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
退出WHO、取消香港優惠:川普「懲罰中國」時間表何時開始?
2020-05-30 14:285月30日,美國/中國。「大家忍中國很久了!」美國總統川普29日下午在白宮舉行重大記者會,就中國近期的隱瞞疫情、強推〈港版國安法〉、滲透並盜取美國科研成果、以及股票上市作假帳的金融詐騙問題,作出一連串——包括退出WHO、取消香港貿易優惠地位、以及嚴加審查中國赴美的特定留學與交流簽證....等——重大的「政策反擊宣示」。然而相關政策宣示只羅列了一連串「未來式」的政策方向,但懲罰命令何時會啟動?可否由總統命令啟動?國會是否同意啟動?是否來得及在11月選舉前啟動?只發言10分鐘且拒絕提問的川普,全都沒有回應。對此,輿論的川普解讀分為兩派:像是《彭博社》就認為川普沒把話說死,比想像中「更為柔軟」;但《金融時報》則表示,後續的中美對抗關鍵,仍將以6月底「G7華府高峰會」為真正的戰略舞台。...61566 -
明尼蘇達暴動:害死佛洛依德的警察「謀殺罪」被捕,雙城示威反抗宵禁
2020-05-30 10:555月30日,美國。「我們理解市民被壓迫的憤怒,不只是一時半刻的累積...」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黑人市民——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25日遭盤查警官壓頸在地、不理求救,最後佛洛依德不幸死亡的重大警暴事件,引爆地方群眾連續抗爭3晝夜,並攻陷了涉案警察局。目前,奉州長之命入城的國民兵,已在街頭武裝戍衛,事發的明尼亞波利斯與聖保羅「雙城區」,更從週五開始頒布「宵禁」;但同一時間負責調查的主任檢察官,29日也作出了重大宣布:對死者佛洛依德「危險壓頸長達8分46秒」的主嫌、已被解職的44歲警官沙文(Derek Chauvin),已被檢方以「三級謀殺」與「過失致人於死」起訴,並於周五清晨遭到逮捕。...44032 -
「暴動,是不被傾聽者的語言」街頭風暴:金恩博士金句的真實心聲
2020-05-30 01:15「究竟要發出多大的聲響,弱勢者的苦難才會被聽見?」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佛洛伊德警暴死亡案,已演變成混亂升級的暴動局面。在這波反對種族歧視、反警察執法過當的抗爭裡,「暴動」的尺度界線應不應該有所節制?衍生的暴力犯罪又是否有助於民權抗爭?當今美國社會再度引發爭辯。為佛洛伊德案挺身而出的支持者們,紛紛引用金恩博士的名言——「暴動,是不被傾聽者的語言。」——在社群網路上成為關鍵口號,金恩62歲的兒子也以此替抗爭者背書;為何這句話會是長年來黑人運動的號召?主張非暴力的金恩,這句話又有何歷史脈絡?...26912 -
棄守警局的暴動決斷:美國「雙城風暴」怎麼收拾?
2020-05-29 18:56「撕裂的城市,該如何療傷?」因美國警察執法過當而引爆社會怒火的「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事件」,29日進入風暴是否能夠冷靜暫歇的關鍵一日。儘管美國總統川普睡前發出了「開火鎮壓」的駭人言論,但整起事件在明尼亞波利斯市長傅萊(Jacob Frey)的下令棄守、任由示威者攻佔摧毀事發警察分局的大膽運作下,卻暫時得到了喘息——但換作是你,在面對衝突的當下,又會如何決斷?...35538 -
明尼蘇達雙城暴動:示威者攻陷警局,川普威脅「派兵開火鎮壓」?
2020-05-29 16:005月29日,美國。「總統現在是提油救火?」美國中部明尼蘇達州的明尼亞波利斯雙城區,因非裔美國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遇警暴死亡案而引發的全城抗爭,28日深夜演變為極端的混亂狀態。原本連續被包圍3天的明尼亞波利斯第三分局,駐守警隊突然在週四晚間10點無預警撤離,搶進縱火的示威者,隨後攻佔並「全面燒毀」整棟警察局。然而在示威市民高亢包圍的同時,前日才公開表態要幫佛洛伊德討回公道的總統川普,29日清晨卻連發Twitter,除了指責民主黨派系的明市市長傅萊(Jacob Frey)怯懦無能,更極為爭議地放話要調軍隊入城,甚至威脅「開火」鎮壓「暴徒」————儘管事實上,正是傅萊市長下令警察「棄守第三分局」,「一切是為了避免衝突,不要害無謂的人命因此犧牲!」...58116 -
怪獸對決:川普與社群網路龍頭們的「通訊端正法」戰爭?
2020-05-29 15:595月29日,美國。「誰在掐住『言論自由』?」美國總統川普28日針對Twitter等媒體巨獸,簽署了一項爭議的行政命令,要求砍掉重練《通訊端正法》第230節(CDA 230),引爆了新一波的社群網戰。由於CDA 230保障了社群平台「不須為第三方使用者的貼文負起法律責任,也免於因為刪除、封鎖不適內容而遭到起訴」,本周才史無前例地遭遇Twitter「事實查核」的川普,不只憤怒指控其「介入總統大選」、「打壓保守派言論自由」,更認為CDA 230早就淪為社群巨怪避責的「免死金牌」,這才下令改革。然而,川普此舉卻敏感觸動了「言論管制」的質疑,隨著2020美國總統大選倒數,社群平台對於假新聞與仇恨言論是否有管制責任?言論自由與監管介入的尺度?已是資訊大爆炸時代再難忽視的倫理難題。...6788 -
佛洛伊德警暴死亡案:雙城暴動3日夜!明尼蘇達「緊急狀態」派出國民兵
2020-05-29 11:545月29日,美國。「政府理解明白公眾的憤怒,也尊重抗議示威的集會自由。」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25日遭白人警察壓制頸部,導致無法呼吸死亡後,全美各地皆掀起「反警暴」、「反種族歧視」與「反執法過當」的連署抗爭。之中,事發的明尼亞波里斯「雙城區」,更一連爆發3日夜的街頭衝突,一部分示威者持續包圍警察局,並和警方強勢驅離正面對抗;但另一波群眾卻趁火打劫,甚至爆發鄰里街間的暴力衝突。...79205 -
強壓香港的2,878根手指:強推〈港版國安法〉的歷史瞬間
2020-05-28 18:17「2,878票贊成,1票反對,6票棄權...這是中國的選擇。」2020年5月28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內召開的中國全國人大代表會議,歷史性兼具爭議性地通過了〈港版國安法〉草案。後續的具體立法程序,將轉由中國人大常委會負責,預計最快可能會在8月底速審過關、正式以特殊附件方式成為「香港〈基本法〉的一部分」。圖為表決照片中,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按下贊成綠燈」的手指。...20148 -
「華為公主」不准放!孟晚舟引渡美國案,官司首吞敗的痛點?
2020-05-28 13:215月28日,加拿大/美國/中國。「孟晚舟案引渡確定繼續,但接下來呢?」中國華為集團財務長——孟晚舟——因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制裁禁令以及詐欺銀行,2018年底在美國檢方的請求下,於加拿大被捕。針對「孟晚舟是否引渡美國」的司法外交戰糾纏多時,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省最高法院27日裁定:孟晚舟引渡案符合「雙重犯罪」的國際法則,引渡的司法程序將持續進行;孟晚舟當前也無法重獲自由、返回中國。輸掉關鍵第一戰的消息傳出,再次引來華為與中方的不滿,指控其為西方的政治謀算。但加拿大法院的裁定考量為何?中美關係劍拔弩張的當下,孟案下一步司法進度又是如何?...18937 -
「香港已遭中國同化!」美國發動對中制裁起手式...下一步如何過招?
2020-05-28 12:325月28日,美國/香港/中國。「明眼人都清楚,『高度自治』早已不存在今日的香港!」美國國務卿龐佩奧(Mike Pompeo),27日向國會眾議院提出香港報告,內容就中國人大強推的〈港版國安法〉問題,代表國務院作出對港評估,直指「現在的香港...已實質失去了高度自治」,在考慮各種人權、自由與法治條件下,美國不能保證「香港能繼續享有對美貿易與外交的特殊待遇地位」。龐佩奧的報告是美國政府歷來就香港問題,對中國的最強硬表態;但發言中,國務院並沒有具體提出「建議對策」,因此雙手握滿「制裁武器」的川普,也正在投鼠忌器與打蛇三吋之間,拿捏著對北京出招的微妙尺度?...51157 -
香港警察之城:國安法與國歌法抗爭的「午餐大鎮壓」
2020-05-27 17:37「在〈港版國安法〉頒布之前,香港早已成了『警察之城』。」2020年5月27日,香港立法會針對爭議許久的〈港版國歌法〉進行二讀辯論,由於明日中國人大就將表決——預料也將無異議通過——〈港版國安法〉草案,並授權啟動人大常委會的立法程序。儘管為了迎接一連串的「敏感時刻」,香港警察早已於前日深夜全港動員,並在各大交通要道、出入隘口與人潮鬧區,派出重兵佈下天羅地網。但被逼至絕境的港人仍走上街頭,除了被莫名其妙的各種理由逐一逮捕外,就像照片中的高齡老者一般,喊聲、救人、孤注一擲地試著撐到最後。...8726 -
燒毀「京阿尼」的理由?315天後,日本「正式逮捕」重傷縱火犯
2020-05-27 17:205月27日,日本。「強烈的殺意,真的只是因為『小說被剽竊』?」去年日本造成36人死亡的「京阿尼縱火案」,兇手青葉真司因為犯案後自己也嚴重燒傷的緣故,長期重傷住院而無法應訊,全案調查被迫中斷,之後又因疫情緊急狀態,而導致後續逮捕不段延宕。案發時隔將近315天,重傷的青葉身體和語言溝通能力大致恢復,於是日本警方在5月27日上午,將青葉以殺人和縱火等罪名正式逮捕移送。但被捕之前,青葉卻親口向警方證實犯案動機,是因為「自己的小說被京阿尼剽竊」。但這個說法是否屬實?日警判斷仍有不少疑點。而嚴重燒傷已無法行動的青葉,也微妙地在「媒體圍觀」下,於重重包圍中高調地被警方抬入專車逮捕移送。...54626 -
全體肅立:港警滿城出重兵,香港啟動《國歌法》二讀闖關
2020-05-27 14:025月27日,香港。「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香港立法會於27日,重啟爭議已久的「港版國歌法」草案二讀程序,再次引爆港人罷工、罷市、罷課的大三罷行動,並號召發動群眾包圍立法會、上街示威以施壓阻止「國歌惡法」。國歌法將涉嫌「侮辱、不敬國歌」的行為,視為犯罪,並預計將國歌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條文模糊的灰色地帶,讓港人唯恐遭剝奪言論自由與不表態的權力,甚至因此遭遇政治清算。在「港版國安法」議案重新點燃港人憤怒後,國歌法草案恢復二讀辯論,更被解讀為北京再次加速收緊通往「一國一制」的表態動作。...26964 -
美國警察的死亡之膝:佛洛伊德窒息案,第二次「我不能呼吸」慘劇
2020-05-27 12:295月27日,美國。「『I CAN'T BREATHE』又來了...一模一樣的警察殺黑人案?」美國明尼蘇達州26日晚間爆發警民衝突,當地群眾為聲援因警察執法過當,窒息致死的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上千悲憤的市民上街封路、包圍警局;但鎮暴警察也隨即出動,並朝人群發射催淚瓦斯和橡膠子彈。衝突的導火線,是黑人佛洛伊德在週一被白人警官搜查時,當街遭「單膝強壓頸部」制伏。過程中,佛洛伊德曾不斷反應「我不能呼吸了」,但員警對求救卻毫無反應,直到受害人昏迷,最後送醫不治。...195867 -
老鼠斷糧生死鬥:美國疫情封鎖引爆的「鼠患警報」
2020-05-26 18:31「就算是鼠輩,被逼進了絕路也是會咬人!」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上星期對全美發出了「鼠患警報」,指在連續多月的防疫封鎖下,全國各地——特別是都會區的城中地段——紛紛出現了鼠患通報數量異常增加的情況。相關情況,是因為都會鼠群倚賴的餐飲業垃圾與商業區廚餘系統,已因防疫歇業而「斷糧多時」,因此除了鼠群大舉遷移、大膽深入民宅區外,部分鼠群更因生存壓力而出現互食、噬崽、以及鼠群格鬥的「暴力傾向」。...53608 -
漢莎航空不能亡:德國政府豪砸90億歐元「航空戰疫」
2020-05-26 18:145月26日,德國。「連體質最好的國航,都受不了瘟疫重擊。」德國聯邦政府25日宣布:已經針對德國國航——漢莎航空(Lufthansa)——的瘟疫紓困案,達成協議。聯邦政府將挹注價值高達90億歐元的資金,幫助漢莎航空度過危機。這也是全球疫情大爆發以來,國家政府金援航空業的最高紀錄。在疫情最高峰的4月,漢莎航空的運載能量斷崖式地暴跌至正常時期的1%,巨大虧損相當於每小時燒光100萬歐元。政商僵持已久的紓困談判終於出爐,但面對市場其他航空競爭者「救大放小」的質疑,還有歐盟方面恐會祭出嚴峻的紓困放行條件,漢莎航空的復甦之路仍存在顛簸變數。...20982 -
#VivaTaiwan?被中國戰狼外交惹火的巴西「台灣萬歲」事件
2020-05-26 12:535月26日,巴西/中國/台灣。「政府不敢人民說,恭喜蔡英文總統就職連任!」26日清晨之間,Twitter全球的流行趨勢熱搜榜上,突然出現了一組令人意外的關鍵字「#VivaTaiwan」(台灣萬歲),話題熱度之強勁,更直衝全球熱門第一名。事實上,這組 #台灣萬歲 的關鍵字,來自於拉美第一大國、與台灣並無邦交且官方互動也不熱絡的巴西。起因是一份外洩公文,內容是中國駐巴西大使館5月13日發函給巴西眾議院的「外交警告」,要求巴西國會「提醒並約束」院內議員,不可對「『中國台灣』領導人蔡英文的520就職」發出賀電或任何相關發言。...235934 -
見者有福藥到病除?日本「瘟疫退散」的妖怪靈獸祈福風潮
2020-05-25 13:35「瘟疫退散!有請珍奇靈獸驅邪除病!」面對不可知的病毒威脅,日本在疫情期間接連燒起一陣「妖怪熱」,祈求古老的神祕力量能夠早日令疫情平息。圖中的妖怪名為「クタベ」(kutabe),在江戶時代流行於中部立山的傳說,人面獸體的kutabe會現身提醒瘟疫警訊,被廣傳為民間靈獸。kutabe又掀起風潮,除了最近疫情的緣故外,做為故事流傳之鄉的立山博物館,也早將kutabe立體商品化,但因為造型實在太過謎樣,而成了對抗病毒的奇妙圖騰。...6872 -
城市存亡6月關鍵:香港動員「反惡法」,港府威脅升級恐攻警報鎮壓
2020-05-25 12:515月25日,香港。「歷史的時刻才正要開始!」為了抵抗中國政府意圖在香港強推的〈港版國安法〉,香港民眾24日再度走上街頭,糾集數千人發動首波「反惡法抗爭」——抗爭者與港警在銅鑼灣一帶爆發激烈衝突,直到入夜為止已知至少180人被補。根據北京與港府的當前設定,未來一星期內,香港將於27日重啟〈國歌法〉立法會二讀程序,28日中國人大則將表決啟動〈港版國安法〉的立法程序;但與此同時,以英國末代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為首的國際聲量,周末卻展開了「國際聲援」總動員,除了極為嚴厲地譴責「習近平政權不可信」,更呼籲西方世界一定得在6月10日的G7高峰會前,「團結立場撐香港!」...29939 -
靠北美食家?米其林「趁疫評鑑」硬打分的星星之亂
2020-05-25 10:005月24日,法國/世界。「不是關店就是沒客人,米其林要怎麼打分數?」武漢肺炎重挫全球餐飲業,2020幾乎整個上半年,大量餐廳都被迫關門防疫,就連米其林星級餐廳都曾破例嘗試外送、外帶服務,以撐過經營難關。儘管當前各國陸續解禁,但在後疫情時代,無論是餐廳經營之道、主廚的料理工藝,還是饕客的飲食消費習慣,都可能因長期抗疫而產生變化。鑑此,許多國際知名的餐廳評鑑決定暫緩、甚至取消多項指標性的獎項評比,以讓脆弱不堪的餐廳業者喘口氣;不過,極具全球影響力的《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日前反倒樂觀宣布:只要餐廳開門,旗下的美食評鑑家將以最快速度,重啟各項評鑑。但米其林該怎麼為疫情下的餐廳打分數?標準會否改變?餐廳又該怎麼在這場長期抗疫中,遠離病毒、拉回客人?...18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