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珍貴的地方記憶:義大利大地震後的文化重建工程
去年8月,義大利中部馬爾凱(Marche)、拉齊奧(Lazio)和溫布利亞(Umbria)區的交界處附近,發生數十年來少見的大地震,一個多月後,同一地方又發生另一場規模更大的地震。接連強震造成數百人喪命、數萬人無家可歸,更讓接近震央的阿馬特里切(Amatrice)和諾爾恰(Norcia)等城市幾乎消失。就連遙遠的羅馬城也可以明顯感受到震波,當下緊急關閉公共設施以仔細檢查。
大地震重創義大利中部的日常生活與產業活動,義大利政府趕忙發動緊急救援,承諾將會在第一階段的災後重建中投入3百萬歐元的經費,並在日後繼續投入數十億歐元以上的救災金。直到今年初,義大利政府針對災後重建的撥出款項已超過120億歐元;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另外有高達30億歐元的經費,投注在古蹟、文物、藝術品的修復與重建工作上。畢竟對義大利政府而言,隨著災民的緊急安置暫告一段落後,該如何確保災區的傳統文化與地方記憶不會因此而中斷,成了必須馬上面對的棘手問題。
▎戴上藍色頭盔,搶救災區文物
義大利中部地區自古以來一直是相當繁榮、熱鬧的地方,素來以歷史悠久的建築聞名於世,可說是相當熱門的觀光地區。歐洲修道院制度的創立者聖本篤(Saint Benedict of Nursia),即出生在重災區諾爾恰。在中世紀晚期,為了紀念這位重要人物,人們特定在此修建一座以他為名的教堂。歷經數個世紀的災難始終屹立不搖,每年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與觀光客。教堂這一次不敵強震,幾乎毀壞殆盡,僅留下殘破外牆供人想像原先的莊嚴肅穆,這次的破壞絕對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損失。
除此之外,震災區還有上百座教堂、修道院,每個地方都收藏了上百件、甚至上千件的古物、書籍、雕像、繪畫、工藝品等,每件都是至少一、兩百年起跳的珍貴歷史文物,但隨著大地震一來,眾多文物都難以避免直接性破壞,有幸完整保存的,往往也是埋在殘骸之下,無人看管。
時間對這些落難文物的保護工作相當不利。首先,大地震發生在義大利的夏、秋之際,隨之而來的正是潮濕的多雨季,這讓本來已經顯得脆弱的文物更加容易受損。除了天災,還有人禍。大地震發生後不久,已經傳出竊賊盜取文物的新聞,逼得義大利軍方也不得不派遣軍隊進入災區,只為了防範更多盜竊行為。
值得慶幸的是,如果是為了迅速安置古文物,義大利早已累積相當豐富的現場經驗。早在1969年,相當重視歷史保存的義大利政府,在國家憲兵系統下,另外增設「卡賓槍騎兵文化藝術小隊」(Carabinieri Art Squad),專門負責保護古蹟文物,並遏止相關犯罪行為。2016年初時,義大利還與「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共同組成「藍頭盔文化部隊」(Caschi Blu per la Cultura),其中一部分成員來自卡賓槍騎兵文化、藝術小隊,另一部分則來自義大利各領域的民間專家學者,前往到世界各地的戰區或災區協助歷史保存,近來戰亂頻傳的中東自然也有他們的身影。這一次,「藍頭盔文化部隊」也構成了義大利災區文物保護的核心力量。他們與志工、警消一同合作,暨要防範盜竊行為,也要盡可能地搶救各地文物。
在一年內,超過2000人的工作團隊一共了搶救出2000多件文物,先是送到專門的保存與修護中心存放,再安排後續的維護工作。這些文物之所以值得人們費盡心力,相當程度上當然是奠基在其歷史價值上,不過從更深一層意涵來看,對當地居民而言也代表著無可取代的情感與記憶。
▎記憶,不應被剝奪
災後至今,義大利已經投入了數千萬歐元以修復或強化各地建築,但現況來看,這顯然仍是一條漫漫長路,許多地方至今仍是荒蕪一片。事實上,當義大利政府宣布第一階段的重建計畫時,特別指出位於歷史城區的建物會獲得全額補助,藉此加速重建進度。但問題在於,要如何在「速度」與「傳統」之間達到平衡,依然難有個明確的解決之道。
義大利中部的傳統建築,多半以石材為主建材,因而形成獨特的地方風景。石造建築的建設成本遠低於木造房屋與現代水泥建築,但論及耐震效果卻遠遠不如後兩者。在大地震後,捨棄石造建築看似是相當合乎常理的選擇,不過如此一來,勢必會大幅增加重建經費,更大的問題還在於,將會犧牲了數個世紀以來的傳統。尤其是要考量到災民的情感後,此一議題更需小心應對。如同帕維亞高等學研究院(Istituto Universitario di Studi Superiori of Pavia)的教授巴佐羅(Paolo Bazzurro)以其經驗指出:
守護古文物的工作,和上述考量有著同樣出發點。卡賓槍騎兵文化藝術小隊的指揮官帕魯尼(Fabrizio Parrulli)對外公開解釋,他們的工作不單單只是搶救有形的物質事物,也是在為眾人的情感、記憶而努力:
地震發生後,義大利政府在災區附近設立數個修復中心,特別的是,每個行政區至少會有一個。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文物不會離開「出生地」太遠,並希望在此修復存檔後,最終還是能再送回當地,放置在過去數個世紀以來一直停留的地方。
拉齊奧區的奇塔杜卡萊(Cittaducale)有一座修復中心,裡頭的工作人員就曾遇到災民懇求,修復完成後希望能再送回當地,而不是放到博物館。該修復中心的負責人古托索(Fabio Carapezza Guttuso)相當簡明扼要地解釋,這些文物的真正價值,與地方記憶和認同密不可分:
發生在去年的大地震,震出了義大利內部的許多反思,其中包括了古蹟文物的維護辦法。例如已經有人提醒,佛羅倫斯也該好好思考如何強化博物館的耐震度,並開始檢查各個歷史建築的結構,以免為時以晚。
地震也震出了維護地方文物意義何在的思考空間。太多不幸事件突顯出,在許多時候,古蹟、文物對當地人而言,其實內含著難以一言道盡的豐富記憶,以及永遠無法用金錢計算的價值。保存與否的考量,絕不應該只建立在時間長短,或是否為大師作品而已。災民可能一輩子都再也無法回到大地震之前的生活模式,但只要這些文物尚且存在,就會永遠扮演著引導他們重溫地方情感的指標。或許在日後,也將成為災民重建社群的動力來源。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