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會怎麼編《王冠》(上)英國古今宮廷劇,C for The Crown
「所以...哈利、梅根你們到底看《王冠》了沒?」
哈利王子和他的妻子梅根宣布退出王室公務、在節目中受訪時,免不了被問到「你們看過《王冠》嗎?」就連哈梅二人宣布與Netflix簽約時,也有鄉民戲稱兩人可以去演《王冠》第十季,曾是演員的梅根亦可親身上陣,連試鏡都不用。戲裡戲外,英國皇室的諸多發展,與編劇Peter Morgan筆下的劇情,究竟有多少出入,常讓人有如霧裡看花。
在2016年11月首播,由Netflix自製的《王冠》現已播出四季共40集,計畫以六季60集的長度,橫跨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的統治時期。第一季從女王登基前與菲利浦王子成婚開始,結束於1957年,而第六季將結束於新世紀之交。從二次大戰後的英國,一直到千禧年,《王冠》描繪的事件不僅是深宮內院的家事,還有英國的國事和國際政治間的縱橫交錯。
女王與各個首相及各國元首之間的互動,以及不同時期的歷史事件,皆反映了英國在世界舞台中的角色變化。20世紀後期的重大事件如蘇伊士運河危機、甘迺迪遭到暗殺、登陸月球等,也在影集中多所描繪。除了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之外,王室成員的私人生活及對話,以及愛情故事,是否完全忠於真相,也常是觀眾在網路上提問、搜尋的條目。或許為了戲劇效果,或是劇情上的對仗,誇大和事件情節時空錯置的部分也常在《王冠》中發生。例如,第四季中,劇情安排柴契爾夫人之子失蹤與福克蘭戰役時間重疊,並非事實。
網路上不僅常有觀眾詢問某項情節是否為真,連英國文化部大臣Oliver Dowden都出來呼籲劇組需加註劇情並非純粹真實的警語,唯恐整個世代的觀眾將《王冠》劇情當成真實歷史而深信不疑。對於此事,網飛已作出回應,認為並無此必要。歷史小說和影集屢屢可見,是文學和影視市場上廣受歡迎的種類。儘管故事並非全然「純屬虛構」,卻也很少聽說需要加註警語的作品。《王冠》究竟有什麼特別?
考據皇宮貴族的歷史,並且化入虛構元素,進而成為文學和戲劇上的創作,在英國並不是新鮮事。莎士比亞的戲劇作品中,除了為人熟知的「四大悲劇」、「四大喜劇」之外,更有許多描繪英國歷史的作品。在莎士比亞筆下,權力的遞嬗與王朝的更迭,都是吸引人的題材。再加上英國人引以為傲的創意產業加持,君王故事的千年傳統總是能有全新感受。
2013年,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走出劇場,將亨利六世三部曲搬到玫瑰戰爭的發生地演出;2016年,英國的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為了紀念莎翁逝世四百年,推出King and Country: Shakespeare’s Great Cycle of Kings 製作,一次將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集、亨利五世等故事搬上舞台。
除此之外,還有丹瑪倉庫劇院以全女性演員方式演出作品,如Harriet Walter的全女版《亨利四世》等,都讓這些故事有著與時俱進的創新。在劇場之外,電視演出也不遑多讓,BBC曾經製播的《虛妄之冠》(The Hollow Crown)集結Ben Whishaw、Benedict Cumberbatch、Tom Hiddleston等知名演員,頗受好評。
近年來的著名的歷史影集,還包括文學作品改編,Hilary Mantel的《狼廳》講述Thomas Cromwell在宮廷中崛起,以及對亨利八世及安博林的婚姻中扮演的角色。另外還有Philippa Gregory以英國首位平民皇后Elizabeth Woodville與愛德華四世的婚姻為題所寫作的《白皇后》歷史小說,亦改編為影集,一窺玫瑰戰爭中的權力鬥爭,以及與白皇后、倫敦塔中消失的王子們有關的傳說。
在電影的例子更不勝枚舉,英國歷史中的維多利亞女王、童貞皇后伊麗莎白一世、喬治六世的口吃等等,都是著名大片的題材。就連在《王冠》中飾演伊麗莎白女王的Olivia Coleman,不久前才因為在《真寵》中飾演安妮女王,獲得奧斯卡的肯定。
對於歷史題材改編固然是長久以來的趨勢,但觀眾對於溫莎皇室的興趣,似乎比其他王朝還要來得更多。溫莎王朝的影響力,不僅來自帝國遺緒和大英國協各國。隨著廣播電視、24小時新聞媒體的興起,皇室眾人也讓他們的的一舉一動,透過最新的傳播科技,傳送到全球觀眾家中。
另一方面,儘管歷史劇存在已久,劇作家演出當朝君王的故事,應是20世紀晚期才開始的風潮。
其一原因是王室意圖轉型,往更現代化的方向邁進,與民眾之間的關係也不同了,尤其如王室紀錄片的拍攝,讓人一窺王室成員的家庭生活;其二則是戲劇審查制的鬆綁:英國自16世紀起就有戲劇審查制度,甚至在1737年立法由皇室的宮務大臣(Lord Chamberlain)掌握否決新劇演出,或是禁止更改既有劇本的權力。無法從宮務大臣手上得到准演證的作品,也就無法問世。直到1968年的劇場法案(Theatres Act 1968),才在劇場界人士的努力下,廢除了劇場中的准演證制度。
於此也才有讓許多以現今皇室為背景的作品,得以有機會問世。在那些行禮如儀的公開亮相背後,無論是小說家或編劇,還是狗仔隊,都對那些不在鎂光燈下的私人生活,甚至他們的想法嗜好多所好奇。
信手拈來,如Alan Bennett的小說《非典型讀者》(The Uncommon Reader),或是Mike Bartlett想像查爾斯即位後的舞台劇《查理三世》(Charles III),都投射了創作者對於皇室成員的想像——尤其《查理三世》,正是想像女王逝世後,查爾斯即位引爆民怨、甚至觸動共和派「逼宮」的英國政治——很難想像如此甘冒大不諱的作品,若是在審查制度下,如何能從宮務大臣中取得准演證?
雖然對於創作的態度較為開放,對於皇室當事人的尊重,也影響了創作者的決定。在2011年上映、獲得奧斯卡獎肯定的《王者之聲:宣戰時刻》,劇作家David Seidler童年也受口吃所苦,而受到喬治六世克服的故事啟發,最後也克服口吃,所以成年後他才一直想寫喬治六世的故事。
1981年,Seider與故事中的治療師Lionel Logue之子Valentine Logue聯繫後,Valentine Logue雖然願意讓他看父親的治療筆記,仍認為應當要得到王母太后(The Queen Mother)的書面同意後再進行。然而王母太后回覆:因為這些回憶想起來仍舊痛苦,希望Seider在她過世後,再將這些故事公諸於世。編劇Seider選擇尊重王母太后的心意,一等就等了二十多年,直到2005年王母太后辭世才正式著手進行。
民主與社會的轉型,也影響了大眾文化對皇室的態度。相較於其他國家的皇室,在英國批評君王,並不會像在泰國一樣入罪;然而,重視傳統的英國皇室,依然有著童話故事的色彩。比起作風平民的挪威皇室,英國皇室與民眾則更有距離感,也更多儀禮規範。甚至,我們也不曾看過其他國家的皇室,會像溫莎皇室那樣,為英國帶來廣大的紀念品商機,每逢皇室婚禮、皇室寶寶誕生,便有茶巾、面具、餅乾盒等商品可以購買。可以說,溫莎皇室本身就是個極具吸引力的「品牌」。
▎下篇接續: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