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南韓#MeToo逆潮(下):受害者沒有用心守護貞操?

2018/08/16 楊虔豪

安熙正性侵秘書疑雲,以法院一審判處安熙正無罪作結。法官將強姦問題與「貞操」及「被害者刻板印象」作連結,引發軒然大波。圖為示意圖。 圖/Ingimage
安熙正性侵秘書疑雲,以法院一審判處安熙正無罪作結。法官將強姦問題與「貞操」及「被害者刻板印象」作連結,引發軒然大波。圖為示意圖。 圖/Ingimage

前忠南知事安熙正性侵其秘書金志恩的疑雲,以法院一審判處安熙正無罪作結,但判決衍伸出當下南韓法律,對強姦認定過分狹隘的問題;另一爭議,則是將強姦問題與「貞操」及「被害者刻板印象」作連結,而帶給當事人多重傷害。

在上月召開的法院審理中,主審官曾向金秘書問道:

就算您有貞操好了,被告人叫您做的事情,您都要照做嗎?

一聽到這句話,金秘書的辯護律師立刻提起異議,主審官最後也將「貞操」發言收回;但據參與審理旁聽者透露,過程中,法官仍不斷質疑金秘書的行為表現「不像個被害人」,並以此為基調,對金秘書提問,讓金秘書甚感受傷。

「就算您有貞操好了,被告人叫您做的事情,您都要照做嗎?」在上月召開的法院審理中,法官仍不斷質疑金秘書的行為表現「不像個被害人」,並以此為基調,對金秘書提問,讓金秘書甚感受傷。 圖/歐新社
「就算您有貞操好了,被告人叫您做的事情,您都要照做嗎?」在上月召開的法院審理中,法官仍不斷質疑金秘書的行為表現「不像個被害人」,並以此為基調,對金秘書提問,讓金秘書甚感受傷。 圖/歐新社

「當主審在審議庭上說出『貞操』和『像個被害人』時,不知道是否已在預言判決結果…」金秘書在14日的一審結果出爐後,發表的聲明文中如此提到。

明明是審理有關性侵與性騷擾的案件,主審官卻提及「貞操」,宛若回到古時要求女性應遵守婦德傳統的標籤,貼在提出被害申訴的金秘書身上,進一步暗示「女性本來就該有分寸」,從而淡化性侵者不當作為的意象。

而指責「不像個被害人者」,更形同將當事人刻板化,但實際上,遭遇性暴力者,並非所有人都會顯露弱者形象,或展現悲情樣貌。許多人因不願被外界嘲諷或看輕,而故作堅強,實際上卻承受相當程度的折磨。就算被害人在之後表面上皆若無其事,亦不代表身心狀況沒有問題。

又因為南韓長期存在男尊女卑與上下階級的現象,受制於在上位者的權力,或是在大環境仍對女性有偏見和不友善的狀況下,女性遭逢不當行為,也很少立刻作出反應,甚至是後來才意識到,對方覺得習以為常的行為,逐漸帶給自己困擾,又在長時間的「天人交戰」後,才決定予以揭發。

在這種狀況下,批評當事人行為舉止或姿態「不像個被害人」、或假定「被害人就應該這樣」,就會忽略了社會體制先天上對弱勢者框架出的不利因素。

南韓長期存在男尊女卑與上下階級的現象,受制於在上位者的權力,或是在大環境仍對女性有偏見和不友善的狀況下,女性遭逢不當行為,也很少立刻作出反應,甚至是後來才意識到,對方覺得習以為常的行為,逐漸帶給自己困擾,又在長時間的「天人交戰」後,才決定予以揭發。 圖/路透社
南韓長期存在男尊女卑與上下階級的現象,受制於在上位者的權力,或是在大環境仍對女性有偏見和不友善的狀況下,女性遭逢不當行為,也很少立刻作出反應,甚至是後來才意識到,對方覺得習以為常的行為,逐漸帶給自己困擾,又在長時間的「天人交戰」後,才決定予以揭發。 圖/路透社

同時,未對性侵害或性騷擾立刻作出反抗,不代表當事人同意行為的發生。在各種環境下,可能屈於權力關係而預期未來可能遭致報復,抑或是根本不知如何反抗。當事人沒有立即拒絕的動機和心理狀態,都被該更細膩地檢驗與思量。

或許是感知「貞操說」會為安熙正案在社會上掀起爭議,法官在14日的判決文中則一改立場先說道:「按照我國傳統善良風俗,婦女的貞操不僅比起財產權,有時更比生命權還重要…」

判決文接著稱:

...即便如此,地位強勢者,對處於弱者地位的婦女,玩弄貞操的行為,除強姦外,我國現行刑法規定中,並無任何更重的處罰規則…但以法律保護貞操的落後與前近代視角,隨著時代潮流而有所變化,因而在1995年透過修改刑法,將性犯罪處罰所欲保護的對象,從『貞操』變更為『性自主權』...

法官積極闡述所欲保護的「性自主權」,力圖扭轉形象,但諷刺的是,這恰恰突顯法庭上,仍有人面對性侵、性騷擾相關案件時,自然地以「婦德」觀點看待被害人,只是平常不敢刻意顯露。

「什麼才是婦德?」法官積極闡述所欲保護的「性自主權」,力圖扭轉形象,但諷刺的是,這恰恰突顯法庭上,仍有人面對性侵、性騷擾相關案件時,自然地以「婦德」觀點看待被害人,只是平常不敢刻意顯露。 圖/美聯社
「什麼才是婦德?」法官積極闡述所欲保護的「性自主權」,力圖扭轉形象,但諷刺的是,這恰恰突顯法庭上,仍有人面對性侵、性騷擾相關案件時,自然地以「婦德」觀點看待被害人,只是平常不敢刻意顯露。 圖/美聯社

原本包括金秘書的辯護律師,和女性運動團體都期待,法庭能以安熙正案為契機,作出突顯弱勢者在面對更高位階者前,難以抵擋「無形權力」、並予以警戒的判決。只是,一審卻概括性地以「未見威逼行為」、「發生性關係時,不見明顯反抗表態」為由,判決安熙正無罪,讓這些人感到失望與憤怒。

法院不認定安熙正「以職務威逼發生性關係」,卻也不敢公開明示兩人如同安熙正所主張,是雙方情願發展出情愛行為。

不少女性團體認為,正是因權力威逼,導致蒐證難度更高,這恰好反映出金秘書角色的弱勢,這次的一審判決,將形成濫權的灰色地帶,繼續滋長類似的性侵行為不斷發生,並造成女性在日後面臨相同處境時,更不敢表態;而法官未能作出象徵性的判例,反倒推給現行法律「未規範同意性關係與否」,則是在規避責任。

不少女性團體認為,這次的一審判決,將形成濫權的灰色地帶,繼續滋長類似的性侵行為不斷發生,並造成女性在日後面臨相同處境時,更不敢表態;而法官未能作出象徵性的判例,反倒推給現行法律「未規範同意性關係與否」,則是在規避責任。 圖/歐新社
不少女性團體認為,這次的一審判決,將形成濫權的灰色地帶,繼續滋長類似的性侵行為不斷發生,並造成女性在日後面臨相同處境時,更不敢表態;而法官未能作出象徵性的判例,反倒推給現行法律「未規範同意性關係與否」,則是在規避責任。 圖/歐新社

而審理與判決中,出現的另一個爭議是,安熙正明明在金秘書於電視上暴露遭性侵後,一改原先對外界回應「兩情相悅」的說法,轉而透過臉書發文,向金秘書道歉,並表示先前「兩情相悅說」有誤。

但法官並無針對此環節,向安熙正詢問。事實上,審理過程中,安熙正又二度主張,與金秘書發生性關係,是基於當事人情願下發生;前後立場不一,法院卻未進一步追究,預料這可能成為二審中,雙方攻防的另一個爭執點。

不少女性團體已經預告,將在本週末與日後,展開大規模的示威,#MeToo運動因安熙正案的一審無罪判決,已然掀起了更多爭議與波瀾。

「我們是兩情相悅」、「我錯了對不起」、「真的是兩情相悅」,安熙正前後立場不一,法院卻未進一步追究,預料這可能成為二審中,雙方攻防的另一個爭執點。 圖/法新社
「我們是兩情相悅」、「我錯了對不起」、「真的是兩情相悅」,安熙正前後立場不一,法院卻未進一步追究,預料這可能成為二審中,雙方攻防的另一個爭執點。 圖/法新社

推薦閱讀

南韓#Metoo逆潮(上):安熙正性侵秘書一審無罪

南韓#Metoo逆潮(中):權力性侵不算強迫?

南韓#MeToo,揭穿社會的性侵風暴

袒護性侵犯的恐龍法庭?加州「公投罷免」爭議法官

楊虔豪

定居首爾過著採訪與寫稿生活的駐韓獨立記者。畢業於成功大學政治系,總是被誤認為是韓國學生,實際上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目前經營韓半島新聞平台,並將南北韓報導與評論供應給BBC中文網、公視、端傳媒等華文媒體。2023年以南韓梨泰院慘案新聞報導,獲得SOPA亞洲卓越新聞獎。▎FB:韓半島新聞平台

作者文章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楊虔豪過去曾當面訪問過李在明,針對台海問題詢...

只會對台灣和中國說謝謝?南韓總統李在明...無法迴避的台海問題

2025/06/19
本文為駐韓記者楊虔豪的南韓觀察手記。隨著時間的演進,南韓政治看待台灣的態度也有所...

駐韓記者手記:從文在寅到尹錫悅...南韓總統如何看台灣?

2025/06/19
6月3日南韓總統大選由共同民主黨李在明(比心者)勝出,由於此次為總統補選,4日立...

史上最高票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得票率仍未過半、性別對立存隱憂

2025/06/04
南韓總統大選,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 圖/美聯社

南韓總統大選(上):國民力量黨與金文洙,「切割尹錫悅」的兩難

2025/06/02
南韓總統大選,領先的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李在明(左),與國民力量黨候選人金文洙。 圖...

南韓總統大選(下):李在明挾司法爭議領先,李俊錫「露骨提問」引變數

2025/06/02
2025年4月4日南韓憲法法院8名法官一致通過,宣判「確定罷免」 尹錫悅。尹錫悅...

尹錫悅下台:罷免後將面臨最重死刑的內亂審判…政權輪替幾成定局

2025/04/04

最新文章

更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的「二十五淑女墓」,是後工業時期台灣如何在都市空間與紀...

鬧鬼的人類學敘事:《女工之死》與二十五淑女墓的公共記憶爭奪

2025/07/02
世界景象廣場(Naqsh-e Jahan Square,又名伊瑪目廣場)是17世...

《走讀伊斯蘭》:伊斯法罕,無與倫比的璀璨之城

2025/07/02
父親過世多年後,兒子在電玩遊戲《越野挑戰賽》中發現「父親的幽靈車」。數位科技如何...

雲端亡魂:科技時代的「數位遺物」,在賽車遊戲中發現已故父親的身影

2025/07/01
1936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慶典,納粹士兵列隊行經時,希特勒行禮致意。 圖/美...

希特勒的「魔法森林」:納粹德國為何曾是自然保育法規先驅?

2025/06/27
示意圖。若孩童長期暴露在經濟壓力中,會影響其大腦對壓力的反應方式,進而影響成年後...

財務創傷的代間傳遞:家庭和社會制度改變「看待錢」的方式,加劇經濟焦慮循環

2025/06/26
義甲球隊科莫1907今年主場舉辦5天熱身賽,搭配奢華之旅成為「湖畔足球節」。 圖...

足球隊也賺觀光財:義甲隊伍科莫1907的「湖畔足球節」奢華之旅

2025/06/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