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作者群 │ 倪世傑

倪世傑台灣/新北

倪世傑,1990年代受到後學運與後解嚴影響,對馬克思主義以及工人階級運動發生興趣,後又關注「各階級同歸於盡」的環保議題。當前關注國族主義問題與兩岸關係。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共發表 53 篇文章

鋼鐵世界大戰(中):打一場華麗的關稅包圍戰

2018-04-11 12:23
向來高舉保護主義大旗的川普,終於打響美中貿易戰第一記鳴槍。3月8日,川普正式宣布對進口的鋼鐵和鋁產品,分別開徵25%和10%的關稅,聲稱要解決中國「產能過剩」的問題,甚至將層級拉高至「國家安全」,用關稅築起一道川普的護國高牆。但事實上,動用保護主義的關稅制裁,在美國確有歷史脈絡......
15447

拜登的電動車大戰略(上):美國吹響復興經濟號角,電池工廠勢不可擋

2023-09-06 15:56
在一片自由世界國家推動對中國貿易「脫鉤」、「去風險化」(de-risk)的呼聲中,美國自動車產業龍頭之一,市值約為480億美元的美國福特自動車公司(由於本文討論的產品——電動車,並非以汽油為動力燃料,故此處以「自動車」一詞替代汽車。)於2013年初宣佈與中國,喔不,其實是世界第一流的中資企業、鋰電池製造廠商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公司( CATL)攜手合作,計畫由福特於美國密西根州馬歇爾市(Marshall, Michegan)投資35億美元(約合1117.1億元新台幣)設立自動車電池工廠。...
15442

德國民粹主義攻城掠地(下):經濟神話破滅、青年前景悲觀,塑造出民粹沃土

2024-10-24 15:04
極右派的德意志另類選擇黨(AfD),和極左翼的莎哈–瓦根尼科希特–理性與正義聯盟黨(BSW)在如今的德國,已經對聯邦政策產生了影響。...
14826

習近平在說啥?(上):解讀中共《歷史決議》的文字密碼

2021-12-08 10:00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究竟透露了哪些訊息?當中所通過的第三份歷史決議必須《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第三次歷史決議)究竟說了些什麼,又「沒說」些什麼?在這一週以來成為華語世界與非華語世界普遍關注的焦點。不過,要理解第三份決議內容,必不可免的,需要瞭解中共黨史,對一般讀者而言,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簡單的事,但是仍有必要簡單地幫讀者為第三份歷史決議之前中共的前兩個歷史決議劃一下重點。畢竟,中共建黨百年(1921-2021)以來,也只有這三份歷史決議。...
14765

科技巨頭助長「反民主」亂象?馬斯克在美國大選中的搧風點火

2024-11-06 14:17
獨裁者令人討厭,但作為人民領袖的獨裁者則受到人民的崇拜。歷史學家本–吉亞特(Ruth Ben-Ghiat)將獨裁者描述為「強人」,美國海軍研究所的麥特夫斯基(Aleksandar Matovski)教授則是將強人描述為具有超凡魅力的權威,民眾認為他強有力、不妥協和得以不受限制地運用權力恢復秩序、維繫穩定與實現社會正義的人。...
14698

德國民粹主義攻城掠地(上):極右AfD與極左BSW橫掃德東,政壇大洗牌

2024-10-24 15:05
在5年前的現在,德國極右派政黨AfD(德意志另類選擇黨)以僅僅成立數年之姿,於德東兩邦——布蘭登堡邦與薩克森邦的選舉中一躍成為最大反對黨,來勢洶洶令人警惕,筆者當時在《轉角國際》的專欄文章〈柏林圍牆倒下30年:德東「次等公民」的極右大反撲?〉中曾寫下這一段話:「反移民、反穆斯林、反歐盟、德國擴軍等由AfD提出的整套意識形態,迅速在德國政治版圖中攻城掠地,屆時就不是什麼『縮小貧富差距』、『平衡區域發展』等政策面的作為就可以消弭極端右派的蔓延,當前吾人所目睹的是威權主義在全球各地擴張的現在進行式。」...
14549

賀錦麗的時尚密碼(上):美國總統大選的腕錶政治學

2024-08-29 17:07
現為美國副總統的賀錦麗(Kamala Harris),已經創下諸多紀錄:在2011年她成為首位當選加州總檢察長的女性;2016年底,她在加州當選參議員,是第一位亞裔與第二位非裔女性參議員,(第一位非裔女性為Carol Moseley Braun,1992年在伊利諾州當選參議員),2020年底,則當選為美國史上首位女性、非裔、亞裔副總統。甚至她的夫婿任德龍(Douglas Emhoff),也創下了第一位尤太裔正副總統配偶的紀錄。台灣(中原標準)時間8月23日上午在芝加哥召開的美國民主黨大會(DNC 2024)中,賀錦麗接受角逐美國第47任總統選舉的提名。...
14064

皇帝見大帝:川普跟習近平能談些什麼?

2017-04-06 15:47
在現實上,中方要的一直是個面子,一個屬於世界大國的面子,而這個身份現在也只有美國才能給。因此,只要川普願意給這個面子,讓13億中國人民看到圓滿的川習會落幕比什麼都重要。...
13655

拜登的電動車大戰略(下):電池補助背後的美國國安問題

2023-09-06 14:59
在2021年11月由拜登總統簽署的《兩黨基礎建設法案》中,77億美元專門用於電動汽車和相關基礎設施的部署,127億美元專門用於部署所有類型的新能源車輛和充電基礎設施(像是於全美裝設50萬支電動車公共充電樁),103億美元用於電網和電池相關投資,尤其是電池相關投資涉及新能源供應鏈,包括稀土精煉廠(像是鈷、鋰、錳和鎳等),畢竟稀土對於生產價廉、高效率的自動車鋰電池至關重要。...
13437

在「大罷免時代」到來前(下):英國如何不讓罷免變成仇恨動員?

2024-06-07 15:15
反對罷免運動的人以罷免權會導致政治不穩定為由,抵制憲法修正案中納入罷免條款,他們指責頻繁的罷免選舉會導致政黨之間的「永久戰爭」,因而同時創造出「永久競選」的狀態。這引導出了另一個實踐上的問題:罷免是否需要設定必要的條件?...
12534

美軍會否協防台灣?(上):解讀美國對台戰略的重新定位

2024-06-18 12:38
隨著2024年11月美國總統大選日的迫近,毫無懸念,台灣議題肯定成為大選焦點之一。就在最近,根據《華盛頓郵報》轉述,共和黨籍總統參選人、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在募款活動時說:如果在他過去總統任內,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他會轟炸莫斯科;如果中國在他任內入侵台灣,他會攻擊北京。(Donald Trump suggested during a fundraising event that he would have bombed Moscow in response to Russia’s invasion of Ukraine and attacked Beijing if China invaded Taiwan on his watch.)...
12524

文化與身份焦慮:墨西哥國旗在美國洛杉磯抗爭中的象徵意義?

2025-06-17 11:38
墨西哥國旗在抗爭中究竟是一個什麼樣象徵符號?墨西哥國旗視為墨西哥裔美國人心靈中雙重意識的象徵,這些可能是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拉丁裔美國人可能從來沒回去過墨西哥,但他們認同的是文化意義上的墨西哥裔身份,因為他們的祖父母或父母來自那裡,這面國旗並非國族國家意義上的(代表墨西哥這個主權國家),而是文化意義上的墨西哥與美利堅合眾國之間的「過渡空間」。...
12195

十字路口上的聯合王國——當一個國家走向分裂

2017-06-16 15:16
聯合王國在「脫歐公投」以及經過18年的「分權」政策之後,其內部各國族主義極速發展。...
12019

柏林圍牆倒下30年:德東「次等公民」的極右大反撲?

2019-09-11 17:05
9月初,德東兩邦——布蘭登堡邦與薩克森邦——的選舉中,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分別奪下23.5%與27.5%的得票率,成為兩邦的最大反對黨。2015年的難民潮,被視為極右派勢力崛起的關鍵轉捩點。然而,海外移難民本身並不足以解釋AfD在德東的攻城掠地,癥結在於國內的「東西德移民」。從1990年兩德合併之後,德東民眾因為移民問題、能源政策、人口赤字,以及嚴重的區域發展不均衡,引發的相對剝奪感,正伴隨極右勢力席捲整個德東。...
11817

鋼鐵世界大戰(下):「震盪療法」之中美交鋒先嚇嚇他

2018-04-11 12:27
以「國家安全」為由發起的貿易戰,真的能夠如願讓美國製造業再次偉大嗎?4月5日,川普放話擬對中國追加1,000億美元的商品關稅,報復北京對美的農產品關稅制裁,雙方誰也不讓誰。然而美國的「震盪療法」,又是否可能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歐盟國家會就此加入川普陣營,反制中國?...
11559

向川普稅改怒吼(下):與歐盟的新一波稅戰?

2017-12-26 18:00
「美國人有完全的裡由期待包括美國財政部在內的其它行政部門,對抗貪婪的歐洲租稅主管機關,積極地發揮保護我們企業的職能!」...
11273

在「大罷免時代」到來前(上):歐美議會如何發展出罷免權?

2024-06-07 15:16
青鳥運動後,針對台灣立委的罷免討論與行動逐漸浮上檯面,但現行台灣罷免權的條件與執行,仍存在許多問題,例如罷免理由不嚴謹、易演變成仇恨動員等等。要設法解決這些問題,或許回頭檢視「罷免權」在其他國家如何誕生、其設計與執行,能對台灣的現狀有所思考與幫助,迎接可能即將到來的「大罷免時代」。...
10732

賀錦麗的時尚密碼(下):連結非裔與印度裔身分的珍珠首飾

2024-08-29 16:09
賀錦麗的珍珠首飾,尤其是珍珠項鍊與耳環,在女性非裔美國人的政治發展史中具有獨特的政治意義。...
10542

學生欠債政府吞?美國當代的「學貸赤字」大論戰

2019-12-18 17:23
美國學貸問題沉重,且隨著不同族群會出現相異的社會效應。從數據上可看出,大學生在不同的族裔、性傾向等類別上,都與學貸的負擔多寡有直接相關。而不同族群的學貸問題差別有多大?雖然從歐巴馬到川普,這個棘手的問題從未根本上被解決,但在輿論壓力下,學貸已成為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攻防熱點,候選人們究竟端出了哪些「解方」來吸引選民的支持?...
10120

烏俄停戰的信號?(上):普丁與澤倫斯基的「勝利日演說」暗藏玄機

2025-05-14 11:28
2025年是二次世界大戰終戰80週年紀念之年。假設當年16歲入伍或是擔任地下工作的小伙子、小姑娘,如在二戰中倖存並持續健康,今年也高齡90有6了。換言之,今年可能是最後一次,在逢5盛大慶祝的終戰紀念活動中,二戰退伍軍人與游擊隊戰士最後一次參與。...
982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