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日本媒體怎回顧?「311震災十週年」苦難命運的傳承

2021/03/11 轉角說

圖/路透社
圖/路透社

「活下去吧!替未來的人們,傳承我們的苦難經驗...」日本311震災在今天屆滿十週年,每年的震災回顧和進度追蹤,雖然都是日本各大主流媒體的例行任務,但「十年」的時代落點意義不同,也是近期日本媒體精銳盡出、投入大量資源製作專題報導的歷史標記。只是歷經十年的歲月,相關議題還能延伸出什麼樣的觀點?在社會大眾已對「災區復興」明顯感到疲乏倦怠的時候,還有什麼樣的深刻細膩觀察,回顧311震災複雜難解的不同層面?概觀日本媒體在今年度的系列報導,也可以歸納出「教訓」與「活下去」的議題設想,而背後的推力也直接關乎震災經驗的社會傳承。

▌請點閱下方收聽

重磅廣播"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日本媒體怎回顧?「311震災十週年」苦難命運的傳承

根據日本官方的統計,311東日本震災總共造成1萬5,899人死亡(除了直接罹難之外,也包含因震災相關原因導致的「關連死」)、截至目前為止還有2,527人行蹤不明。十週年的今天,日本最大入口網站日本Yahoo慣例放上311震災搜尋頁面,只要輸入「3.11」關鍵詞進行搜尋,日本Yahoo就會捐助若干金額給相關單位。同時各種防災App今天也都相繼發出了特別訊息,提醒民眾震災紀念日以及面臨災難時的避難準備資訊。

各家主流媒體都有「現場重建」主題的報導,透過3D建模重現被災地或避難集落的樣貌,例如《獨賣新聞》的〈孤立集落〉〈雄勝病院〉。另一種現場建構,則是《NHK》特別製作的311當日實時時間軸,透過同步繫時考察的方式,將當天的新聞媒體報導、內閣政府動態、《NHK》新聞、核電廠動態以及Twitter社群發文全部整合,讓讀者直接感受311當天的即時動態全覽。

除了地上的視角,《朝日新聞》做了從「海底視角來看311」專題,透過30個東北地方的海邊區域、潛水進入最深35公尺的海底,經由一層又一層的深水下探,拍攝震災之後的海底景象變化、以及漁民們的生活記憶。最令人震撼的並不是堆積在海裡的船隻汽車等殘骸,而是不知名的家庭生活照片,停格在無聲的海裡。

「這不是我所期望的未來...」在《朝日新聞》的災民人生軌跡追蹤系列中,尋找10年前曾經訪問過的災民,對照現在的生活樣態與記憶回顧。其中一位現年45歲的大沼勇治,在1988年學生時代參加城市標語募集競賽,寫下「原子力是明亮未來的能源」,得獎之後這句話被設立成大型標語,成為雙葉町的地標。但大沼自己也是311災民,回顧少年時代的這句標語感覺到諷刺,多年來他也投入了震災記憶傳承的工作,希望能把那一天的傷痕與檢討,留給下一代做為生命的資產。

岩手縣宮古市。 圖/路透社
岩手縣宮古市。 圖/路透社

十年變化:宮城縣女川町。 圖/路透社
十年變化:宮城縣女川町。 圖/路透社

十年變化:宮城縣名取市。 圖/路透社
十年變化:宮城縣名取市。 圖/路透社

推薦閱讀

被封印的311「復興倦怠」:疫情下的東日本大地震9周年追悼

311震災日記:作為受災戶,我的七日談

災區裡的孤獨死:別斷了連結的生命線

《風啊!請傳達我的思念》:日本311,不隨風而逝的傷痛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糧食安全階段綜合分類」(IPC)嚴正警告,加薩瀕臨飢荒狀態長達22個月,最近更...

以色列否認加薩飢荒問題:英法揚言承認巴勒斯坦國,川普敦促「餵飽加薩人民」

2025/07/30
釋永信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爭議,1990年代職掌少林寺以來,就接連有商業利益紛爭和...

方丈金身失效?中國少林寺住持釋永信的金錢與性醜聞被調查,少林CEO紅塵爭議史

2025/07/28
美國承包商約僱人員向媒體揭露,美國與以色列主導的加薩人道基金會無節制地朝民眾濫用...

當援助者變成加害者:美國承包商、以色列軍人揭發:加薩平民遭實彈射擊

2025/07/04
姑且不論「2025年7月大災難」預言是否會應驗,檢視龍樹諒的創作背景,可以看見半...

7月5日免驚!龍樹諒《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神祕學熱潮下的時代產物

2025/07/03
2019年方濟各在會見義大利足協 (FIGC) 成員和《米蘭體育報》時旋轉一顆足...

在禧年榮歸主懷:教宗方濟各,熱愛足球的阿根廷人,與黑歷史的悔恨(1936-2025)

2025/04/21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最新文章

《狩獵大師》內頁的追獵犬繪圖。 圖/Bibliothèque nationale...

猛犬注意:勤奮而強悍、靈巧而堅定,流傳千年的歐洲獵犬形像

2025/08/26
粉底液日前成為台灣政壇關鍵字,但討論化妝與粉底液到底算不算「厭女」?圖為首爾一名...

政壇如何「厭女」:粉底液、化妝與美的勞動,女性的公共參與雙面刃

2025/08/20
如何檢視與評論女性政治人物?性別之外,也需看見更多因素的交織結構。圖為2019年...

如何檢視女性政治人物?看見性別,更看見階級、族群、文化的多重結構

2025/08/20
艾琳.歐肖內西是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之妻,尤其對《動物農莊》的創作頗有貢獻,卻極...

《動物農莊》出版80周年:喬治.歐威爾最暢銷作品與妻子艾琳的「隱形貢獻」

2025/08/18
Scherzer vs. Kershaw:年紀越來越長的兩名當代巨投,能繼續在投...

Scherzer vs. Kershaw:大聯盟至尊對決,球迷的青春回憶錄

2025/08/14
紐約知名設計師與藝術家達娜・棚町(Dana Tanamachi,中)將祖父母在二...

拘留營中綻放的GAMAN之光:二戰的日裔美國人將苦痛轉化為家族藝術傳承

2025/08/1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