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名模天使?「維多利亞的秘密」華麗與矛盾的時尚煉金術
主持人/編輯佳琦、編輯七號
「維密天使...將走入歷史嗎?」為了改變經常被批評為「不夠多元」的品牌形象,同時挽救經營困境,知名內衣品牌維多利亞的秘密決定推出「VS Collective」計畫,宣布邀請7位包括大尺碼女模、女性足球員、與跨性別超模等新型態的代言人,一改過去僅採用高挑纖細的模特兒的行銷策略。
然而這項行銷策略卻遭各方非議,除了有傳統的保守主義者認為,「女性主義者是世界上最不性感的人」之外,也有進步人士質疑維密這項「為時已晚」的轉型,只是為了轉移自2019年以來公司出現的一連串性醜聞和性騷擾事件的批評。
到底這次推出的「VS Collective」會如過去的天使計劃同樣成功嗎?轉型企劃對整個時尚界乃至大眾消費觀點會產生如何的變革?請看本周的報導。
▌請點閱下方收聽
▌從維密天使到「VS Collective」代言人
日前維多利亞的祕密(以下簡稱「維密」)正式宣布推出7位有別以往品牌形象的嶄新代言人──VS Collective,令外界詫然,過去知名的維密天使是否將走入歷史。這七位代言人分別是:
1.印度女星,琵豔卡喬普拉(Priyanka Chopra)
2.美國國家女子足球隊隊長、出櫃女同志,梅根拉皮諾(Megan Rapinoe)
3.曾是難民的南蘇丹籍澳洲模特兒,艾杜特・艾克奇( Adut Akech)
4.記者、攝影師和性別平權倡議者亞曼達・迪・卡迪力特(Amanda de Cadenet)
5.自由滑雪世界冠軍,中美混血的運動員谷愛凌(Eileen Gu)
6.大尺碼模特兒、身體平權倡議者,芭洛瑪・艾爾賽斯(Paloma Elsesser)
7.維密第一位跨性別超模瓦倫蒂娜・桑帕約(Valentina Sampaio)
這七位顯然就與打從1996年開始的維密天使形象天差地遠,不禁引發外界批評。比如名單中出現的梅根拉皮諾,第一位出櫃的女子運動員,頂著一頭超短髮,全身上下不僅沒有合乎傳統定義下的女性「性感」,充滿線條的結實肌肉和女性主義的意識形態,都讓傳統支持者跳腳。《衛報》就引述一位右派podcast主持人說法:
「事實就是沒有人會愛女性主義者,就連女性主義者都討厭女性主義者。他們是世界上最不性感的人。」
維密在過去這20幾年來,一直代表著某種大眾流行文化符號,以及形塑主流審美的象徵意義。這個成立於1977年的內衣店,在1982年以400萬美元賣給大型成衣集團The Limited(簡稱L Brand)並成功擴張為全美最大內衣銷售商,就開始主打「具高級質感的性感平價內衣」,成功將內衣從「被遮蔽的內在美」搖身一變成「性感」的代名詞。其後更以此形象開始經營周邊服飾品牌、香水、包包等產品。
1995年,維密開始舉辦一年一次的「維密時尚秀」,在全美電視黃金時段播放。而在往後的歲月中,維密時尚秀逐漸開始如大眾記憶般,以華麗的舞台及聲光效果,輔以當紅藝人的現場演唱,模特兒們身上浮誇的珠寶絲綢,及維密天使(Victoria’s Secret Angel)背著超重超巨大的天使翅膀走秀。
這項結合電視、娛樂、時尚產業的時尚大秀,曾一度將維密的銷售成績帶上高峰,維密時尚秀讓模特兒們不再只是為少數富商名媛才能參加的高級品牌,一臉冷酷的走秀,取而代之的維密秀,成了為大眾服務、為娛樂存在的流行文化表演。對模特兒本身的職涯而言,被選上成為簽約的「維密天使」或「維密模特」,也等同保證能迅速讓她們攀上產業頂尖。
像是最為知名成功的天使,米蘭達可兒(Miranda Kerr)、卡莉克勞斯(Karlie Kloss)都在擔任維密天使後登上業界頂端。連本來就已是超模的維密模特,如劉雯、吉吉哈蒂等人,也時常參加維密時尚秀,互相拉抬名氣。
不過到了2019年,維密在不斷舉辦時尚秀、全球大擴店等燒錢行動下,卻無法挽救逐漸衰退的收視率與銷售額,因此在那年毅然宣布停辦時尚秀。2020年,維密又因疫情收掉美國跟加拿大多達250家分店,公司營收岌岌可危。當然,作為曾經全美最大的內衣時尚品牌,她的衰退也非一朝一夕,或可以推卸給疫情負責。
另一個維密的品牌危機,則是隨著社會轉變,時代對於過往傳統的「性感」也出現了新的詮釋。許多新興內衣品牌開始強調自然身體、多元身形,這些新產品如雨後春筍般崛起,維密不僅沒有適時跟上潮流,反而不斷加強窄化的性感審美。
尤其是過往以男性視角出發的性感標準,在在都讓女性消費者越來越卻步厭惡、甚至感到老氣。而這次的VS Collective,從品牌策略角度來看,就是試圖挽救頹勢的一劑猛藥,雖然唱衰的人不少,但也不乏鼓勵之聲。
像是前超模、曾任維密天使、也是「超級名模生死鬥」(America's Next Top Model)主持人的泰拉班克絲(Tyra Banks),亦在IG上稱許這次的轉型:
泰拉講述自己作為維密第一位黑人天使,並見證了時尚界的「美感革命」,她認為維密這次的轉型,將讓更多人加入。她鼓勵創造先鋒,打開多元性讓往後更多典範「難以計數」。《紐約時報》也有評論認為「維密終於讓天使們自由,遲到總比不到好」。這道出了一個事實:
維密的轉型不是先鋒,而僅僅是遲到,但仍值得鼓勵。
▌轉型是場力挽狂瀾下的豪賭
反映在整體營銷下滑,或許是壓倒集團最後一根稻草而不得不選擇轉型,但完全不可忽視過去多次出現的品牌公關危機,都說明了這間公司根深蒂固且僵化的品牌思維,已然逐漸遭到時代淘汰。
像在2019年,當時的營銷執行長雷茲克(Ed Razek)被媒體詢問「為何沒有大尺碼模特兒?」,他回答,「無論當時或現在,大家都對這種節目沒興趣」。而當媒體再次問到為何不採用跨性別模特兒?雷茲克更直言,「這是一個夢幻的,屬娛樂性質的特備節目。」言下之意就是跨性別模特兒不夠漂亮、不夠娛樂,會掃大家的興。
到了2020年,《紐約時報》一則〈身處在地獄中的天使〉('Angels' in Hell)」更爆出雷茲克曾要求模特兒坐在他的大腿上;2018 年的秀場上,還曾觸摸過模特兒胯部。一連串天使及模特兒們必須服膺於不當的職場倫理與男性權威的性醜聞浮出檯面。後來雷茲克才因這系列發言與後續的品牌爭議而狼狽辭職。
而轟動一時的富豪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性侵疑雲,維密同樣也捲入這起風波,並且沒有因為他的死而被放過。據《紐約時報》報導,維密執行長韋克斯納(Leslie Wexner)過去與艾普斯坦是多年的親密好友。艾普斯坦不只幫助韋克斯坦管理L Brands旗下好幾億資金,甚至還曾讓艾普斯坦擔任過招聘模特兒的內部招聘員職位。
根據報導中所提到的法庭調查紀錄,在1995-2006年間,艾普斯坦曾私下對一些想當維密模特的女性宣稱,他是招募員,可以幫她們做試鏡,以此暗示自己擁有權力進而得到好處。
另外,維密的簽約攝影師羅素詹姆斯(Russell James)也曾以自己的職權來要求模特兒無償為他拍攝裸照,他甚至還將照片出版成自己的攝影集。2010年一位22歲的模特兒艾莉森·尼克斯(Alison Nix),曾出面作證被要求參加一趟據說是「慈善募款」的旅行。旅程中她被告知如果答應為羅素拍全裸照, 且能讓羅素喜歡她的話,就可以在維密工作。
雖然最後該事件成為一場各說各話的裸照門事件,但關於那趟旅程則根本是伴遊小姐之旅。「我們被運到那裡,所有這些有錢人都在和我們調情,」Nix回憶道。她說模特們都在問自己,「我們是作為高級妓女來到這裡,還是為了慈善事業?」
從這些事件看來,根植維密多年的銷售秘密,事實上是奠基在無限上綱的男性審美視角,過去雖曾受過批評,但顯然集團沒有記取教訓直至不堪營運虧損。利用LGBTQ、大尺碼、非白人族裔等過去都屬於非主流的代言人來尋求轉型,在這些集團黑幕下更顯諷刺。
而從保守派輿論的聲浪看來,這劑轉型猛藥能不能真的發揮作用,還得看大眾消費市場買不買單。維密在今年2月甫上任的執行長馬汀華特斯(Martin Waters)坦言:「當世界在改變時,我們反應得太慢。」
▌「性感」只能一種?
應該不少人質疑這些參與維密轉型的七人中,難道都忽視了過去維密價值曾如何迫害女性族群?其中大尺碼模特兒且是身體平權倡議者的芭洛瑪・艾爾賽斯就表示,加入維密是為了要「回到情境的純粹尺度」,意即回到「美感」的純粹感受,所有人都能為美賦予價值和意義。「我從事模特兒並非只是做一件很酷的事,而是想要改變世界」她說。
備受討論的梅根拉皮諾也坦言,維密剛找上她時,她確實感到非常意外,也質疑這個傷害女性多元的老品牌,究竟在打什麼算盤。但確實維密的現任團隊花了非常多的成本和力氣說服了她。她也將參與轉型後的維密實際的產品設計和擔任顧問角色。
拉皮諾說, 「身為一個女同志,我對於我們所認為的『性感』為何物,想了很多。而我們有能力這麼做,因為我不需要穿著那些傳統上性感的東西好讓自己性感,對於我的伴侶及我所交往過的人來說,我也不認為那些傳統的東西是性感的。」
「我想功能性或許是我們在生活中能所及最為性感的事,有時候『酷』也是一種性感。」
維密上個月開始慶祝他們「第一個母親節」,因為過去他們從不認為母親能賦予性感,只有生完小孩8周還能以紙片身形,蹬著高跟鞋登上維密秀走秀的巴西模特兒阿德里亞娜·利馬(Adriana Lima)才有資格。更遑論「懷孕的女性」,品牌從不為孕婦量身打造內衣。
但事實上,對於孕婦和母親之美,無論是帶有慾望或是純粹的美感體驗都是,相信已經在非常多的主流文化裡可以看見,維密真的是遲到太久。多數評論和市場寧可相信維密更多的「第一次」能打開更多友善市場,讓消費競爭能夠更往善的方向循環。
正如許多正面看待維密轉變的評論,確實有許多一開始就很善良的品牌支持著無數的女性,但維密這家內衣老牌的轉變,象徵著若能讓女孩們的目光,從羨慕「金光閃閃的超模們」,移回同樣也很性感很美的日常身體,那同樣也是好事一樁,值得鼓勵。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