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麻疹大流行:「兒童瘟神」重返的原因?
「你『tsù-siā』了嗎?」2018上半年,台灣、沖繩和日本突然爆出麻疹流行的疫情,一時間也讓不少往來旅遊的民眾備感恐慌。但台日的麻疹風波並非2018的特例,因為在歐洲今年也正遭遇10年來最嚴重的麻疹大流行,暴增病例甚至逼得WHO鄭重提出防疫警告。
麻疹病毒傳染力極高,透過空氣、口沫即可傳播,現今仍是全世界幼兒死亡的主因之一。一旦感染,在經過潛伏期後,患者會出現類似感冒的發燒、咳嗽...等症狀,口腔內出現「柯氏斑點」,全身發紅疹,部分患者還會併發腦炎、肺炎等嚴重病症,致死率可達5到10%。
過去在沒有麻疹疫苗的時代,約每2至3年便會掀起一次大流行,每年約造成全球260萬人死亡;在公衛界及各國政府多年推廣下,根據WHO的資料,2016年全世界1歲以下嬰孩的麻疹疫苗接種率已達85%;全球麻疹死亡人數,也從2000年的55萬例,下降至2016年的9萬例。
不過,雖然歐洲的麻疹病例在2016年降至歷來最低的5,273起,此後卻逆勢暴增——2018年,通報數字翻倍超過4萬多例、其中37人死亡。疫情為什麼慘重?公衛界認為:這與歐洲部分國家的麻疹疫苗接種率不高有關,其中的主因,很可能就是在歐美國家歷史悠久、且死灰復燃的「反疫苗運動」。
▌反疫苗運動
歐洲已知最早的疫苗接種歷史,要到18世紀才出現。當時在英國用來預防天花的人痘接種術和牛痘接種術,一開始就受到宗教界強烈反彈,認為天花等傳染疾病是神降下的「天罰」,透過疫苗預防是「魔鬼作為」,並且視動物血清為不潔,而反對疫苗。
另外,因早期醫學知識與技術的不成熟,疫苗製造和接種過程發生的消毒不完全、病原體汙染...等問題,也造成部分受接種者細菌感染、甚至死亡,因而認為牛痘接種有導致梅毒等其他疾病的副作用。到了19世紀,隨著白喉、結核病等其他傳染病的疫苗相繼誕生,陸續發生的疫苗汙染、病患施打後反應不良等案例,也使得反疫苗運動不斷。
而對於麻疹疫苗(1963年問世)的懷疑論,則是在20世紀末英國的「韋克菲爾德事件」後達到高峰。1998年,英國醫生韋克菲爾德(Andrew Wakefield)於醫學權威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注射麻疹相關疫苗,可能導致罹患「自閉症光譜」(ASD,舊稱為自閉症)。
雖然之後論文被揭穿「使用不實資料」,其研究甚至由和疫苗藥廠對簿公堂的訴訟當事人資助,存在衝突利益不迴避的問題。因此這篇重新認證為「假科學」的文章,也在2010年遭期刊下架,韋克菲爾德更被註銷醫生執照,逐出醫學界。直至現在,也沒有有力的科學證據,能夠證明疫苗與特定疾病的關聯,但這項曾經獲得「科學背書」的致病指控,依然被許多疫苗懷疑論者拿來強化反疫苗立場,並在全世界造成麻疹疫苗恐慌與質疑。
像是2012年,義大利里米尼(Rimini)法院便曾判定一名孩童,因為施打麻腮風三聯疫苗而罹患自閉症光譜。即便該項判決在3年後即被推翻,但「法院認證」的麻疹致病說,就已加深了義大利民眾對於疫苗的不信任。
甚至到了2014年,另一起在米蘭的類似判決,更讓時任衛生部長圭亞拉(Ranieri Guerra)怒言:政府一邊忙著鼓勵民眾施打疫苗,「豬隊友」一邊又根據不實論文作判決,司法單位間接助長了反疫苗運動的氣燄,讓疫苗政策難以推廣。
此外,也有反疫苗運動份子認為,政府若透過立法強制規定民眾注射疫苗,不只侵犯了病患自主決定醫療方式的權利,同時也有圖利疫苗大藥廠的官商勾結嫌疑。
因此,對於反疫苗運動興盛的部分歐洲國家而言,提高接種率是個不容易的挑戰。例如法國以及義大利,在去年國內麻疹流行後,為了提高低落的接種率,紛紛立法強制施打麻疹疫苗,但在今年的麻疹危機名單中依然榜上有名。
▌反疫苗大本營:義大利和法國
義大利是歐洲國家中反疫苗意識較為強烈的國家之一。像是今年7月,義大利王牌排球國手的扎伊採夫(Ivan Zaytsev),就曾因為在網路上發文,讚美女兒注射疫苗卻不哭不鬧,十分勇敢,結果反遭大批反疫苗網友重砲抨擊:「疫苗藥廠業配文啦!」甚至人身詛咒他的女兒,「打了疫苗八成要得病了!」
據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義大利在2017年一共接獲5,004例的麻疹疫情通報,其中包含4起死亡病例,相較於2016年病患人數劇增了82%。其中,大部分都是未曾或者未完全施打麻疹疫苗的病患,有89%的人從未接種過該疫苗,6%只有施打過一劑。
現今注射麻疹疫苗常見的方式為施打「麻腮風三聯疫苗」(MMR,也就是包含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的疫苗),一般的接種時程為:嬰兒出生滿12個月時,注射第一劑預防針,滿5歲至入學前,再施打第二劑,以確保免疫。
2017年,義大利的兩劑麻疹疫苗的接種率分別為92%和86%。為了將疫苗接種率提高至WHO所建議95%,以達到「群體免疫」效果,義國時任衛生部長洛倫津(Beatrice Lorenzin)於是大力催生《新疫苗法》,並於去年7月通過。
新法將麻疹疫苗納入義務接種,將國內的強制接種項目,從原本的4種增加為現行的10種(除麻疹外還包含脊髓灰質炎病毒、B肝、破傷風、B型流感、白喉桿菌、流行性腮腺炎、德國麻疹、百日咳、水痘)。
此外,學齡前兒童若要註冊公立托兒所或幼稚園,須出示10種疫苗的接種紀錄,否則無法入學;6-16歲的孩童若沒依法接種,父母最高也將付出500歐元(約新台幣1萬7,900元)的代價。但這項新法在今年3月正式上路後,卻在日前短命地遭到反疫苗立場鮮明的五星運動-北方聯盟(M5S-Lega Nord)聯合政府腰斬。
義大利參議院在今年8月初票決通過修法,將10項強制接種疫苗,改回原本的4項。若在眾議院夏季休會過後,修正法闖關成功,現行疫苗法將自2019-2020新學年起暫緩,並可能引入「彈性義務」的疫苗法替代,改為接種率過低時,政府才要求強制接種有關疫苗。
包括北方聯盟黨魁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五星運動黨魁迪馬尤(Luigi Di Maio)、五星運動黨的衛生部長葛里洛(Giulia Grillo)都宣稱:他們「不是反對疫苗,而是反對強制接種剝奪孩童的就學權利」,「打疫苗可以,但強制接種,不可能!」
對此,義大利公衛界則砲火齊開表示,「政府根本在踐踏對科學的信任!」曾感嘆「義大利麻疹疫苗接種率跟納米比亞差不多,甚至比迦納低」的微生物與病毒學教授布里奧尼(Roberto Burioni)憂心表示:
公衛界認為,由於麻疹這類疾病的傳染力極高,因此施打疫苗不只是保護個人,同時也保護了其它未施打或者無法施打疫苗的民眾;在接種率低、麻疹易爆發的地區,反疫苗運動對於整個國家來說,可能造成重大的公衛危機,而透過法律措施提高接種率,不失為一種「必要之惡」。
而另一個遭受麻疹風暴威脅的法國,也是反疫苗運動的大本營。根據醫學期刊《EBioMedicine》2016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法國是全世界對於疫苗疑心病最重的國家之一,高達41%的受訪民眾認為疫苗「不安全」。同年,法國的兒童麻疹接種率為90%,甚至低於義大利的92%。
法國官方公布的統計顯示,去年11月至今,至少有2,741確診受到麻疹病毒感染。ECDC的統計數字指出,法國的麻疹病患中,每10人就有高達8人從未施打過相關疫苗。
不過在歷經2017年的麻疹危機後,馬克宏政府也自2018年元月起,立法將強制兒童接種的3項疫苗,擴增為包括麻疹疫苗在內的11項。而相較義大利政府和民間似乎仍然強勁的反疫苗勢力,法國民眾的反易苗立場似乎也開始鬆動。據法國知名市調公司易普索(Ipsos)今年7月所做的調查,已有83%的法國民眾贊成施打疫苗。
然而在2018年只過完一半,便已成為十年來麻疹疫情最慘重的困窘情況下,在9月17日即將於羅馬登場的WHO歐洲地區會議中,遭受疫情衝擊的國家,下半年要如何回應WHO發出的紅色警戒?並有效控制麻疹疫情不再擴散?仍會是個頭痛的挑戰。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Measles cases hit record high in the European Region
Measles continues to circulate in the EU/EEA, with new outbreaks reported
France badly hit by measles epidemic sweeping Europe
Health care use - Child vaccination rates - OECD Data
WHO: Measles infections surge in Europe in 2018 | DW | 20.08.2018
Immunity fears as Italy overturns mandatory vaccination law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