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
美國巴爾的摩大橋被撞斷:6名失蹤工人推定死亡,當地陷入塞車噩夢
2024-03-27 12:33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凱伊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遭受貨輪撞擊橋墩,於當地時間3月26日凌晨1時30分左右坍塌,橋上6名建築工人失蹤,截至目前搜救隊都未能發現其蹤跡或遺體,考量事發後經過時間以及水溫,當局推定6人已經死亡。撞擊凱伊橋的貨輪是新加坡籍的DALI號;DALI號在從巴爾的摩啟程後即失去控制動力、以高速駛向凱伊橋方向,船員發出求救信號僅2分鐘後就撞上橋墩。除搜索失蹤者仍在進行之外,凱伊橋是每日通行3萬5,000車流量的交通要道,其倒坍使巴爾的摩陷入嚴重壅塞,而這樣的通勤噩夢可能將延續數年。...29690 -
亂在疫情蔓延時:中國「以疫謀南海」主權強取的趁亂連擊
2020-04-21 16:524月22日,中國/美國/越南。「連續出手插旗,中國是不是『以疫謀南海』?」在武漢肺炎疫情全球延燒下,中國近期真對南海連番高調政治介入,快速擴張南海的實質支配。18日新設立了西沙和南沙兩個行政區,強化南海統治的影響力,而後搶先制定南海島礁與海底實體的命名,象徵中國掌握主權。一系列強化主權的連技組合,延續自4月以來的中越撞船事件和遼寧號的南海訓練,讓牽涉主權爭議的國家紛紛表達抗議,越南在20日也再次發布聲明譴責中國侵犯主權的行為。然而儘管美國也出面向中國喊話,不要在疫情期間藉機擴張,但「趁亂插旗」的主權爭霸,卻依然在瘟疫裡進行。...29651 -
軍政府恫嚇的名人掃蕩?緬甸「最帥和尚」落難被捕
2021-04-08 18:08「支持緬甸,不支持獨裁者!」自緬甸2月1日政變以來,頻頻走上街頭抗議示威,被網友譽為「地表最帥和尚」的24歲緬甸演員兼模特兒 Paing Takhon 於4月8日清晨約5點被軍方從家中帶走,至今仍下落不明。同一天軍方也發出逮捕令,當中涉及100多位反政變且具有影響力的人士,包括曾經聲援示威者的影像創作者、模特兒、歌手和記者等等。此舉被視為軍方繼續擴大打壓力道,試圖透過逮捕名人來達到噤聲效果。而在國際具備知名度、且在政變後頻頻向外界傳達示威情況的Paing Takhon自然也成為軍方的眼中釘。...29644 -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16:05「一個普通人,為何犯下如此殘酷異常的行為?」日本犯下連續殺害9人的「座間事件」兇手——白石隆浩——在今天2025年6月27日死刑執行,死時35歲。白石在2017年透過社群媒體在網路上以「一起自殺」為號召,吸引有尋短念頭的女性來家中,結果遭到白石強盜錢財、性侵殺害後肢解。從案件審理到死刑定讞,白石自始至終都呈現出平淡安穩的態度,其「相當普通」的身份背景,反而成為殘酷命案的不解之謎。而如今在日本的社群網路上,勸誘自殺的相關資訊,一年的通報數量超過6,000多件以上,仍是日本社會擔憂的問題。...29644 -
北海道淪陷!外來浣熊,日本大量出現中
2017-05-04 16:185月4日,日本。浣熊原本是在日本頗受歡迎的明星動物,近年卻因為數量暴增造成不少民間損害,讓日本人對浣熊又愛又怕。由於民眾大量棄養、浣熊繁殖力強盛又缺乏天敵的緣故,北海道境內的野生浣熊數量在近年大幅成長,2015年度突破1萬隻,甚至因此造成上億日圓的農業損失,目前官方已針對浣熊這個外來種生物問題,展開緊急對策。...29643 -
在任期最後10天「彈劾川普」的意義?美國國會兩黨各陷分裂
2021-01-11 13:21「辭職,憲法第25修正案,或是史無前例的第二度『總統彈劾』...」涉嫌煽動支持者攻陷美國國會山莊,並因此遭遇政壇嚴厲譴責並眾叛親離的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即將於本周面對國會二度發動「彈劾表決」的終極挑戰。全力出擊的民主黨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宣布:眾議院將於11日再次要求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立刻啟動〈憲法第25修正案〉解除川普的總統職權。」否則眾議院12日就將表決「彈劾川普」——雖然川普的總統任期即將於1月20日結束;但接下來的參議院審判,仍能拔除卸任總統的國安權限、元首禮遇、以及川普本人「再戰參選」與擔任公職的未來機會——然而是否應該彈劾川普?不僅是共和黨陷入後川普時代的路線分裂,就連民主黨人之間也出現「裴洛西派 v.s 拜登派」的選項對決......29640 -
恐怖大王的滅世預言:掀起末日狂潮的作家五島勉逝世
2020-07-22 17:41「1999年7月,全人類都會滅亡。」這句預言在1970年代的日本,不僅成為無數少年少女們的夢魘,也開啟了日本世紀末怪奇風潮的序幕。這段話出自著名的16世紀占星預言家諾斯特拉達姆斯,但成功轉譯到日本流行,則始於作家五島勉的驚世系列之作——《諾斯特拉達姆斯的大預言》——1973年出版後,接下來將近數十年間,所謂的恐怖大王降臨末日,就成為昭和到平成的世紀末陰影。而這位傳奇作家五島勉,在21日證實已經病逝,享壽90歲。...29639 -
烏克蘭戰報#30:頓巴斯之戰「俄軍強攻」還能怎麼打?
2022-04-20 14:46「俄羅斯侵略的『第二階段特別軍事行動』展開,但還能怎麼贏?」俄軍入侵烏克蘭的戰爭爆發以來已將近2個月,俄羅斯將主要軍力移往烏東的頓巴斯地區,本週展開新一輪的砲火攻勢,俄國官方在19日宣告正式進入「下一階段的特別軍事行動」,從東北到東南延伸的弧形戰線,步步對烏東壓制進逼。而在情況最危急的馬立波,面對持續死守最後陣地的烏軍,俄國又再度下了「最後投降勸告」,馬立波的徹底淪陷進入最悲觀的倒數階段。但連連失利的俄軍,新一階段的攻勢會怎麼打?亟欲突破的頓巴斯之戰,俄國還有哪些戰略盤算?...29633 -
歐普拉的伏兵:英國王室85年最慘危機...白金漢宮待命反擊?
2021-03-09 13:023月9日,英國。「你以為的無聊八卦,卻正惡化成『英國王權』百年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英國王子哈利與梅根揭發王室殘酷面的「歐普拉專訪」,7日晚間在美國《CBS》電視台首播後,24小時內已對英國王室造成嚴重衝擊。以英國首相強生為首的保守黨政府,目前正全力裝死、迴避評論王族內亂;但在野的工黨與其他國會自由派,卻要求白金漢宮應主動調查梅根控訴的「亞契皮膚太黑事件」,並就相關的種族歧視控訴提出澄清。至於在8日清晨熬夜收看直播擬稿應對的肯辛頓宮、克拉倫斯府、白金漢宮,王室所有的高級內廷幕僚目前都已進入「反擊預備」的總動員狀態——唯女王本人仍依照自己的政治傳統,強令三宮幕僚按兵不動,「但沒有人知道這種傳統的『沉默』,會不會是提油救火?」...29607 -
黑人版上流濁水?R. Kelly「全面有罪」的邪教式性侵案
2021-09-28 15:23「MeToo事件裡的非裔加害人與被害者,司法正義終於伸張?」以〈I Believe I Can Fly〉一曲走紅的美國歌手R. Kelly,20多年來針對多名未成年人進行性虐待而在27日被判9項罪名有罪,包括1項敲詐勒索、8項與人口性販運有關的罪名。本次審判中共有11名指控者,包括9名女性和2名男性,出面描述他們遭受的精神控制、羞辱與性暴力。經過兩天的審判,陪審團最終裁定有罪。當宣讀判決書時,R. Kelly身穿深藍色西裝,戴著眼鏡,一動不動地坐在法庭上,因為戴著口罩而難以看出真實表情。法院將於明年5月4日宣判刑期,R. Kelly最長恐面臨數十年刑期,乃至於終身監禁。...29600 -
安倍槍擊命案一年後:搜查終結,兇手山上徹也與日本「失去的30年」
2023-07-07 16:47「關於兇手山上徹也的搜查已經終結,但.....」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槍擊死亡事件,到7月8日將屆滿一年。震驚國際的刺殺案,在日本也連帶牽扯出了政治、宗教、與社會各個層面,錯綜複雜的糾葛。現年42歲的兇手山上徹也,目前確認除了殺人罪之外,也將會以違反銃刀法、火藥類取締法等追加起訴,全案仍待審理。根據日本媒體的透露,拘留中的山上有接受親友的訪視,唯獨對當初狂熱加入統一教的母親,拒絕所有來信與探訪要求。...29553 -
因天災暫停的人禍:愛琴海7.0強震,土耳其、希臘緊張對立中的慰問和解
2020-10-31 10:0710月31日,土耳其。「儘管民族歷史有很多複雜情節,但『地理的連結』仍提醒你我苦難同當。」地中海東部——土耳其的第三大城伊茲米爾(Izmir)與希臘的薩摩斯島(Samos)周邊——愛琴海海域,30日下午2點51分發生了7.0的強烈地震。截至週六清晨為止,累積已知23人死亡,至少804受傷;以土耳其伊茲米爾為首的災區,超過20棟大樓公寓倒塌,因此切確失蹤者、被活埋者、受困者的數字至今不詳。...29495 -
窒息的北京:中美貿易戰加劇了「華北大霧霾」?
2018-11-15 13:1711月15日,中國。中美貿易戰讓北京「呼吸」也困難?深受霾害的中國北京市,在14日出現入冬以來最嚴重空汙,霧霾籠罩京津冀首都經濟圈,北京達到最嚴重空汙指標,能見度甚至不到50公尺、一度封閉多條高速公路。中外媒體指出,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北京為減緩經濟衝擊,放寬了冬季汙染防治措施,讓原本逐步控制的工廠空汙排放又死灰復燃,現在進入冬季供暖後又會有一波空汙排放潮,中國今年號召的「打贏藍天保衛戰」恐面臨失守。...29485 -
赤鱲角機場「捉鬼」衝突:中國官媒《環球時報》記者被圍事件
2019-08-14 13:038月14日,香港。「你的『捉鬼』,他的『造神』。」香港反送中示威,8月13日再度號召了逾萬群眾前進赤鱲角機場,接連第二天癱瘓了航班起降。但在抗爭過程中,示威群眾卻以「抓鬼掃臥底」為由,爭議性地「圍捕」了兩名中國籍男子,其中一人疑似是深圳來的中國公安,另一則是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特派員。現場群眾表示,這兩人不斷混入人群中蒐集示威者的資料,亦是中國「第五縱隊」的黑手證明;但香港政府與中國媒體卻強調,機場接機大廳本即開放空間,兩人出現「合情合理」,反控「香港暴民襲擊記者與內地公民」。與此同時,中國的社群網路更因《環時》事件而高度憤慨,一度被圍但已經脫困的當事記者,更一夕成為輿論大熱的「全民英雄」。...29469 -
為了終結葉門戰爭?拜登下令美軍中止支援「沙烏地攻擊軍」
2021-02-05 12:58「美國不軍援,葉門就不打仗了嗎?」美國總統拜登4日晚間針對血戰7年,至少造成23萬人死亡、2,430萬人瀕臨大饑荒的葉門內戰,發表重大政策轉向:即日開始,美國政府將指派特使調停,欲就實質停火協議進行全面施壓;同時美軍將「不再支援」由沙烏地阿拉伯率領的沙烏地-阿拉伯大公國聯合攻擊軍。相關配套,不僅只有先前凍結對沙國聯軍空對地導引飛彈、F-35A匿蹤戰鬥機的重大軍售。美軍對沙烏地空軍的戰術支援與後勤整備,亦可能遭直接影響——但拜登的戰爭轉向,卻是推翻歐巴馬、川普兩代總統對於葉門戰爭的「軍事煽火」——雖然得到救援NGO、聯合國與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但受到衝擊的沙烏地...等傳統「油王盟邦」,至今則是默不作聲。...29467 -
歐洲盟軍聽命嗎?拜登施壓北約的「中國包圍網」
2021-06-15 12:396月15日,美國/歐盟/中國。「新時代的北約,將有三大新的戰略目標:網路攻擊、太空戰略、中國威脅。」美國總統拜登任內首次的歐洲行,繼英國主辦的G7高峰會後,14日的舞台重點則是布魯塞爾的北約高峰會。雖然在拜登本人的強力遊說下,北約成員30國共同發出了聯合公報,首度將遠東的中國列名為「系統性的戰略挑戰」,但配合簽名的北約的歐洲盟邦,卻仍對美國帶隊的「向東進擊」趁隙放出許多質疑雜音。與此同時,在中國問題之外,北約也趁著30國首腦同時出現的機會試圖討論幾個難解的內部矛盾,像是:網路攻擊的協同防禦、對抗中俄的太空戰略、阿富汗撤軍善後,以及與歐盟各國嫌隙翻臉的土耳其問題。...29454 -
逆轉足球:奇蹟的梅西,強拉阿根廷晉級2018世界盃
2017-10-11 11:5410月11日,阿根廷。有球王梅西(Leo Messi)壓陣但卻險遭淘汰、一度無緣世界盃的阿根廷國家隊,在最後一場預選賽賽程中憑藉著梅西的「帽子戲法」(個人獨進3球),驚險地以3-1逆轉厄瓜多,強勢取得前進俄羅斯的世界盃入場券。...29427 -
過去24小時/朴槿惠下台確認!南韓憲法法院通過總統彈劾
2017-03-10 10:24彈劾案通過!朴槿惠確認將成為韓國史上第一位被彈劾下台的總統。...29413 -
大麻不是好生意?加州「大麻合法化」的一周年困局
2018-12-28 17:1012月28日,美國。合法大麻這門生意,實在難賺?美國加州「娛樂用大麻合法化」自2018年正式生效,但上路至今將近一年,卻因法規繁複、地方各自為政而讓合法產業一片混亂。不只80%的加州城市依然禁止開設大麻專賣店,合法大麻也因繁重的稅賦而不敵黑市競爭,整體產業發展及收入,也遠遠沒有當初「大麻拚經濟」的榮景預期。...29406 -
47.5°C的加拿大:美加西岸大熱浪與極端「高溫穹頂」
2021-06-29 11:526月29日,美國。「溫哥華北郊的溫度,竟然和沙烏地阿拉伯一樣熱...誰能想像得到呢?」美國與加拿大的西北海岸,自周末以來正遭遇歷史性的嚴酷熱浪罩頂,因乾旱、阻塞高壓、與逐年升高東太平洋夏季溫度,聯手形成了熱浪高氣壓罩頂的「高溫穹頂」(Heat Dome),並猶如烤箱一般燒烤著美加西北大地——像是美國西雅圖與波特蘭就分別以41.7°C與46.1°C,刷新了城市高溫歷史;北方的加拿大西岸,溫哥華東北260公里的河谷小鎮萊頓(Lytton),28日下午更測得了47.5°C的致命高溫,這不僅接近當地6月均溫的200%,更創下「加拿大歷史第一熱」的駭人紀錄。...2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