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的最經典「英國紅色電話亭」 , P for Phone Box
在 007 情報員系列電影《空降危機》 中,有段新舊交替的完美隱喻:新任軍需官 Q 與飽經滄桑的龐德坐在英國浪漫主義畫家透納 (J. M. W. Turner) 的名作《即將拖去解體的戰艦無畏號》(The Fighting Temeraire) 前方的座椅上看著畫,青春氣盛的Q意有所指地感嘆:「每次看到這幅畫總有點傷感,曾不可一世的老戰艦,最後還是受盡恥辱地被拖去解體棄置。不覺得時間很殘酷嗎?你怎麼想?」龐德冷冷回應:「不就是艘該死的破船。」
這幅畫描繪皇家海軍無畏號(HMS Temeraire)在服役四十年後,由蒸汽動力的拖船拉進港口等待拆解的最後旅程。夕陽餘暉下海不揚波,和戰艦收緊的船帆產生明顯對比,令人興起時代更迭的蒼茫無奈。許多評論均指出畫中象徵英國海權的衰退、帆船榮光不再,與工業革命「現代」技術的興起。放在紀念龐德系列電影五十週年的故事裡——不言而喻:該死的破船就是傷痕累累、不復當日的情報員本人。
同樣的感嘆,似乎也很適合放在標誌英國文化榮光的紅色電話亭上。黑暗中,從紅色電話亭發出的微光,曾象徵與外面世界的聯繫,是英國無可取代的街景,也是工業革命卓越技術力的象徵。如今,電話亭卻成為文化資產保存的標的物。
在手機世代,仍舊矗立於街頭的電話亭,提供立即通話的功能不再,卻如同瀕危的建築古蹟般受到保護。 它結合了歷史典故、代表重工業製造的過去與科技工程的成就。這個再英國不過的符碼有著引人入勝的歷史,不僅懷舊,也是英國的視覺認同與自我形象。
然而,2010年英國通訊管理局 (Ofcom)的統計顯示,英國每人擁有的手持裝置超過一台,紅色電話亭使用率雪崩式下滑,幾已無用武之地的紅色電話亭,還有什麼機會能華麗轉生呢?
電話亭的故事得從電話的誕生說起。電話問世於1876年,在那之前,遠距通訊主要靠的是電報。電話是偉大的技術創新,剛問世時非常昂貴,在十九世紀末僅限於富人與企業使用,也沒有統一的系統,而是由小型的當地交換系統採取每月收費提供服務。使用者加入後可以取得電話設備與電信網絡的連結。1884年郵政總局放寬交換系統的涵蓋範圍,使這項服務能夠鋪設到全國,進而發展為英國第一個公共電話網絡。
當時,全英僅有13,000台電話。隨著電信技術發展,有越來越多的電話服務供應商在英國的大城小鎮中成立。隨後,透過一系列國會法案規範與併購,服務商在國家電話公司與郵政總局的體系下整合。
1912年是英國電信系統的分水嶺,國家電話公司的資產由郵政總局收購,實質上將整個電信網絡國營化,此後便開始了電信設備的標準化。然而一次大戰爆發,發展也隨之停頓。直至戰後,第一個標準電話亭由英國郵局在 1921年用水泥製成,設計保守而老派,連命名都是了無新意的K1(一號電話亭)。K1 的設計與後續眾所熟知的紅色電話亭截然不同。2021年,英國尚存14座K1電話亭 ,七座在博物館中,另外七座雖然在街頭,但受到二級列冊(Grade II Listed)的古蹟保護。
儘管郵局在1912年時掌握了全英的電信網絡,仍有些地方政府並不買帳,拒發 K1 的安裝許可。當時倫敦政府 (London Metropolitan Boroughs)無法接受醜陋的 K1擺在倫敦街頭,伯明罕公民協會也自行推出替代的設計方案,與郵政總局僵持不下。
1924年,皇家美術委員會 (Royal Fine Art Commission)的成立,解決了這個爭端。委員會的宗旨是「檢視公共設施或政府部門照會之美感問題」,並邀請三位當代建築大師羅伯特.洛里默爵士、約翰.柏奈特爵士與賈爾斯.吉伯特.史考特爵士,為新的公共電話亭競圖,連同先前郵政總局的 K1 與伯明罕公民協會的設計也一起加入評選。
需求載明電話亭需以鑄鐵為原料,並將成本控制在每座 40 英鎊 (相當於今日的2,500英鎊)以下。三位大師做出了木製原型,最後由史考特爵士所設計的經典 K2 在評選中勝出。史考特爵士的作品包括利物浦大教堂、巴特西發電廠與河岸發電廠(今泰特現代美術館)。當時他甫接任索恩博物館董事,據稱其設計靈感來自博物館捐贈人約翰.索恩爵士於1815年的聖潘克拉斯舊墓園的家族陵墓設計。光是 K2 誕生的歷史,就結合了倫敦各處的記憶,而K2的木製原型至今仍擺放在皇家藝術學院的左側入口拱門下,也成為倫敦地景的一部分。
最初,史考特規劃以軟鋼製作銀色的電話亭,不過,最後 K2在蘇格蘭的鑄造場以鑄鐵製造,並漆成亮紅色,1926 年開始陸續在倫敦街頭出現。它的設計廣受好評,唯二的缺點就是爆預算跟尺寸過大。礙於K2成本高昂,當局持續開發新型號,K3是K2的預鑄水泥版,於1929年推出,仍不得郵政總局的青睞。K4、K5各有不同的變化,可惜這些版本的開發仍未能量產,以失敗告終。
1935年,為了慶祝喬治五世的銀禧登基,郵政總局再度委託史考特爵士設計新的電話亭。史考特爵士沿用經典的K2,但縮減了尺寸與成本,K6於焉誕生。郵政總局總算可以大力推廣,1936年起開始製造,K6是第一座在倫敦以外大規模安裝的電話亭,到了1940年,電話亭總數累計35,000座。
電話亭就這樣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它的沒落並非一夕之間,回溯既往,物件的隱退卻總是有跡可循。時間快轉至1981年,郵政總局被分成兩個事業單位:郵局與英國電信 (British Telecom),亦是電信事業民營化的前奏,1984年4月12日,英國電信正式民營化。不久,該公司便宣布1億6千萬英鎊的公共電話網絡現代化計畫,計畫安裝更為「現代化」的電話亭,並宣布將移除所有由史考特爵士所設計的紅色電話亭。
這項宣布,促使文史愛好者如蓋文.史坦普 (Gavin Stamp)為拯救這備受喜愛的街頭傢俱,展開漫長的倡議。由於環境部拒絕修正文資保存法規,保存的唯一方式是將這些電話亭登錄為「迷你建築物」。1986年,倫敦動物園中的K3電話亭首開先例,獲得登錄。較為開明的倫敦行政區,也注意到電話亭的衰頹而積極搶救。這一波浪潮中,約有兩千多個電話亭獲得二級登錄。
即使電話亭貌似躲過了民營化的衝擊,依舊不敵行動電話的普及帶來的巨大浪潮。在人人有手機的年代,2005年到2008年間付費電話的使用率腰斬,公用電話的數量也從從全盛時期的減少至51,500座,到了2021年更僅存21,000座;而紅色電話亭從民營化前高峰的73,000座,降到11,000座左右,如今則只剩8,000座。
倡議人士的努力終究沒有白費,英國電信也有法定義務要留下無法獲利的電話亭,於是發展出「認養電話亭」 (Adopt a Kiosk) 的計畫,讓特定單位用象徵性的一鎊購買活化電話亭,將其轉為藝術裝置、溫室,甚至是迷你圖書館。心臟病防治協會也在許多電話亭內安裝了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 (AED)。
紅色電話亭公司 (Red Kiosk Co.) 則擁有124個商用電話亭,可招租供作咖啡店、冰淇淋攤與紀念品店,每月租金 360英鎊。不過,各區政府(council)對此態度不一,有些要求交易必須全在電話亭中完成,否則需申請街頭攤販執照。這對經營者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想像買一杯咖啡要擠到電話亭裡面結帳……)因此攤商也必須在地方區政府的模糊地帶中求生存。
英國通訊管理局則在2021年宣布新規定,若符合「位於事故熱點」、「過去一年撥出52通電話以上」等條件,電話亭可免拆除。接發部門主管塞琳娜.查達 (Selina Chadha) 指出,即使電話亭使用率低,只要有一通電話是來自需要的人,它就成了一條生命線。
據統計,2019至2020年一年間,全英有15萬通緊急服務電話從電話亭撥出,證實了它在危急時刻,仍有派上用場的時候。
2006年3月,設計博物館與BBC舉辦大眾票選,尋找英國最愛的設計符碼,紅色電話亭名列前茅。儘管如今它幾乎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它的歷史、設計與過往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使它成了英國文化象徵。 無論是1955年的黑色喜劇《賊博士》(The Ladykillers)、大衛.鮑伊(David Bowie)的《來自火星的人》(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的專輯背面照、還是艾戴兒 (Adele) 名曲 Hello 的 MV。
這個符碼無所不在,並再製成存錢桶、餅乾盒、鑰匙圈,甚至是電話亭淋浴間。由於民營化時期淘汰的電話亭也有民間單位回收修復,若私人想要收藏電話亭,也可以放一座在自家花園,關上門來成為自己的小空間,甚至想海運到國外也不成問題。
回顧電話的歷史,這項街道傢俱出自英國當時最偉大的建築師之手,優雅地成為國家的象徵,也是公共性的體現。相較於日後民營化的英國電信建造的電話亭,後者便令人語塞地粗糙。然而,這種懷舊感難道不是基於某種錯置的記憶? 有年紀的英國人可能會記得不斷把兩便士硬幣塞進投幣孔,卻沒把握電話是否只會不斷吃錢。他們會記得陳腐的煙味、尿騷味、塗鴉、破爛且受潮的電話簿,以及五顏六色的鮮豔色情小廣告。地板潮溼泥濘的不明液體,加上破掉的玻璃窗,電話亭未必是個令人愉悅的小空間。
比較悲觀地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紅色電話亭也會跟文書軟體上代表儲存的軟碟片圖示一樣,晦澀而遙遠。儘管原有的功能已成歷史,然而在符碼再次轉化與詮釋的過程中,似乎還是可以發揮新意,這點也很英國。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