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教宗方濟各,散播異端的推手?天主教保守派的逆襲

2017/12/14 王健安

在大眾心中形象良好、待人寬容的教宗方濟各,為何成為保守派口中的「異端宣傳」? 圖...
在大眾心中形象良好、待人寬容的教宗方濟各,為何成為保守派口中的「異端宣傳」? 圖/路透社

自2013年方濟各接任教宗寶座以來,他的開放立場屢屢讓天主教世界的保守派感到驚訝不已。今年年初,部份保守派在羅馬城內張貼多幅帶有攻擊意圖的海報,批評教宗方濟各雖多次向外表現仁慈和善的形象,卻以相當不友善的態度回應質疑意見。如此高調的攻擊事件迫使教宗不得不公開回應,歡迎任何人提出批評;支持教宗的樞機主教團也發表將繼續支持教宗決策的公關信。半年過去,方濟各面對的批評有越演越烈的趨勢,特別是他在2016年公開的宗座勸諭《愛的喜樂》(Amoris laetitia)所引發之爭議上。

教宗方濟各有太多言行舉止讓保守派大為不滿,其中以「離婚與再婚之人是否能參與聖餐禮?」,始終是引起雙方爭論不休的衝突主因。針對這個問題,根據天主教傳統做法當然不行,不過方濟各卻在《愛的喜樂》提出更寬容的判斷標準:「以離婚並進入新的結合關係者為例,他們的情況可能截然不同,不宜把他們隨便分門別類,或作出過於刻板的判斷,而不給予空間作適當的個人和牧靈分辨。」在此前提上,教宗認為地方神職人員應考慮當事人情況適時改變做法,而非堅持一套「適用所有個案的共同原則」。

《愛的喜樂》提供了信仰上的彈性,但也帶來了模糊空間。以樞機主教伯克(Raymond Burke)為首的四位樞機主教決定聯名向教宗遞交一封信件,希望他能明白說明更具體的條件。半年過去後,教宗從未正面公開回應,伯克的職權屢遭降級、其中兩位聯名的樞機主教逝世。

伯克近來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到,質疑信件並非針對教宗所做的攻擊,而是希望他能解決模糊詞彙引發的混亂。伯克多少帶有不滿地說,新聞媒體在看待此事時,總是喜歡將教宗塑造成進步、開明的革命者;質疑教宗者總是些與時代脫節、活在中世紀的落後份子。兩極化的區別根本無助於討論事情,因為許多人從未認真思考反對者的質疑,往往流於人身攻擊。最後結果是,該如何詮釋《愛的喜樂》的精神,確實在教會基層造成了難以停止的衝突與矛盾。

「離婚與再婚之人是否能參與聖餐禮?」 圖/美聯社
「離婚與再婚之人是否能參與聖餐禮?」 圖/美聯社

▌教宗方濟各協助散播異端?

教會內的保守派不只樞機主教伯克,今年8月,更極端的保守派向教宗遞交名為《論傳播親屬關係中的異端之修正》(Correctio Filialis de haeresibus propagatis,以下簡稱《異端之修正》)的長篇書信。他們宣稱從未獲得教宗回應後,決定在9月於各大相關媒體公開此信。

《異端之修正》的論述結構相當完整,一開始先強調教宗方濟各的許多作為都是在宣揚異端信仰,任何一位有良知的信徒都應該勇敢說出謬誤何在。該信隨後以樞機主教伯克為例,強化其合理性:既然教宗並未回應前人的質疑,那麼就有必要再次發聲反應,修正教宗目前犯下的過錯。

《異端之修正》批評《愛的喜樂》之異端成分後,將錯誤歸因於兩點:「現代主義」(Modernism)和「馬丁.路德」。教會史上的現代主義者認為,上帝並未留下一套絕對不可變更的教條、法典或儀式,就實際層面來看,教會得以因此更適應變化劇烈的現代世界。問題是,保守派卻認為這只會模糊信仰核心,侵蝕信徒向心力。說到馬丁.路德,《異端之修正》引述多段教宗正面評價路德,以及《愛的喜樂》與新教教義的相似之處,抨擊教宗正在用錯誤觀點改變天主教傳統。

樞機主教伯克曾與其他四位樞機主教聯名,希望教宗清楚說明《愛的喜樂》的彈性條件是什...
樞機主教伯克曾與其他四位樞機主教聯名,希望教宗清楚說明《愛的喜樂》的彈性條件是什麼。 圖/路透社

在更為保守的一派觀點裡,「異端現象」的錯誤除了可歸因於現代主義外,也與馬丁.路德...
在更為保守的一派觀點裡,「異端現象」的錯誤除了可歸因於現代主義外,也與馬丁.路德脫不了干係。 圖/歐新社

▌立場各異的保守派

繼《異端之修正》後,美國神父韋南第(Thomas Weinandy)在11月初也提出了對教宗的公開質疑信。因為韋南第是梵蒂岡國際神學委員會(International Theological Commission)成員、美國主教教義委員會(U.S. bishops Committee on Doctrine)顧問(但在提出公開信後已辭去這份職務),當時也引起一股不小風波。韋南第的論點與《異端之修正》有諸多雷同之處,例如:教宗在《愛的喜樂》提出的看法太過模糊,而且過於輕忽神學教條的重要性,使教會內部的團結日漸鬆散。韋南第在最後也提到,教宗不應該輕忽或強勢壓抑反對者意見,這只會讓人傾向保持靜默。

雖有諸多相似之處,韋南第卻不認為與《異端之修正》站在同一立場上。他對外說明,自從《異端之修正》公開以來,從未有人找他一同連署;即便有,也不打算加入:

我不認為(那封信)對於神學討論有幫助,或是展現出任何有效之道。

他的態度點出了一個非常值得觀察的現象:保守派的立場其實也相當多元。

自從《異端之修正》開放各界參與連署以來,直到十一月為止約有250人。但連署名單多半都是一般信徒,其所學專業更不見得與神學相關,當中即便是神職人員,也多不具備重要管理職位。各界對《異端之修正》的冷漠態度不難理解,該信抱持最為極端保守的理念,當其他溫和保守派要求教宗說明清楚時,卻直指他在協助散佈異端,絲毫不留任何討論空間。或許就像某些媒體觀察到的,溫和保守派不需要、也不想要向教宗宣戰,保留一些可解釋或轉圜空間總是好事,如果還想在世俗界保持一定影響力的話更是如此。

異端說之所以未受到保守派的廣泛支持,是因為就連保守派立場也相當多元,未必都想要向...
異端說之所以未受到保守派的廣泛支持,是因為就連保守派立場也相當多元,未必都想要向教宗宣戰。 圖/路透社

▌正反雙方缺乏交集與理解

面對不斷出現的批評聲浪,教宗方濟各仍是以溫和態度簡單帶過,反倒是其支持者積極出面反駁保守派的批評。加拿大籍樞機主教烏埃勒(Marc Ouellet)認為,批評者時常曲解《愛的喜樂》本意,因為教宗並不打算改變信仰的核心精神,而是試圖彌補宗教教義與現代人生活經驗可能存在的巨大差距。而美國天主教主教協會(United States Conference of Catholic Bishops)主席、樞機主教迪納多( Domid DiNardo)也在神父韋南第提出批評意見後,以教會歷史為例,斷言這是好的發展:

綜觀教會的歷史,神職人員、神學家與各地信徒,都曾就神學和管理上的議題發表自身意見並激烈討論。最近這一陣子,相關爭論不斷出現在大眾媒體上,這不僅值得期待,而且通常有助於未來。

話雖如此,迪納多還是想稍微為教宗辯護。他說信仰當然不是教宗一人說了算,所有信徒都可以一起來理解、認識上帝真理;不過懇請反對者想想耶穌會創始人羅耀拉(St Ignatius of Loyola)所說的,「比起譴責,所有善良的基督徒都應該從更善意角度,解讀鄰居的行為舉止」。

從許多方面來看,保守派的擔憂有其道理,但教宗的改變又能呼應現實需求,可惜的是,雙方始終沒有個正式溝通管道,以至於彼此論點鮮少能有所交集,泰半時候容易演變為意識形態之爭。因此,梵蒂岡國務樞機卿(Secretariat of State)帕羅林樞機主教(Pietro Parolin)很務實地建議,教宗應該與他們有個正式會議以「理解對方」。這麼做不一定真能化解保守派的反彈,但只要教宗始終淡然態度,難免不會成為保守派集結不滿情緒的使力點,徒增未來實行改革時的阻力。

綜觀教會的歷史,不論是神職人員、神學家還是信徒都曾就爭議不斷辯論,然近年雙方正面...
綜觀教會的歷史,不論是神職人員、神學家還是信徒都曾就爭議不斷辯論,然近年雙方正面以正式的方式溝通卻越來越少。 圖/美聯社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王健安/來自保守右派的惡意:教宗的匿名海報攻擊事件

王健安/以父之名:披著宗教外衣的義大利黑手黨,惹惱天主教會

王健安

喜歡觀看圖像,找尋其中意涵。渴望總有一天能依據16世紀的地圖和導覽手冊,用雙腳遊歷羅馬城。著有《世界劇場:16-18世紀版畫中的羅馬城》、《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上古至地理大發現》(合著)、《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科學革命至當代世界》等書。

作者文章

圖為德國慕尼黑的州立文物博物館,收藏的奧古斯都巨型頭像。 圖/美聯社

羅馬帝國的王者群像:《十二凱薩》貫穿古今的權力形象圖

2023/11/13
拉斐爾直到1520年去世前,在羅馬執行了許多別具意義的工作委託,其中又以「調查羅...

《世界劇場的觀眾》文藝復興拉斐爾的未完任務:羅馬城古蹟調查

2023/07/24
電玩遊戲的長期玩家,有很大機率應該都聽說過冠以遊戲設計師席德‧梅爾(Sid Me...

文明的盡頭在下一個回合:席德梅爾的《文明帝國》回憶錄

2021/10/29
圖/路透社:教宗方濟各在2020年主持五旬節彌撒。

登入天堂的資格:教廷「真福品」凡人如何被封聖?

2021/05/19
在羅馬,最引起大旅遊者注目的,除了眾多教堂,就屬古典時代的古蹟,觀看的同時遙想曾...

《世界劇場》:來去羅馬住一晚,歐洲的「大旅遊」時代

2019/05/16
多元歷史觀點的重要性,就如同物種多樣性之於自然世界一樣,不在於取代、排擠他者,而...

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衝破西方觀點的思想吶喊

2018/08/08

最新文章

薩伊德多次在《音樂的極境》中指出古典音樂名家的演出未臻理想之處,世界三大男高音之...

大牌音樂家一定讚?拒絕迷思、超越舞台的薩伊德樂評《音樂的極境》

2024/11/22
最適合人類的食物是什麼?人們長期以來一直關注這個問題。示意圖,圖為2016年7月...

21世紀的狩獵採集者生存指南:人類有「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嗎?

2024/11/21
電影《福田村事件》於2024年11月15日,在臺灣電影院公開上映。 圖/《福田村...

《福田村事件》的再思考:日本終於看見「轉型正義」展露曙光

2024/11/15
陳永森,《獅貓八美嬌》, 1975,膠彩、紙本,70 × 124公分,私人收藏。...

名揚日本的台灣畫家陳永森:映照戰後膠彩發展的創作人生

2024/11/14
到「現人神」(あらひとがみ)是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但這個過去曾經有過的信仰,隨...

#現人神:日本神明在人間的化身,見人如見神?

2024/11/13
圖為美國杜蘭國家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心(TNPRC)的恆河猴,非本案當事猴。 圖/路...

美國「恆河猴逃逸事件」:從實驗室脫逃的猴子「所有權」歸誰?

2024/11/12

回應

Top