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北韓特攝秘聞:金正日綁架導演,強拍怪獸電影《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

2024/03/28 李政亮

懷抱電影夢的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為了北韓電影現代化,1978年綁架了南韓女星崔銀...
懷抱電影夢的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為了北韓電影現代化,1978年綁架了南韓女星崔銀姬、導演申相玉,讓兩人為他拍足以推向國際的電影。右為金正日,左為1985年申相玉在北韓拍攝的怪獸電影《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 圖/《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歐新社  

哥吉拉1954年問世之後,形象與能力不斷變異,已是日本文化的象徵之一。今年奧斯卡金像獎,《哥吉拉–1.0》在激烈競爭中,獲得最佳視覺效果獎,哥吉拉可說是更深植人心。

哥吉拉70年前問世之後,其實對周邊的南韓也產生衝擊。1962年第一部怪獸電影《不可殺》(Bulgasari,又名《松都末年的不可殺》)便受哥吉拉特攝風潮的影響。有趣的是,1960年代是南韓導演申相玉呼風喚雨的年代,他的電影事業受惠於朴正熙的電影政策而起,但1975年也因朴正熙嚴厲的電影審查而垮台。1978年,他與前妻南韓巨星崔銀姬分別被綁架到北韓,幕後的藏鏡人正是有著北韓電影現代化之夢的金正日

從1978年被綁架到1986年與崔銀姬投奔維也納美國大使館,申相玉在8年之間為金正日拍了7部電影,其中,知名度最高的莫過於1985年根據《不可殺》重新演繹的《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Pulgasari,又名《平壤怪獸》)。

究竟申相玉有著什麼樣的能力,讓金正日不惜綁架也要把他找來?金正日的電影夢又是什麼?南韓與北韓分別演繹的怪獸又是什麼樣貌?

左為《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右為正在進行拍攝工作的申相玉。 圖/維基共享、IM...
左為《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右為正在進行拍攝工作的申相玉。 圖/維基共享、IMDb 

▌戰後南韓電影的現代化之路

1960年代申相玉電影王國的建立,與冷戰以及朴正熙的電影政策密不可分。

依時序來說,1950年日本大映出品、黑澤明執導的《羅生門》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不僅黑澤明聲名大噪,對剛歷經戰敗的日本來說,也有著鼓舞的作用,這也使得日本電影人萌生對外推展日本電影的想法。1953年韓戰才剛結束,身兼映畫產業振興會長的大映董事長永田雅一,積極拜訪東南亞、香港與台灣,建構自由陣營的電影市場,為此,1954年成立東南亞影展(1957年易名亞洲影展,1983年再更名亞太影展)。戰後南韓的政治歷經鉅變,1960年推翻李承晚政權的419革命之後,朴正熙1961年5月16日再發動政變取得政權,開啟長達18年的統治。

1926年出生的申相玉,京城中學校畢業之後,到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藝術大學)留學。1952年申相玉初執導演筒,拍攝16釐米電影,1953年與後來成為大明星的崔銀姬結婚。

戰後南韓從李承晚到朴正熙,都相當重視電影的宣傳功能。1957年南韓演藝公司與香港邵氏合作的《異國情鴛》,是南韓作曲家與香港歌手的戀愛故事,因劇情因加入韓戰背景,拍攝又有香港與日本的技術引入,電影市場除了南韓與香港之外,又瞄向台灣等市場,多重因素交疊之下,李承晚對前去香港拍攝的南韓工作人員特別邀請至總統府官邸接見勉勵,工作人員前往香港之日,甚至沿途還有中學生歡送。

朴正熙取得政權之初,便積極對南韓的電影生態行變革,其構想是國家主導的現代電影產業——1961年他才剛取得政權,立即對既有的電影公司進行統整,將原先74個小規模電影公司整合為16家;1962年公佈南韓最初的《電影法》,這個法案當中,有兩大重點:一是電影公司須擁有一定的拍攝器材與相當規模的片廠,此外,一年必須拍攝15部以上的電影,否則政府得以撤照。二是只有電影公司能引進外國電影,至於引進數量,依照電影公司年度所拍攝電影數量、有無外銷、獲獎等因素而訂。

簡言之,朴正熙的現代電影產業構想,是既嚴格管理,也給予獎勵。透過管理,讓電影公司具一定規模並持續拍片,完成目標則給予進口一般來說多能獲利的外國電影。

因為南韓政府對電影公司的經營設有標準,因此,電影公司數量時而變動,例如1963年突然只剩4家,但1969年卻又有18家。不過,無論如何變動,申相玉始終是中流砥柱。申相玉的地位,以1961年的《成春香》為起點。

《成春香》是以南韓傳統名著《春香傳》改編,這是典型的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這部作品的話題性,在於另一位名導洪性麒也推出與《春香傳》同名的作品。洪性麒大申相玉2歲,但1950年代中期開始就已是賣座導演,兩人對決倍受關注。這次,申相玉執導、妻子崔銀姬主演的《成春香》創下連續上映74日、36萬人次觀眾的超人氣,申相玉的地位自此誕生,他也因此成立公司「申電影」。

申相玉在1960年代創造自己的電影王國。左起:1961年《成春香》、1964年《...
申相玉在1960年代創造自己的電影王國。左起:1961年《成春香》、1964年《紅巾特攻隊》、1961年《房客與母親》,主演皆是崔銀姬。 圖/IMDb 

▌申相玉的黃金時代

《成春香》只是申相玉1960年代傳奇的第一步。

1954年東南亞影展舉辦之初,正逢日本電影的高峰,不僅黑澤明、衣笠貞之助稻垣浩等名導在歐洲影展獲獎,國內的電影市場也攀向頂峰,也因此,日本電影成為東南亞影展乃至亞洲影展獲獎的大宗。1962年南韓首爾首次舉辦亞洲影展,申相玉在這次影展當中一鳴驚人,大獲全勝。他執導的《房客與母親》獲得最佳影片、《常綠樹》則獲最佳男主角與男配角與最佳劇本獎、《燕山君》則獲最佳美術獎。一個人大獲全勝,打破此前日本電影主導的局面,這在評審過程中並非沒有意見,不過,評審對申相玉的能力則是一致肯定。

申相玉的名聲從南韓外擴至亞洲,也吸引香港邵氏的合作,雙方攜手推出大製作的《妲己》(1964)。1959年以羅馬帝國為背景的好萊塢鉅片《賓漢》橫掃各國,南韓的宣傳當中,也以「南韓版的《賓漢》」來宣傳《妲己》。

這樣的跨國合製模式,就申相玉個人來說,合作拍片降低成本,更何況這也被政府視為輸出電影,可以讓「申電影」公司獲得相對應輸入外國電影的配額;對南韓政府來說,南韓參與的電影在海外放映,也是積極推動現代電影體制的成果。

申相玉不只透過跨國合製走向亞洲市場,同樣在1964年,他執導的《紅巾特攻隊》在亞洲大受歡迎。這部電影旨在紀念韓戰中犧牲的空軍飛行員,空戰的場景是最大賣點,影響所及,不但在台灣大受歡迎,甚至電影主題曲也成為台語歌曲〈紅巾特攻隊〉,插曲則被翻唱為華語版本〈心聲淚痕〉與台語版本〈可憐的小姑娘〉。

不過,申相玉的黃金年代在1960年代末期開始逐漸下滑。繼《妲己》的成功,1967年邵氏再與申相玉合作《觀世音》(南韓片名《大暴君》)。然而,申相玉卻派出弟子林元植執導,邵氏認為此舉與契約不符,以此為導火線,雙方合作過程中幾度失和,而後的票房也不如預期,申相玉與邵氏的合作劃上句點。

申相玉是有著電影夢的藝術家,但他卻不是經營電影公司的企業家,也因此,香港電影人稱申相玉為「南韓的李翰祥」。1960年代末期,他的申電影過度擴張,陷入財務困境,外加1970年代南韓電影不景氣,申相玉的電影經營雪上加霜。此外,他也被指控黑手深入南韓電影重要獎項大鐘賞的評選。

類似的負面醜聞不斷,申相玉的地位岌岌可危,1975年申相玉以《薔薇與野狗》準備東山再起。未料,預告片中穿插了3秒未經電影審查的畫面,申電影被吊銷執照,申相玉電影王國至此徹底瓦解。可以說,申相玉的電影王國因朴正熙的政策而生,但也因威權式的電影審查而亡。電影王國坍塌的申相玉,也因婚外情,1976年與崔銀姬離婚。

左為申相玉與香港邵氏兄弟公司攜手推出的大製作合製片《妲己》,右為1967年雙方再...
左為申相玉與香港邵氏兄弟公司攜手推出的大製作合製片《妲己》,右為1967年雙方再次合作的《觀世音》。 圖/維基共享、IMDb 

申相玉與崔銀姬。 圖/法新社 
申相玉與崔銀姬。 圖/法新社 

▌電影人金正日

申相玉的電影人生跌落谷底之際,卻是新一頁傳奇開啟之時。

崔銀姬1967年在南韓成立藝術學校,傳承演技與經驗。1978年有人邀請她在香港洽談藝術學校之事,未料,卻是被綁架至香港。前去香港調查的申相玉,也同樣被綁架。兩人遭綁架,是由金正日一手策劃,其目的是希望借兩人之力拍電影。這對已離婚的銀色夫妻,從1978年被綁架到1986年藉柏林影展逃到維也納美國大使館,共計8年,期間他們曾經試圖逃跑但未能成功。或許共同歷經天外飛來的苦難,這對銀色夫婦1983年再婚。在北韓期間,申相玉為金正日拍攝了7部電影,其中,最富盛名的應是1985年的《不可殺》。

為什麼金正日大費周章綁架兩人拍電影?金正日愛影成癡,這一點媒體多有報導,例如他有龐大的電影資料庫,愛看《第一滴血》、《哥吉拉》等電影,也珍藏有《辛德勒的名單》《搶救雷恩大兵》等電影。根據《金正日的料理人》一書作者藤本健二所述,他的住所確實有特別的電影觀賞房間。

不過,金正日並非單純是影迷,他曾寫過不少文藝評論,著有《電影藝術論》一書,這本書甚至也有日譯版。金正日自詡如果自己不是領導人,則會是一名出色的導演,至少會是個電影評論家。不僅如此,1960年代末期到1970年代初期,他對抗日電影《血海》(1969)、農村題材的《鮮花盛開的村莊》(1970),以及慘遭地主層層剝削的《賣花姑娘》(1972)都提供很多意見,甚至在導演與編劇部份也掛上金正日的名字。

不過,《血海》與《鮮花盛開的村莊》還是黑白電影,《賣花姑娘》雖是彩色電影並在社會主義國家陣營內獲得好評。然而,《賣花姑娘》之後,北韓的電影製作陷入沈寂,未再有《賣花姑娘》水準的作品,這很可能是金正日需要申相玉與崔銀姬的理由。金正日給申相玉相當的發揮空間,申相玉所拍的電影,確實也相當程度回應金正日的期待,例如1985年的《鹽》,就讓崔銀姬獲得莫斯科國際影展的最佳女主角獎,這也讓金正日的電影夢更加膨脹,想要更進一步國際化。

金正日愛影成癡,想要讓北韓電影邁向國際之路。圖為2010年時的金正日。 圖/美聯...
金正日愛影成癡,想要讓北韓電影邁向國際之路。圖為2010年時的金正日。 圖/美聯社 

▌南北韓各自演繹不可殺

《不可殺 傳說中的大怪獸》就是這樣的作品。

《不可殺 傳說中的大怪獸》片名中的不可殺,在韓語中是民間傳說怪獸「不可殺」之意。這個傳說始自高麗末期,不可殺能吃鐵器,高麗末期的首都開城別稱松都,當時流行「松都末年的不可殺」一語,或指個人作惡多端,或指事情一發不可收拾。不可殺的傳說,多與亂世有關。值得一提的是,不可殺的形象未有一統的樣貌。

《不可殺 傳說中的大怪獸》並非第一部以不可殺為題的怪獸電影。南韓第一部怪獸電影——1962年的《不可殺》就是以不可殺為主題。作為開路先鋒的第一部怪獸電影,當年評價不高,但卻孕育了1960年代其他怪獸電影的問世。《不可殺》影片已不可考,僅能從當年的電影雜誌一窺劇情概要:松都末年,外敵勢力入侵,內部也有奸臣配合。忠臣孫將軍及其家人被屬下的叛變分子層層包圍,此時,不可殺出現,解救孫將軍一行人。孫將軍一行人逃往山上,不過,不可殺卻因與奸臣軍力激烈對抗,不知孫將軍去向。之後,奸臣放火燒山,企圖逼出孫將軍,此時,不可殺再度出現,力退奸臣勢力。

可以看到,《不可殺》裡的怪獸是從忠奸二元對立的劇情脈絡下出現的。值得一提的是,《不可殺》的美術設計是南韓知名雕刻家權鎮圭。1922年出生的他,27歲留學日本美術重鎮武藏野美術學校,31歲畢業後,與同學組成石膏製作團隊,為哥吉拉電影製作拍片所需的模型。1955年《哥吉拉的逆襲》當中,銀行一景便是由權鎮圭負責。可以說,權鎮圭帶著哥吉拉的場景製作經驗,設計不可殺。

1962年南韓版的《不可殺》。 圖/《不可殺》
1962年南韓版的《不可殺》。 圖/《不可殺》

1985年北韓版的不可殺。 圖/《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
1985年北韓版的不可殺。 圖/《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

23年後的不可殺,又有何變化?

《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可說是金正日雄心力推的作品,申相玉特別從日本找來圓谷英二特攝班底的中野昭慶、演員薩魔劍八郎等人前去拍攝。日本電影人前去神秘的北韓是個非常特別的經驗,薩魔劍八郎在電影完成回到日本之後,1988年出版了《哥吉拉看到的北韓》(ゴジラが見た北韓)一書。根據書中所述,這部電影除了日方的工作人員之外,部份場景其實是在中國北京拍攝。簡言之,《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是北韓集結日本與中國電影人的協力完成。

相較於23年前的版本,故事也複雜許多。背景依舊是個亂世,暴君下令徵收鐵器打造兵器,大隊人馬直奔農村,粗暴地要農民繳出鐵製的農具,不滿的年輕人起身反抗,全數遭到逮捕。年邁的鐵匠則將農具全數偷藏起來,未料因此舉被關入大牢。

眼看公義蕩然無存,他在臨死前用泥土捏出了不可殺的形狀。女兒領回遺物後,縫補衣服時,不慎扎到手,血滴在不可殺身上,不可殺成為活生生的小怪獸。不可殺吃鐵,他吃了農民的鐵具逐漸長成壯碩的怪獸,雖有村民質疑不可殺損耗生產工具,但政府軍隊來襲,它吃下軍隊鐵具保護村民,因而贏得村民愛戴。

到這裡為止,是典型的農民被暴君剝削、官逼民反的故事,這也是北韓電影慣常強調的重點。可以清楚地看到,不可殺是站在革命的、正義的一方。不過,接下來的劇情卻出現非常有趣的轉折,不可殺既吃軍隊兵器的鐵也吃農民的農具的鐵,鐵匠之女思考到一個深刻的問題——如果國內的鐵都吃完了,人們只有帶著不可殺到國外去吃鐵,那世界不就陷於戰爭的泥沼嗎?她決心犧牲自己拯救大家。她在寺廟敲鐘,引誘不可殺前來,自己則躲在鐘裡,不可殺吃下鐘時,她掉入不可殺體內將之殺害。不可殺最終毀滅,一切回歸平靜。

可以看到,劇情的複雜超越此前北韓的《賣花姑娘》等強調剝削的電影。如此的劇情安排,可以解讀為金正日試圖製作能夠面向國際的作品。這一次,瞄向的不是莫斯科國際影展,而是規模更大的柏林影展。申相玉與崔銀姬,也因為這樣的契機,逃向維也納的美國大使館,脫離北韓的控制,在美國生活多年之後,回到南韓度過晚年。

至於《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雖然力圖面向國際,但卻因種種因素無法在其他國家上映。直到1998年才在日本的藝術電影院放映,而後,2000年在南韓上映。至於金正日念茲在茲的北韓電影國際之路完成了沒有?在他生前,終有《一位女學生的日記》成功行銷歐美。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永別了,Mr. Godzilla:初代哥吉拉演員「中島春雄」故事

李政亮

李政亮,文化評論者、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助理教授。關注視角是從大眾文化如電影、動漫、文學等解讀中國、日本與台灣的歷史與社會,此前作品以中國現場出發,希望文字耕耘能隨關注視角漸次豐收。近年作品履歷:《拆哪,我在這樣的中國》(獲2011年金鼎獎)、《中國課》(獲2012年《亞洲週刊》年度好書)、《拆哪,中國的大片時代》(獲選2018年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台灣館展書),最新作品為《從北齋到吉卜力》(2019)。

作者文章

左為2008年獲得柏林影展最佳編劇獎的王小帥,右為2019年自縊身亡的《大象席地...

中國第六代導演浮沉錄:從台北電影節的王小帥與胡波事件談起

2024/06/14
懷抱電影夢的北韓前領導人金正日,為了北韓電影現代化,1978年綁架了南韓女星崔銀...

北韓特攝秘聞:金正日綁架導演,強拍怪獸電影《不可殺 傳說的大怪獸》

2024/03/28
右為2009年千葉徹彌來台灣的漫畫展。 圖/《悠哉日記》、報系資料圖庫

千葉徹彌《悠哉日記》:日本漫畫家的滿州「引揚」歸國記

2024/03/01
《日本經典動畫指南》的兩位作者是英國影評人和策展人,同時也是Podcast節目「...

《日本經典動畫指南》:西方影迷視角下的日本動畫史

2023/11/09
圖/水木茂

水木茂的心靈DNA:日本妖怪漫畫與鬼太郎的誕生

2023/01/12
2015年開始連載的《青之蘆葦》被運動名門大學學生票選為最強運動漫畫第6名,刻劃...

日本足球的世界夢(上)《青之蘆葦》與日本旅外球員煉成路

2022/11/18

最新文章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電影《福田村事件》於2024年11月15日,在臺灣電影院公開上映。 圖/《福田村...

《福田村事件》的再思考:日本終於看見「轉型正義」展露曙光

2024/11/15
陳永森,《獅貓八美嬌》, 1975,膠彩、紙本,70 × 124公分,私人收藏。...

名揚日本的台灣畫家陳永森:映照戰後膠彩發展的創作人生

2024/11/14
到「現人神」(あらひとがみ)是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個過去曾經有過的信仰,隨...

#現人神: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見人如見神?

2024/11/13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示意圖,巴黎著名餐廳Chez L 'Ami Louis內,一名服務生端著招牌薯條...

《巴黎侍者》:從餐廳服務生之眼窺看巴黎底層社會

2024/11/08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