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皇家農場(上):農業永續的「國王哲學」
在臺灣,高山蔬菜很容易被視為造成山坡地崩塌、水土流失的元兇之一。但是在泰國的超市,卻可以看到來自「皇家農場」高山蔬菜的沙拉盒,標榜「永續」,這是怎麼做到的呢?
「永續」概念從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重建倡議至今,經歷多次轉型,但當中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卻始終在兩端拉鋸著,並因世界各地不同的政經情勢,而有著不一樣的故事。而泰國的高山農業如何發展成當今樣貌?又面臨什麼樣的「永續」挑戰?或許可以從泰國的北部山區出發,透過這一盒沙拉的產地「皇家農場」,以及它的生產者「少數民族」來回答。
一開始的皇家農場,其實不是專門為了生產蔬菜,而是為了「改善少數民族的生活」。18世紀以前,泰國北部的森林地區就已經居住著許多少數民族。他們與低地的統治者維持著遠離或朝貢的關係,大抵上能在森林裡自治,並採刀耕火種(游耕)的農法維生。直到當今卻克里王朝的五世王朱拉隆功在位時(1853-1910),為避免西方強權殖民,各項暹羅現代化工程逐列展開,少數民族才開始被收編進來。
當時的暹羅菁英運用歐陸人類學知識,並且受到社會達爾文主義的種族概念影響,開始將「生活在山上之人」做族群分類,例如現今的阿卡族(อาข่า)、克倫族(กะเหรี่ยง)、苗族(ม้ง)、瑤族(เมี่ยน)、傈僳族(ลีสู่)、拉祜族(มูเซอ或ล่าหู่)等等,並將其歸類為「原始民族」,排除在(平地的)暹羅文明圈之外。
二次世界大戰後,泰國成為亞洲冷戰前線之一,被親共產的陣營——寮國與柬埔寨——包圍,整個中南半島的高地森林,都有著活動頻繁的共產黨游擊隊。游擊隊中不少成員是少數民族,他們因不被泰國接納、缺乏生存權而加入抗爭。少數民族與共產黨的連結,成了泰國政府將勢力深入山林的理由。這些理由不僅是因為共產黨反對皇室與宗教等「泰國價值」外,還包含了少數民族在山上的生活方式——刀耕火種以及罌粟種植。
前者被視為破壞植被與水土保持的元凶,後者則是當時中南半島高地——金三角——各大地區軍事團體的財源,也被泰國政府視為邊界動盪的主因。為了更加清楚地認識少數民族以及便於治理,泰國在1965年成立「山民研究中心」(TRC,ศูนย์วิจัยชาวเขา)。
該年代的研究內容多半將山區少數民族定位為「破壞森林的非法游耕者」、「罌粟的生產者」、「共產主義者」與「非法移民」,並透過大眾傳播將這些印象深植在當時的泰國人心中。自此時開始,在泰北森林生活的少數民族,從非我族類的他者,轉變成威脅國家安全,必須被治理、被改變的對象。
▌國王哲學與皇家計劃
有趣的是,推行改善少數民族生活的並不是當時的軍政府,而是泰國皇室。從1960年代開始,九世王蒲美蓬提出一系列農村永續發展的論述,部分便是針對當時充滿罌粟、共產游擊隊以及少數民族的泰北山區。
這套論述隨著泰國經濟發展與危機,發展成一套「適足經濟哲學」體系 ,成為皇家推動各項援助活動的精神指導原則。2006年政變後的軍政府,甚至將該哲學列入憲法序言之中,並用以打擊目前流亡在外的前總理塔信主張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適足經濟哲學」的核心宗旨是走中間路線,對資本主義的個人本位傾向進行修正,也是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衝擊泰國的回應;蒲美蓬提出的觀點是「最大化群體的利益,以長期、小規模獲利為目標」,並且必須輔以「因地適宜的專家知識,以及以群體為重的價值觀」才能完成。
適足經濟哲學與佛教經濟學有很高的相似性,都是透過消除個人慾望、減少眾生痛苦,而達到「整體社會」的和諧,譬如不丹國王辛格.旺楚克提倡的國民幸福指數(Gross National Happiness)。蒲美蓬則根據適足經濟哲學,在全泰國開設了3,000多項農村現代化、水利工程等皇家項目,成果受到聯合國的肯定,也受頒「人類發展終身成就獎」。
不過,亦有外國學者批評該哲學與泰國經濟發展現實不符,而且定義模糊,有各種詮釋的可能。例如當前軍政府總理巴育提出的產業升級計畫「泰國4.0」,裡面包含了高強度的工商業投資與巨型東部經濟走廊開發案,就很難說是否在該哲學範疇內。但在泰國國內,因受刑法第112條「冒犯君主罪」的限制,幾乎沒有對該哲學內涵的批判性檢視,就算有,也僅是執行面上的議論而已。
在該哲學的指引下,皇家在不同地區推行與該環境相應的永續農業計畫。在北部森林地帶推行的「森林農業」(วนเกษตร),理論上即是一種平衡森林與經濟作物的混合農業。
根據森林農業的概念,1969年泰國皇室在北部推動「皇家計畫」(โครงการหลวง),用溫帶水果、蔬菜、花卉取代罌粟,並借鏡臺灣退輔會福壽山農場的高山農業經驗,在清邁府的泰緬邊境成立了「安康皇家農場」(สถานีเกษตรหลวงอ่างขาง),將國外高經濟價值作物在地化,並把品種和技術傳遞給少數民族。
「讓他們幫助自己」(ให้ช่วยเขา ช่วยตัวเอง)是皇家計畫的首要原則,也就是透過技術培力(empowered),讓山區少數民族能不再依賴罌粟與刀耕火種而生存下去,並透過經濟作物改善物質生活水平。
在皇家的資源與技術投注下,高山地區的農業生產有了很大的轉變。罌粟種植面積在1980年代大幅下降,少數民族也轉向定居,走向通水通路通電的現代化生活。也因此,泰北皇家計畫被視為全球最成功的罌粟替代案例,並獲得了有「亞洲諾貝爾獎」之譽的拉蒙.麥格塞塞獎(Ramon Magsaysay Award)。
然而,永續成就的光芒背後,卻也有著難以維持的隱憂。而其隱憂來源,正是皇家農場所在的邊境高山位置,以及伴隨而來的環境治理難題。(...接下篇)。
——▌接續下篇/泰國皇家農場(下):被永續政策「排擠」的少數民族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