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大象伊達之死:人象衝突中的印尼「馴象趕象計畫」

2019/07/26 轉角說

這是大象伊達。而她的經歷故事,見證著人類與自然的矛盾衝突。 圖/歐新社
這是大象伊達。而她的經歷故事,見證著人類與自然的矛盾衝突。 圖/歐新社

她是大象伊達(Ida),一頭60歲的蘇門答臘象。今年她在一次「人象衝突」中被打成重傷,脊椎與後腳再也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無法行動的她,不久後便因病死去——但讓伊達重傷致死的並不是人類,而是同類野象。因為伊達是一頭特殊的「象巡隊隊員」,而她的經歷故事,則見證著在人類與自然邊界上的矛盾衝突。

伊達並不是一隻普通的飼養象。她是印尼亞齊「自然資源保護署」(BKSDA Aceh)與相關保育團體,在當地組織的「大象保育小隊」(CRU)成員;專門負責在馴象師的指引下執行任務,驅散闖入人類聚落的野生象,以免象群遭受人類攻擊,並緩解亞齊日益嚴重的自然衝突。然而在一次任務過程中,作為「人類好夥伴」的伊達,卻在同類的攻擊之下重傷而死。

但近年急遽惡化的印尼「人象衝突」,究竟有多嚴重?這些受人飼養、訓練的大象趕象隊,能如何緩解衝突?「以象制象」的政策之下,又存在著怎樣的隱憂?

但在近年急遽惡化的印尼「人象衝突」,究竟有多嚴重?這些受人飼養、訓練的大象趕象隊...
但在近年急遽惡化的印尼「人象衝突」,究竟有多嚴重?這些受人飼養、訓練的大象趕象隊,能如何緩解衝突?「以象制象」的政策之下,又存在著怎樣的隱憂?圖為印尼亞齊CRU的飼養象(右)與野生象(左)對峙,森林保育園則匍伏一旁觀察情勢。 圖/歐新社

▌進擊的野生象:蘇門答臘的「人象衝突」

蘇門答臘象是亞洲象的四種亞種之一,是印尼蘇門答臘島的特有亞種。相較於其它較為常見的印度象(分布於亞洲大陸上的泰國、印度、中國等),蘇門答臘象的體型普遍較為輕巧,體重大約落在2,000~4,000公斤,高2~3公尺不等。

自1980年代以來,伴隨著印尼經濟起飛、都市化與自然開發,蘇門答臘象的原始生存空間也不斷被壓縮,遭遇生存危機;如今,蘇門答臘野生象種只剩不到1,700隻,人象衝突也越來越白熱化。光是今年6月,亞齊就有兩個村落,遭到12隻野生象闖入。

「感謝真主!好險沒人因此喪生!」亞齊地方官員向媒體表示,在象群接連數日的衝撞與踩踏之後,住屋與農田都遭受嚴重破壞,損失慘重,幸好沒有人因此喪命。只是,並不是每一次的人象衝突,都能以「不幸中的大幸」作結。2018年在蘇門答臘南方的楠榜省,就有兩名農夫為了驅趕大象,結果受到攻擊而死亡。

蘇門答臘野生象種只剩不到1,700隻,人象衝突也越來越白熱化。圖為亞齊地方村民,...
蘇門答臘野生象種只剩不到1,700隻,人象衝突也越來越白熱化。圖為亞齊地方村民,看著後腿受傷的伊達。 圖/歐新社

象群衝撞與踩踏村落,造成住屋與農田嚴重破壞,在蘇門答臘越來越頻繁。圖為今年2月,...
象群衝撞與踩踏村落,造成住屋與農田嚴重破壞,在蘇門答臘越來越頻繁。圖為今年2月,亞齊地方村落遭到象群闖入。 圖/歐新社

野生象群誤入人類聚落的緊張情況,越來越頻繁。今年年初以來,BKSDA也在亞齊中部、東部等多地的森林外圍,發現多群野生象的徘徊蹤跡。隨著象群與人類活動範圍越離越近,衝突爆發的風險也不斷升高;備感威脅的村民於是透過科技或傳統方式,試圖狙擊大象。

「村民們驅離象群的方式,真的可以非常、非常殘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表示,許多農家會在田地、家園或村莊外圍,築下一道通電的圍欄防線,一旦大象碰觸,就會遭受電擊,引起動物不適甚至死亡;也有民眾投放毒藥、設置圈套陷阱,置大象於死地,「因為他們認為大象是『禍害』。」

BKSDA透露,今年6月在亞齊,才發生一隻只有1歲大的小象,被森林中的鐵網陷阱纏住,結果受傷嚴重感染、出現脫水症狀的案例。目前小象已由亞齊的CRU接手,進行後續治療與野放安排,但人與象之間的對立卻始終未能消弭。光是亞齊,過去兩年來就有23隻大象被人類殺害慘死。

但,野生大象為何會漸漸向人群逼進、甚至發生衝突呢?

光是亞齊,過去兩年來就有23隻大象被人類殺害慘死。通電的圍欄防線、投放毒藥、設置...
光是亞齊,過去兩年來就有23隻大象被人類殺害慘死。通電的圍欄防線、投放毒藥、設置圈套陷阱,都是野生象面臨的人類威脅,「因為他們認為大象是『禍害』。」圖為亞齊勒塞爾火山國家公園(Lauser National Park in Aceh)保育員尋獲的獵象陷阱。 圖/歐新社

今年6月在亞齊,才發生一隻只有1歲大的小象,被森林中的鐵網陷阱纏住,結果受傷嚴重...
今年6月在亞齊,才發生一隻只有1歲大的小象,被森林中的鐵網陷阱纏住,結果受傷嚴重感染、出現脫水症狀的案例。 圖/歐新社

目前小象已由亞齊的CRU接手,進行後續治療與野放安排,但人與象之間的對立卻始終未...
目前小象已由亞齊的CRU接手,進行後續治療與野放安排,但人與象之間的對立卻始終未能消弭。 圖/新華社

▌森林大開發:蘇門答臘象的滅絕危機

坐落在赤道的蘇門答臘島,全島面積共47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島嶼。島上棲居了超過580種鳥類、200種哺乳類動物與1萬5,000種植物,自然資源極其豐富。除了蘇門答臘象,蘇門答臘猩猩蘇門答臘犀牛蘇門答臘虎...等,更是是當地珍貴的物種。但在過去30年,快速且毫無節制的森林大開發,卻讓蘇門答臘象的生存空間不斷限縮。

根據WWF,過去25年蘇門答臘就有3分之2的原始雨林,慘遭夷為平地。被砍伐的林地,大部分被開發為極具經濟價值的棕櫚種植園、生產棕櫚油。當中部分森林,儘管被劃設為保護區,但在政府監管不力、官商勾結之下,依然遭到非法濫伐;在都市化進程下,交通道路與建案開發,也成為印尼森林急遽消失的元兇之一。

「除非蘇門答臘島的森林砍伐停止,不然在我們有生之年,蘇門答臘象的數量恐怕會變得極為稀少。」從事亞洲物種保育的專家隆博士(Dr. Barney Long)呼籲。過去一個世紀,蘇門答臘象70%的野生棲地,伴隨著森林開發被破壞殆盡,象群也因此被逼往人類聚落活動覓食,進一步造成人象衝突。

過去25年蘇門答臘就有3分之2的原始雨林,慘遭夷為平地。被砍伐的林地,大部分被開...
過去25年蘇門答臘就有3分之2的原始雨林,慘遭夷為平地。被砍伐的林地,大部分被開發為極具經濟價值的棕櫚種植園,蘇門答臘象的原始棲地,也不斷被壓迫。圖為蘇門答臘森林砍伐。 圖/路透社

「大象們應該是為了尋找食物才過來的。」在亞齊首府班達亞齊南方,車程約3小時的叢林區(Sampoiniet),一塊私有農田才剛遭受象群踩毀。農工穆罕默德(Muhamad)憤恨不平地表示:作物損失粗估約100萬印尼盾(約新台幣2,200元),收入也瞬間短少了50%。

然而,辛苦農作毀於一旦,備感「不公平」的穆罕默德卻也承認,農田的確是開墾在當地象群原本的遷徙活動路線之上。

除了棲地消失,印尼猖獗的象牙盜獵,也讓蘇門答臘象的總數在過去20年,整整減少了35%。根據《法新社》,在人象衝突嚴重的亞齊地區,野生象也只剩下大約500隻。2011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也將蘇門答臘象列入「極危物種」(CR)——距離「野外絕滅」(EW)只差一步之遙。

除了棲地消失,印尼猖獗的象牙盜獵,也讓蘇門答臘象的總數在過去20年,整整減少了3...
除了棲地消失,印尼猖獗的象牙盜獵,也讓蘇門答臘象的總數在過去20年,整整減少了35%。根據《法新社》,在人象衝突嚴重的亞齊地區,野生象也只剩下大約500隻——距離「野外絕滅」(EW)只差一步之遙。圖為亞齊森林中的大象屍體,被發現時,他的象鼻與象牙,早已被人砍去。 圖/法新社

▌「大象保育小隊」:伊達之死的啟示錄

為了解決長久以來,人象之間因自然資源與空間的爭奪,而產生正面衝突,印尼BKSDA與相關保育團體,於是合作發起了「大象保育小隊」(CRU)計畫;藉由訓練人工飼養的大象,來「柔性驅離」誤入人類聚落的同類野生象。

事實上在印尼以及許多東南亞國家,馴服、役使大象作為交通運輸、貨材搬運(尤其是森林木材),甚至娛樂、戰爭等目的歷史已久;如今在印尼,馴象也常見於森林保護園區,作為護林員的座騎等。在這項傳統之下,印尼亞齊「以象趕象」的保育驅離小隊也在2008年誕生。

CRU小隊主要由馴象師、蘇門答臘象,以及森林護林員組成,在森林保護區的邊陲地帶、人象聚落邊界等地活動。CRU的大象成員,則多來自印尼政府「大象訓練中心」(ETCs)的人工飼養象。每一隻象,都會搭配一位專屬的專業馴象師。在蘇門答臘的明古魯廖内、楠榜省,也都設有當地的CRU小隊。

馴象在印尼及諸多東南亞國家歷史悠久。圖為在印尼亞齊森林中,印尼軍警、森林保育員與...
馴象在印尼及諸多東南亞國家歷史悠久。圖為在印尼亞齊森林中,印尼軍警、森林保育員與他們的座騎象。這些人工飼養大象,不只協助巡邏任務;自2008年前後起,許多飼養象也成為「大象保育小隊」(CRU)的一員。 圖/歐新社

在亞齊,目前一共有7個人象衝突熱點,設有小分隊。一般來說,CRU的大象隊員,平日主要負責協助巡邏、視察;當CRU接收到村民通報、或者是追蹤象群的GPS顯示,野生象群逼近人口密集地時,出動的CRU,會在第一時間先以火把、或是發出聲響等方式,試圖驅離野生象;倘若無效,才會選擇讓馴象引導、安撫甚至嚇阻野生象。

然而,以「保育大象、減少人象衝突」為初衷,立意良善的計畫,卻並不總是帶來美好結果。比如今年2月,駐守亞齊的CRU隊員——大象伊達——便在一次任務中受傷,最終死亡。

「隊裡大象有好幾次都曾被攻擊,但從來沒這麼嚴重過。」亞齊BKSDA的負責人薩普托(Sapto Aji Prabowoto)表示。今年2月,作為亞齊CRU隊員之一的伊達,如常前往出任務;不料伊達卻被同類當作是「人類陣營」的敵對者,在野生象的情緒失控與攻擊下,後腳遭遇重傷後不久死亡。

「保育大象、減少人象衝突」為初衷,立意良善的計畫,卻並不總是帶來美好結果。比如今...
「保育大象、減少人象衝突」為初衷,立意良善的計畫,卻並不總是帶來美好結果。比如今年2月,駐守亞齊的CRU隊員——大象伊達——便在一次任務中受傷,最終死亡。圖為亞齊CRU隊員,出發前往巡視。 圖/歐新社

伊達的馴象師、亞齊CRU成員之一的沙法丁(Safardin),從少年時代就開始從事馴象工作;資歷豐富的他表示,自己與伊達有著特別情誼,失去她「格外痛苦」。

伊達之死,道出了CRU「以象驅象」的矛盾與隱憂。CRU「馴象趕象計畫」的大象成員,一方面在蘇門答臘的人象衝突中,擔當兩個族群之間的調停緩衝者;但另一方面,卻也在為人類驅趕同類的同時,諷刺地造成同類相對、甚至發生衝突的場面。

除了伊達,今年6月廖內CRU也發生兩隻大象,在為期10天的驅象任務當中,因過度疲勞而生病,最終只好被送返泰索尼洛國家公園,養病休息。

隨著森林開發、自然資源與空間的爭奪,為人類驅象的CRU飼養象,在緩解人象衝突的同時,也恐怕將遭遇越來越多同類之間爆發衝突的矛盾場面。

隨著森林開發、自然資源與空間的爭奪,為人類驅象的CRU飼養象,在緩解人象衝突的同...
隨著森林開發、自然資源與空間的爭奪,為人類驅象的CRU飼養象,在緩解人象衝突的同時,也恐怕將遭遇越來越多同類之間爆發衝突的矛盾場面。 圖/歐新社

推薦閱讀

KitKat的環保血案?抵制棕櫚油,未必救地球

大象們的火葬場——跨國黑市的業火燎原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2024年10月30日,川普至威斯康辛州造勢,因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將川普的支持者稱...

回望2024/意外的熱門文章?轉角國際「深度專欄」閱讀排行榜

2024/12/27
海棠文學城的多位中國耽美作家被捕,遭判刑、罰款,引起眾多讀者不滿。 圖/抖音

海棠耽美作家抓捕案:多位中國作者遭重判,與警方「遠洋捕撈」的執法醜聞

2024/12/26
米雷伊在紐約證交所敲響開盤鐘。 圖/美聯社

被遺忘的報導:阿根廷狂人總統的「打掉重練救經濟」,後來呢?

2024/12/19
加薩人民面臨多年封鎖與空襲,以擅長運用有限物資度過生活。圖為2023年8月資料照...

站在「創傷同心圓」外側:面對加薩人道危機,我們如何伸出援手?

2024/12/11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左起為:支持川普的馬斯克、態度曖昧的貝佐斯,以及支持賀錦麗的碧昂絲。 圖/路透社...

美選亂鬥誰挺誰?美國富豪名流的大選支持風向,與政治押寶的風險

2024/11/05

最新文章

右為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外觀,左為在馬德里皇家歌劇院後台排練的女演員。 圖/美聯社 

低調的歐洲音樂城市:馬德里音樂文化之旅

2025/02/14
西方後殖民研究和區域研究的分野,可能巧妙規避了「殖民主義在其他非直接殖民地所造成...

打破西方學術架構的界線:在地知識超克霸權冷暴力,《巴別塔學院》的解殖啟示

2025/02/14
清朝早期,帝權屢因滿人的異族身分而遭中國知識分子質疑,雍正援引中國經典文獻辯駁主...

歷史的《半透明鏡》:雍正皇帝的意識形態,正統化「異族統治」

2025/02/13
一名加拿大聖艾爾斯族(Sts'ailes Nation)的4歲女孩。 圖/美聯社

大AI時代的楓葉國:加拿大倡議原住民族權益,同時強化AI競爭力

2025/02/10
當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導政治文化是反民主的,在這種文化之下,任何民主化的嘗試都將...

《中國的未來》:中國畸形的「民主文化」,如何鞏固了一黨專政?

2025/02/10
《貪食蛇》(Snake)是1998年Nokia風靡一時的經典款手機所內建的小遊戲...

吞食吧!貪食蛇:從理工宅的電腦實驗到手機經典的奇幻之旅

2025/01/3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