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重磅廣播/法國「被動安樂死」逆轉判決:親族對抗下的善終之爭

2019/05/25 轉角說

現年42歲的文森.蘭伯特(Vincent Lambert),在2008年一起車禍後腦部嚴重受損,四肢癱瘓僅有輕微意識。臥床超過10年,蘭伯特的「善終之爭」不只引發家族分裂,也是法國國內關於「死亡權力」的輿論焦點。 圖/法新社
現年42歲的文森.蘭伯特(Vincent Lambert),在2008年一起車禍後腦部嚴重受損,四肢癱瘓僅有輕微意識。臥床超過10年,蘭伯特的「善終之爭」不只引發家族分裂,也是法國國內關於「死亡權力」的輿論焦點。 圖/法新社

主持人/編輯七號、編輯八號

好死善終由誰決定?法國因車禍而成為癱瘓植物人的文森.蘭伯特(Vincent Lambert),在20日原本已經決定執行「被動安樂死」、停止生命維持系統,但與此同時巴黎上訴法院卻逆轉的判決,恢復維持蘭伯特的生命。已被診斷沒有復甦可能的蘭伯特,為何無法選擇「善終」?引發激烈拉扯的,是選擇放棄維持生命的妻子、與堅持應該活下去的父母,夾在親族對抗之間的生命難題,能找到最後的妥協出路嗎?

▌請點閱下方收聽

「文明的品質,取決於它有多尊重最最弱勢者。」5月20日,蘭伯特在醫療團隊與妻子的協同下,停止人工餵食並開始施打鎮定劑。這項決定也引發約200名反對者走上巴黎街頭抗議。 圖/法新社
「文明的品質,取決於它有多尊重最最弱勢者。」5月20日,蘭伯特在醫療團隊與妻子的協同下,停止人工餵食並開始施打鎮定劑。這項決定也引發約200名反對者走上巴黎街頭抗議。 圖/法新社

▌Podcast節錄重點

• 蘭伯特案:癱瘓植物人的「被動安樂死」爭議

• 醫院判斷沒有復甦機會、將停止生命維持系統

• 兩造對立:堅持維持生命的父母、希望能夠善終的妻子

• 上訴法院都維持原來裁決,但5/20拔除系統當天逆轉

• 親族拉扯的難題:蘭伯特沒有留下個人意願的證明

• 倫理、道德、法律與親情的困境下,法院的下一步?

「送他走就是讓他自由。」蘭伯特的妻子瑞秋(Rachel Lambert)是蘭伯特的法定監護人。她曾對外表示,丈夫在那場意外之前,便曾透露過「不會想這樣(指植物人狀態)活著」,同意醫療團隊的拔管建議。 圖/美聯社
「送他走就是讓他自由。」蘭伯特的妻子瑞秋(Rachel Lambert)是蘭伯特的法定監護人。她曾對外表示,丈夫在那場意外之前,便曾透露過「不會想這樣(指植物人狀態)活著」,同意醫療團隊的拔管建議。 圖/美聯社

「這是犯罪!我以法國為恥!」蘭伯特的父母親極力反對針對兒子的「消極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長年來在法國國內外的多間法院發起訴訟。 圖/美聯社
「這是犯罪!我以法國為恥!」蘭伯特的父母親極力反對針對兒子的「消極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長年來在法國國內外的多間法院發起訴訟。 圖/美聯社

自2014年起,蘭伯特的雙親多次上訴至法國最高行政法院、歐洲人權法院等,但法院多判決允許醫療團隊「停止維生系統」。圖為2015年時,歐洲人權法院針對蘭伯特案的聽證。 圖/路透社
自2014年起,蘭伯特的雙親多次上訴至法國最高行政法院、歐洲人權法院等,但法院多判決允許醫療團隊「停止維生系統」。圖為2015年時,歐洲人權法院針對蘭伯特案的聽證。 圖/路透社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推薦閱讀

好死善終:以英國為例,生死的無盡論辯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最新文章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圖為2018年美國「國家社會主義運動」支持者舉行集...

可以用納粹符號表達政治不滿嗎?反思歷史修正主義與極權符號再現

2025/04/17
左為元世祖忽必烈,右為蒙金戰爭中的騎兵。 圖/維基共享 

顛覆世界史的蒙古:元代中國走向國際的「歐亞大交流時代」

2025/04/17
川普上任後的關稅政策造成經濟震盪,股市暴跌讓許多投資人哀叫「要去睡公園了」。圖為...

「財務創傷」讓你擔心睡公園?如何讓心理在經濟戰爭中免於震盪

2025/04/17
圖為西班牙馬德里皇家歌劇院上演的《杜蘭朵公主》,扮演杜蘭朵公主的是義大利女高音歌...

音樂中固化的歐洲中心主義:仍在演出「野蠻東方」的《杜蘭朵公主》

2025/04/16
德國3月3日舉辦「玫瑰星期一」狂歡節,反對極右派另類選擇黨的陣營將其黨魁為德爾做...

當美國《取消文化》傳進德國:圍堵極右民粹之戰,如何加速民主文化的崩解?

2025/04/15
本屆大阪萬博還沒正式開幕,就已經籠罩在烏雲之下。圖為2025大阪萬博的吉祥物「脈...

2025大阪萬博是翻身機會,還是加速衰退?夢洲「負面遺產」能否復刻榮景

2025/04/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