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法國大學鬧教改?「入學自由」造成的教育不平等

2018/05/15 季茱莉(Julie Couderc)

今年4月,法國發生多起「佔領學校」的抗議行動,主要是針對馬克宏3月所簽署發佈的大...
今年4月,法國發生多起「佔領學校」的抗議行動,主要是針對馬克宏3月所簽署發佈的大學改革法案。 圖/路透社

4月12日晚上,法國巴黎晚間10點,警方對巴黎第四大索邦大學(la Sorbonne)裡面抗議的學生進行疏散。這場學生發起的佔領運動,是為了抗議政府所推動的新「大學改革」(la réforme de l'université)。

法國總統馬克宏在3月8日仿效美國總統,直播簽署「大學改革」的法案。該法案叫做《學生指導和成功》法案(Loi d'orientation et de réussite des étudiants; ORE),也叫做《高等教育過程》(Parcoursup)——該法案2月15日先在議會通過,馬克宏簽署後解釋:

從現在開始,每一所大學自己都將以「個性化」的方式來處理申請人,並依學校的預期標準做決定。

馬克宏說的「個性化」方式,法文是「de manière personnalisée」,有一點要大學依照各自的調性篩選、「case by case」的味道。此一改革將大大改變原先的入學制度,今後每所大學為了篩選學生,可以設定各自的選擇標準,進而引發「大學教育不平等」的爭議。

對於馬克宏而言,大學改革是必須的,這場全國學生抗議運動只是一場被煽動的暴亂。在這些爭論中,必須重新把法國大學的理念與制度做為議題探討的核心。

巴黎楠泰爾大學(Paris Nanterre University,也譯巴黎第十...
巴黎楠泰爾大學(Paris Nanterre University,也譯巴黎第十大學)校內的海報——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領導人民》——在這次學運中被塗鴉。塗鴉的字為:「自由不是去追求來的,而是去創造的。」 圖/美聯社

▌升學兵分兩路:「統一會考」與「大學校獨立招考」

法國的高中生會在6月底學期結束之前參加「高中會考」(le baccalauréat),不過考生們必須在1月至3月底左右使用「高考後之錄取學制」(Admission post-bac; APB)的網路系統,先在網路系統上填選志願申請大學,最多可有24個選擇。

7月初會考放榜後,考生就可以依據之前在網路上填寫、並且獲得錄取資格的志願名單中選擇,在法國的9月和10月份入學季節時去申請上的大學(l'université)報到。

除了透過統一的會考升學,目前的法國「大學校」(les Grandes Écoles)也有另外一個學制。和大學不同,大學校有自己的考試,或者按照高中生的分數與表現來選擇。欲就讀大學校還要先讀完兩年制的「預科班」(les classes préparatoires),接著經過競爭激烈的考試入學,錄取率相對較低。被錄取的考生將會在大學校裡學習3到4年的時間。

其實,馬克宏的「大學改革」方案,就是以「大學校」的入學標準做為參考。

法國高中生會在6月底參加「高中會考」(le baccalauréat),當中的哲...
法國高中生會在6月底參加「高中會考」(le baccalauréat),當中的哲學題目經常被臺灣媒體轉錄。 圖/法新社

▌自由上大學?運氣比才氣更重要的篩選制度

事實上,過去法國的大學系統篩選學生,「地域」是優先選擇學生的指標,例如高中畢業的學校或居住地在附近的學生。然後是「志願的順序」:申請入學時,學生必需填選最想讀的大學和科系。最後則是「家庭考量」:大學將先選擇已經結婚、同居,或是有撫養家屬負擔的學生。

照原先的法國學制,原則上大學都應接受所有的學生,這是「自由上大學」的理念。不過有一些熱門的明星學校,在僧多粥少的情形下無法接受所有的申請者,因此才以網路系統主動篩選學生。

按照筆者過去就學的經驗,在這樣的學制之下,有些學生即便成績很高,也可能無法進入他們自己想要的大學;反過來說,若一個學生的分數和表現普通,卻有機會能選擇很好的學校,例如學生數學不好,反倒可以就讀經濟或者醫學方面的大學。

在還沒改革的狀況下,很多高中生會就讀他們家鄉所在地的大學。雖然也可以選擇家鄉以外的大學,但是錄取機會相當低。以巴黎第四大索邦大學為例,系統會先選擇巴黎市區的高中生,之後是住在巴黎郊區的高中生,像是凡爾賽(Versailles)、凱代爾(Créteil)等區,最後才是非巴黎地區的學生。若人數超過該地域的審定名額,系統無法解決學生過多的情況,那最後學校就請一位法警幫忙使用「抽籤」方式來篩選。

法國的大學制度讓考生什麼都可以選,學校也不照成績及能力審查,運氣比才能更加重要。...
法國的大學制度讓考生什麼都可以選,學校也不照成績及能力審查,運氣比才能更加重要。 圖/法新社

這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呢?

假設有一位學生「林書豪」想入學法國普瓦捷(Poitiers)最有名的運動大學,但因為住在巴黎或馬賽而沒有被系統篩選出來,而與這所心儀的運動大學無緣。在這樣的狀況下,其實無法區分申請學生的個別差異、興趣和才能。也就是說,運動績優的學生和運動表現普通、甚至可能表現差勁的學生,進入這所運動大學的機會完全一樣。

這和台灣學制不同,法國的大學制度讓考生什麼都可以選,學校也不照成績及能力審查,每位考生都有機會錄取,其實在這樣的制度下搞不好去龍山寺拜拜更有用——運氣比才能更重要。

為何法國會有這樣的篩選考量?答案很簡單,法國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學生延畢或繼續升學而造成在校時間延長,自3年前開始,每年學生人數增加近3萬到4萬多。面對學生大批湧入,大學卻缺乏財力和人力資源,也沒有足夠的基礎設施,因此才需要學生篩選機制。

法國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學生延畢或繼續升學而造成在校時間延長,自三年前開始,每年...
法國隨著人口的增加,以及學生延畢或繼續升學而造成在校時間延長,自三年前開始,每年學生人數增加近3萬到4萬多人。圖為2018年5月2日,巴黎楠泰爾大學學生會投票通過「無限期占領學校行動」。 圖/法新社

▌「大一輟學率」超高?政府指向入學機制問題

我還記得那一年我申請醫學大學、法律大學和國際關係這三個志願,從前述的狀況可以知道,考生其實什麼都可以選擇。當時我順利申請到法學大學,不過那些年我身邊很多同學卻有人讀不完、或者沒通過升上二年級的考核──在法國,考上大學容易,但要從一年級升上二、三年級,卻是非常困難──可能這些同學能力並沒有達到學校的要求、或所選擇的科系不是自己的興趣,讓學生自我要求不夠無法通過重要的考試,以至於無法畢業。

法國大學的問題不少,統計資料顯示,大學一年級後無法繼續升級的失敗率非常高,比率一直持續飆升(約莫在30%至50%),是教育部的「黑數字」。為了改善情況,政府的想法是乾脆實施先決條件,使這些不太想讀大學、水準不夠好或是部分能力不足的學生,無法申請超越他們程度的學校。

法國在1986年推出德瓦凱(Devaquet)高等教育改革計劃,當時提倡各大學要改善新生素質、而應該採用擇優錄取的篩選標準,但隨即遭到學生的強烈反彈。自該計畫失敗以來,任何對於類似的想法皆被法國政府否決。因此馬克宏的大學改革,將產生歷史性的變化,讓大學入學機制進入新時代。

對於所有的大學而言,現行的入學機制是令人頭痛的事情。例如,在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負責大學部課程的教授解釋,他今年收到了3,100個申請者,但只有700個錄取名額,篩選過程需要法令做配套。

大多數的教授和大學校長覺得改革是必須的。在法國《世界時報》網站(Le Monde)上,他們發表一篇評述說:「改革法案帶領著學生走向成功之路」主要是因為原本的制度——抽籤方式——是一個非常不公平的制度。不過,評論也強調「該法律是必須的,但是若沒有國家的支持和預算配合,就會面臨挫敗」。

即使考完高中會考進入大學,法國大學一年級後無法繼續升級的機率非常高,是教育部的「...
即使考完高中會考進入大學,法國大學一年級後無法繼續升級的機率非常高,是教育部的「黑數字」。 圖/法新社

德瓦凱從政前是一名大學教授,他在1986年提出要讓大學能夠篩選學生、以及調整學費...
德瓦凱從政前是一名大學教授,他在1986年提出要讓大學能夠篩選學生、以及調整學費的《德瓦凱法案》,遭到強烈的反抗。德瓦凱已於2018年1月逝世。 圖/法新社

▌「沒幾間大學被佔領」:未受支持的反抗行動

然而此大學改革方案,卻引發學生反彈,出現了「佔領大學」的抗議運動。但是根據高等教育部的統計,4月初只有4所大學完全被封鎖或關閉,分別是圖盧茲大學(Jean-Jaurès)、蒙彼利埃大學(Paul-Valery)、雷恩第二大學和巴黎第八大學,其它有11個地點產生騷動。馬克宏認為這只是少數學生的抗議,4月12日接受電視台的採訪時,他也說:

沒幾間大學被佔領。

反對者的理由在於,該改革法案威脅到「入學自由」的神聖原則。換言之,所有通過學生會考的學生都有權利自由選擇進入任何一所大學,也就是申請制,不該有任何先決條件或限制。

在2017年的11月份,學生工會就已經表示反對馬克宏的計劃。對他們而言,這新制度建立一種「虛假選擇」(fake selection)。法國學生全國聯盟(UNEF)——法國第二個最重要的學生工會——特別強調說:「該制度將阻礙高中生繼續就讀,並阻止他們進入自己真的想唸的科系,甚至阻止他們讀大學。」

最近法國的社會氣氛充滿階級鬥爭的味道,法國國鐵改革司機的抗議、公務人員之怒、護士、學生的騷動等等,還有警察對群眾的鎮壓。今年4月12日的佔領大學運動,本來應是充滿意義和代表性——因為索邦大學原先就是1968年學生運動的大本營,今年剛好正是法國六八學運的50週年。

這樣的狀況是否能夠再次掀起當初六八學運的精神,或是淪為沒有任何主張價值與意義的純粹發洩而已?遺憾的是,這次的學運沒有當年一樣的氣氛和效果,甚至無法找到強烈的理由予以支持,反倒讓法國人對這次學運觀感不佳。

六八學運又稱為五月風暴,最初是希望推動大學改革的學生運動,而後演變成要求總統戴高...
六八學運又稱為五月風暴,最初是希望推動大學改革的學生運動,而後演變成要求總統戴高樂下台的政治運動。此運動也是法國思想界與社會氛圍的重要分水嶺。 圖/美聯社

遺憾的是,這次的學運沒有如同當年六八學運一樣的氣氛和效果,甚至無法找到強烈的理由...
遺憾的是,這次的學運沒有如同當年六八學運一樣的氣氛和效果,甚至無法找到強烈的理由予以支持,反倒讓法國人對這次學運觀感不佳。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菲律賓教改:「教育救國」究竟築起誰的夢?

「爸媽以為我是去夜店」——德國大學生的悠閒迷思

博士臨時工:英國大學「零時合約」的血汗剝削

季茱莉(Julie Couderc)

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身為法國人,法國蒙彼利埃第一大學法律系和第三大學外國語文系學士、文化學研究所華人世界組碩士。專長領域為政治、文化和少數族群。譯著:《北圻回憶錄:清法戰爭與福爾摩沙》。「身在亞,心在歐」。

作者文章

對法國人而言,學校餐廳扮演重要的教育和社會角色。圖為於學校餐廳用餐的小學生。 圖...

Pourquoi解惑法國:從校園推廣到全國的「永續飲食」改革?

2023/02/14
法國總統馬克宏(右)與學生於學生餐廳用餐。 圖/歐新社 

Pourquoi解惑法國:學生吃不飽?法國通膨與生活費的拉鋸戰

2022/12/19
法國葡萄酒的品質和美感突顯法國生活方式的精髓,也是文化遺產中最主要的一部分。 圖...

Pourquoi解惑法國:「耶穌之血」葡萄酒的消費經濟學?

2022/11/18
勒龐2021年12月訪問馬約特島時受到熱烈歡迎。 圖/法新社

Pourquoi 解惑法國:海外屬地是極右派的新樂園?

2022/05/27
法國高中生會在6月底參加「高中會考」(le baccalauréat),當中的哲...

法國大學鬧教改?「入學自由」造成的教育不平等

2018/05/15
國會改革,其實是馬克宏的「民粹政治表演秀」,新興執政者經常藉此穩住人民對其的政治...

馬克宏「國會大掃除」:只做半套的民粹改革?

2018/04/18

最新文章

有關香港歷史的論述,多以中英兩國為中心,但實際上在二戰之後,港美關係較一般想像密...

導讀《香港製造》(上):帶領香港融入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跨商」們

2024/04/26
田納西河谷管理局模式被視為屬於自由世界、自上而下由政府推動、能同時維護民眾自由的...

導讀《香港製造》(下):美國羅斯福新政如何「經營」香港?

2024/04/26
美國《Hallmark Channel》2024年2月推出一系列現代化改編的攝政...

黑色羅曼史綺想:《理性與感性》改編電影與非裔女性的浪漫投射

2024/04/26
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黃衣者)赴美國參加《魯保羅變裝皇后秀》第十六季,最終奪得后冠...

看見妮妃雅,也要看見Drag:《魯保羅變裝秀》與美國變裝文化

2024/04/25
第四種平交道設備相當簡易,不過卻是地方住民方便的通道。2024年4月發生小女孩闖...

小女孩的鐵道亡命悲劇:日本「第四種平交道」安全問題

2024/04/24
鄭㵛汝是一名濟州四三事件受害者家屬,也是一名天主教宣教士,現年57歲的她,自20...

無法入眠的南島(下):濟州4.3受難者家屬的生命與和平堅持

2024/04/23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