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風啊!請傳達我的思念》:日本311,不隨風而逝的傷痛

2017/11/06 蔡亦竹

風啊,請帶著我的思念飛向我已逝的家人吧! 圖/美聯社
風啊,請帶著我的思念飛向我已逝的家人吧! 圖/美聯社

311東日本大震災——死亡和失蹤者超過1萬8千人的近代日本最大天然災害。

這場震災除了大規模的死傷人數之外,也因為福島第一核電場的事故而受到全世界的矚目至今。六年的恐怖天災爪痕,到今天仍殘存在許多日本人的心中。但是除了福島縣之外,其實同屬日本東北地方的岩手縣、宮城縣也同樣死傷慘重。岩手縣的大槌町一萬出頭的人口,就在這場地震引發的海潚裏,被奪走了近1/10居民的生命。

當時也在日本關東的我,自然也成為了「被災者」的一員。在茨城縣從地震發生後待了十多天的我,最後終於因為當時枝野官房長官清晨宣佈福島第一核電廠反應爐出現破損,而且其影響「難以預期」的記者會,而被迫近逃難式的前往成田機場後,買了貴參參的臨櫃機票回到台灣。但是就算是面臨這樣的大難,受災的日本朋友們仍然井然有序地默默排著長龍隊伍,或許家人也同樣受災、或是根本自己也生活不便的運輸業工作朋友們,也堅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就算說不定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想要逃離當地。

回台灣不久之後,我就和朋友一起帶著台灣有志捐贈的物資前往了大家最不想進去的福島磐城市。雖然已經離震災當天超過20天以上,但是當地仍然交通和水電處於半斷絕狀態。進到受災最嚴重的沿海地區,仍然一片人間地獄景象。

是的,道路兩旁房屋全毀後產生的廢材堆積到三樓高的人間地獄。

在經過了兩個星期的協助救災過程之後,因為看到連鎖拉麵店都重新開門、非重受災戶的民眾也開始恢復日常作息,於是我們就結束了協助行程,我也回到重新開始辦公的學校,繼續自己當時的論文寫作。

道路兩旁房屋全毀,311後的受災地宛如人間地獄。 圖/作者攝影提供
道路兩旁房屋全毀,311後的受災地宛如人間地獄。 圖/作者攝影提供

一年過去。

原本就是先進國家的日本,自然沒有放慢復興的腳步。在那一年間,日本重建的速度快到讓其他國家驚異。除了福島核電廠仍然有許多難以處理的問題外,許多硬體設施幾乎都恢復了大半。看著東京品川車站裏擁擠的人潮,有時候都會讓人有種恍若隔世的錯置感——明明在一年前,同個地點還因為限電而在大熱天沒有空調而大家也安靜地忍耐著,而我還曾經就在車站門口親眼看見因為中暑被抬出來急救的乘客。

品川車站附近的飯店,日本民間團體正在舉辦感謝各界對311援助的宴會。在宴會上我們又重逢了當時在磐城市協助我們的當地建築公司社長。雖然常磐線電車還沒恢復通車所以社長是坐了五、六個小時巴士才到東京的,但是宴會結束後的晚上九點多,社長卻仍然堅持不在東京過夜而要趕深夜巴士回福島。

「因為現在公司很忙,福島是房屋重建的生意超興隆狀態啊!」

在震災當下,社長是完全放下自己公司和經營的水療泳池業務全力投入救災工作的。這樣的好人現在公司大賺錢而福島也開始復興也算是件美事。但是聽到社長的這句話,還是難免百感交集。在送走社長的時候,我想起了救災時當地居民佐藤先生的一番話:

因為東京電力的福島電廠,其實當地也受了不少恩惠。每年都進帳的地方補助金就不算了,在地人有多少是靠電廠在吃飯的啊!

在事故發生之前其實電廠附近可是熱鬧得很,吃飯時間電廠旁的餐廳是得排隊的。只是那些都是跟核電相關的人才享受得到的好處,對一般務農的人來講根本沒差,結果現在核電出事了我們就得承擔這些苦果。

東京在用電結果福島人在受苦,都不想說我們真的是明治維新以後就幫東京作牛作馬到現在了。

「如果連我都不在,那不就沒有人還記得我家人曾經在這裏活著這件事嗎?」 圖/路...
「如果連我都不在,那不就沒有人還記得我家人曾經在這裏活著這件事嗎?」 圖/路透社

福島其實可以分成沿海部的「濱通」和內陸的「中通」還有西部的「會津地方」。這次核災最嚴重的大熊町、雙葉町等核電廠區域,也只是濱通的一小部分,像磐城這些同為濱通的地方其實因為風向和面海的關係,幅射塵的影響其實並沒有那麼大,而居民自行測量的數值也都在安全範圍裏。更別提中通和會津地方根本和核電廠相隔100公里以上,且被層層山地阻隔了。

但是誰相信呢?福島產的任何作物和產品就被掛上「危險」標籤,就連日本國內也還有人是戴著這種有色眼鏡在看「福島產」這三個字。日本政府再怎麼宣導這些產品都經過安全檢驗還是有人不相信,整個東北地方產的農漁商品,台灣也有人把他們一概打為「日本核食」。

雖然我覺得之前台灣出問題的油和食品可能還比較毒一點。

311至今已經過了六年了,或許物質建設大多已經恢復。但是像這種人心的傷痕和種種後遺症,卻仍然讓日本東北的人們受苦著。這也是岩手縣大槌町「風之電話亭」存在的理由。

風之電話亭是當地居民佐佐木格為了紀念自己震災死去的親人,而建在自己土地裏的一個電話亭。這個電話亭裏的電話並沒有牽上線路,而是讓到訪的人們和自己去世的親人們說話,希望海風能把這些話傳達給另一個世界的親人們。

來訪的人們也知道自己在電話亭裏是在自言自語,但是對前來「講電話」的倖存者們,這是他們和被無情的天災帶走的親友們對話、療癒自己內心傷口的方式。其中有一位中年男子的對話是這樣的。

房子已經重建好了。但是爸媽和妳(男子之妻)、還有小朋友都已經不在了。那房子建好還有什麼意義?

電話並沒有牽上線路,而是讓到訪的人們和自己去世的親人們說話,希望海風能把這些話傳...
電話並沒有牽上線路,而是讓到訪的人們和自己去世的親人們說話,希望海風能把這些話傳達給另一個世界的親人們。 圖/《風啊!請傳達我的思念》

《風啊!請傳達我的思念》預告片

但是這位男子卻仍然努力活著,理由很簡單。

因為我一定要活下去,然後努力記住我家人的回憶。因為如果連我都不在,連我都忘記我家人的話,那不就沒有人還記得我家人曾經在這裏活著這件事嗎?

失去的物資或許已經重新挽回了。比起過世的人們,倖存者或許還留著最寶貴的生命。震災帶來的地獄景像,也或許已經被復興的工事現場和重建好的新設施、甚至是因為重建而帶來的商機所取代了。但是那場地震和海潚造成的傷痛,至今還有許多人在默默地承擔著——連同死去親人的分一起扛在自己的肩上。

不管是失去老伴的歐巴桑,還是失去爸爸的媽媽和小孩們,或是失去全家的中年男子。風或許可以把他們的思念帶給另一個世界的家人們,但風也同時和歲月一起在淡化那天造成的重大創傷。這些人一邊想要忘掉哀傷的回憶,一邊卻又害怕自己真的忘記了哀傷的回憶。

過了六年,311對許多人來講即將變成一個死傷的書面數字。但就失去親人的當事者來說,這可能是人生最漫長的六年。在出入風之電話亭的每個身影裏,我們可以看到印象中就連遇到生離死別都仍嚴守節度的日本人,其實內心和我們一樣有不為人知的痛苦和不捨,和電話亭裏面對無情命運的啜泣聲。

希望岩手海岸的輕風真的傳達了他們的思念和傾訴。

我不會離開,我會再打給你的。 圖/《風啊!請傳達我的思念》
我不會離開,我會再打給你的。 圖/《風啊!請傳達我的思念》


2017世界公視大展精選「#真理的叛逃」,影展場次 12月1-3日 台北場(台師...
2017世界公視大展精選「#真理的叛逃」,影展場次 12月1-3日 台北場(台師大禮堂),12月15-17日 台中場(台中市府集會堂)。放映資訊請見公視活動專頁:世界公視大展精選 Best of INPUT

推薦閱讀

野島剛/震災遺跡該不該拆除?311東日本大地震五周年的思考

蔡亦竹/一場國難帶來的轉捩點:311東日本大地震

蔡亦竹

日本筑波大學歷史人類學博士,實踐大學應用日文系助理教授。經營YouTube頻道「蔡桑」

作者文章

《北斗神拳》(北斗の拳,又譯「北斗之拳」)為日本1983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原作是...

#生涯無悔!日本不敗名作《北斗神拳》,40年歷史的昭和男漫畫

2025/01/22
右為日本浮世繪畫家歌川芳虎《三河英勇傳》當中的《従一位右大臣 征夷大将軍源家康公...

德川幕府從未鎖國:日本如何《逆轉中華》脫離中國,改寫東亞秩序?

2024/11/26
到「現人神」(あらひとがみ)是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個過去曾經有過的信仰,隨...

#現人神: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見人如見神?

2024/11/13
もののあわれ如果硬要翻成漢文就是「物之哀」。簡單來說就是經由人的所聽、所觸、所感...

#もののあわれ:日本《源氏物語》與「物哀」美學

2024/10/30
《咒術迴戰》借用了許多宗教元素,包括這一句「無量空處」(無量空処/むりょうくうし...

#無量空處:日本《咒術迴戰》融合的宗教民俗

2024/09/29
馬鹿野郎(ばかやろー)對於台灣而言毫不陌生,口語中也可以聽到「八嘎鴨肉」的中文諧...

#馬鹿野郎:經典萬用句?日本的髒話文化史

2024/09/20

最新文章

《北斗神拳》(北斗の拳,又譯「北斗之拳」)為日本1983年開始連載的漫畫,原作是...

#生涯無悔!日本不敗名作《北斗神拳》,40年歷史的昭和男漫畫

2025/01/22
尤安妮塔無所不吃,甚至更喜歡與當地人一起用餐。左為20世紀美國旅遊作家尤安妮塔、...

尤安妮塔的美食冒險中:20世紀無所不吃的美食作家吃什麼?

2025/01/22
華裔美籍小說家匡靈秀2022年作品《巴別塔學院》,雖為奇幻架空歷史小說,但以牛津...

大英帝國的世界學生:《巴別塔學院》的牛津大學,與混跡殖民核心的少數族群

2025/01/21
牛津大學是英國最重要、悠久的知識體系核心,和殖民帝國擴張史的關係也是千絲萬縷無法...

暴力的必要性?《巴別塔學院》的華裔反抗與大英帝國的反應

2025/01/21
右為明神宗萬曆皇帝,左為萬曆年間刑部右給事中(監察官員)楊東明進呈給萬曆帝的《饑...

糧價不穩,盛世不保:明帝國「價崩」前夕的萬曆年間

2025/01/17
格蘭菲火災是再清楚不過的信號,告訴我們整個體系出了大問題。「格蘭菲」如今成為國家...

我的囚租人生:倫敦公宅大火,燒出國家無視弱勢族群的殘酷真相

2025/01/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