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飄揚的赤旗(下):日共左翼之路,牽動政局的關鍵

2018/03/13 許仁碩

日共成功適應了戰後的日本政治,並且成為在政局上舉足輕重的小黨。圖為日共近年的選舉...
日共成功適應了戰後的日本政治,並且成為在政局上舉足輕重的小黨。圖為日共近年的選舉海報,過去強調革命、戰鬥的氣息已不復見,取而代之的視覺形象是對社會和自由議題的關懷。 圖/日本共產黨

於1920年代創黨的日本共產黨,經歷了草創期的不穩與覆滅後,在戰後迎來了轉機。戰後的日共,對外面對蘇共與中共,對內面對其他左翼政黨、新左翼學生、工會勢力、日本政府等各方勢力,於幾度動盪後,最終在70年代確立了對外獨立自主,對內為左翼議會政黨的定位,成功重建黨組織,並在與社會黨聯手之下,於1979年大選迎來了眾議員席次的高峰。然而勝利美酒正酣之際,危機已再度降臨。

在1980年1月,社會黨與在70年代後半,轉向「反共保守」路線的公明黨達成聯合執政協議,社會黨並承諾與共產黨分道揚鑣。因此原本在革新旗幟下團結的各地方政府、議會及社運組織當中,都發生了因支持政黨不同而生的分裂。在野黨的主流從「社共革新共鬥」轉換成了「非自民、非共產」,日共在主流政治當中遭到有意的排除,處境日漸艱困。

▎八零年代:反共浪潮來襲

除了昔日盟友的割席之外,國際情勢也不利於日共。70年代末,中國出兵越南,蘇聯出兵阿富汗,即便日共並不支持出兵,但兩位社會主義老大哥的「侵略者」印象,仍成為政敵宣傳「反共」的絕佳材料。而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更是讓社會主義在日本的形象跌到谷底。緊接著蘇聯底下東歐各國的經濟與政治危機爆發,終至蘇聯崩壞,社會主義政治體制的信用破產,連帶日共的政治綱領也備受質疑。

面對逆風,日共高舉革新旗幟,持續與無黨籍人士、反核運動等勢力結盟,與社會黨競逐各領域的組織資源。1989年不滿既有總工會與特定政黨結盟的部分工會,成立了新的總工會「全勞連」,主張與各黨等距外交,不要求下級工會支持特定政黨,但一般認為當中成員較為親近共產黨。不過,黨組織與議席數仍舊持續下滑,1979年眾議院41席的高峰,到了1990年時僅剩16席。

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更是讓社會主義在日本的形象跌到谷底。 圖/路透社
1989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更是讓社會主義在日本的形象跌到谷底。 圖/路透社

▎九零年代:在野勢力的重整與日共的復活

往保守靠攏的社會黨,雖然在1990年的選舉大勝,但1993年時自民黨改革派出走組成數個新黨,被瓜分票源之下以大敗收場。然而選後自民黨失去過半席次,社會黨與其他在野黨組成了「非自民、非共產」的細川聯合內閣,達成了睽違數十年的政黨輪替。新政府推動了從中選區(複數當選者)改為小選區(單一當選者)的選制改革。一般認為將有利於兩大黨制的形成,小黨如當時僅剩15席的日共,在被執政聯盟與自民黨雙方排除下,恐難逃泡沫化的命運。

然而,日共並沒有如預想般走向泡沫化,反而在1996年回升至26席。其原因首先是細川內閣僅維持了短命的八個月,希望持續執政的社會黨,在選後選擇與自民黨合組聯合政府,並在自衛隊、安保、核電等議題上大幅靠向自民黨,1996年更修改黨名為「社會民主黨」,正式訣別了「革新」路線。對新政府改革失敗以及社會黨保守化失望的革新選票,就流向了唯一未參與細川聯合內閣的共產黨。

除此之外,根據法政大學教授五十嵐仁的分析,日共擁有獨立的資金以及黨組織,當時政壇弊案連連之下,資源不假外求的共產黨更顯得清廉,在複數選區制的地方議會更是保持著四千席以上的實力,黨內智庫的政策實力亦為人稱道。在精確體察民意之下,總能夠提出吸引選票的政策爭點,並柔軟調整立場,以爭取廣泛支持。這都是日共得以挺過小選區制考驗,反而在社會黨崩潰後(1996年眾議院大選僅剩15席)逆勢復活的本錢。

1998年,日本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長不破哲三(右)訪問中國,與當時中國國家主席...
1998年,日本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長不破哲三(右)訪問中國,與當時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左)會面,原本分裂的日共與中共,又恢復了正常的關係來往。 圖/法新社

▎千禧年後:牽動政局的關鍵少數

前述「非自民、非共產」的在野聯盟,於1998年成立了民主黨,2003年與自由黨合併,終於在2009年取得眾議院過半席次,再次實現政黨輪替。

另一方面,始終與這些合縱連橫無緣的日共,採取了全選區提名的選舉戰術。站在民主黨的角度來看,反共的代價就是在小選區制下,不滿民主黨的革新選票若流向日共,提高了敗選的風險。而共黨遍佈全國的黨組織與地方議員,其基礎並非大雜燴的民主黨所能匹敵,民主黨的地方議席數也一直遠不如自民、共產、公明三黨。

但與此同時,日共也需慎防在民主黨往中間靠攏後,自己被認為過度偏激的問題。因此在2004年面對在野整合與自民黨的頹勢,日共修正了黨綱,針對自衛隊與天皇制兩點,從向來的堅決反對改為「在民意基礎上解決」,被認為是實質妥協。更重要的是,新綱領寫明了現在的日本「不需要社會主義革命」,將在現有的政治架構下,追求以民主改革為內容的民主革命。這毋寧是進一步向現實政治情勢靠攏,希望撕下「偏激」的標籤。

在3.11大震災之後,反核運動讓日本沉寂數十年的街頭抗爭再起,並衍生出反仇恨言論、反特定秘密保護法、反安保法案等相關抗爭。在民主黨還未走出失去政權以及核災處理失當的低潮之下,日共並未放過這波民氣。在轉向堅定反核後,於2014年大選,成功再次接收了「反自民黨、對民主黨失望」的選票,眾議院席次從8席增加到21席。地方議席則仍保有2760席的實力。

日共成功吸收了「反自民黨、對民主黨失望」的選票,贏得選舉。圖右為日本共產黨領導人...
日共成功吸收了「反自民黨、對民主黨失望」的選票,贏得選舉。圖右為日本共產黨領導人志位和夫。 圖/法新社

▎舉足輕重的一面紅旗

在反安保學運團體「SEALDs」的促成之下,日共審時度勢,跟其他在野黨一同站上了抗爭的舞台,宣告加入在野聯盟,在各選區整合出單一候選人。整合雖然在2016年的參議院選舉奏功,但仍未能對執政聯盟構成足夠威脅。而民進黨(原民主黨與維新之會合併後成立)在2017年眾議院大選前夕,黨主席前原誠司宣告跟原自民黨的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希望的黨」合作,打算重現「非自民、非共產」的在野整合,與日共劃清界線。

然而,從民主黨政權時代的反核運動開始,已蓄積了數年的民意,並未就此買單。在黨主席選舉敗選的枝野幸男,延續近年社運所訴求的反核、反安保、反修憲路線,另組立憲民主黨。日共也及時伸出橄欖枝,最後自身席次雖下滑至12席,但立憲民主黨在日共禮讓與助選之下,席次超越了希望的黨,成為了最大在野黨。

前原在選後仍強調決策沒錯,因為他「絕對不將黨魂賣給共產黨!」而另一方面,《朝日新聞》根據實際票數計算,假設在野聯盟維持整合,在日共組織票挹注下,將能多拿下六十席。這足證無論是正面負面,日共在路線或是選票上,作為關鍵少數,仍有著席次以上的影響力。

回顧近百年的日共軌跡,先是從革命政黨轉換為議會政黨,此後日共與主流政黨的關係不斷變化,路線上也持續修正,尋求同時維持左翼信念,又貼合現實民意的平衡點。就當前局勢而言,日共成功適應了戰後的日本政治,並且成為在政局上舉足輕重的小黨。然而比起曾經自信高舉的「民主聯合政府」,未來究竟如何才能擺脫小黨定位邁向執政,此一難題仍然考驗著今日的日共。

台灣在解嚴後的政治發展歷程中,曾有一些左翼政黨出現,然而至今仍未能站穩腳跟,然而乘著民進黨倒向財團的民怨,今年的地方選舉又將是關鍵一戰。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回顧近一世紀的日共歷史,在未來的左翼政治之路上,當有許多可以借鏡之處。

未來如何才能擺脫小黨定位邁向執政,仍然考驗著今日的日共。圖為今年311地震周年時...
未來如何才能擺脫小黨定位邁向執政,仍然考驗著今日的日共。圖為今年311地震周年時,日共在國會前的反核集會行動。 圖/赤旗国民運動部官方推特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許仁碩/飄揚的赤旗(上):日本共產黨,從槍桿子到議會廳

許仁碩/終戰之日謝幕: 日本學運解散後的政治遺緒

陳韋佑/背叛被爆者:日本的核廢決選擇

許仁碩

台北人,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博士,現任教於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台灣人權促進會執行委員。主要從法律社會學視角出發,關注東亞的警政體系、社會運動與歷史議題,並致力於研究教學、媒體寫作與社運實踐,希望為人權盡一份心力。為《轉角國際》、《鳴人堂》、《蘋果日報》專欄作家及《端傳媒》評論作者,外文評論散見於《Asia Democracy Network》與《朝日新聞論座》。譯有《憲法九條:非戰思想的水脈與脆弱的和平》。

作者文章

後呂良子(中央持傘者)和地鐵歐巴桑的「抗爭歌舞伎」。 圖/紀錄片《地鐵藍領勞工》

地鐵阿嬤在大聲什麼?專訪日本「女鬪勞俱樂部」抗爭歐巴桑

2022/04/29
《地鐵藍領勞工》詳實記錄了六十幾歲的他們,各自面對什麼樣的家庭經濟困境,又如何在...

逆襲的販賣部歐巴桑:日本「地鐵藍領勞工」抗爭藍調

2022/04/19
「問題是就算有憲法九條,日本就不會像烏克蘭一樣被入侵了嗎?可惜並不是如此。能保護...

東京的烏克蘭苦惱:日本該不該放行「抗俄義勇兵」?

2022/03/03
立民黨為曾於2009-2012年間執政的民主黨的後繼政黨之一,近十年來經歷數度分...

敗選成習慣?日本在野黨一蹶不振的魯蛇困境

2021/12/16
面對抹去中村哲壁畫的質疑,塔利班政府官員向日本記者表示,「塔利班非常敬重中村醫師...

中村哲的大叔遺志:阿富汗淪陷後的NGO與「一水希望」

2021/09/14
日本於6月4日向台灣贈送124萬劑的AZ疫苗,由JAL班機空運來台。當時駐日大使...

日媒「台灣恐爆發反日暴動?」疫苗資訊落差給台灣的教訓

2021/06/28

最新文章

圖/慢走遊戲《再見的備份》

再會吧!《再見的備份》:月台上的揮手與遺失的玩偶,如何用遊戲來述說離別的經驗?

2024/12/13
南韓民眾聚集國會外抗議,示威者購買寫著「尹錫悅下台」的應援手燈,取代過去抗議用的...

應援棒照亮的南韓民主之夜:抗爭現場的K-POP,從為偶像抗爭到為國家挺身

2024/12/12
吉賽兒.佩利寇決定公開審判,圖為法院外的吉賽兒與支持者所貼的文字:「吉賽兒,女人...

法國馬松性侵案(上):83人性侵昏迷女子,卻毫不自覺是犯罪的「平庸邪惡」

2024/12/12
法庭上的吉賽兒.佩利寇。 圖/路透社 

法國馬松性侵案(中):「該羞恥的是那些強暴犯!」抵抗者吉賽兒的勇氣

2024/12/12
「他們每一個都知情,每一個都是強暴犯,跟我一樣。」圖為法庭上的多明尼克.佩利寇(...

法國馬松性侵案(下):「我哪知道是強暴?」50名性侵犯的法庭詭辯

2024/12/12
南韓知名演員丁海寅在《12.12首爾之春》飾演的金五郎少校曾在「雙十二政變」,抵...

南韓戒嚴事件的啟示:帶著前人的勇氣,保衛民主的行動者們

2024/12/1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