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在人大討論安樂死?中國「好死醫療」的人間辯證

2022/03/18 轉角說

「疫情的全球衝擊,或許也刺激了人們對生命、好死醫療的再思考...?」今年3月在中...
「疫情的全球衝擊,或許也刺激了人們對生命、好死醫療的再思考...?」今年3月在中國的人大會議上,有代表提案「中國應當安樂死合法化」引發高度的社會話題。相關討論在中國並非首例,但這一回議題的發酵和輿論熱度極高,儘管許多輿論認為,在文明進步的現代應該考慮一個「尊嚴死亡」的選項,但無論支持與否,背後涉及的道德倫理困境,卻也是舉世皆然的終極兩難。 圖/法新社

「當活著與死去都成了反覆折磨的痛苦,安樂死是文明的終極選擇?」今年3月在中國的人大會議上,有代表提案「中國應當安樂死合法化」引發高度的社會話題。來自河北、全國知名的鄉村醫師代表劉貴芳在會議上表示,中國法律不應迴避安樂死,應該盡早研擬政策,幫助更多不治之症患者「選擇死亡的權利」。提案旋即在中國社群網路上掀起熱議,從3月7日報導刊出後立刻成為全中國的焦點,關鍵詞「#代表建議安樂死合法化」是短短幾天內的熱搜話題。

微妙的是,以往中國人大的提案常常徒具形式、刻意營造「中國式集體民主」的政治氣氛,相關議案話題,往往在會議結束後就雲淡風輕。沒想到這一次的人大安樂死提案引發後續的話題發酵,是官方看風向的輿論測試、抑或安樂死議題真要進一步推動?也同樣令人揣測聯想。

▌請點閱下方收聽

重磅廣播"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重磅廣播 – 257.在人大討論安樂死?中國「好死醫療」的人間辯證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有中國人大代表倡議安樂死合法化。1988年開始至今,不時就有相關提案急切呼籲,但都只停留在「有說法沒做法」的擱置狀態。這一回2022年再度浮上檯面的中國安樂死話題,儘管許多輿論認為,在文明進步的現代應該考慮一個「尊嚴死亡」的選項,但無論支持與否,背後涉及的道德倫理困境,卻也是舉世皆然的終極兩難。

安樂死議題放在中國的社會脈絡裡,同樣也有著面對生命折磨、苦無解脫的處境,反對意見認為安樂死違背中國生命觀和醫學倫理,但在訴諸抽象道德之外,更多人擔憂的是社會現實的殘酷可能——是否會出現謀財害命的極端案例?如何相信中國醫療的判斷不會失誤?彼此信任度低的社會現實,要怎麼確立安樂死真能合法無虞?因為人大提案而又掀起的議論,是中國曇花一現、卻又無法可解的人間辯證。

彼此信任度低的社會現實,要怎麼確立安樂死真能合法無虞?因為人大提案而又掀起的議論...
彼此信任度低的社會現實,要怎麼確立安樂死真能合法無虞?因為人大提案而又掀起的議論,是中國曇花一現、卻又無法可解的人間辯證。圖為示意圖。 圖/法新社

▌中國安樂死迫在眉睫?人大提案的合法化問題

中國俗稱的「全國人大會議」今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過往都會有來自各省的代表分別提案,就社會經濟各個層面與細節,提出問題與方案。這些提案未必具有實質效力,但往往會成為測試風向、釋放政治訊號的參考指標之一。今年較為出人意表的,是來自河北人大代表劉貴芳,提案建議:

「人有權以安樂死方式結束自己的痛苦。當前已有多個國家將安樂死合法化,建議我國法律不應迴避安樂死,有關部門應早日出台政策,推動安樂死合法化,惠及更多的不治之症患者。」

劉貴芳的提議隨即成為新聞熱門話題,在微博等社群網路上掀起正反兩面的議論,微妙的是與過去會議結束就熱度銳減的人大話題不同,這一次的安樂死爭議接連的倫理省視與生死辯證、乃至於中國過去多次提案的歷史軌跡,話題後續仍在發酵。

實際上劉貴芳並沒有提出具體的方案,只有模糊性地說要盡快立法、僅適用於絕症病患,沒有更多相關技術細節的討論。劉貴芳的立場,是基於她長年的鄉村醫生執業經驗,以及後來經營長照設施、親眼目睹病患苦難的觀察,期望中國能有「文明進步的選項」,解脫絕症帶來的折磨。

中國的安樂死爭議有跡可循,人大提案也並非首例。1988年的人大會議,中國婦產科學嚴仁英與兒科專家胡亞美,就率先提出過安樂死的初步觀念;1994年左右開始,類似的提案和呼聲時不時在會議中出現,1997年也發起了中國第一場直接探討安樂死合法可能的學術研討會,儘管支持擁護的人數越來越多,但涉及巨大的倫理與道德困境,從江澤民、胡錦濤、到現今的習近平掌政年代,始終是一個有人提議、但無人敢更進一步的難題。

示意圖,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一名男子在荷蘭療養院。 圖/路透社
示意圖,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一名男子在荷蘭療養院。 圖/路透社

▌王明成事件:中國第一宗安樂死爭議

中國第一起震驚全國的安樂死爭議,發生於1986年。陝西漢中人王明成,其母親肝硬化引起的腹水,病重住院治療,但多次醫治仍未見起色,飽受病痛折磨的母親也時常哀嚎想一死了之。王明成與妹妹於心不忍,向主治醫師蒲連升詢問有無減緩病痛的方法,蒲醫師判斷認為王母的絕症已無救治可能,但中國還沒有任何安樂死的相關合法措施,儘管王明成多次要求醫師執行安樂死,蒲連升都予以拒絕。

然而深為主治醫師的蒲連升,明白王母的痛苦生不如死,1986年6月28日答應王明成的安樂死要求,開立處方寫著「家屬要求安樂死」字樣、雙方簽名後,以注射鎮靜藥物「複方冬眠靈」的方式執行,j王母最後在6月29日凌晨失去生命跡象。不過王明成的大姐與二姐因事先不知情,得知醫院協助安樂死之後,要求院方賠償醫藥費和喪葬費,全案因此曝光而掀起司法風暴,王明成與醫師蒲連升雙雙被以故意殺人的罪嫌逮捕。

這宗案件纏訟多時,但因王明成的處境頗令社會同情,使得司法處理上遲遲未有明確結果。1990年3月,王明成與蒲連升被以故意殺人罪提起公訴,但在1992年的二審結果,最終宣布王蒲二人的行為無罪,判決認為「注射冬眠靈增加昏迷程度、促進死亡,但並非死亡的直接原因」。

雖然兩人最後無罪,但全案的後續轉折卻是令人感慨——違背專業倫理的蒲連升,難以重返醫療職場,也公開在媒體專訪前表示對於當年的決定後悔萬分。而王明成自己在2000年罹患胃癌,歷經多次手術後病情持續惡化、癌細胞擴散,住院期間承受極大的痛苦折磨,王明成直接向醫院要求安樂死,但被院方果斷拒絕,最終在2003年病逝。王明成的案例,讓不少中國人思考安樂死的可能性,但跨越殺人與協助自殺的道德界線,衝擊人倫家庭的終極選擇,仍是沒有清晰答案的人間辯證。

圖為王明成案中的主治醫師蒲連升。 圖/取自微博
圖為王明成案中的主治醫師蒲連升。 圖/取自微博

王明成自己在2000年罹患胃癌,歷經多次手術後病情持續惡化、癌細胞擴散,住院期間...
王明成自己在2000年罹患胃癌,歷經多次手術後病情持續惡化、癌細胞擴散,住院期間承受極大的痛苦折磨,王明成直接向醫院要求安樂死,但被院方果斷拒絕,最終在2003年病逝。 圖/取自微博

▌他山之石:比利時的緹娜妮絲案

中國社群的討論中,也時常以比利時、荷蘭等國家的前例,做為支持合法化的參考。不過即便是在「最寬鬆」的比利時,時至今日一樣也發生難解的爭議。比利時在2002年將安樂死合法化,不過後續亦曾衍生出醫療法律糾紛。《布魯塞爾時報》報導,2010年4月27日,比利時登得爾蒙德(Dendermonde)一名醫生對38歲的女性緹娜妮絲(Tine Nys)實施安樂死,當時她正遭受強烈的心理痛苦(psychological pain),妮絲在家人的陪伴下,接受醫師的安樂死注射去世。

整個實施過程依照比利時的法律規定,前後有兩名醫生批准,分別是妮絲的全科醫師與精神科醫師,並交由第三名醫師凡霍夫(Joris Van Hove)執行。按照程序,安樂死委員會也對這個申請案例進行審查並通過批准。但緹娜死後,她的兩個姊妹卻出來指控醫師違法執行,屬於刑法中的毒殺,全案開始針對三名醫生進行調查。

《BBC》報導指出,妮絲的姐妹和檢察官認為,妮絲之所以「想死」,是因為當時她正經歷一段失戀的情緒風暴——她是因為心理痛苦而想要安樂死——但她們認為「心理痛苦」並不屬於比利時法律所要求的「不治之症或是心理疾病」。除此之外,當時妮絲也才剛被診斷出自閉症不久,醫師是否真的就足以對她的疾病判定為「無法治療」。

依照《BBC》引述比利時公共衛生服務部門的說法,符合申請安樂死的條件,是患者的疾病「必須出現持續的、難以忍受且無法治療的身體或精神痛苦」(unbearable and untreatable sufferling)。在病患反覆且明確表達死亡意願後,會經由前述提到的醫師評估、還會有一個月的緩衝期。醫生也可以選擇實施安樂死、同時也保留讓醫師拒絕實施的權力。

不過比利時的法規也被認為是相對寬鬆安樂死法規,因為沒有明確列出適用疾病。過去也有病患因為精神疾病如重度憂鬱症等,而批准實施安樂死的案例。根據《美聯社》2017年的資料,每年在比利時約有2,000人安樂死,其中約有40個案例是因為精神疾病帶來的痛苦。

然而緹娜妮絲案之所以爭議,在於根據醫師在法庭的說法,他提到緹娜在童年時期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也在她年輕時多次曾試圖自殺,亦被醫療診斷罹患有自閉症。「在每次諮詢中,蒂娜都要求安樂死,」他說。「她堅持要求安樂死,因為她經驗到的治療已經沒有任何效果了。」她的精神科醫師寇辛(Paul Cosyns)也表示,在他的評估當中,他認為:「緹娜的意識很清楚,她很清楚自己在問的事情,也知道將會發生什麼。」

最終,緹娜妮絲案經過陪審團審議後,三名醫師獲判刑事無罪。妮絲的家人繼續要求上訴,交由高等法院,針對第三名醫師,也就是執行安樂死的凡霍夫繼續採取民事途徑上訴,法庭必須決定凡霍夫是否應承擔民事責任,向妮絲的家人支付賠償金。

圖中央者為緹娜與家人的合照。 圖/取自比利時電視節目Terzake
圖中央者為緹娜與家人的合照。 圖/取自比利時電視節目Terzake

▌中國反對安樂死的理由:文明發展的矛盾?

2022年的人大提案,在會議結束以後除了社會輿論的發酵之外,仍未見中國政府有任何表示或政策風向。無論民間支持與否,似乎都還是像過去的軌跡一般,最後不了了之。中國官方自己有何見解?2019年衛健委倒是曾經發表過具體的反對說法:

(一)安樂死與中國醫學倫理矛盾,人命至重,貴於千金。

(二)安樂死可能導致醫務人員放棄努力攻克不治之症的責任和決心。

(三)中國貧富差距問題嚴重,可能出現為了省醫療費用而「被安樂死」。

(四)中國平均壽命延長,但整體而言對安樂死接受度不高。

(五)中國致力推動臨終關懷、安寧療養,安樂死與此政策互相矛盾。

類似的反對說法,在這一回的人大提案討論裡時有所見,之中也有不少民眾質疑,就當前的中國社會實態而言,安樂死合法化恐怕會衍生更多問題,諸如醫療專業判斷的錯誤、或是根本違背當事人意願的「被安樂死」、相關醫護專業的培訓不足...等執行細節的困境。同時在政府鼓勵多生、強調安寧療養的政策之下,安樂死議題牽連太廣,恐怕會掀起意想不到的社會震盪。

在這一回的人大提案討論裡時有所見,之中也有不少民眾質疑,就當前的中國社會實態而言...
在這一回的人大提案討論裡時有所見,之中也有不少民眾質疑,就當前的中國社會實態而言,安樂死合法化恐怕會衍生更多問題,諸如醫療專業判斷的錯誤、或是根本違背當事人意願的「被安樂死」、相關醫護專業的培訓不足...等執行細節的困境。圖為示意圖。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日本死亡醫師?ALS囑託殺人事件:協助漸凍人「安樂死」的生命爭辯

好死善終:以英國為例,生死的無盡論辯

法國「被動安樂死」逆轉判決:親族對抗下的善終之爭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左起為:支持川普的馬斯克、態度曖昧的貝佐斯,以及支持賀錦麗的碧昂絲。 圖/路透社...

美選亂鬥誰挺誰?美國富豪名流的大選支持風向,與政治押寶的風險

2024/11/05
2024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本文以川普與賀錦麗在各自的黨代表大會接受提名、正式成...

AI 替你把關、還是隱藏立場?用美國大選測試 NotebookLM 語音摘要

2024/11/01

最新文章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圖/法新社 令人痛心的法國馬松強暴事件審判,終於在12月19日沃克呂茲刑事法院的...

強暴就是強暴:法國馬松性侵案「全部有罪」判決的法律意義

2024/12/25
在亞維儂的沃克呂茲(Vaucluse)刑事法院外,一幅描繪吉賽兒.佩利寇的拼貼畫...

你的愚蠢,是她一生的創傷:法國版 #Not all men 馬松性侵案揭露的可悲男性文化

2024/12/25
中江之島的取水儀式,平戶市生月町博物館島之館收藏。 圖/陳飛豪攝影

迫害下的信者:日本平戶「潛伏基督徒」與禁教之下的混成祭祀文化

2024/12/24
2016年11月20日,教宗方濟各關閉了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的聖門,標誌著慈悲禧年...

聖誕夜開啟的聖門:梵蒂岡25年一度的「禧年傳統」

2024/12/23
「大自然奪走的,由拉斐爾的巧手重現。」文藝復興藝術家拉斐爾,曾經留下一幅大象的圖...

藝術與科學的結合:拉斐爾《大象漢諾》與近現代歐洲的「如實呈現」

2024/12/2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