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怪獸對決:川普與社群網路龍頭們的「通訊端正法」戰爭?

2020/05/29 轉角24小時

美國總統川普28日針對Twitter等媒體巨獸,簽署了一項爭議的行政命令,要求砍掉重練《通訊端正法》第230節(CDA 230),引爆了新一波的社群網戰。 圖/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28日針對Twitter等媒體巨獸,簽署了一項爭議的行政命令,要求砍掉重練《通訊端正法》第230節(CDA 230),引爆了新一波的社群網戰。 圖/路透社

【2020. 5. 29 美國

怪獸對決:川普與社群網路龍頭們的「通訊端正法」戰爭?

「誰在掐住『言論自由』?」美國總統川普28日針對Twitter等媒體巨獸,簽署了一項爭議的行政命令,要求砍掉重練《通訊端正法》第230節(CDA 230),引爆了新一波的社群網戰。由於CDA 230保障了社群平台「不須為第三方使用者貼文負法律責任,也免於因刪除、封鎖不適內容而遭起訴」;本周才史無前例地遭遇Twitter「事實查核」的川普,不只憤怒指控其「介入總統大選」、「打壓保守派言論自由」,更認為CDA 230早就淪為社群巨怪避責的「免死金牌」,這才下令改革。

然而,川普此舉不只敏感觸動了「言論管制」的質疑,隨著2020美國總統大選倒數,社群平台對於假新聞與仇恨言論是否有管制責任?言論自由與監管審查的尺度怎麼衡量?更是資訊大爆炸時代再難忽視的倫理難題。29日,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雙城暴動」激化,川普在Twitter上更直接稱示威者為「暴徒」並威脅出動軍隊開火;該則暴走的爭議推文,更被Twitter以「歌頌暴力」為由屏蔽。川普與社群網路龍頭們的「對決」,正持續急遽升溫中。

美國1996年制定的《通訊端正法》第230節,其初衷目的是為了防止審查、保障網路言論自由。該法規範:社群媒體平台不須為第三方使用者的貼文內容,負擔法律責任;平台方本於良心與善意,針對猥褻、暴力、性騷擾等不適內容進行刪除封鎖,亦不得因此被起訴。

然而川普卻主張,該法早已被「社群媒體巨怪」濫用以規避法律責任,甚至淪為「打壓保守派聲音」的工具,這才在28日下達了重新改革、甚至不排除直接砍掉CDA 230的行政命令。29日,明尼蘇達州的「雙城暴動」激化,示威者攻陷警局,川普更在Twitter上威脅「派出國民兵...到時那裡有搶劫犯罪,我們的槍口就往那裡開火」,引發輿論驚駭。Twitter更將川普該則貼文以「歌頌暴力」、違反平台方針為由屏蔽警告,需要點擊才可觀看。

根據《通訊端正法》第230節:社群媒體平台不須為第三方使用者的貼文內容,負擔法律責任;平台方本於良心與善意,針對猥褻、暴力、性騷擾等不適內容進行刪除封鎖,亦不得因此被起訴。 圖/路透社
根據《通訊端正法》第230節:社群媒體平台不須為第三方使用者的貼文內容,負擔法律責任;平台方本於良心與善意,針對猥褻、暴力、性騷擾等不適內容進行刪除封鎖,亦不得因此被起訴。 圖/路透社

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重點包含:

(一)若社群平台「編輯或修改」使用者的貼文內容,那麼其依據CDA 230所獲得的「法律免責」保護,將不再適用。

(二)若平台方「封鎖或刪除」使用者貼文,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須釐清是否存在「欺詐」、「藉口」...等與平台的服務條款相違背的動機動作。

(三)檢視政府在社群平台上投放的廣告,是否因為平台方本身觀點,而遭到不當限制。

(四)白宮應建立市民投訴管道,以便檢舉平台有關的偏見與不當對待。

儘管川普強調,該行政命令是為了「保障言論自由」與「確保平台中立」,也並未點名媒體平台。但由於本周稍早才剛發生「Twitter查核川普推文事件」,引發川普勃然大怒,外界也普遍認為CDA 230改革顯然是川普衝著社群媒體的回擊。

「這是社群媒體還有公平正義的大日子!」28日,川普在Twitter上如是說。 圖/法新社
「這是社群媒體還有公平正義的大日子!」28日,川普在Twitter上如是說。 圖/法新社

Twitter查核川普貼文事件始於本周二。幾乎日夜活躍於Twitter、擁有超過8,000萬名追蹤者的川普,26日卻史上頭一遭地遭到Twitter「事實查核」。而這2篇被「警示標記」的川普推文,內容都牽涉了美國總統大選相關的敏感指控。

由於美國總統大選將於今秋舉行,但為了避免疫情影響,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民主黨)於是在日前承諾,將擴大採取「郵寄投票」(Mail-In Ballots)的選舉方式。然而川普卻在推文中指控,郵寄投票將導致「詐欺行為」——信箱裡的選票恐被搶劫、偽造、作弊投票...導致選舉不公。

這2則貼文,全都被Twitter加註了超連結警示:「點擊取得關於郵寄投票的事實查核」。

在關於川普指控「郵寄投票詐欺」的事實查核頁面中,Twitter羅列了數則來自《CNN》、《華盛頓郵報》...等常被川普毫無根據地指控為「假新聞」的媒體,所做的查核報導,指出川普相關說法「無事實根據」。由於這是有史以來,Twitter首次針對川普推文進行查核警示,也不意外地引爆川普怒火,爆氣指控Twitter「干涉總統大選」、「扼殺言論自由」、「打壓保守派的聲音」。

簽署行政命令之前,川普拿出了報紙,一邊為自己的「言論自由」與「被打壓」辯護。 圖/美聯社
簽署行政命令之前,川普拿出了報紙,一邊為自己的「言論自由」與「被打壓」辯護。 圖/美聯社

「像Twitter這類的社群媒體巨怪,正享受史無前例的免責金牌。假設他們是中立的平台就算了,問題它不是阿!」川普28日發表推文宣稱:「我下達行政命令改革CDA 230,就是要讓那些審查、或帶有政治意圖的社群媒體,不能再拿免責的法律金牌出來擋,這可是大事!」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後也表示,後續已經交付司法部長巴爾(William Barr),立即著手進行法律草案的研擬,以供國會審議表決。然而相關法律牽涉廣大,包含白宮、國會、司法體系、企業端等,勢必要經過一番激烈辯駁,應當不太可能趕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完成相關法律工作。《BBC》指出,川普此舉更多是施壓Twitter重新思考「事實查核服務」的尺度與必要。

儘管因為川普長期與社群媒體有所衝突,其言論更是時常真假摻半、甚至煽動仇恨言論而備受質疑與批評。但另一方面,川普的CDA 230改革命令,卻也同時牽扯出了至少兩個重要的思考面相:社群平台究竟有沒有責任,把關內容的事實查核?又該如何拿捏使用者言論管制的尺度?

面對這類質問與思考,近年全球兩大社群媒體龍頭Twitter與Facebook,目前似乎給出了不同方向的答案。相較於Twitter選擇推出事實查核服務、宣布限制政治廣告投放服務;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27日在接受親川普的《FOX新聞》專訪時,一方面表示:白宮若對「平台審查」有疑義,反過頭來「審查平台」絕不是個好辦法;但也「深信Facebook不應該成為審判者,去檢視網友的所有言論。」

川普的CDA 230改革命令,卻也同時牽扯出了至少兩個重要的思考面相:社群平台究竟有沒有責任,把關內容的事實查核?又該如何拿捏使用者言論管制的尺度? 圖/法新社
川普的CDA 230改革命令,卻也同時牽扯出了至少兩個重要的思考面相:社群平台究竟有沒有責任,把關內容的事實查核?又該如何拿捏使用者言論管制的尺度? 圖/法新社

但在當代仇恨言論、網路霸凌、假新聞流竄的資訊爆炸時代,社群媒體是否沒有管理責任?把關貼文內容,又是否可能賦予社群平台過大的審查權力?何況其中牽扯了廣告投放的鉅額利益。

對此,英國《金融時報》針對Twitter的事實查核服務認為:作為一間私人公司,Twitter理當有權針對使用者——包含美國總統在內——做出相應合理的處置。雖然社群平台不是真理仲裁者,但卻也不能對錯誤資訊的傳播責任坐視不管;加註事實查核並不算是違反言論自由,更可以在保留原文的狀態下,供大眾與各界檢視為證。

但共和黨重量級的參議員、黨內路線相對中間的魯比奧(Marco Rubio)卻也針對CDA 230改革指出:「該法至今依然保護著Twitter等社群媒體公司,是因為他們被視為論壇平台,而不是出版者(publisher);但當他們決定採取扮演類似出版者的『編輯角色』(指針對貼文加註查核)時,那他們也不該繼續得到(CDA 230)的法律豁免保護,應該同樣受出版相關法律的約束。」

圖為28日,一名美國民眾拿著Twitter標誌物,上面寫著「垃圾川普」(DUMP TRUMP)抗議。 圖/法新社
圖為28日,一名美國民眾拿著Twitter標誌物,上面寫著「垃圾川普」(DUMP TRUMP)抗議。 圖/法新社

推薦閱讀

Donald Trump orders legal review targeting social media groups

Twitter hides Trump tweet for 'glorifying violence'

Trump signs order targeting social media giants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作者文章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宣布,泰國總理貝東丹和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私下...

泰國總理貝東丹被停職:引發民怨的柬埔寨通話「錄音門」政治風波

2025/07/02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最新文章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宣布,泰國總理貝東丹和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私下...

泰國總理貝東丹被停職:引發民怨的柬埔寨通話「錄音門」政治風波

2025/07/02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