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低調的歐洲音樂城市:馬德里音樂文化之旅

2025/02/14 王敏而

右為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外觀,左為在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後台排練的女演員。 圖/美聯社 ...
右為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外觀,左為在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後台排練的女演員。 圖/美聯社 

提到歐洲音樂之都,相信讀者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維也納,接著可能是柏林、倫敦、巴黎…等等,但不知道有多少讀者會想到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呢?

馬德里建城於西元9世紀,雖然不如雅典、佛羅倫斯等歐洲古城的歷史可以上溯至西元前,但至今也擁有超過1,000年的發展歷史,在西班牙國力鼎盛時期,作為首都的馬德里更可謂是當時世界的中心。這些豐富的歷史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蹤跡,其中也包含了許多觀光客們可能未曾留意,卻值得細品的音樂元素。

▌馬德里皇宮中的史特拉第瓦里四重奏

馬德里皇宮位於馬德里市中心,原來的宮殿毀於1734年的一場大火,腓力五世(Felipe V)決定在原址重建皇宮,也就是現在所看到的建築。目前的西班牙王室並不居住在宮中,但皇宮中依然會舉行重大典禮與儀式。

走進皇宮中,所有人都會被大氣的庭園、雄偉的建築以及各房間內華麗的裝飾和珍藏的藝術品所震懾。但對筆者而言,走訪馬德里皇宮,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間展示著一套史特拉第瓦里弦樂四重奏樂器的房間。

義大利製琴大師史特拉第瓦里,與馬德里王宮內的史特拉第瓦里弦樂四重奏樂器。 圖/黃...
義大利製琴大師史特拉第瓦里,與馬德里王宮內的史特拉第瓦里弦樂四重奏樂器。 圖/黃郁雯攝影、維基共享 

這一套弦樂四重奏樂器是義大利製琴大師史特拉第瓦里(Antonio Stradivari)完成於西元1700年前後的作品,這段期間堪稱史氏提琴製造的黃金時期。

雖然這套樂器是否為當時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五世委託史特拉第瓦里所製,尚無明確的史料證實。就目前的資料而言,這套樂器原來應該有兩把小提琴、兩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但在拿破崙征討歐洲期間,兩把中提琴曾因為戰亂而失散,直到18世紀末,卡洛斯四世(Carlos IV)在位的期間才只有一把中提琴又流入西班牙王室的手中。

但無論如何,在史特拉第瓦里的創作生涯中,大多數樂器都是單獨製作,鮮少有成套的製作;同時在樂器邊緣有藝術裝飾的作品也同樣是少數。西班牙王室得以完整收藏,並展示這一套兼具歷史/藝術價值,同時保存狀況良好,可供演奏的樂器,值得愛樂者特別留步欣賞。

在前後展廳,還另外展示了另一把沒有裝飾的史氏大提琴和另一位義大利製琴名家阿瑪蒂(Nicolo Amati)所製的低音提琴。簡言之,若在介紹馬德里皇宮的參訪重點時遺落了這些提琴製作歷史上的逸品,可謂錯失了歐洲文化史上重要的一頁。

馬德里王宮,隔著東方廣場,與馬德里皇家歌劇院相對。 圖/維基共享 
馬德里王宮,隔著東方廣場,與馬德里皇家歌劇院相對。 圖/維基共享 

▌馬德里皇家歌劇院

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同樣座落於馬德里市中心,與皇宮相對而立,兩者之間不過5分鐘的步行距離。

馬德里皇家歌劇院的名氣雖然不如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柏林國家歌劇院巴黎歌劇院或是英國皇家歌劇院;在其發展歷史中還多次因為外在政治、經濟因素的延宕,直到1997年才讓目前的馬德里皇家歌劇院恢復運作至今。但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劇院的獨唱歌手、合唱團、樂團整齊的實力,完全不像一個恢復運營不到30年的劇院。

筆者這次欣賞的劇目是柴可夫斯基的歌劇《尤金.奧涅金》(Eugene Onegin)。這個劇目在台灣愛樂者的印象中可能是個「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部分在於其第三幕開頭的〈波蘭舞曲〉由於其華麗的管弦樂法和適中的長度,常被單獨安排在音樂會的序曲演出。但除了這個管絃樂的段落外,歌劇的其他部分大概都鮮少有機會在台灣演出。

《尤金.奧涅金》的劇情主要圍繞兩對男女的愛情故事展開——連斯基(Vladimir Lensky)和奧爾嘉(Olga Larina)是一對情侶,偶然之下,主角奧涅金(Eugene Onegin)透過連斯基的引介認識了奧爾嘉和她的妹妹,女主角塔提亞娜(Tatyana Larina)。塔提亞娜原先對奧涅金一往情深,甚至主動寫情書向奧涅金表達愛意,但卻被無情拒絕。另一方面,奧涅金則因為無法忍受旁人對他和塔提亞娜的指指點點,從而遷怒介紹人連斯基,於是主動挑逗奧爾嘉。此舉激怒了連斯基,於是向奧涅金發起挑戰,最後死於奧涅金槍下。

多年後,事過境遷,塔提亞娜已經嫁為人妻,和奧涅金在一場舞會上重逢,奧涅金想要挽回這段感情,但這次無情拒絕的人變成了塔提亞娜。

筆者座位望向劇院觀眾席的視角,中間最大的包廂為皇家包廂。 圖/蔡佳欣攝影 
筆者座位望向劇院觀眾席的視角,中間最大的包廂為皇家包廂。 圖/蔡佳欣攝影 

在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中並沒有安排太多戲劇性強的轉折,但是卻有許多優美、抒情的唱段,需要歌手的唱功來展現細膩的情緒轉折。奧涅金與塔提亞娜兩位自然分配到最重的戲份,塔提亞娜的寫信場景以及最後拒絕奧涅金的場景都是劇中的核心。而劇院飾演兩位角色的歌手技巧高超,情緒張馳有度,旋律線條的表情收放自如,充分表現了劇中濃烈的抒情色彩。

同時導演對劇情的見解也有其獨到之處。原本的第二幕應該是結束在連斯基與奧涅金好友之間的決鬥,換幕之後應該是熱鬧的〈波蘭舞曲〉來迎接舞會的氛圍與舞會中男主角獨自落寞的獨白。但在導演的安排下,第二幕最後一景的決鬥被直接安排在中場休息過後才演出,奧涅金殺死連斯基後,音樂馬不停蹄的轉入〈波蘭舞曲〉。

這樣的轉折乍聽之下相當突兀,畢竟才剛殺死一個人,怎麼會馬上轉接到歡樂的舞會呢?但導演在舞台上的安排給了這一切合理的解釋。決鬥結束後,連斯基的屍體和奧涅金都還留在舞台上,〈波蘭舞曲〉演奏時,舞台上還多了芭蕾舞隊,用狂野的舞蹈動作表達殺死好友後奧涅金內心的激動與衝突。且〈波蘭舞曲〉的演奏速度明顯較通常的版本快得多,更加強了這種外在歌舞昇平,內在卻暗潮洶湧的反差。種種細節讓這個意料之外的安排,最後顯得相當情理之中。

而樂團能夠適應較平常快上許多的結奏,也可見指揮平時的排練過程中的用心以及樂手們高超的技藝。演出結束後滿場觀眾給予所有演出人員長達近10分鐘的謝幕掌聲,足以證明本場高超演出水準。

最後,筆者所購買的座位並不是特別貴的座位(票價42歐元,約合新台幣1,450元上下),並非舞台正面,且部分視野受阻。但劇院顯然已經考慮過這個問題,而在許多地方都裝有中型螢幕,讓視線受阻的觀眾可以透過螢幕看到舞台上的全貌以及歌詞字幕(本劇為俄文發音,現場提供英文及西班牙文字幕)。種種細節上展現出劇院的細心與周到。

馬德里皇家歌劇院中供聽眾喝酒聊天的酒吧。 圖/蔡佳欣攝影 
馬德里皇家歌劇院中供聽眾喝酒聊天的酒吧。 圖/蔡佳欣攝影 

▌馬德里深度音樂文化之旅小提醒

如果讀者想要在遊歷馬德里時體驗這些音樂文化的場景,筆者對於行程的安排有以下幾點建議:

馬德里皇宮的參訪全程大約2至3個小時內可以結束,可以安排於午餐過後的下午行程。

歌劇的開演時間大多為晚上7點或7點半,時長大約也是3個小時上下。讀者們不妨於歌劇的中場休息時間到劇院中的酒吧小酌一杯或者吃些點心。

西班牙人習慣的晚餐時間較晚,餐廳的熱門時段可能是當地時間的晚上8點至10點,甚至11點,營業到午夜的餐廳也是所在多有。因此讀者若有興趣欣賞歌劇,可以考慮下午的皇宮參訪行程結束後先到聖米格爾市場(San Miguel Market)簡單用餐,或者在演出結束後再到附近的餐廳享用晚餐/消夜。

在許多台灣讀者的印象中,提到西班牙首都馬德里,首先浮現的記憶會是西甲足球聯賽的強權皇家馬德里(Real Madrid CF)和馬德里競技(Atlético de Madrid)兩支球隊,抑或是西班牙鬥牛。但就筆者而言,到訪馬德里,若是錯過了隱藏其中的音樂元素,同樣不啻為旅程中的一大遺憾。

到訪馬德里,若是錯過了隱藏其中的音樂元素,同樣不啻為旅程中的一大遺憾。圖為一名男...
到訪馬德里,若是錯過了隱藏其中的音樂元素,同樣不啻為旅程中的一大遺憾。圖為一名男子於日落時分,在西班牙馬德里的東方廣場騎著腳踏車。 圖/美聯社 

推薦閱讀

大牌音樂家一定讚?拒絕迷思、超越舞台的薩伊德樂評《音樂的極境》

美國歌劇第一夫人的時代鑄造:芮妮.弗萊明與後冷戰時代聲樂美學

王敏而

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研究興趣為後殖民理論以及東亞國家如何回應西方音樂傳入後所造成的衝擊,平時也涉略二戰後當代東亞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史。

作者文章

右為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外觀,左為在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後台排練的女演員。 圖/美聯社 

低調的歐洲音樂城市:馬德里音樂文化之旅

2025/02/14
西方後殖民研究和區域研究的分野,可能巧妙規避了「殖民主義在其他非直接殖民地所造成...

打破西方學術架構的界線:在地知識超克霸權冷暴力,《巴別塔學院》的解殖啟示

2025/02/14
華裔美籍小說家匡靈秀2022年作品《巴別塔學院》,雖為奇幻架空歷史小說,但以牛津...

大英帝國的世界學生:《巴別塔學院》的牛津大學,與混跡殖民核心的少數族群

2025/01/21
牛津大學是英國最重要、悠久的知識體系核心,和殖民帝國擴張史的關係也是千絲萬縷無法...

暴力的必要性?《巴別塔學院》的華裔反抗與大英帝國的反應

2025/01/21
薩伊德多次在《音樂的極境》中指出古典音樂名家的演出未臻理想之處,世界三大男高音之...

大牌音樂家一定讚?拒絕迷思、超越舞台的薩伊德樂評《音樂的極境》

2024/11/22
巴哈作品是德意志音樂文化的象徵之一,但《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詮釋卻由西班牙大提琴...

失語的一代音樂家:20世紀德奧大提琴家,為什麼無法詮釋巴哈《組曲》?

2024/10/31

最新文章

右為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外觀,左為在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後台排練的女演員。 圖/美聯社 

低調的歐洲音樂城市:馬德里音樂文化之旅

2025/02/14
西方後殖民研究和區域研究的分野,可能巧妙規避了「殖民主義在其他非直接殖民地所造成...

打破西方學術架構的界線:在地知識超克霸權冷暴力,《巴別塔學院》的解殖啟示

2025/02/14
清朝早期,帝權屢因滿人的異族身分而遭中國知識分子質疑,雍正援引中國經典文獻辯駁主...

歷史的《半透明鏡》:雍正皇帝的意識形態,正統化「異族統治」

2025/02/13
一名加拿大聖艾爾斯族(Sts'ailes Nation)的4歲女孩。 圖/美聯社

大AI時代的楓葉國:加拿大倡議原住民族權益,同時強化AI競爭力

2025/02/10
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導政治文化是反民主的,在這種文化之下,任何民主化的嘗試都將...

《中國的未來》:中國畸形的「民主文化」,如何鞏固了一黨專政?

2025/02/10
《貪食蛇》(Snake)是1998年Nokia風靡一時的經典款手機所內建的小遊戲...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2025/01/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