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群 │ 轉角24小時

轉角24小時編輯台/工作中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3655 篇文章

解散警隊砍掉重練:明尼亞波利斯市議會的「廢警承諾」...可行嗎?

2020-06-08 12:58
6月8日,美國。「市長希望『警隊改革』,但議會多數承諾『廢除警隊』。」因黑人市民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遭警察暴力壓頸8分46秒致死,引爆全美國「反警暴大抗爭」的案發城市明尼亞波利斯,市議會的多數議員7日協同發出了「解散警隊」的公開承諾,並期待在公民參與、共同決策的狀態下,在創傷之後引領雙城區「進入『無警之城』的未來計畫」。儘管當前被包夾在各方中堅的明尼亞波利斯市長費萊(Jacob Frey),上周末已公開表態「支持改革警隊...不支持全面廢警」,民間示威團體與市議會也都明白坦承「還不知道要拿什麼替代警察維持治安」;但市府政壇與草根社區卻一致同意:「長年警暴成性的警隊已從根部腐敗,絕對必須『砍掉重練』...其中最無法無天者的,即是被示威者放火燒掉的『第三分局』。」...
16497

中國領事館遭恐攻:巴基斯坦喀拉蚩自殺攻擊,已知5死

2018-11-23 15:07
11月23日,巴基斯坦/中國。中國駐巴基斯坦大城喀拉蚩(Karachi)的外交總總領事館,23日上午9點30分遭遇恐怖攻擊。巴基斯坦政府表示,3名開著自爆汽車、身穿炸彈背心的武裝恐怖份子,原本試圖攻入中國領事館,但卻和巴基斯坦的駐館警察爆發激烈槍戰。目擊者表示,現場除了槍聲大作,還傳出多次「爆炸巨響」。目前巴基斯坦已出動大批部隊封鎖現場,並確定「整起事件已經落幕」——雖然槍手沒能攻入中國外館,現場也沒有任何外交人員死傷;但槍戰與爆炸之下,包括3名恐攻槍手與2名駐館警衛,整起事件至少已知5人死亡。...
16494

義大利抓新納粹:查獲「空對空飛彈」與跨國軍火黑市網

2019-07-16 11:39
7月16日,義大利。「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義大利的重案特別調查部(DIGOS),15日在北部小型民用的里凡納薩諾機場(LILH)附近,破獲一座極右武裝份子的大型軍火庫,查獲武器包括26支長短槍械、20把刺刀、800多發子彈與一枚「卡達空軍退役」的「法製 Super 530 中程空對空飛彈」——目前義大利警方已逮捕3名與新納粹組織有所牽連的嫌疑犯,而這批誇張規模的軍火,原本正準備交付給烏克蘭東部的親俄武裝部隊,但為何卡達的退役飛彈會出現在義大利鄉下的新納粹軍火庫?至今當局仍在釐清當中。...
16489

失控的夜襲?以色列刺殺部隊突襲加薩,巴人7死以軍1戰死

2018-11-12 11:54
11月12日,以色列/巴勒斯坦。從和平前夕到戰爭邊緣僅不到48小時。以色列國防軍(IDF)11日深夜表示,一隊深入加薩走廊「執行任務」的以軍特種部隊,周日「成功擊殺」了7名巴勒斯坦的哈瑪斯(Hamas)指揮官;但以軍卻損失慘重,目前已知1名以色列軍官陣亡、另1名士兵受傷急救中。雙方突然開火後,以軍戰機隨即對加薩猛烈空襲,哈瑪斯部隊也朝以色列南部發射了10枚火箭彈——然而在上周五,以色列政府才向加薩走廊釋出和解訊息,甚至同意卡達政府向哈瑪斯送進了1,500萬美元的救急現金,為何不到48小時雙方竟又無預警地重回「準戰爭狀態」?...
16468

無法信任中企:澳洲對華為、中興頒布「5G禁令」

2018-08-23 11:59
8月23日,澳洲/中國。全球5G大戰中,澳洲成為第一個正式封殺中企投資的國家。在市場傳言許久之後,澳洲聯邦政府23日終於宣布在「國家安全」的考量下,禁止中國電信製造商「華為」(Huawei)與「中興」(ZTE)....等,受到外國政府違法操控的特定公司,參與澳洲境內的5G網路開發計畫,以避免澳洲在5G時代門戶大開,增加國家通訊遭遇敵意滲透或網路攻擊的風險。...
16455

巴勒斯坦聖殤像:加薩女人捧外甥女遺體,獲2024年世界新聞攝影獎

2024-04-19 13:24
「一但看過,就會烙印在你腦海裡...」世界新聞攝影獎18日公布2024年度四大獎項得主,範圍涵蓋加薩戰爭、失智症到移民等議題。最受矚目的「年度照片」由作品《抱著外甥女遺體的巴勒斯坦女人》拿下,幾乎沒有背景的簡單畫面中,女人身著藍罩袍和黃頭巾,與裹著幼小身體的白布捲形成鮮明對比,正如獲獎的攝影記者薩林所言,「概括了加薩走廊的狀況與情感」,更被譽為「巴勒斯坦的聖殤像」。然而獎項公布後,也引發支持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網友雙方兩極反應。...
16440

柯克槍擊案:槍手仍未落網,猶他州長:中國與俄羅斯趁機散播假資訊、挑撥美國對立

2025-09-12 13:47
美國保守派政治活動家查理.柯克(Charlie Kirk)死亡槍擊案,事發至今超過24小時,截至美國時間11日晚間,槍手仍未落網、去向與生死不明。聯邦調查局(FBI)與猶他州警方正展開大規模搜捕行動,並公開嫌疑犯的特徵影像,呼籲民眾提供更多線索。然而槍擊案後不久,網路社群上已經出現大量的假訊息,甚至連AI的回應都有錯誤;猶他州州長考克斯(Spencer Cox)也指出,追蹤網路訊息時發現,有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機器人帳號,試圖散播關於柯克案的假資訊,並且從中鼓動暴力與美國內部對立。...
16429

肉體的告白:法國已故哲人傅柯《性史》遺作重磅問世

2018-02-07 16:10
2月7日,法國。法國已故的國寶級哲學家傅柯,生前未完成的遺作《性史》系列叢書,在傅柯於1984年過世後睽違34年,第四冊終於要在今年2月9日問世。而出版社也表示,原本按照傅柯「身後不再出版」的遺願,之所以選在這個時機出版,和歐美延燒的 #MeToo 反性騷擾風潮有關,《性史》系列正可為當代議題提供深思反省的借鑒。...
16427

文藝復興與病毒:義大利「拉斐爾500年大展」藝術防疫的大苦惱

2020-03-08 11:34
3月8日,義大利。「拉斐爾大展的藝術盛會!但我不想跟他一樣發燒病死...」2020年是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逝世500週年,義大利籌畫已久的紀念大展,從3月5日開始在羅馬華麗登場。然而肺炎疫情衝擊下的義大利,已是全歐洲感染擴散最嚴重的地區,梵諦岡傳出確診病例,連帶讓這場藝術界的百年盛會蒙上一層病毒隱憂。主辦官方目前仍照常開展,但考量因應防疫實施參觀人數控管;此外令館方憂心的是,疫情勢必讓來館人數和觀光客大幅減少,造成嚴重虧損。從去年的達文西大展到現在的拉斐爾,義大利在籌備期間盡量讓散落各地的展件齊聚一堂,卻也因此引發不少專家和館方的爭執摩擦;巧合的是,肺炎與病毒的疫情風險,正好又呼應了500年前拉斐爾「發燒感染」而英年早逝的死因。...
16419

鏡頭背後/種族和解的寬恕擁抱?美國警察誤殺黑人案判刑

2019-10-03 18:28
「我不願妳像我哥哥那樣死去,祝妳好運...」美國德州去年發生一起誤殺命案,當地白人警察蓋格夜歸返家時不小心走錯公寓房門,結果誤將原本的住戶、26歲的黑人吉恩當成竊賊,情急之下以佩槍將對方擊斃。這起回錯家殺錯人的命案,經過一年多的調查審判,在2日塵埃落定:警察蓋格有罪、判刑10年。不過,死者的弟弟當庭「選擇愛與原諒」,並現場給了蓋格一個深切的擁抱;儘管如此,法庭之外憤怒的群眾依舊對判決十分不滿:白人警察殺害無辜黑人,為何又是輕判從寬?...
16407

脫歐倒數8天:英國會通過《強生版脫歐》,但拒絕在「脫歐生效日」前生效

2019-10-23 13:11
10月23日,英國。「他們在脫歐的前一周照樣爆炸。」距離10月31日的英國脫歐生效日,只剩最後的倒數8天,英國國會22日晚間終於以「329票贊成:299票反對」,令人激動且歷史性地通過了《強生版脫歐協議草案》,這也是在歷經數次否決後,英國國會首次認可由首相談回來的脫歐協議。但脫歐派才沒高興幾分鐘,國會又馬上以「322票反對:308票贊成」為結果,否決了強生為強行在10月31日如期脫歐而附帶的「3天內立法《脫歐法》提案」。強生已「全面暫停」脫歐立法程序,並回過頭來把燙手山芋丟給歐盟,要求布魯塞爾「趕快決定是否同意英國國會要求、但首相反對且不願背書的『第三次推遲脫歐』」——換言之,除非歐盟寧願無協議脫歐(No-deal),否則英國幾乎不可能實現強生的承諾、在10月31日同歐盟如期分手。...
16400

轉角Daily/菲律賓總統大選:小馬可仕狂勝衝擊的自由派夢魘?

2022-05-10 13:29
2022菲律賓總統大選,已篤定由獨裁者之子小馬可仕(Bongbong Marcos)與杜特蒂之女薩拉(Sara Duterte)將成為菲律賓未來六年的正副總統。正式的官方計票結果預計在5月底才會公布,但本屆大選小馬可仕陣營的得票太過懸殊,總計大約 6,570 萬選民,截至10日的清晨,已有94.23%的選區已經開票完成,小馬可仕囊括約 3,001萬5,540 張選票,得票率高達58.86%,為對手萊妮(Leni Robredo) 1,430萬9,524 萬票的兩倍之多,小馬可仕贏得壓倒性勝利。...
16389

國家迫害的「冷殺人」直播:白俄羅斯異議犯法庭割頸事件

2021-06-02 12:35
6月2日,白俄羅斯。「他只是一個被國家逼入地獄的樹藝師...」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卡的地方法院,6月1日下午發生一起駭人的法庭自殘事件——41歲、曾是總統官邸園藝師的的示威犯拉提波夫(Stepan Latypov),開庭中突然在被告囚籠中拿出預藏銳器,當庭割頸自刎——儘管在混亂搶救後,拉提波夫驚險地撿回一命,但從法庭內流出的現場證詞與目擊畫面,卻拉出更令人膽寒的真相:因為拉提波夫出庭時,不僅全身瘀傷,在自刎之前他更高聲控訴白俄羅斯內政部重案組的刑求逼供,「他們逼迫我當庭認罪,不然我的家人、親友、鄰居、同事,全部得一起刑求進『黑牢』...。」...
16384

反農改進攻世界奇觀:印度「紅堡」的百年政治圖騰

2021-01-27 18:16
「您的農民進攻了世界奇觀....」印度農民為抗議總理莫迪的農業改革法案,自去年11月起持續上街到首都德里抗議,衝突在1月26日來到最高峰,讓當天同時正歡慶共和國紀念日的莫迪倍感難堪。印度政府擔心局面失控不願批准農民的「拖拉機示威」,但最後警方卻批准限定在郊區範圍的示威遊行,但殊不知就在國慶遊行結束後,成千上萬的農民開著拖拉機、騎著馬迅速衝破警察在新德里設下路障和防線;措手不及的警方以催淚彈和警棍驅逐農民,卻無法阻止勢不可擋的農民直逼新德里,部分農民更事先預謀,開著超過5,000台拖拉機直接衝進世界文化遺產建築物、同時也是印度重要的世界奇觀與權力地標——紅堡(Red Fort)。...
16371

敘利亞獨裁者的倒台:阿薩德已逃亡俄羅斯,中東歷史迎來新的一頁?

2024-12-09 12:49
敘利亞在12月8日上午,反政府軍攻入首都大馬士革,宣告敘利亞的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已經垮台。俄羅斯官方媒體《塔斯社》在今天9日證實,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與他的家人已抵達莫斯科,俄方也將給予他們政治庇護。阿薩德的逃亡,代表其長達24年的獨裁政權覆亡,控制敘利亞53年的阿薩德家族時代也正式終結。敘利亞內戰拖延將近14年,這次反抗軍抓準時機再度崛起,從11月29日閃電佔領北方大城阿勒坡之後,僅僅花了12天就讓政府轟然倒台,令全球愕然。...
16351

請勿感染大猩猩!非洲生態保育與武漢肺炎的「蝴蝶效應」

2020-03-21 23:57
「小心防疫!別害死了大猩猩。」非洲的武漢肺炎疫情,當前雖未遭遇大規模擴散的立即危機,但受限於醫療資源困窘、公衛建設缺乏,加上通報系統不完善,仍讓國際極為憂心。伊波拉肆虐的瘟疫陰影,亦讓非洲多國不敢輕忽。中西非國家加彭(Gabon)日前就宣布:儘管尚未確認新型冠狀病毒對大猩猩的傳染性,但考慮到「大猩猩與人類基因相似度極高」,為預防同遭感染的風險,將全面禁止國家公園內的大猩猩生態旅遊。而對未知病毒的恐懼,同時也正重挫加彭行之有年的「穿山甲野味」黑市,再次觸發非洲珍貴物種保育的蝴蝶效應。...
16348

瞄準阿薩德的母校?敘利亞軍校畢典爆炸攻擊,至少百人死亡

2023-10-06 13:12
敘利亞西部城市荷姆斯10月5日傳出軍校畢業典禮遭無人機攻擊,至少超過100人死亡、200人受傷,不少出席典禮的親友也遭波及,死者包含多名婦孺。獨裁總統阿薩德父子皆是這間荷姆斯軍校的校友,攻擊的象徵意味濃厚。目前尚未有任何組織承認犯案,但敘利亞軍隊認定為「國際勢力煽動所為」,立即下令攻擊反對勢力控制區,已知至少5位平民喪生。...
16346

火烤地球的世界最熱之日:全球平均溫度17°C,打破百年歷史紀錄

2023-07-05 12:47
「沒有最熱,只有更熱...。」炎夏來襲,7月3日創下全球有紀錄以來的平均最高溫——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指出,當日全球平均氣溫為攝氏17.01度,是19世紀以來所記錄到的最高,並認為是聖嬰現象加上人類持續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導致高溫;事實上2023年的6月也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6月,多地遭遇創紀錄的高溫,連北大西洋海域也出現了過去罕見的熱浪,南極海冰的範圍亦大幅降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點。夏季仍在持續,幾乎可以肯定全球各地的高溫紀錄還會被打破。...
16326

超級油輪葉門遇襲:沙烏地緊急頒布「紅海禁油令」

2018-07-26 11:46
7月26日,沙烏地阿拉伯。中東地緣政治的肅殺緊繃,正繼續將國際油價推向高峰。沙烏地能源部25日宣布,沙國國營船運公司兩艘各裝載200萬桶原油的「超級油輪」,在西向航行中,於紅海的南方入口——葉門沿岸的曼德海峽(Bab-el-Mandeb)——遭遇葉門的胡塞反抗軍(Houthis)突襲。雖然油輪僅遭「輕微損傷」,但為了避免原油外洩、造成海上災難,沙國即日起將暫停紅海西向的運油供應,並推遲對美國、歐洲市場的原油交貨船期。...
16315

掩蓋「黑盒子」的秘密?烏克蘭國際航空PS-752「伊朗空難之謎」(更新擊落影片)

2020-01-09 14:32
1月9日,伊朗/烏克蘭/美國/加拿大。「這是一場關於『大離散家族』的伊朗式悲劇。」烏克蘭國際航空(UIA)一架波音737-800型客機的PS-752航班,8日清晨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起飛後兩分鐘,即於空中失火、墜地爆炸,全機176人無一生還。由於事件發生的當下,伊朗與美國正在伊拉克境內爆發軍事衝突,因此就算烏克蘭外交部與業內專家都判斷空難意外更可能是「機械故障」,但「墜機是否與動武有關?」仍引發國際輿論的追問與質疑。目前伊朗民航局已尋獲失事737的黑盒子,但卻因與美國的準戰爭狀態,拒絕將數據交給「美國的波音總部」分析。此外,空難中有大批公民死亡的加拿大政府,與伊朗早已斷交多年,雙邊關係又因「美國因素」而高度緊張。因此要如何逼迫德黑蘭「公開調查」?也讓加國當局極感焦慮。...
163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