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土不必為安?維吾爾文化的「墓地生死觀」
日前《中央社》綜合了《法新社》的調查報導及影像分析,以「入土仍難安,中國破壞新疆維吾爾墓園」為題,指出中國政府正大面積挖掘、夷平新疆南部維吾爾族的墓園,改建為配飾有假貓熊塑像的「幸福公園」等公共設施。根據《法新社》記者至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的實地查訪與法醫人類學者鑑定,受毀損而磚牆四散的墓園中,甚至有逝者的遺骨曝曬出土而被棄之於不顧。
該報導輾轉在各家媒體流傳,其標題當然是「入土為安」的改寫,然而依據現有的文化人類學研究,維吾爾農村的文化中,死者「入土」後並不會、也不該就此「安息」。
這當然不完全是記者的錯誤,但卻是個很好的跨文化切入點,有助於我們從漢人經驗為本的詮釋角度出發,理解維吾爾族文化的靈魂觀,也更能夠同理當前中國一連串政策,對維吾爾社會帶來的衝擊。
10世紀前後,伊斯蘭信仰經喀喇汗國的統治而初次傳入塔里木盆地各綠洲,至14世紀, 各綠洲在葉爾羌汗國的統治下全面伊斯蘭化。維吾爾族人雖屬遜尼派穆斯林,但在社會組織及文化實踐上,深受來自中亞蘇非主義的奈克什班迪教團(Naqshbandi)影響數百年,也融合了伊斯蘭傳入前即有的本地薩滿信仰,因此在關於逝者的宗教實踐上,包括了造訪親人墓地,定期至蘇菲聖裔領袖(中文轉譯為「和卓」)、先王的墳墓朝聖,並且在墓地舉行各類的獻祭儀式等等。
上個世紀90年代前後,西方文化人類學者開始有機會進入新疆南部農村進行較長期的田野工作。多位學者的著作都指出,維吾爾人普遍相信人死後的靈魂(roh,روھ)會在墓地四周逗留,直到最終的審判日到來,所有的死者復活、依生前的行為接受審判。在死亡到審判日之間,亡者會持續以靈(roh)的形式和生者互動,並且相互影響彼此。
因此,在家人過世、下葬後的數十日,死者的親友會廣邀村民,在墓地「陪伴死者」,夜晚則會點燈、輪流守夜禱告。目的有二:首先是希望死者生前所犯的罪,可以因眾人的禱告而抵償,因而在審判日時少受點刑罰。
另外一個理由,則是希望死者的靈魂在與同一墓地的其他「老靈魂」混熟之前,可以有親友的陪伴,才不致孤單;有時清真寺的毛拉也會被請來守夜禱告,給亡靈鼓勵與支持,讓它可以盡快融入亡者的社會。在家人過世後數年,親友們甚至會刻意把玉米、麥粒等穀物灑在墓園四周,吸引鳥類前來啄食,好讓駐留在墓地的亡靈不會那麼孤單。
同樣地,在傳統節期 Barat(伊斯蘭曆法第8個月的第14個夜晚,據信這晚天使會衡量一個人的善行與罪行,人們下一年度的命運將就此決定,而過去一年個人的罪污或可被赦免)及平日的週四,生者也會藉機到親人亡靈居住的墓地禱告,為的是希望亡靈可以保守生者、傾聽生者所遭遇的各種困難(例如不孕、身體病痛、家人失和等),也期待亡靈可以與生者一同祈禱,減緩生者的罪債。根據其他人類學者的研究,這類實踐以各種不同型式普遍存在於吉爾吉斯、哈薩克、烏茲別克等中亞各國。
在這些場合中,親友們會帶著熱油滾過的食物到墓地,可能是炸油糕或是油燜羊肉,重點是要把給食物給熱出油香。因為維吾爾人相信濃烈的食物油氣,能讓亡靈聞到並因而靈體健壯,也因為知曉親友人仍掛念著它,而就此喜悅寬心。
許多1920年代的西方探險報告中也曾提及這點:維吾爾人刻意在墳地周圍烹煮厚重油味的食物,好讓墓地的靈魂聞到,也讓造訪墳地的人們彼此共享食物(也分享給在場素不相識的乞討者們)。研究維吾爾近代歷史的學者Rian Thum也曾於其著作《維吾爾歷史的神聖之路》(The Sacred Routes of Uyghur History)指出,在關於墓地活動的維吾爾語手抄本裡,反覆出現這樣的指示:
讓鍋子沸騰,讓油燈燒燃(makes the pots boil, and makes the lamps burn)。
只因墓地的靈魂喜愛如此,以避免孤寂。
由此可知,對維吾爾人而言,墓地是生者與死者世界交疊的空間,是遭逢最終審判之前,彼此唯一可能的慰藉。生者和死者共享卻又存在於不同的世界,彼此透過在墓地的各種儀式來互動:
死者不會入土為安,因為亡靈需要努力融入亡者的社會,彼此混熟,也要傾聽仍在世的親友的生命點滴,為生者的疾苦守望;對等地,生者也不希望死者入土後就此安寧,他們擔心死者過於孤寂,以致於為亡靈招鳥為伴,為亡者禱告以減輕審判臨到時的苦痛。
換句話說,當前中國的諸多政策對維吾爾人來說,所粉碎的不只是維吾爾的社會,更是亡者的社會,以及兩者藉由墓地此一特定空間所保有的聯繫。這樣的拆分離析,也早與官方所聲稱的去極端化、去分離主義等目的無涉了。
事實上,政府對於維吾爾族於墓地周圍所進行的種種活動,早已開始進行逐步的控管與干預。除了在親人墳地的各類活動之外,維吾爾族還維持有旅行至沙漠邊緣各伊斯蘭聖人墓地的朝聖文化。根據歷史學者的研究,這類的文化實踐在塔里木盆地已維持了近200年。然而,自這個世紀初起,政府開始強制關閉一座一座的伊斯蘭聖墓,禁止維吾爾人前往朝聖。
今年(2019)初,首次有調查報導透過衛星影像間接證實,南疆各地方政府開始系統性地剷平維吾爾人所崇敬的伊斯蘭聖墓。從維吾爾農村的文化意義來說,聖人墓地可說是比清真寺還重要的社會場所,許多節期儀式、集體的傳統活動——如前述在親友墓地進行的各式活動——一般都在此進行,更是維繫自身身份認同的重要活動空間。因此剷平聖墓的措施,也被相關學者解讀為中國當前治疆政策的一環,目的在於系統性地抹除維吾爾族身份認同,以及他們與土地的連結。
於1907年寫就的阿克蘇道新平縣(現新疆尉犁縣,位於塔克拉瑪干沙漠東緣)鄉土志中,遠赴新疆任職的漢人地方官,即曾以極其鄙視的口吻寫道:「南疆纏回(意指維吾爾人)三世以上,即數典忘祖,其本來世系源流無可考。」 事實上,維吾爾族的命名規則為父子聯名制,自己的名字在前,父親的名字在後,而沒有所謂的「姓氏」。因而「三世以上無可考」是再正常也不過的現象。
相似地,於《法新社》記者所造訪的沙雅縣,在《沙雅縣鄉土志耆舊錄》中其知縣亦曾如此描述地方關於長者的風俗:「纏民風俗除父母、夫婦、兄弟、子女而外,統謂之親戚,其孝友、睦姻、任恤,固已無憑采訪,學問更不必問矣」。
統治者不瞭解地方文化事務,慣以自身的價值觀檢視各綠洲的突厥裔穆斯林,早已不是新鮮事,時過一個世紀仍舊如此。其所不知的是,若要實踐「慎終追遠」,不是非得依循漢人的道德傳統不可。如此地不瞭解,或是刻意輕視,也反應在當前地方官員的態度上。
「標準化」、「乾淨」、「方便」成為破壞與拆遷墓地的理由,卻無視維吾爾人於墓地對於去世親人的紀念並非僅止於象徵性的層次,更是社會性的互動——那是人與親人靈魂於同一空間下的相互依伴。
一個國家因追求「進步、發展」,想要擁有塑立假貓熊雕像的「幸福公園」或標準化的綠色墓園,而對地方的文化實踐有所干預,或許無可厚非,但如此強制粗暴的根絕式手段絕對有檢討的必要;根本上,這類手段的動機本身已可議。地方文化的細緻感受,絕非一句「迷信」、「封建」、「發展就是硬道理」就可以抹殺的。
透過人類學研究一類的跨文化視角,也讓我們可以有更多一點點的想像力,試著離開自己的框架,跳脫「入土為安」這樣的漢人價值預設,進入維吾爾墓地活動的諸多意義,體會不同群體的世界觀,從而帶出更深一層理解的可能——這是西方媒體和一般中文傳媒所無法帶出的視角。
對於遠處的讀者如我們來說,也可藉此對當前維吾爾人所遭逢的諸多國家壓迫,有著更深一層的知覺:更多地感受一點那種「我不能是我」的日常,那種被踐踏、破碎的苦痛,或是憤恨。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