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中國基層公務的混水摸魚生存術:注定成為官僚主義的形狀?

2021/01/23 轉角說

「注定成為體制的一部分,或是還有細微改變的可能?」當中國越來越多高學歷青年選擇成...
「注定成為體制的一部分,或是還有細微改變的可能?」當中國越來越多高學歷青年選擇成為基層公務員,背後反映出了中國社會的環境問題:整體就業市場並不如大家想像得那麼樂觀。 圖/歐新社

主持人/編輯七號。專訪來賓:《端傳媒》記者來福

▌接續上篇:〈中國「街道辦」政治浮生:被體制吸納的有為青年們?《端傳媒》來福手記〉

「注定成為體制的一部分,或是還有細微改變的可能?」當中國越來越多高學歷青年選擇成為基層公務員,背後反映出了中國社會的環境問題:整體就業市場並不如大家想像得那麼樂觀,無論是收入或是勞動工時,因此回到體制內的公務體系,反而成為了相對較好的選擇。成為基層公務員的年輕人們,直接感受到了環境與壓力型體制帶來的緊縮感,被迫完成不合理的任務、混水摸魚求生存,更多人越來越傾向於擁抱體制、成為了親建制派。但是也正因為新血進入了舊體系,一點一滴促使了行政體制細微的改變,最終能不能讓這個體制更開明?

《端傳媒》記者來福的深度調查報導:〈走進體制的年輕人,漸漸成為它的一部分〉,從中國街道辦的案例,探訪這些高學歷的中國青年們,為何將基層公務體系作為職涯的選擇?過去被認為應該最具市場競爭力、可以進入大公司賺大錢的年輕人,在轉往街道辦工作之後,又面臨到哪些衝擊和職場生存挑戰?一個又一個高學歷青年,在大環境就業市場緊縮、街到辦薪資提升之下,投身到體制內的人們,有沒有可能成為未來改變中國官僚主義的力量?本集《轉角國際》的重磅廣播系列,專訪記者來福的採訪觀察,側記街道辦政治浮生的百態。

▌請點閱下方收聽

一名保全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始前做準備。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圖/路透社
一名保全在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始前做準備。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圖/路透社

▎進入體制後的他們,理想無法發揮?

這個所謂的理想,可能不是我們一般所講的「我要實現這個社會更平等」之類比較宏大的想法。他的理想可能很簡單的,例如文章內訪問的勞務派遣張念,最令他不滿的是:上級不要給這麼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比如說,今天就是發來一個任務,然後說今天晚上要交出。

譬如說,文章裡有提到,讓他今天就要把那個轄區裡面1,000個共青團員的團費都要上繳,那最後他自己就拿薪水把那個團費給墊上去了。同樣這樣的任務,這個事情你要反饋一個數字上去,最後可能年輕人覺得我做不了,不然我就變一個假的數據給你就得了,混水摸魚。

我採訪到的一位年輕的女生,也是名校畢業。她說既然選擇進入基層體制,本身就不是對創造性有渴求的人。儘管如此,她還是非常難受,因為她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自律性都比較強,去到基層體制,就發現跟她共事的同事,對事情已經失去熱情,就是所謂做得很粗糙。從這年輕人的角度就會覺得,「為什麼要這樣做事情?」「為什麼不能把事情做專業一點?」所以他們很多進入到基層的,還是會想要離開。

「為什麼要這樣做事情?」「為什麼不能把事情做專業一點?」很多進入到基層的,還是會...
「為什麼要這樣做事情?」「為什麼不能把事情做專業一點?」很多進入到基層的,還是會想要離開。圖為示意圖,非當事人。 圖/路透社

▎公務員考試有政治項目嗎?公務員都會變成黨員?

比如說街道辦,可能是模擬政府工作人員的處境,一個情境題目,然後遇到這個事情,你會怎麼處理?實際上,反而不是像你剛剛說的,考驗你的政治忠誠的問題,考驗的還是辦事能力的問題。

外界會想說,中國公務員體系每一個人就會變成中國共產黨黨員,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政府是行政機構,有一個叫「黨工委」就是黨的,黨委的位置是高於政府,比如說黨委書記,就是一般會稱之為「一把手」,而市長、區長或是街道辦事處主任,會稱為「二把手」,有級別上的差距。在黨的那一邊,所有的工作崗位都必須是黨員去完成,其他就縣府這邊就不一定。可是像街道辦事處的主任,他就一定要是黨員,因為這樣子他才可以在黨委裡面當「黨委副書記」,才可以被黨委書記領導,就是他在黨裡面給你派一個位置,這個位置你是排第二,你上面有一個黨委書記,一把手來領導你。

有部分人感到公務體系的緊縮氛圍,我倒不一定稱之為政治氛圍,當然一定跟政治有關係,可是譬如說我剛剛講到的那種心態,就是他們會覺得做的事情越來越多,會有一些人越來越擁抱政府,就是親政府、親建制。

中國其實在十幾年前、2008年前那個時候,哪怕是中央政府也會提出體制、政治改革的說法。整體氛圍可能對於政治體制改革,還是有一些表達空間的。所以那時的一些官員,他們也會對政府、對體制本身有一些批判性;當然所謂批判性的建議,基本的底線還是不能踩(想要推翻政權、反對一黨專政之類),除此之外其他的各種批判都是可以的。

2019反送中事件深圳離香港很近,那時候整個中國大陸都在討論,畢竟實在太轟動了。在街道辦之中,比如說剛剛講的張念,當時他是在黨政辦。黨政辦就是可以理解為街道辦事處的一個最核心的部門,直接服務於領導的,那所以你每天的工作是要圍繞著領導,會被認為是「權力濃度」高一點,政治性質更高的部門。張念就說,他們同事之間都完全不會討論香港這個話題,彷彿沒有這個事情一樣,哪怕是批判罵香港,都沒有發生,「盡量不要表示任何意見」。

會有一些人越來越擁抱政府,就是親政府、親建制。圖為中國議會代表們在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有一些人越來越擁抱政府,就是親政府、親建制。圖為中國議會代表們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唱國歌。 圖/路透社

▎注定吸納成體制的模樣,是不是有點悲觀?

如果用樂觀跟悲觀兩個來選,當然我會說是悲觀。因為要改變體質,我覺得基本是不可能的。但是其中又有複雜性——他們的確有發生一些改變,可能只是變得「更正常」一點。比如說,城管變得更文明了,因為現在有更多的名校畢業的學生進入基層,而且很多是學法律的。過去一些領導會說:「這個小販你就罰他就好了」,可是學法律的學生會認為,這個不能罰、如果罰了我們是違法的,就會用更文明,更遵守法律的事情去處理。

但是更大的變化,能不能讓他不要這麼官僚?不要這麼形式主義?或者說,讓黨政不要這麼緊密?能不能有這一些改革面的東西,我認為現在是比較悲觀的。

▎進入基層體系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這反映出中國什麼問題?

會越來越多,可是編制有限,競爭會相當激烈。最近在中國討論比較火的就是拼多多員工猝死案,十年前大家會覺得在就業市場裡可以找到很好的的工作,互聯網大廠的確是名校畢業生的一大去處。可是他們逐漸發現到原來這裡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好,就是可能要搭上你的生命,而且已經有好多案例說,35歲可能會被辭退,而公務員是一輩子的保障,只要這個體制不倒,你就一直是衣食無憂的。所以越來越多人在這種整體就業市場不太樂觀的情況下,會選擇去到體制。

我在文章裡說的關於科層制的問題,就是所謂官僚主義。其實不只在公務員、在體制內,那也不只在中國。其實在很多地方的公務員或者說在一些大公司,都會面臨這種問題。可是我們依然把這個題目作為這次的重要話題,這個現象很能反映出整個政治體制、國家治理發生什麼問題。

進入公務體系的人會越來越多,可是編制有限,競爭會相當激烈。圖為中國南京的公務員考...
進入公務體系的人會越來越多,可是編制有限,競爭會相當激烈。圖為中國南京的公務員考試會場。 圖/新華社

我很喜歡社會學家周雪光的分析。他一直在研究中國國家治理的制度邏輯。有這麼多年輕人進入行政,進入這治體制裡,最後進入基層,的確有可能促進一些很細微的改變,那這些細微的改變能不能最終讓體制變得更開明一點?或者更遵守法律一點?這個我覺得是可以,但就是現在不下結論,是可以抱持開放、等著看看。

那另一個我覺得就是行政體制,比起他之前來說會更為保守吧。年輕人在市場經濟裡邊是找不到位置,那要回到由國家財政撥款的體制裡面去生活。對我來說,會想到的可能是80年代以前舊中國的計劃經濟時代。

就是說中國實際上有很強的體制傳統,就是在計劃經濟時代。所謂體制內的工作除了公務員、事業單位還有大量的國企。市場經濟成為主流以後,大家期待市場機制可以讓中國走進一個更加開放的狀況裡,那一度她是做到了,可是現在如果大家都要回到體制裡面去保障自己的生活的時候,當最好的一批年輕人要去的時候,我覺得它反映出來的是,社會各方面都已經較為僵化。

我這個報導呈現出的背後問題是這個行政體制,就是它原來我們講的官僚主義,或者形式主義的是行政問題,就是是一個大家都會面對的科層制的問題,可是現在的情況,反而是政治動員,就是有更多的政治動員。至上而下來超越這個行政體制。就是說政治性變得更強。譬如我在稿子裡面提到的「創文」,就是創建文明城市的項目,那一下子整個科室的人,無論你是哪個單位的,你可能都要到路上去擺自行車,擺整齊一點,或者檢查垃圾桶乾不乾淨,就自上而下的政治動員就超越了原本。儘管這個體制在很多年輕人看來,很讓他難受,很不舒服,可是我覺得政治動員越來越反而動搖到本身,這些已經訂好的各種規範或規矩,我覺得是更為需要被反思的一件事。

有這麼多年輕人進入行政,進入這治體制裡,最後進入基層,的確有可能促進一些很細微的...
有這麼多年輕人進入行政,進入這治體制裡,最後進入基層,的確有可能促進一些很細微的改變,那這些細微的改變能不能最終讓體制變得更開明一點? 圖/法新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端傳媒》/走進體制的年輕人,漸漸成為它的一部分

中國「街道辦」政治浮生:被體制吸納的有為青年們?《端傳媒》來福手記

轉角說

轉角國際編輯台:「在國際新聞之後,讀懂新聞;世界趨勢之前,掌握趨勢。」

作者文章

圖/Return to Nature Funeral Home IG、美聯社

疫情下的火葬詐欺:棄置190具遺體、偽造骨灰,美國殯葬夫妻檔被控重罪

2024/04/17
莫斯科克洛庫斯音樂廳22日遭恐怖攻擊,圖為大火燒過的音樂廳內部。 圖/美聯社

莫斯科IS-K恐攻案Q&A(一):伊斯蘭國為何針對俄羅斯?

2024/03/29
莫斯科IS-K恐攻案發生在俄羅斯大選之後,讓普丁政府顏面盡失,俄羅斯與中亞極端組...

莫斯科IS-K恐攻案Q&A(二):俄羅斯與中亞極端組織的恩怨?

2024/03/29
黃惠貞的建議,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描寫納粹相關的書籍,一起去理解納粹的行為,「那...

如果青少年愛上希特勒?高中教師的教育現場觀察

2024/03/08
製圖/現流冊店

講座後記/飛機上的救命學:羽田機場日航事故的調查與啟示

2024/03/07
以色列極端正統猶太教徒「哈雷迪」3日上街抗議徵兵制。圖為以色列女兵強制驅離哈雷迪...

寧可入監,不要入伍?加薩戰爭下,以色列極端正統猶太教徒的從軍爭議

2024/03/06

最新文章

檀園高中教室內,一個座位上,擺放著世越號船難生還者,拿著自己同學遺照,所一起拍攝...

我們還記得:南韓世越號船難10週年,悲劇真相至今未明

2024/04/18
一名年輕人在衙門院子裡遭到刑求的照片,可能是在中國北方,時間在1900年之後不久...

旁觀他人之酷刑:清末歐洲攝影師紀錄的身體刑,與西方的中國想像

2024/04/18
圖/Return to Nature Funeral Home IG、美聯社

疫情下的火葬詐欺:棄置190具遺體、偽造骨灰,美國殯葬夫妻檔被控重罪

2024/04/17
德雷德.史考特(Dred Scott)於1857年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認定「黑...

加害者後裔如何面對先祖之罪?美國「史考特案」雙方家族的創傷與療癒追尋

2024/04/15
圖為海山樓一景。海山樓為香港著名景點,這幢彷彿由積木砌成的大廈呈現香港緊密而狹窄...

香港新移民在《但願人長久》的追尋:哪裡得到理解,哪裡就是家

2024/04/12
以南韓濟州島人口計算,平均每6人就有1人屬4.3事件受難方。
 圖/歐新社  

不能遺忘的面容(下):南韓政府的濟州轉型正義,足夠了嗎?

2024/04/11

回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