷亞塔之於政府的嫌疑,很可能只因為他是年輕人?知識份子?或者單純只是隨機的學生?圖非當事人阿布雷亞塔。 圖/法新社

阿布雷亞塔被送入ESMA後,就這樣在密集的毆打、水刑、電擊拷問中渡過了兩個月。眾人大多被關在密閉空間裡,24小時都被反綁蒙面。這樣的作法是要讓受刑者失去時間感,進而擴大刑求的折磨度、以求在「最有效率」的狀態下,擊碎他們的抵抗心智。

「我就是在那個地獄裡,認識了我的摯友...埃爾南。」骯髒戰爭的黑獄倖存者洛薩(Carlos Loza)是同期被囚於ESMA的地下反抗份子,他與一幫左翼同志,因為不滿軍政府的高壓獨裁才準備組織起事,誰知事情還沒開始眾人已被逮住。但就是這種奇妙的緣分,讓眾人在這失去時間與空間感的「無間地獄」裡,成為了彼此最深刻、但也可能是最後的生死知己。

「我們的刑求不分晝夜,或者說我們也分不清楚晝夜了...畢竟在ESMA裡,我們看見的總是黑夜。」洛薩回憶:

每當審訊官打累了、或完成個別進度了,我們就會被扔回黑牢。大部份的時候,我們也只能蜷曲著呻吟、哭泣...但那次,是埃爾南主動向我們搭話,他就這樣自顧自地喊著『沒事吧,我叫埃爾南,是個建築學生,今天還行嗎?』然後我們就此認識。

洛薩回憶,自從阿布雷亞塔開始發話後,眾人們開始「拼命對話」,就算每天被打個半死、電到失神,大家都盡可能和彼此說話,就算內容破碎、大多是一些個人生活片段,但大家仍努力的說、就算不知前方結局為何也仍盡量替彼此打氣,「這一方面把我從精神崩潰邊緣拉了回來,同時也像取暖一樣、給彼此一些『能活下去的希望』。」

「沒事吧,我叫埃爾南,是個建築學生,今天還行嗎?」拼命對話像取暖一樣、成為彼此能...
「沒事吧,我叫埃爾南,是個建築學生,今天還行嗎?」拼命對話像取暖一樣、成為彼此能活下去的希望。 圖/路透社

「我們說好,要永遠記下彼此的姓名與故事——不只故事,還是所有的人生故事。」洛薩說,「我必須記得埃爾南的父母、記得他的家人,記得他老家的住址,記得他要給新婚太太捎去的話...我負責記他的,他負責記我的,然後我們彼此發誓...」

...『如果我們之中有人能出得去,就一定要負責把我們的消息給傳回家去。』

就這樣,阿布雷亞塔與洛薩靠著隻字片語結成了好友,兩人彼此承諾、打氣,並分享自己的未竟生活與

夢想點滴——直到1976年1月4日,被捕的2個多月後,阿布雷亞塔突然在那天的深夜被「移監」——「我們都知道那代表什麼。」洛薩說。這也是阿布雷亞塔在人世間,被人所看見的最後一眼。

透過阿根廷轉型正義的日後調查,在絕大多數的狀態下,所謂的「移監」即代表秘密處決。在1976年至1983年的骯髒戰爭期間,至少有5,000名政治犯因「ESMA的移監」而失去下落。而桑多瓦等人在殺死囚犯後的慣常手段,則是定期把政治犯屍體送上軍用飛機,並以「訓練名義」讓他們把百千屍首給扔進拉普拉他河或大西洋外海。

人間蒸發所說的,也就是這麼一回事。

在阿布雷亞塔消失後,洛薩的幾名同志有的被處死,但洛薩本人卻在陰錯陽差下被釋放。不久之後,貿然發動「福克蘭戰爭」卻落敗的阿根廷軍政府,在全國壓力下於1983年垮台。自此之後,洛薩與阿布雷亞塔家族才開始了漫長的「真相之路」。

「處決的委婉說法:移監。」圖為ESMA的死亡出口。 圖/ESMA 人權紀念館
「處決的委婉說法:移監。」圖為ESMA的死亡出口。 圖/ESMA 人權紀念館

與此同時,在ESMA裡以殘酷手段而不斷升官的桑多瓦,其原本「大好前程」的國安生涯,也在軍政府垮台後幻滅。但透過自己在軍警特務系統的人脈安排,桑多瓦竟躲過了所有刑責與指控,就這樣若無其事地移民海外——他先是以「學術研究者」的身份到了哥倫比亞,接著再輾轉於1985年來到法國,並重新以「拉美戰略國安情報專家」的身份,展開了自己在大西洋彼端的全新生涯。

一度交錯的兩條命運,自此重回平行線。桑多瓦在法國的右翼研究圈裡如魚得水,甚至歸化成了法國公民,並以全新的角色身份重返南美洲,與祕魯、哥倫比亞的右翼政府交好,甚至還透過昔日的CIA關係,與哥倫比亞的極右派民兵「卡斯特紐兄弟」(Carlos, Fidel y Vincente Castaño,曾與「毒梟之王」埃斯科巴作對,近年來因Netflix的改編影集《Narcos》而重新知名)結交,替法國政府與之搭橋、涉入哥倫比亞內戰的政治干預與調停。

在此狀態下,仍然使用「馬里奧.桑多瓦」活動的桑多瓦,搖身一變成了法國頂尖的「拉美情報專家」。到了1999年,他甚至獲聘成為巴黎第三大學的拉美研究所的教授——最諷刺的是,當年邀請赴職的學程主任卡洛斯.基南(Carlos Quenan)不僅是阿根廷人,還更是當年「骯髒戰爭」的政治犯受害者之一,但卻仍對這位「新同事」的黑暗過去一無所悉。

我自己也是骯髒戰爭的政治犯,但在聘用過程中,我真的不知道、也沒想到那傢伙會有這種背景!

在桑多瓦引渡案前夕,懊惱的基南表示:桑多瓦在任教期間雖然表現穩定,卻總給人一種「說不出來的詭異感」。但由於桑多瓦與拉美軍情系統——特別是哥倫比亞的右翼民兵——交情頗深,因此在2002年的「英格麗德.貝當古綁架案」後,桑多瓦才會特別受到法國政府的拔擢與重用。

貿然發動「福克蘭戰爭」卻落敗的阿根廷軍政府,在全國壓力下於1983年垮台。自此之...
貿然發動「福克蘭戰爭」卻落敗的阿根廷軍政府,在全國壓力下於1983年垮台。自此之後,洛薩與阿布雷亞塔家族才開始了漫長的「真相之路」。圖為阿根廷海軍的貝爾格拉諾將軍號巡洋艦。 圖/維基共享

桑多瓦透過昔日的CIA關係,與哥倫比亞的極右派民兵「卡斯特紐兄弟」(Carlos...
桑多瓦透過昔日的CIA關係,與哥倫比亞的極右派民兵「卡斯特紐兄弟」(Carlos, Fidel y Vincente Castaño,曾與「毒梟之王」埃斯科巴作對,近年來因Netflix的改編影集《Narcos》而重新知名)結交,替法國政府與之搭橋、涉入哥倫比亞內戰的政治干預與調停。 圖/法新社

擁有法國-哥倫比亞雙重國籍的貝當古(Íngrid Betancourt),是當年哥倫比亞的新銳政治家。年輕時她曾於法國留學,並以反貪腐、清廉新政與國家和解為政見號召,投入2002年的哥倫比亞總統大選。不料在選舉期間,貝當古卻在造勢場合遭遇歐盟認證的左翼恐怖組織「哥倫比亞革命軍-人民軍」(FARC)綁架。誇張情事不僅震驚拉美,法國政界亦為之震撼。

由於貝當古的公民身份與引起的國際關注,讓法國政府極為在意,因此在哥倫比亞佈有深厚軍情人脈的桑多瓦,其「情報學」的專業專長,也就份外地獲得法國政府的賞識。在這段時間,桑多瓦曾擔任法國當局的民間白手套,多次往來哥倫比亞、與卡斯特紐兄弟的部隊(FARC的死敵)會面;但同一時間,他在巴黎第三大學的活動,卻也開始引發研究同儕的懷疑。

巴黎第三大學最終在2005年終止了與桑多瓦的續約,當時的官方說法是「研究表現不如預期」;但事後證實的原因,則是桑多瓦涉嫌將研討費經費挪用於「與各國軍方的將官交際」。不過此一排除並不影響桑多瓦的逆風高飛,因為在2007年薩科奇(Nicola Sarkozy)就任後,轉趨鷹派的法國政府隨即擴大「營救貝當古」的支援力道,除了積極引領歐盟介入施壓外,他更透過桑多瓦與哥倫比亞政府互換情報,最終才在2008年以空降突襲的方式,成功救出了被囚6年的貝當古。

透過貝當古事件的出力,深獲信任的桑多瓦也被薩科奇延攬為「國防委員會顧問」,並自此走入法國拉美戰略圈的核心地位——誰知2008年的某一天,「過去」找上了門。

透過貝當古(圖)事件的出力,深獲信任的桑多瓦也被薩科奇延攬為「國防委員會顧問」,...
透過貝當古(圖)事件的出力,深獲信任的桑多瓦也被薩科奇延攬為「國防委員會顧問」,並自此走入法國拉美戰略圈的核心地位——誰知2008年的某一天,「過去」找上了門。 圖/美聯社

2008年3月16日,阿根廷的左翼報紙《12頁》(Página/ 12)從轉型正義的警方檔案與受難者家屬供詞中,找到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在這篇名為〈法國政府裡的「阿根廷人才」〉的報導中,《12頁》公開指控擔任薩科奇顧問的桑多瓦,「就是43年前ESMA的『鐵串烤肉』!」

《12頁》的指控內容,很快地震憾了大西洋的彼岸,除了極為錯愕的法國政壇、學界,法國的人權NGO也馬上發現全案的非同小可。因為報導出示的證據不只是單純的背景比對,還包括從檔案局裡找到的出勤資料、桑多瓦當年寫下的審訊紀錄、以及阿根廷轉型正義工作所保存的失蹤受難者家屬證詞——「那個國安警官只說他叫桑多瓦」埃爾南.阿布雷亞塔的母親如此表示:「就是這個桑多瓦。」

「埃爾南被『移監』後,我們幾個倖存的獄友也在輾轉中獲釋。但出來後,我們卻沒有勇氣去找阿布雷亞塔。」洛薩回憶:「那時候我們太累,也太怕了...我們還天真地以為埃爾南也應該出獄了,沒想到在他家門口,他的妹妹才告訴我們:埃爾南一直沒有回來。」自此之後,洛薩與阿布雷亞塔家一直保持聯繫,試圖找回人間蒸發的埃爾南。

洛薩表示:雖然在福克蘭群島戰爭後不久,阿根廷的軍政府就在1983年垮台。但在80年代重回民主化的初始階段,只有以「高階將官」為首的失勢軍人,被追究白色恐怖與高壓統治的刑責;國安司法與警政的共犯體系,不僅沒有被相應的針對,之後還被1986、1987年的「特赦法」給保障,「特赦法認為這些虐囚者、行刑者都是奉命行事,各種追究真相、轉型正義的道路,也都被特赦法的不溯及既往條例給封死。」因此在這階段,桑多瓦才能一身清白地退職、離開阿根廷,毫無阻礙地展開旅法的全新人生。

但面對過去,逃避與諉過總都只是一時。隨著時代逐漸過去,阿根廷國內的政治思潮也有所轉變,因此在民間氣氛以及轉型正義受難者遺族的長年施壓下,阿根廷才終於在2005年前後,廢除了「違憲、違反人權正義的1986-87《特赦法》」。自此,阿根廷人才逐漸認真對待那些藏污納垢的歷史黑夜。

阿根廷人權紀念館(前身為ESMA)的黑獄倖存者洛薩(Carlos Loza)專訪...
阿根廷人權紀念館(前身為ESMA)的黑獄倖存者洛薩(Carlos Loza)專訪照片。 圖/阿根廷人權紀念館

ESMA的白色恐怖加害者大審,始於2007年;而透過此一序章的展開,《12頁》、洛薩與阿布雷亞塔家才得以接觸到關鍵檔案,並找到桑多瓦一度匿蹤的逃亡足跡。但由於ESMA的檔案解讀複雜,檢查難度與能量也都不斷遭遇波折壓力,因此在2008年《12頁》揭發了桑多瓦的身分後,阿根廷司法部一直等到2012年才終於向法國政府提出刑事引渡。

「我無罪!不是我!我們不是你們要找的『那個桑多瓦』!」面對老家的司法追訴,歸化成法國公民的桑多瓦不僅矢口否認,還是堅稱自己之所以被轉型正義針對,純粹是學界的抹黑誣陷。於是當阿布雷亞塔家積極跨海上書,甚至還找上了訪問阿根廷的時任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的同時,桑多瓦也大力主張自己法國公民的保障身分,全力抵抗跨海引渡。

阿根廷司法部的引渡理由,除了1976年的埃爾南.阿布雷亞塔失縱案,還包括桑多瓦作為ESMA審訊警官,其之於500~800起非法處決暴行的責任。但桑多瓦方的反引渡抗辯,主要分成兩大理由:(1)ESMA的調查涉及殺人案的刑事調查,但在2012年時已過了法律追訴期;(2)阿根廷的檢調獄政紀錄不良,桑多瓦若被遣返回國,「恐會遭遇『不公定罪』與『刑求虐待』!」

昔日的黑牢虐囚手,今日卻害怕刑求?懼怕司法不公?荒謬但又極為現實的法庭對決,加上雙重國籍雙面身分的複雜狀況,也讓本案引發了阿法兩國的高度關注。因此延燒的一把火,甚至還一度燒向了現任的馬克宏總統,因為時任法國教育部長布蘭克(Jean-Michel Blanquer),也正巧就是當年批准桑多瓦聘書的巴黎第三大學拉美研究所所長,「學術單位的倫理審查是明顯放水?還是刻意遺忘?」

擁有深厚人脈的桑多瓦一度有望逃避引渡,但在最後時刻,權責的最高單位——法國最高行政法院——卻一錘定音地批准了阿根廷的引渡要求:

「永遠不再。」ESMA的白色恐怖加害者大審,始於2007年;而透過此一序章的展開...
「永遠不再。」ESMA的白色恐怖加害者大審,始於2007年;而透過此一序章的展開,《12頁》、洛薩與阿布雷亞塔家才得以接觸到關鍵檔案,並找到桑多瓦一度匿蹤的逃亡足跡。 圖/美聯社

「雖然在ESMA刑求營中,500~800人死亡的指控確有超過法律追訴期的問題;但在埃爾南.阿布雷亞塔失縱案中,官方一直沒找到失蹤的受害者遺體,因此無法切確判定死亡。鑑此,全案也就沒有追訴期超過的問題。」

就像是受到「阿布雷亞塔的幽靈追捕」一般,最終用盡一切上訴手段與人脈的桑多瓦,終於在2019年12月中旬被法國檢警逮捕,於12月16日搭上了法航的引渡班機。

負責全案的阿根廷聯邦法官托雷斯(Sergio Torres)表示,返國之後的桑多瓦,不僅得在法庭上交代阿布雷亞塔的真正下落;當年在ESMA被虐殺的800條人命,也必須在40年後逐一面對、究責。

但就算上了法庭,遲來的正義是否公義?一路為「獄中戰友」奮鬥追尋的洛薩,自己也沒有把握。在「骯髒戰爭」中,阿根廷國內約有3萬人「人間蒸發」;光是ESMA送走處死的受難者總數,就超過3,000人。但就算阿根廷的轉型正義追訴在2005年重新啟動,許多受難者仍撐不到「正義」到來的那一天。

「2012年11月28日,阿根廷的轉型正義終於展開了『ESMA大審判』,調查範圍包括789起受難者案件、超過54名施刑加害者被起訴。」洛薩說,「但在首回開庭的一個星期後,我在獄中的最好的夥伴、另一名ESMA的同期受害者—— 羅多佛.皮錢尼(Rodolfo Picheni )——卻在家中上吊自殺,就算過了那麼多年,他始終走不出ESMA帶給他的精神迫害。這些屠夫的手上,又記下了一筆血債。」

2014年法國駐阿根廷大使館外,阿布雷亞塔的母親手持兒子的照片,等待巴黎法院判決...
2014年法國駐阿根廷大使館外,阿布雷亞塔的母親手持兒子的照片,等待巴黎法院判決結果。後面一同前來的親友們有人拿著「鐵串烤肉」(Churrasco)桑多瓦的照片。 圖/法新社

洛薩表示,這麼多年來,他一直試圖找到埃爾南.阿布雷亞塔的下落,一方面是為了履行當年的承諾——無論生死,誰要能活著出去,就得幫忙帶話給我們的家人;一方面也期待自己能透過追尋,來重拾內心的平靜。

「這幾年阿根廷開始認真追究ESMA的悲劇,很多細節與檔案才得以重見天日。」洛薩說:「在2005年的歷史調查中,ESMA(現在改為人權紀念館)的研究員們才在黑牢囚室裡,找到埃爾南用指甲刻在牆壁上的絕筆。」

「...上面寫著:『我愛妳。H.A(埃爾南.阿布雷亞塔)。』」洛薩難過地說,「直到3、40年後我們才發現,這封他寫給新婚太太的絕筆書。」

在黑獄生活後,有幸組成家庭的洛薩表示,自己正努力代替死去的獄友們活下去。而他的兒子,名字也叫做「埃爾南」。

「揹著死去獄友的命,我必須活下去。」在黑獄生活後,有幸組成家庭的洛薩表示,自己正...
「揹著死去獄友的命,我必須活下去。」在黑獄生活後,有幸組成家庭的洛薩表示,自己正努力代替死去的獄友們活下去。而他的兒子,名字也叫做「埃爾南」。 圖/Carlos Loza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阿根廷的冠軍瘡疤(上):世界盃交換的「骯髒戰爭」

阿根廷的冠軍瘡疤(下):黑牢裡的「愛國決賽」

智利殘酷的親密正義(下):我愛我恨皮諾契

智利殘酷的親密正義(上):親愛的「獨裁鷹犬」小阿姨

張鎮宏

台北、突尼斯、英國東北;政治大學阿拉伯語系、英國杜倫大學國關所中東組;現為久坐的筆耕者,也是這個網站以前的「上一代主編」。

作者文章

穆罕默德.本.沙爾曼從不知名的青年晉升王國太子,從全球最有實力的資本冒險家淪為殺...

世界只在意石油:谷底翻身...沙烏地「染血太子」的成王之路

2022/07/22
「沒事吧,我叫埃爾南,是個建築學生,今天還行嗎?」拼命對話像取暖一樣、成為彼此能...

雙面阿根廷:43年追捕,骯髒戰爭的酷吏「鐵串烤肉」

2019/12/30
國際的力量確實對蘇丹人民的悲鳴有所回應,但能不能為其帶來和平?斷線中的政治混沌,...

蘇丹慘案斷線中:「喀土木廣場大屠殺」後來呢?

2019/06/21
埃及前總統、同時也是埃及第一位民主直選的國家領導人——穆罕默德.穆爾西(Moha...

「阿拉伯之春」之死:法庭上暴斃,埃及第一位民選總統的悲哀

2019/06/18
「我們看見了地獄,我們看見了地獄...。」 圖/墨西哥國防部

銀子與子彈,毒梟與汽油:讓國家爆炸的「墨西哥盜油者」

2019/01/29
直到21世紀才開始認認真真鋪鐵路的沙烏地,究竟為了什麼卯足全力?圖為長年來唯一一...

沙烏地的沙漠鐵道:從阿拉伯起義,到麥加「清真高鐵」

2018/12/07

最新文章

澀谷東鄉神社的「神葬祭」,透露澀谷時尚形象背後的古老一面。圖為2023年御靈祭的...

時尚澀谷的傳統容顏:幻之「澀谷茶」與東鄉神社「神葬祭」

2024/09/18
左為《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右為李察.奧弗里教授。
 圖/衛城...

專訪歷史學家李察.奧弗里(上):窮盡一生的二戰史研究

2024/09/16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是驚人地相似,透露出危險正在迫近。左為1945年原爆之後的廣島...

專訪歷史學家李察.奧弗里(下):歷史會不會重演?戰爭的人間啟示

2024/09/16
3D建模復元的渾元龍模型,可能會用如蝙蝠般的薄翼飛行。 圖/路透社

親像飛龍飛上天:一窺恐龍「學飛」策略的《地球生命簡史》

2024/09/13
民族日的巴塞隆納街頭,上街遊行者揮舞著加泰隆尼亞旗。 圖/歐新社

加泰隆尼亞民族日:獨派的堅持,與巴薩足球俱樂部的發聲

2024/09/12
當前關於古典音樂歷史的主流論述可說是完全圍繞著男性為核心的歷史觀,女性作曲家在音...

女性缺席的音樂世界?古典樂界的性別意識形態與平權未竟之路

2024/09/12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