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名為「辛奇」的泡菜?韓國民族主義的誇大vs文化品牌化的努力
從今以後,韓式泡菜正名為「辛奇」!
今年7月底,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宣布將Kimchi(舊譯韓國泡菜)的正式華文譯名訂為「辛奇」,雖然表面看來是終結了從去年11月起,因中國四川泡菜獲得國際標準化組職(ISO)認證,並聲稱韓國「泡菜宗主國」地位名存實亡而開始的「泡菜宗主國」之爭,但新聞一出,卻引發了另一波議論。
不只中國網友批評「管太多」,同樣使用華文的台灣,也出現不少表示不以為然的評論,就連韓國本土都出現反對聲浪,甚至在青瓦台公佈欄上發起請願,要求撤回這項措施。然而,隨著韓劇、防彈少年團(BTS)等韓流持續席捲全球,「Made in Korea」也逐漸成為一個品牌,比起單純的民族主義,這次的「辛奇」正名除了維護文化自主性,或許也將再次為全球化下的文化推廣,提供新的參考案例。
▌「愚蠢的亡國政策」?韓食正名早有先例
包含擔心Kimchi的韓文字「김치」就此消失、批評政府不應干涉他國翻譯、擔憂宣傳效果下降,以及造成其他外國人混亂等,請願文中洋洋灑灑列出六大項反對「辛奇」的理由,不只稱政府這樣的做法,是拋棄韓國人的自尊心,甚至還痛批這是「愚蠢的亡國政策」。直到9月1日請願結束,也累積獲得1萬2千多人響應。
追溯Kimchi被稱為「韓國泡菜」的起源,是因為華文中並沒有相應的名詞,因此借用概念類似的泡菜代稱,並加上「韓國/韓式」加以區別。
但姑且先不論「辛奇」的出現是否會反而導致「김치」的韓文用法消失,雖然在面對未知事物時,習慣上確實會先以當地有的名詞稱呼,不過事實上早在2014年,韓國就已經有為食物「正名」的先例。
▌韓食尷尬翻譯史:石鍋定食曾翻成「很熱的石頭裝滿鍋子」
「想要提升『韓式料理』的品牌價值?就必須統一名稱標示方法!」2011年正當韓流開始席捲東南亞,韓國文化廣播公司(MBC)就曾遠赴泰國曼谷採訪,點出當地韓式料理店翻譯不一的問題。以最基本的飯(밥)為例,有的店家是直接使用韓文發音寫成「Bab」,有的則會取意思寫成「Rice」。同時報導中也以當地日本餐廳作為對比,明明數量就是韓式餐廳的好幾倍,料理的翻譯名稱卻能夠完美地一致。兩年後,就在首爾外國觀光客人數超越巴黎,即將突破每年千萬人次之際,同樣的問題也再度被提出,只是主角換成了韓國國內的韓式料理店。
石鍋定食(돌솥 정식)被翻譯成「hot stone pot full」(很熱的石頭裝滿鍋子)、牛頭骨湯(곰탕)則變成「bear thong」(熊湯),看似在開玩笑的字詞,卻是當時外國觀光客在餐桌上最大的噩夢。
不只英文翻譯出包,日文翻譯也好不到哪去,除了醬油蟹變成「蟹の醤油ピックル」(螃蟹的醬油酸黃瓜),各種翻譯錯置的情況也屢屢出現,讓點餐彷彿成為一場「大冒險」。當記者詢問店家,卻發現對方只是直接委託招牌業者製作,10多年來都不知道上面的翻譯是錯的,而進一步追問招牌業者使用的翻譯方式,竟然是依賴最陽春的網路翻譯。
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促成韓國國語院與文化體育觀光部,及農林畜產食品部(簡稱農食品部)合作,並在2014年發布了《主要韓食名稱羅馬字標記與翻譯標準事案》,針對200種著名的韓式料理,規定了標準的日文、華文與英文名稱。在這波名單中,被「正名」的不只有如今台灣人常見的拌飯(英文翻譯由Bibimbab、mixrice等統一為 Bibimbab)、冷麵、烤五花肉(過去也有人稱三枚肉)等,「紫菜飯卷」更是在此時與日本的「壽司」分道揚鑣。
有趣的是,這次引發議論的「辛奇」,因為製作過程與原本的翻譯「泡菜」不同,也曾經出現在2014年的正名名單中,但農食品部最後還是因為「無法在中國內產生影響力」而作罷。連帶的,像是「김치 볶음밥」、「김치전」等料理的華文翻譯,也定調為泡菜炒飯與泡菜煎餅。
然而,比起維護文化自主性,這次的「正名」實際上更接近於促進資訊流通的「書同文」政策,不只牽涉的語言較廣,對象也主要是韓國自家人。相較之下,2005年韓國首都由「漢城」正名為「首爾」,不論在對象或意義上都更接近這次的辛奇正名。
▌「漢城」更名「首爾」:創制定華文標準翻譯先例
「『서울』(Seoul)不是漢城,稱呼為『首爾』才是國際共同的意識與慣例。」距今16年前,以時任首爾市長李明博為首的市府團隊,在2005年1月宣布將華文舊稱漢城的韓國首都「正名」為首爾,當時同樣也引發華語圈的議論,甚至引發部分人士批評是韓國政府企圖操弄民族主義,進行「去中國化」。
追溯首爾的命名史,由於是在漢江邊且曾是朝鮮時代的京城,讓它有了漢城、漢陽、京都甚至京城等名字,至於發音類似首爾的「서울」,則是源自於三國時代的強權之一新羅。1945年二戰結束,首爾正式定名為「서울」(Seoul),但因為這個單字屬於純韓文,並沒有漢字寫法,加上過去的使用習慣,讓包含中國、台灣等地的華語圈決定延用「漢城」這個稱呼。
雖然無法完全撇除政治上的疑慮,但「漢城」不只屬於前朝舊稱,且與後來訂定的正式名稱完全不同,加上1988年漢城奧運後上升的民族自信與韓流崛起,首爾的正名確有其道理。隨著公告正名,首爾政府也積極推動各項宣傳計畫,並成功在當年10月,獲得中國外交部同意,將「漢城」更改為「首爾」。經過16年後的今日,台灣也幾乎難以看到人們再用「漢城」稱呼韓國的首都。
不過中國畢竟不是台灣,儘管官方承認首爾的正名,實際上在民間,卻是另外一幅景象。除了一開始就表示抗拒,根據《世界日報》(세계일보)2006年11月的報導也指出,經過約兩年仍使用「漢城」稱呼韓國首都的中國民眾依舊高達6成。
隨著辛奇正名引發議論,首爾正名的歷史也再度成為話題,其中《朝鮮日報》一篇關於「辛奇正名」的相關報導中,更以「多數中國人仍使用舊稱稱呼首爾」為論點,點出韓國政府這次的策略最後只會徒勞無功。
儘管歷史似乎預示了「辛奇」正名(至少在中國)將會是一條艱辛的道路,但這樣的策略真的是如反對人士所說的「愚蠢」嗎?
▌以母國為出發點的翻譯:全球化時代的新文化傳播策略
在討論行銷策略時,經常會使用到「品牌差異化(Brand Differentiation)」的概念,指的是在消費者無法細部分辨品牌間的差異時,藉由建立品牌概念、特性,來達到與競品差異化,進而在消費者心中建立品牌形象、提高競爭力。對筆者而言,韓國政府所想要做的,正是將Kimchi從「泡菜」的概念中區隔開來,建立新的產品形象。雖然過程中必須犧牲掉消費者原本對產品的認知與熟悉感,但若是能夠成功建立獨立的品牌認同,也將會在市場上佔據有利的位置。
此外,身處於全球化的時代,隨著體驗他國文化不再遙不可及,如何在「名稱」上給予多元文化更多尊重,或許也將是未來翻譯所必須遇到的問題。
以台灣糕點為例,儘管以當地熟悉的事物命名外來文化是常態,但不論鳳梨酥、太陽餅,甚至是豬血糕等的英文都以「cake」代稱,除了實際上與西方的「cake」差異頗大,也忽略了這些餐點彼此間的差異。反之, 取「辛辣、新奇」之意命名的「辛奇」,儘管優劣見仁見智,但至少是以文化母國的立場所提出的名稱,而不是單純為了讓他國「方便理解」,犧牲自我文化內涵的結果。
隨著公告宣布,包含韓國文化觀光公社等網站,也隨即調整了相關內容,就連最新的韓綜翻譯也馬上跟上腳步,未來「辛奇」的能見度想必也會大大提高。雖然無法預期市場的接受度,也避免不了民族主義過度高漲的批評,但「辛奇」的出現除了再一次顯示韓國嘗試建立自我的國家品牌的努力外,或許也將為全球化下的多元文化與翻譯規則,提供更多的反思空間。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