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肉體的告白:法國已故哲人傅柯《性史》遺作重磅問世

2018/02/07 轉角24小時

法國已故的國寶級哲學家傅柯,生前未完成的遺作《性史》系列叢書,在傅柯於1984年過世後睽違34年,第四冊終於要在今年2月9日問世。 圖/維基共享
法國已故的國寶級哲學家傅柯,生前未完成的遺作《性史》系列叢書,在傅柯於1984年過世後睽違34年,第四冊終於要在今年2月9日問世。 圖/維基共享

【2018. 2. 7 法國

肉體的告白:法國已故哲人傅柯《性史》遺作重磅問世 

你是傅柯的粉絲嗎?喜愛傅柯的書迷有福了!法國已故的國寶級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生前未完成的遺作《性史》(Histoire de la sexualité)系列叢書,在傅柯於1984年過世後睽違34年,第四冊終於要在今年2月9日問世。而出版社也表示,原本按照傅柯「身後不再出版」的遺願,之所以選在這個時機出版,和歐美延燒的 #MeToo 反性騷擾風潮有關,《性史》系列正可為當代議題提供深思反省的借鑒。

生於1926年的傅柯,是當代法國著名的思想家,領域所及包括社會學、哲學、歷史學、美學等範疇,以《古典時期瘋狂史》、《規訓與懲罰》等眾多經典聞名;《性史》正是傅柯的知名著作之一,從性的歷史角度切入,深論性與權力的關係運作、如何構成人們的語言與認知,是當代思潮中研究性別、性學、心理學乃至心態史不會錯過的巨作。

根據《法新社》報導,這本將出版的《性史》第四冊名為「肉體的告白」(Les aveux de la chair),傅柯在書中將眼光回到早期基督宗教對待性的態度,一反刻板印象中對於基督宗教的保守傳統,傅柯指出,其實早期基督宗教對性的態度,其實並不如一般認知的那樣緊張、保守,反而甚至能比非教徒來得寬容與正面。

傅柯在《肉體的告白》中,透過研究西元3到4世紀的神學家如克萊曼特(Titus Flavius Clemens)、聖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等對性的態度,發現即使早期基督宗教充滿了對於性的規訓和戒律,但至少是願意公開討論,並不忌諱手淫、同性戀、貞操、通姦等等可能會「嚇到人」的詞彙,而透過這些語彙的建構和指涉,也讓人正視了這些性與慾望的內心糾葛。

在傅柯原本的計畫中,《性史》原本總共有六冊,但傅柯在世時僅完成並出版了前三冊,分別為:《認知的意志》(La volonté de savoir)、《快感的享用》(L'Usage des plaisirs)、以及《關注自我》(Le Souci de soi),後續部分僅有第四冊的部分文稿,其餘傅柯還無緣寫下他的研究成果,就在1984年6月25日因愛滋病於巴黎過世,留下知識界莫大的遺憾。

《性史》前三卷分別在1976至1984年間,由法國重量級的伽利瑪出版社(Éditions Gallimard)出版。但傅柯過世以後,曾有身後不再出版個人著作的遺願,因此第四冊《肉體的告白》遲遲未有整理付梓的消息。

負責的編輯費德里克.古羅(Frederic Gros)表示,傅柯版權的擁有者認為,考量現在的社會氛圍,今年會是出版的最佳時機;同時出版社也意有所指地表示,《肉體的告白》中闡明了對於性的界線,早期基督宗教也明確指出,不合於當事人同意的性(如強暴、性騷擾),是於法不容的。編輯古羅表示,這正好呼應了歐美的 #MeToo 運動風潮,此書的問世不僅能夠反映社會脈動、閱讀傅柯更能理解當今問題的根源。


推薦閱讀

Philosopher Michel Foucault's last book on sex is finally published

フーコー「性の歴史」最終巻、ついに出版へ 死後34年

Un volum inedit al filosofului Michel Foucault a fost publicat la 34 de ani de la moartea autorului la Gallimard

轉角24小時

過去24小時,每天影像中的國際深度事件點。

最新文章

7月1日泰國憲法法院宣布,泰國總理貝東丹和柬埔寨前總理洪森(Hun Sen)私下...

泰國總理貝東丹被停職:引發民怨的柬埔寨通話「錄音門」政治風波

2025/07/02
2017年日本神奈川縣座間市殺人分屍案事發之後,兇手白石隆浩所住公寓被警方和媒體...

以尋短之名誘騙的「座間9人殺害事件」:兇手白石隆浩死刑執行,「普通人」犯下的網路殘酷命案

2025/06/27
法國舉行世界音樂節,數百萬民眾熱情參與,卻發生女性遭針刺攻擊事件。 圖/歐新社

法國世界音樂祭「針刺襲擊」:全國已知至少145人受害,疑為社群號召針對女性攻擊

2025/06/26
圖為6月2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支持伊朗最高領導人的群眾。 圖/歐新社

被洩露的美國國防情報局評估資料:伊朗核設施並沒有完全摧毀

2025/06/25
伊朗於6月24日上午向以色列發射多枚飛彈,圖為西岸地區所見的飛彈軌跡。 圖/路透...

伊朗「象徵性報復」:川普宣告一天內以伊完全停火,伊朗再度轟炸壓線收場

2025/06/24
以色列與伊朗互轟已數日,伊朗大批反政權的人也反抗以色列與美國。 圖/路透社 

大國砲火之下:伊朗與以色列的民眾怎麼想?

2025/06/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