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不存在的民意?日本「推特抗議」浪潮是世代覺醒或輿論泡沫

2020/05/23 轉角說

日本政府和社會大眾始料未及的是,一則政治話題的推文竟能掀起日本網友的波瀾萬丈,到底是因為疫情的緣故讓大家閒著沒事?還是所謂的「推特抗議」終於世代覺醒? 圖/路透社
日本政府和社會大眾始料未及的是,一則政治話題的推文竟能掀起日本網友的波瀾萬丈,到底是因為疫情的緣故讓大家閒著沒事?還是所謂的「推特抗議」終於世代覺醒? 圖/路透社

主持人/編輯七號、鎮宏

「世論民意?我沒感覺到啊。」近期在日本Twitter引爆百萬推文浪潮的關鍵字:「#抗議檢察廳法改正案」,在網路聲量帶動社會輿論的焦點關注後,不僅改正案的進度急轉直下、被迫暫停審議,被影射為法案受益者的爭議當事人——東京高檢檢察長黑川弘務——也在醜聞爆料之中於22日辭職。日本政府和社會大眾始料未及的是,一則政治話題的推文竟能掀起日本網友的波瀾萬丈,到底是因為疫情的緣故讓大家閒著沒事?還是所謂的「推特抗議」終於世代覺醒?

▌請點閱下方收聽

重磅廣播"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cccccc; text-decoration: none;">轉角國際.重磅廣播 · 重磅廣播 – 173.不存在的民意?日本「推特抗議」浪潮是世代覺醒或輿論泡沫

從5月8日到11日的推文高峰期,超過473萬則的「推特抗議」(ツイッターデモ),到底算不算真實民意?起初政府高官對這股網路現象還存有疑義,質疑百萬推特的數量真實性、以及究竟能代表多少日本民意。東大計算社會學者鳥海不二夫,針對這系列推特潮的數據分析,扣除有疑慮、轉推文的發文,至少約60萬Twitter用戶,是在這波抗議中帶動起推文擴散的真實民眾。雖然數字和數百萬有所落差,但有別以往的是創造出了「政治參與和抗議成功的實感」。

與此同時,藝人與公眾人物的相關發言,又延伸出了正反不同意見的爭論。同樣支持抗議的卡莉怪妞,先是遭到粉絲的留言攻擊後刪文;不久又有前AKB48的指原莉乃公開討論,「對於轉推潮感到懷疑」而又掀起了論戰。日本公眾人物的政治發言可以到何種程度?在「#抗議檢察廳法改正案」事件裡,發生了怎樣的氛圍變化?百萬人的推特抗議,在日本是否能維持續行能量、還是最終又成為泡沫幻影?

Twitter上大量湧現「#検察庁法改正案に抗議します」關鍵字,同時流傳一張網友製作的事件關係圖,解釋首相安倍晉三——東京高等檢察廳檢事長黑川弘務——檢察總長稻田伸夫彼此的關係。 圖/Twitter
Twitter上大量湧現「#検察庁法改正案に抗議します」關鍵字,同時流傳一張網友製作的事件關係圖,解釋首相安倍晉三——東京高等檢察廳檢事長黑川弘務——檢察總長稻田伸夫彼此的關係。 圖/Twitter

▌推特抗議:檢察廳法改正案數據討論

5月8日晚間開始延燒的推特關鍵字為「#検察庁法改正案に抗議します」(抗議檢察廳法改正案),根據東京大學計算社會學者鳥海不二夫的統計數據,從5月8日晚間截至5月11日下午3點,總共有473萬2,473則推文,而且從發文當初不到24小時,推文數量就已衝過100萬則;成長的速度與數量,在日本是相當罕見的現象——更何況是本來對於政治法律議題相對冷感,卻能短時間創造出輿論共鳴。

不過包括政府高官在內,也有不少人質疑數據的真實性和代表性。有首相身邊的官員向《朝日新聞》透露,直到5月12日時,都還有官員認為「感受不到所謂的民意」,懷疑Twitter數據缺乏代表性。日本網路上(特別是所謂的「網路右翼」派)也抨擊,這些發文抗議者是反日份子、「為了攻擊安倍政權而來」,像是與安倍晉三私交甚篤的右翼作家百田尚樹,就批評「跟風的藝人腦袋不好」,「這些笨蛋藝人大量發文的背後,到底誰是幕後主使?電視台嗎?」

鳥海不二夫的統計則認為,若將473萬的推文嚴格分析,替除掉機器人帳號、重複性貼文、甚至只是單純轉推文的情形,約有超過58萬的Twitter帳號是這次抗議風波裡,帶動起推文擴散的真實民眾。雖然數據和473萬有巨大落差(原因主要是因為剔除了只轉推的狀況),但鳥海指出,外界懷疑的「網軍入侵」(或懷疑是中國資訊戰)的情形並不顯著,而且奇妙的是,幾乎抗議聲浪一面倒,沒有出現護航者反過來在網路上串聯「支持改正案」之類的行為。

直到5月12日時,都還有官員認為「感受不到所謂的民意」,懷疑Twitter數據缺乏代表性。 圖/FNN
直到5月12日時,都還有官員認為「感受不到所謂的民意」,懷疑Twitter數據缺乏代表性。 圖/FNN

▌指原莉乃的政治發言:延燒的藝人風波

「我也是看到其他藝人的推文,才知道這件事的...」在抗議潮中引發話題的是,不少各界名人紛紛加入,抗議《檢察廳法》改正案的強行闖關。包括知名演員淺野忠信、小泉今日子,前AKB48成員秋元才加、以及歌手卡莉怪妞等名人。而後已從AKB48畢業的指原莉乃,也在電視談話節目上針對事件發表看法,先是表明了自己是看到Twitter上其他藝人的轉推,才知道有抗議檢察廳法改正案的事件,但同時也懷疑那張被瘋傳的改正案關係圖:「輕易相信那張圖的內容,這樣真的好嗎?」

然而指原說出「沒有了解雙方不同說法就轉文的人很多」、「對這次的事件沒有什麼研究、也沒有自己的看法」,卻開始遭到其他網友的批評,認為指原「假中立」掩飾自己對政治的冷漠。不過將指原當天在節目中的說法還原,可以看到她完整談話裡的要點,是每個人都有評論的自由

「我覺得政治本來就是很難的事情。但我認為,政治並不是沒有深入研究、就無法參與的事。我認為對政治發表意見,本來就是個人自由。...這次讓我覺得遺憾的是,卡莉怪妞因為在Twitter上為此發表看法,結果就被許多人批評謾罵。要是有年輕人看到這種情形,因而覺得『只要參與政治話題,就會發生這種討厭的事』...,結果因此不再關心政治話題。這可能才是我覺得最無力的吧。」

值得注意的現象是,抗議檢察廳法的風潮確實在藝人與公眾人物圈裡,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過往被認為盡量避免爭議發言、以免得罪粉絲或廠商的藝人們,有相繼有不少人物出來發聲、或支持指原莉乃的看法。

指原莉乃:「我覺得政治本來就是很難的事情。但我認為,政治並不是沒有深入研究、就無法參與的事。我認為對政治發表意見,本來就是個人自由。」 圖/Twitter
指原莉乃:「我覺得政治本來就是很難的事情。但我認為,政治並不是沒有深入研究、就無法參與的事。我認為對政治發表意見,本來就是個人自由。」 圖/Twitter

▌政治參與的實感達成?

到底該如何解釋「推特抗議」(ツイッターデモ,英文可做Twitter demonstration)的現象?餐與這次抗議的演員兼音樂家浜野謙太,認為是一種政治參與實感的展現,「成功透過Twitter的網路發聲,把聲音傳達到出去的成功體驗。」浜野向《朝日新聞》表示。

東京工大的社會學家西田亮介則認為,一方面當前社會大眾受到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對於防疫不力的政治不滿逐日累積;加上這波推特潮之中,形成了「共有的被害者意識」,進而能擴大成社會輿論,因此包含謹慎發言的公眾人物在內,也能夠帶起輿論聲量。

東京高檢檢察長黑川弘務,也因為輿論高度關注而成為新聞媒體的焦點,結果被《週刊文春》爆料在防疫自肅期間還找了《產經新聞》與《朝日新聞》記者打麻將賭錢,抨擊壓力之下在22日正式辭職。 圖/美聯社
東京高檢檢察長黑川弘務,也因為輿論高度關注而成為新聞媒體的焦點,結果被《週刊文春》爆料在防疫自肅期間還找了《產經新聞》與《朝日新聞》記者打麻將賭錢,抨擊壓力之下在22日正式辭職。 圖/美聯社

就結果而論,檢察廳法改正案後來被迫中斷,安倍政權承諾「本會期內不會再審議」,算是成功阻擋了改正案的強行過關。另一方面,東京高檢檢察長黑川弘務,也因為輿論高度關注而成為新聞媒體的焦點,結果被《週刊文春》爆料在防疫自肅期間還找了《產經新聞》與《朝日新聞》記者打麻將賭錢,抨擊壓力之下在22日正式辭職。雖然不是推特抗議直接造成的下場,但也在相當程度上發揮了強大的網路力量。

但如果要說這是推特抗議的世代覺醒,可能還有待觀察。透過這波檢察廳法改正案,能不能順利召喚民眾對政治議題的關心與熱情、後續有沒有能量能夠推進?從改正案事件的效應來看,雖然Twitter上開始陸續出現各種類似的抗議關鍵字句型,但聲量都遠不如檢察廳法;除此之外,後續一度也延燒的「#抗議國民投票法改正案」——涉及到安倍修憲的爭議,但幾乎沒有再發酵。推特抗議的成功案例,雖然未必代表日本的世代覺醒,但至少證明了輿論背後的生命力依然存在,日本的網路世代並不是死水一灘。

推特抗議的成功案例,雖然未必代表日本的世代覺醒,但至少證明了輿論背後的生命力依然存在,日本的網路世代並不是死水一灘。 圖/歐新社
推特抗議的成功案例,雖然未必代表日本的世代覺醒,但至少證明了輿論背後的生命力依然存在,日本的網路世代並不是死水一灘。 圖/歐新社

▌轉角編輯台每周的深度國際閒聊

• 用 Spotify 收聽: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聽: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聽:https://goo.gl/WSho3A

推薦閱讀

#檢察廳法改正案:日本網路破紀錄炎上!安倍心腹的趁疫延退風暴

日本特搜部神話?黑川醜聞...政權門神與正義的對抗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2019年方濟各在會見義大利足協 (FIGC) 成員和《米蘭體育報》時旋轉一顆足...

在禧年榮歸主懷:教宗方濟各,熱愛足球的阿根廷人,與黑歷史的悔恨(1936-2025)

2025/04/21
以色列大批民眾上街示威,抗議總理納坦雅胡濫權又不肯停戰,將他比做暴君、獨裁者。 ...

以色列逾10萬人上街反政府:納坦雅胡深陷政壇內鬥與「破壞憲政」指控

2025/03/28
香港首富李嘉誠。 圖/路透社 

李嘉誠賣巴拿馬港口給美國:中國不滿,但能夠插手破壞交易嗎?

2025/03/27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最新文章

教宗良十四世選擇穿上紅色肩衣(mozzetta),但是腳上的鞋是選擇和教宗方濟各...

紅肩衣與黑皮鞋:教宗良十四世的衣著訊號,信仰的橋梁與調和者

2025/05/12
2017年5月21日,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在台北車站前發起「521挺台灣進WHO...

《度量瘋狂》:戰後WHO與台灣的合作,一個用於理解「中國人」的實驗場

2025/05/09
日本已有兩家醫院推出「棄嬰保溫箱」和「匿名生產制度」,盼政府從源頭立法,幫助更多...

當「匿名生產」成為求救訊號,日本醫院如何接住弱勢孕婦及保住新生兒一命

2025/05/08
電影《秘密會議》揭示樣觸及保守/自由派的對立與角力,亦映照當前世界趨勢。圖為《秘...

《秘密會議》映照的民主困境:全球政治極化趨勢下,理解的出路在何方?

2025/05/06
示意圖,住在法國南部土倫(Toulon)聖凱瑟琳拉布雷養老院的安德烈修女(Sis...

「圈養一群老傢伙」:法國高級長照機構歐葆庭為何成為虐老《掘墓人》?

2025/05/02
右為《西伯利亞俳句》作者尤佳.維列;左為《西伯利亞俳句》中文版。《西伯利亞俳句》...

《西伯利亞俳句》:蘇聯統治下的立陶宛哀歌

2025/04/2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