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改編電影「三頭神」:默詮艾佛利製片的印度後殖民歲月
2024年年底舉行的金馬經典影展,片單當中策畫了默詮艾佛利製片公司(Merchant Ivory Productions)單元,播映7部由該公司製作的電影代表作。
在導演詹姆斯.艾佛利(James Ivory)、製作人伊斯曼.默詮(Ismail Merchant)、以及編劇露絲.鮑爾.賈華拉(Ruth Prawer Jhabvala)的合作下,默詮艾佛利製片公司在1960年代中期到2000年代初期,製作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電影名作。
該公司出品的多部電影,最著名的幾乎都是改編自19至20世紀初的英美小說,像是改編自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和E.M.福斯特(E. M. Forster)的小說作品。儘管三人被視為英國電影的重要人物,且他們的電影帶領觀眾對20世紀的英國上層社會有了認識,但他們皆不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
伊斯曼.默詮曾在訪問中提到:「我們在默詮艾佛利的合作關係很特別,我是印度穆斯林,露絲是德國猶太人,而吉姆(指詹姆斯.艾佛利)是新教徒美國人。有人曾形容我們是三頭神祇,他們或許應稱我們為三頭怪物!」
生長於美國的詹姆斯.艾佛利,在南加州大學修習電影專業期間,觀賞了法國名導尚.雷諾(Jean Renoir)的電影《河》(The River,1951),與印度主題電影有了認識。後來,他的第三部電影短片《The Sword and the Flute》(1959)以影像記述古代印度袖珍圖畫的歷史。這部作品得到了亞洲協會(the Asiatic Society)的青睞,委託詹姆斯.艾佛利到印度德里拍攝影片,也讓他結識了人生愛侶、來自印度並曾在紐約求學的年輕電影工作者伊斯曼.默詮,開啟了他們漫長的合作關係。
而他們另一位重要的合作夥伴,編劇露絲.鮑爾.賈華拉,則是德國籍猶太裔作家,她曾在納粹迫害下逃往英國。在與丈夫、印度建築師賽勒斯.賈華拉(Cyrus Jhabvala)結婚後,她搬到了印度,在那裡生活了20多年,並寫作了關於印度獨立後當地生活面相的小說。印度作家潘卡伊.米斯拉(Pankaj Mishra)評論:「她(露絲.鮑爾.賈華拉)可能是第一位用英語書寫印度西化中產階級生活的作家,因為其作品中對婚姻的聚焦關注,使之和珍.奧斯汀式喜劇風格相當契合。」儘管她僅把撰寫劇本視為小說創作以外的消遣活動,但因為她喜歡默詮和艾佛利,也喜歡他們賦予她書寫廣泛題材的機會,因此她和這對熱愛電影的同志愛侶,在事業上、生活上從此密切結合。
就這樣,三位不同國籍、不同族裔、不同宗教的成員,在將近半世紀的合作中,創造了許多令人懷念的電影代表作。
▌印度時期
默詮艾佛利(Merchant Ivory)這個名字,分別來自兩位創始人的姓氏,但反過來看卻有「象牙商人」(ivory merchant)的殖民意涵。不過,默詮艾佛利向歐美市場輸出的,不是殖民經濟物資,而是捕捉印度民情世態的電影。
一開始,默詮艾佛利在1961年成立之初,主旨是拍攝瞄準國際市場、以英語對白的印度電影。當時,歐美觀眾對印度的認識,大多限於以印度為異國背景的西方電影,例如:《黑水仙》(Black Narcissus,1947)、《剃刀邊緣》(The Razor’s Edge,1946)、《象宮鴛劫》(Elephant Walk,1954)等;他們對道地的印度電影的主要認識,除了尚.雷諾遠赴當地拍攝的電影《河》,就是印度導演薩雅吉.雷(Satyajit Ray)。
而默詮艾佛利的特別之處在於,詹姆斯.艾佛利是繼1920、1930年代成為印度有聲電影先驅之一的德國導演法蘭茲.歐斯騰(Franz Osten)後,長期深耕印度電影的少數西方製片人之一。此外,默詮艾佛利的路線,追隨薩雅吉.雷的路線,捕捉百姓真實生活樣態的藝術電影為主,與載歌載舞的寶萊塢主流商業片迥異。
1950年代,薩雅吉.雷的《阿普三部曲》在西方世界大獲好評,以新現實主義風格的社會景象紀錄和對角色心理的細膩描繪,對默詮艾佛利的作品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薩雅吉.雷也成為他們的導師,予以他們拍攝電影的建議,並為他們的前兩部電影——改編自賈華拉第一本小說的《The Householder》(1963)和《莎劇演員》(Shakespeare Wallah,1965)——譜寫配樂,還有剪輯《The Householder》;薩雅吉.雷的電影幕後固定班底,如攝影師Subrata Mitra、藝術總監Bansi Chandragupta,亦曾參與過默詮艾佛利的電影製作。他們和當時甫在印度影壇嶄露頭巧的演員沙希.卡浦爾(Shashi Kapoor)、其英國妻子珍妮佛.肯德爾(Jennifer Kendal)密切合作。
可以說,此時期的默詮艾佛利電影,承繼了薩雅吉.雷風格的印度寫實視角,從樸質的西塔琴音樂,到印度半現代化的風景地貌的捕捉,生活化的人物對話和日常互動,把現代印度的真實樣貌呈現給觀眾。
此外,呼應艾佛利與賈華拉的異鄉人身份及與跨種族婚戀的背景,默詮艾佛利的印度電影,大多也喜歡探討來自英國的少數局外人與印度社會群體之間的互動,在跨族裔戀情仍難以被普世接受的年代,他們甚至描繪白人女子和印度男性的感情糾葛。
例如第二部長片《莎劇演員》便是以珍妮佛.肯德爾的家族背景,還有她與沙希.卡浦爾備受考驗的跨種族婚姻為藍本。故事設定在印度獨立後,描寫英國家族劇團在印度鄉間巡演莎士比亞戲劇,並聚焦英國家庭在殖民地時代後的局外人處境,以及英國裔女主角(由珍妮佛·肯德爾的妹妹飾演)和印度青年(沙希.卡浦爾飾演)因文化隔閡而無果的愛情。
但這段時期推出的電影作品質量雖精美,但還未能得到穩定收益和市場關注,因此該製片公司在1970年代陷入低潮,資金籌措上並不順利,直到1980年代轉型後,才迎來高峰。
默詮艾佛利的印度主題電影,在爭取E.M.福斯特小說《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的電影翻拍權未果後,努力克服資金不足的挑戰,拍攝了自己原創的「印度之旅」──《熱與塵》,賈華拉改編自己榮獲1975年布克獎(Booker Prize)的同名小說,成為默詮艾佛利當時在商業上最成功的作品,入圍了英國電影金像獎8大獎項,拿下倫敦影評人協會的編劇獎項,也讓女主角格蕾塔.史卡琪(Greta Scacchi)成為1980年代的一線女星,也啟動他們後續的黃金年代。故事以兩代英國女性的互為鏡像關係為主軸,透過兩段跨越時空的異地戀情交錯敘事,展現她們對慾望與自我身份的探索與追尋。
在劇本選材上,這些電影情節也呼應了三位主創者的個人感情經歷,以及對印度這片土地的情感投射。電影中,許多英國角色對印度的塵土、熱氣、貧困感到厭惡,與賈華拉的寫作形成相呼應。她曾在散文〈Myself in India〉中記錄了自己遠嫁並長居印度的心境,描述她對這片土地的感受不斷在驚喜與幻滅間循環,如同一個永不停歇的輪迴,甚至形容道:「我始終感覺自己正騎在這頭巨大的貧困落後之獸的背上。」
另一方面,默詮和艾佛利作為一對跨種族的同志愛侶,在保守年代中,他們的身份本身便是一種禁忌,因此對這段關係始終保持相對低調。然而,艾佛利試圖藉由電影中這些英國女性角色與印度男性之間的大膽禁戀,探索人物的重生與轉變的可能性。這樣的創作似乎也成為他與默詮之間情感的藝術昇華,透過銀幕表達他們的內心世界,並將這段關係融入對文化、愛情與自我認同的探討之中。
責任編輯/王穎芝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